就在今天!助力「放食藻魚,淨太湖水」榮登蘇州慈善熱榜

2021-01-08 網易

2021-01-05 14:19:36 來源: 弘化社

舉報

  轉眼,2021年已悄然而至。

  2020年,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都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們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攜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一場接一場的硬仗中,我們見證了人間的大愛與真善美,慈善成為了全社會愛心傳遞的樞紐。

  在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排名中,蘇州綜合指數位居全國第五。在第五屆「江蘇慈善獎」的表彰中,蘇州有25個單位和個人獲獎,佔全省的四分之一,連續四屆位列全省榜首。

  

  今天下午2:30,由蘇州市委宣傳部、蘇州市民政局指導,蘇州市慈善總會主辦的「文明蘇州 向上向善」——2021年蘇州市新年慈善晚會將在蘇州市廣播電視總臺演播大廳隆重舉行。

  這是一場愛的凝聚,善心的見證!

  晚會分為「愛築成長路」 「善圓暖心夢」「心繫家國情」三個篇章,通過文藝表演、播放短片、現場訪談、表彰先進、愛心捐贈等方式,展示2020年蘇州慈善所取得的成績,弘揚向上向善正能量。

  掃描二維碼,進入慈善蘇州專題頁面,弘化社「放食藻魚淨太湖水」項目就列「特別推薦」項目。這對於太湖乃至整個生態,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太湖傷痕,亟待修復

  環境汙染問題早應引起我們每一個人的重視,我們不能再對千瘡百孔的地球熟視無睹了!環境汙染刻不容緩!

  

  ▲太湖流域水系地勢示意圖

  太湖,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流域面積36895平方公裡,是長三角的核心區域。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太湖流域水汙染物排放量遠遠超過水環境容量,環境汙染的隱患已悄然埋下,據有關方面研究和監測,太湖流域每年排放的汙水25.55億噸,由於過渡捕撈以及周邊農田化肥農藥過度使用,以至於太湖湖體水質分別為劣五類、四類,其中總氮4.3mg/L,總磷0.1mg/L,處於中度富營養狀態,太湖北部水域為重度富營養狀態。

  目前太湖水系水質的汙染顯得十分突出,富營養化嚴重,水質的惡化常常誘發水環境災害事件的發生。每年太湖藍藻水華的爆發,造成巨大的社會經濟損失。

  2020年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和《江蘇省漁業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按照《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國發〔2006〕9號)和《省政府印發關於全面推進我省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蘇政發〔2020〕58號)文件精神,為保護太湖水生生物資源、促進水域生態環境的有效改善,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決定於2020年10月1日收回太湖漁業生產者捕撈權,撤回捕撈許可,相關證書予以註銷。

  智慧放生、科學放生,

  助力生態修復

  

  助力太湖水生態的修復,我們也在行動!

  為保護太湖水生生物資源、促進水域生態環境的有效改善,蘇州弘化社慈善基金會與江蘇省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在太湖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放生護生等方面共同合作,在規範蘇州弘化社慈善基金會公益放生資金使用的同時,科學制定公益放生資金放生品種和結構等放流計劃,為太湖生態修復做出了積極努力。2020年分別在太湖蘇州段,湖州段,無錫段,在江蘇省漁管辦監督指導下,開展了生態放流活動共計47場,使用放生善款5023351元,得到漁政主管部門的一致好評。對修復太湖生態平衡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鰱鱅等濾食性魚類,放流鰱鱅等「食藻魚」,利用鰱鱅魚的攝食,可以控制水體中藻類密度,抑制藍藻爆發。

  

  

  0.2元=1尾愛心魚=愛心魚兒約可食136斤藍藻

  

  2元=10尾愛心魚=愛心魚兒可食1360斤藍藻

  

  20元=100尾愛心魚=愛心魚兒可食13600斤藍藻

  

  200元=1000尾愛心魚=愛心魚兒可食136000斤藍藻

  

  2000元=10000尾愛心魚=愛心魚兒可食1360000斤藍藻

  

  (以上為2019年8月,100尾/斤左右魚苗夏花的價格,所食用藍藻的重量是按每條魚成長到4斤得出)

  

  說明:此項目開展方式以本社項目組自主策劃實施的愛護生命項目,由於成品魚及魚苗的規格、價格、尾數比等差異,魚苗的採購價格根據市場行情的浮動而變化,最終以實際採購價格為準。

  

  慈悲需要智慧。智慧放生,科學放生,亦是生態護生。

  科學方法所放流的鰱鱅等「控藻魚」以藻類和浮遊生物為食,大規模放流鰱鱅魚,可利用鰱鱅魚的攝食控制藍藻密度,降低水體浮遊動物的密度和生物量,改善浮遊動物群落結構。從而有效改善水體環境,抑制藍藻爆發,讓太湖湖水自我修復。

  新的一年,新生的希望需要被點燃!望更多的您,與我們一起加入到科學放生隊列,促進太湖生態的修復,保護太湖水生物種的生物多樣性,讓江河湖泊回歸「水邊蘆葦青,水底魚蝦肥」的美麗景致,讓更多生命有家可住,讓我們地球生態多一些生的希望,給我們和子孫後代留下多一些生存的資糧。

  科學放生,助力生態恢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提升太湖控藻能力 保障河湖生態安全
    「黃夾纈林寒有葉,碧琉璃水淨無風」,唐朝詩人白居易筆下的太湖曾是一片清澈純淨的湖泊。然而,隨著近現代長三角地區人口不斷聚集和經濟高速發展,上世紀80年代,藍藻水華開始在梅梁灣無錫濱湖一帶出現,通過梁溪河時常常威脅到城市河流生態環境。
  • 蘇州光福湖鮮市場「洗澡魚」冒充太湖魚?水產交易市場批發而來
    在中秋節到來之前,太湖也迎來了開捕季。很多市民來到太湖邊購買太湖野生魚,不過稍不留神,同樣也會上當受騙。最近就有市民反映,位於太湖邊的光福水產市場裡,不少冒充太湖魚的「洗澡魚」,真是這樣嗎?接近中午,在距離交易市場三四公裡的太湖漁港,卻是另一番景象,三兩隻漁船正在靠岸,湖邊港口人並不多。對於交易市場裡的太湖魚鮮,一些漁民卻是另外一種說法。漁民介紹,捕魚季以來,這裡的漁船都是凌晨出發,九十點鐘以後,漁船才會陸續歸來,要買正宗湖鮮,都要等到午飯前後,市場裡所謂的太湖野生魚,其實都是換了一缸太湖水的「洗澡魚」而已。
  • 關於吃魚的美好記憶,似乎都發生在蘇州
    不過吃魚為什麼要專注於蘇州城裡呢?有一年我跟著當地人遊太湖,在湖邊一家農家餐廳裡吃了一頓全魚宴,不是什麼名廚烹飪,就靠天然食材之靈秀,那滋味真是讓人數年難忘。太湖的「炙魚」方法,和現在大街小巷吃的「烤魚」也差不多:把魚烤後,再放入銅鍋裡煎,這個「煎」,不是現代烹飪中的油煎,而是把煮好的白肉再放進熱的醬汁中濡染加味。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件戰國銅炊器,是用來「炙魚」的,分上下兩層,下層放炭火,上層放魚煎,出土時,上層還有完整的魚骨頭在鍋裡。
  • 鋼子榮登中國慈善榜
    2020年6月16日,第十七屆(2020)中國慈善榜在北京發布、善行團公益基金創始人鋼子榮獲「最具家國情懷慈善領袖」稱號,這也是本屆中國慈善榜唯一獲得    中國慈善榜由《公益時報》社於2004年創立,是我國第一張記錄大額捐贈數據的榜單,被譽為「中國財富人士的愛心清單」。
  • 今天給大家推薦:臺灣地方的魚,臭肚魚、有的小夥伴們有的沒聽過吧
    泥猛魚的食用禁忌由於臭肚的刺不但鋒利而且具有毒性,刺到有如蜜蜂螫到般的痛楚,因此抓魚時要特別小心,最好用腳踏著再解鉤,若不慎刺到,可用熱水敷,水以不燙傷皮膚為準越熱越佳,燙約半小時左右毒性應得以解,這是有道理的,因為熱可以破壞毒素,這也是為什麼臭肚魚煮熟後就沒有毒了,道理是壹樣的新鮮臭肚魚(泥猛魚)一條重約500克。
  • 【周邊】太湖開捕在即,20多種好吃的魚你都吃過嗎?
    其實太湖中物產之豐富,可不是簡簡單單「太湖三白」可以概括的。 今天小編就為你揭開太湖水產的神秘面紗,一起來看看太湖裡到底有多少種好吃的!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在2002年到2006年間,對太湖魚類進行了採集,採集到了60種魚,現在太湖的經濟魚類主要有20餘種,主要是刀鱭、銀魚、鯉、鯽、團頭魴、草魚、青魚、鰱和鱅等。
  • 確保太湖安全度夏!看這場演練中蘇州如何快速行動
    預警發布立即成立應急指揮部,由蘇州市政府副秘書長蔣華任總指揮,蘇州市生態環境局(太湖辦)局長毛元龍任副總指揮,先期組建綜合協調組(蘇州市安全度夏領導小組辦公室)、監測預警、飲用水保供、藍藻打撈和專家組等5個工作組。同時,視情組建湖泛應急、控汙限排、調水引流等工作組。
  • 江蘇太湖107種魚一半屬「外來戶」
    但事實上太湖裡現在已有食蚊魚、紅尾護頭鱨、鏡鯉、匙吻鱘等107種淡水魚類,而太湖原先常規魚種只有五六十種。新增魚種是如何進入太湖的,對太湖的生物平衡影響幾何?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日」,請聽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專家剖析。  新培育魚種有3種  據介紹,在107種魚種中,有3種是新培育的魚種,分別是夏奧1號羅非魚、吉富羅非魚「中威1號」和福瑞鯉。
  • 蘇州「江邊城外」烤魚店鯰魚被曝是垃圾魚 店家:不食腐難道吃大米?
    蘇州「江邊城外」烤魚店鯰魚被曝是垃圾魚 店家:不食腐難道吃大米?&nbsp&nbsp&nbsp&nbsp烤魚店鯰魚被曝是「垃圾魚」&nbsp店家回擊:不食腐難道吃大米飯?
  • 江浙人的吃魚時間表,什麼季節吃什麼魚,安排的明明白白!
    白魚清蒸和其他魚種略有不同,一是要蒸得透,這是因為白魚的魚皮有些類似鰣魚,含有大量的魚脂,足夠的時間才能使得魚皮中的魚脂化成汁水滲入魚肉,才能吃出肥腴鮮嫩的感覺;其次是蒸前一定要做好預處理,一般的做法是將白魚活殺洗淨後,在魚背魚腹處都抹上重鹽,放置兩三個小時,用清水漂淨再上蒸籠,否則鹹味不到,白魚的鮮味必定會大打折扣。
  • 太湖流域水質向好 總磷濃度、藍藻水華仍待改善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 供圖中新網上海9月8日電 (鄭瑩瑩)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8日在上海組織召開太湖流域支撐保障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水利工作座談會。據會上披露的消息,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十多年來,在流域經濟總量翻番、人口增加一千多萬的背景下,流域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但距離「還太湖一盆清水」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太湖總磷濃度高、藍藻水華多發頻發兩個方面。
  • 今天,蘇州太湖生態大閘蟹正式上市啦!
    又到了吃貨們一飽口福的好時節啦今天(9月21日)陽澄湖大閘蟹開捕太湖生態大閘蟹也同時正式上市2020年太湖(臨湖)生態大閘蟹上市啟動儀式,今天在蘇州市吳中區臨湖鎮吳中現代漁業產業園舉行。中糧集團與當地企業籤訂了太湖生態大閘蟹等農產品合作協議,同時還開展出口基地授牌、國家級蝦蟹產業技術體系基地授牌、太湖論蟹、直播平臺帶貨等系列活動,集中展示太湖漁文化、太湖蟹品牌以及臨湖特色產品等。近年來,太湖漁管辦及吳中區政府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的指導下,緊緊圍繞「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的目標任務,協調漁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
  • 「廣州慈善榜」新鮮出爐!轉發這份榜單傳播正能量
    1月5日,由廣州市民政局、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廣州市慈善會聯合廣東省慈善總會、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慈善會主辦的2020粵港澳大灣區社會責任影響力暨廣州公益慈善盛典上,2020年度「廣州慈善榜」正式發布。記者了解到,「廣州慈善榜」活動由廣州市民政局、廣州市慈善服務中心指導,廣州市慈善會、廣州市公益慈善聯合會聯合主辦,該榜單包括「慈善捐贈榜」「慈善影響力榜」和「年度慈善致敬榜」三大榜單。榜單于每年年底公布,系統收錄當年度機構和個人對廣州慈善事業的捐贈,是當地最全面、最權威的慈善捐贈榜單之一,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五屆,是觀察和分析廣州慈善捐贈以及慈善事業發展的重要窗口。
  • 鄒市明登中國慈善名人榜第21位 黃曉明baby夫妻居首
    網易體育3月27日消息:中國兩屆奧運會冠軍/前WBO蠅量級拳王鄒市明又獲殊榮,據鄒市明在微博上表示,自己剛剛在2019年慈善名人盛典上榮獲星慈善·拳力益赴獎,並登上《中國慈善家》3月刊封面,據悉鄒市明在這次在剛剛公布的「2018年中國慈善名人榜」上排名第21位,黃曉明和Angelababy夫婦榮登榜首。
  • 再創品牌新高度 樂珠滴眼液榮登2019「中國醫藥·品牌榜」銳榜
    原標題:再創品牌新高度 樂珠滴眼液榮登2019「中國醫藥·品牌榜」銳榜 11月5日下午,2019 「中國醫藥•品牌榜」在廣州2019全國醫藥經濟信息發布會暨米房會年會上進行上榜品牌的發布和頒獎,四大榜單共118個上榜品牌隆重發布。
  • 魚缸長藻怎麼辦?工具魚選哪種?黃金鬍子魚你值得擁有
    有沒有辦法可以自動清除呢,有的,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種工具魚--黃金鬍子魚,這種工具魚啊,就是兼顧觀賞並且有自己的工作的魚,清除魚缸藻類就是它的工作。當然啦,工具魚有很多,今天在這裡不一一列舉啦,需要重點推薦的就是我養過的黃金大鬍子魚,有這些好處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
  • 太湖為什麼要退捕 我們還能吃上太湖魚嗎
    這也意味著,太湖沿岸蘇州、無錫、常州、湖州4市15區(縣、市)的49個專業漁村(社區)裡,5370條漁船上的1萬多名漁民都將告別幾十年來的傳統捕撈工作。根據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太湖漁管辦」)主任王小林解釋,未來除40萬畝太湖保護區外,將由第三方機構對太湖漁業資源評估,再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捕撈政策。
  • 就在蘇州!
    就在蘇州!★制定太湖水草管護調控年度實施方案,對管護期間太湖水質、水生植被種群、水生態系統變化進行跟蹤研究和環境效果評估。★同時成立水體保潔隊伍,建立鎮村保潔員、督查考評員循環網絡體制。2020年3月至10月,太湖6個飲用水源地藻密度均值較2019年同期下降43.0%。
  • 太湖為什麼要退捕 我們還能吃上太湖魚嗎?
    這也意味著,太湖沿岸蘇州、無錫、常州、湖州4市15區(縣、市)的49個專業漁村(社區)裡,5370條漁船上的1萬多名漁民都將告別幾十年來的傳統捕撈工作。根據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太湖漁管辦」)主任王小林解釋,未來除40萬畝太湖保護區外,將由第三方機構對太湖漁業資源評估,再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捕撈政策。
  • 太湖西南部藍藻集聚 環境保護部組織專家找對策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水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國際湖泊環境委員會常務理事金相燦,對今年太湖藍藻水華情勢進行了翔實客觀分析,並提出了6項遏制藍藻暴發的建議。    水體已形成「藻型生境條件」,今夏仍會有規模較大的藍藻水華暴發    金相燦認為,目前太湖水質處於劣Ⅴ類,營養狀態為中度富營養化,水體已形成「藻型生境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