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重磅!發現將煤炭釋放的有機化合物直接轉化為甲烷的產甲烷菌

2020-12-05 生物谷

2016年10月19日/

生物谷

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國家高級產業科學技術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存在一種能夠將煤炭釋放的有機化合物直接轉化為甲烷的細菌。他們描述了他們開展的實驗和他們發現的這種

細菌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6年10月14日那期

Science

期刊上,論文標題為「Methane production from coal by a single methanogen」。針對這項研究,來自荷蘭內梅亨大學的Cornelia Welte發表一篇觀點類型的標題為「A microbial route from coal to gas」的論文,解釋了這項研究及其影響。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已知地下煤層能夠產生甲烷---它經常被用作天然氣。但是煤炭如何被轉化為甲烷一直是個謎。很多人猜測甲基化合物參與降解煤炭釋放物---甲氧基化芳香化合物(MACs)的混合物,而細菌能夠將MACs轉化為甲烷。人們也認為細菌不能夠直接消化MACs,這是因為被稱作產甲烷菌的

細菌

通常利用小分子碳化合物產生甲烷。但是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推翻了這種理論;他們發現一種被稱作

Methermicoccus shengliensis

的產甲烷菌的兩種菌株能夠將MACs直接轉化為甲烷。

為了發現這兩種菌株(ZC-1和AmaM),研究人員將幾種潛在的

Methermicoccus shengliensis

菌株在40種已知的MACs中進行培養,結果發現這兩種菌株能夠在不需來自任何其他的甲基化合物的幫助下產生甲烷。他們發現作為這個過程的一部分,這兩種菌株也攝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這些發現提示著煤層,包括廢棄礦山中的那些煤層,可能有朝一日作為甲烷的一種主要來源發揮作用。不過,Welte解釋道,還需開展更多的研究來發現是否存在其他的產甲烷菌也能夠直接進行這種轉化和這些能夠直接轉化MACs的產甲烷菌是否廣泛地存在於煤層中。(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Methane production from coal by a single methanogen

Daisuke Mayumi1,*, Hanako Mochimaru1,*, Hideyuki Tamaki2,*, Kyosuke Yamamoto2, Hideyoshi Yoshioka1, Yuichiro Suzuki1, Yoichi Kamagata2,†, Susumu Sakata1,†

doi:

10.1126/science.aaf8821A microbial route from coal to gas

Cornelia U. Welte

doi:

10.1126/science.aai8101

相關焦點

  • 《Chem》 :鄧德會、包信和團隊實現甲烷室溫直接催化轉化
    (25°C)直接將甲烷催化轉化為高附加值的C1含氧化合物。為了克服高的反應能壘,甲烷的轉化往往需要在高的反應溫度(600-1100°C)下進行,如何降低反應溫度,將對其基礎研究和工業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儘管眾多的研究人員做了大量的探索,但在溫和條件尤其在室溫條件下,並且不需要引入如光、電、等離子體等任何其它形式的能量,直接將甲烷催化轉化成高附加的燃料或化學品仍極具挑戰。
  •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
    今天,小編帶大家初步了解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在了解甲烷之前,我們先得了解什麼是有機物。通俗的來講就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有些化合物是例外:碳的氧化物(CO),碳酸(H2CO3),碳酸鹽(CaCO3),硫氰化物(KSCN),碳的金屬化合物(金屬有機化合物暫且先不討論)。組成有機物的元素還有氫,氧,氮,硫,磷,滷素等等。相比於只有數十萬種的無機物,有機物家族擁有3000多萬個成員。
  • 甲烷細菌轉化之謎破解,甲烷轉化將有質的飛躍
    甲烷分子示意圖甲烷細菌是著名的「甲烷清道夫」,它們可以利用甲烷-甲醇轉化反應,輕鬆地將甲烷轉化為可用燃料。長期以來,甲烷細菌的轉化能力一直吸引著研究人員的關注。然而,甲烷細菌究竟是如何輕而易舉地進行複雜的甲烷反應卻一直是一個謎。
  •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教學設計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甲烷的分子式、電子式和空間結構;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演示實驗,總結日常生活經驗,分析本質,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探究方法;初步形成科學探究的能力。
  • 必修二|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
    天然氣、瓦斯、可燃冰,沼氣雖然名字不同,但是它們的成分都是我們這節課要介紹的甲烷。以上,我們可以發現甲烷肯定是可以燃燒的。那到底甲烷屬於哪類物質?有什麼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呢?接下來我們一塊兒來充分認識甲烷。
  • 大連化物所發表甲烷溫和條件下直接催化轉化研究綜述
    目前,工業上甲烷的轉化主要是經水蒸氣重整製備合成氣(Syngas,一氧化碳和氫氣的混合氣),以及合成氣後續進一步轉化成各類有機化學品。該路線中甲烷水蒸氣重整過程通常需要在高溫(700°C-1100°C)條件下進行,合成氣的後續轉化也通常需要高溫高壓等苛刻條件,這增加了該過程的經濟成本和環境壓力。因此,探索溫和條件下甲烷直接轉化製備高附加值的化學品的技術是一個迫切但又極具挑戰的課題。
  • 高中化學《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說課稿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我說課的題目是《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第1課時的內容:甲烷的性質。本著學會、會學、樂學的原則,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等幾個方面開始我的說課。【過渡】先來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 甲烷室溫一步轉化液態產品成真
    「聖杯」  中化新網訊 記者昨日從上海科技大學獲悉,該校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左智偉科研團隊成功開發出一種廉價、高效的鈰基催化劑和醇催化劑的協同催化體系,解決了利用光能在室溫下把甲烷一步轉化為液態產品的科學難題,為甲烷轉化成高附加值的化工產品提供了嶄新的解決方案。
  • 甲烷綠色轉化新方案面世
    本報上海7月30日電(記者姜泓冰)上海科技大學左智偉科研團隊在光促進甲烷轉化這一重要能源化工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他們成功發展了一種廉價、高效的鈰基催化劑和醇催化劑的協同催化體系,解決了利用光能在室溫下把甲烷一步轉化為液態產品的科學難題,為甲烷轉化成高附加值的化工產品(例如火箭推進劑燃料
  • 甲烷溫和條件下直接催化轉化研究綜述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鄧德會和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團隊在Chem上發表綜述文章,系統總結並展望了熱催化、電催化、光催化技術在甲烷溫和條件下直接轉化方面的研究進展
  • 高中化學有機化合物之甲烷知識點匯總
    3.物理性質顏色狀態氣味密度(與空氣相比)水溶性無色氣體無味比空氣小極難溶警示有機化合物必須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機化合物,如CO、CO2,碳酸及其鹽等。1.近年來,科學家在海底發現了一種冰狀物質——可燃冰,其有效成分為甲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甲烷屬於烴類 ②在相同條件下,甲烷的密度大於空氣③甲烷難溶於水 ④可燃冰是一種極具潛力的能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 C2.能夠證明甲烷分子的空間結構為正四面體的事實是
  • 水是甲烷催化轉化為甲醇的關鍵
    研究發現,水與經濟型氧化鈰/氧化銅催化劑配合使用,在阻斷不需要的副反應的情況下,水有三個重要作用,可使甲烷轉化為甲醇,選擇性達到70%。負責該項目的Brookhaven實驗室化學家Sanjaya Senanayake說:「從以前的工作中我們知道,我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高度選擇性的催化劑,可以在有水的情況下將甲烷直接轉化為甲醇。
  • 高中化學說課稿:《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鍾興華四川省德陽中學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本節課設計的教學活動力求服務於學生的學習活動,通過科學探究完成一系列的學習任務,以幫助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最終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
  • Science:揭示甲烷氧化菌素的生物合成機制
    2018年3月25日/生物谷BIOON/---由於能夠從環境中汲取重金屬並吸收一種強效的溫室氣體,甲烷氧化菌(methanotrophic bacteria)在清理環境時具備雙重功能。但在能夠探究潛在的環境保護應用之前,人們首先必須更好地理解這種細菌的基本生理過程。
  • 教師招聘面試化學《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新課標提倡,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一切教學活動的開展都要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那麼本堂課根據我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實際,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一.
  • 我國突破天然氣製備乙烯瓶頸甲烷可高效轉化 被認為將改變世界
    隨著乙烯工業的發展,化工用油短缺的矛盾也將日益突出。而世界範圍內富含甲烷的頁巖氣、天然氣水合物、生物沼氣等的大規模發現與開採,以儲量相對豐富和價格低廉的天然氣替代石油生產液體燃料和基礎化學品成為了學術界和產業界研究和發展的重點。使用石油來製造乙烯,原理是把含大量碳原子的有機化合物分解成只含兩個碳原子的乙烯(C2H4),只要在高溫條件下,這一反應並不難實現。
  • 我國科學家找到室溫條件下轉化甲烷新途徑
    甲烷,有機化學中最難被轉化的「頑固分子」。近日,上海科技大學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左智偉團隊破解了這一難題,他們找到了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催化劑組合,室溫條件下,就可實現甲烷轉化。這為甲烷轉化為火箭推進劑燃料等高附加值化工產品提供了新方案,為我國高效利用特有稀土金屬資源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
  • 面試說課稿分享:高中化學《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
    教材主要內容為甲烷的結構,甲烷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甲烷的化學性質包括甲烷的氧化反應和甲烷的取代反應。甲烷作為結構最簡單的有機物又是學習烴的入門,從結構角度認識甲烷的性質,對類推烷烴的結構和性質,建立從結構角度學習有機物性質的有機化學學習模式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為學習烴、烴的衍生物及接下來學習的有機內容奠定良好的基礎。【過渡】了解完教材再來談談我所面對的學生。
  • Science|現固氮酶樣酶體系催化產生蛋氨酸、乙烯和甲烷
    發現固氮酶樣酶體系催化產生蛋氨酸、乙烯和甲烷,為合成生物學、化工產業等提供新思路。奇怪的是,其中一些細菌在厭氧條件下飢餓時會釋放出乙烯氣體。科學家發現來自陸地和淡水細菌的生源甲烷和乙烯是由以前未知的蛋氨酸生物合成途徑直接產生的。該途徑存在於許多物種中,它使用一種不同於已知的固氮酶和固氮酶樣還原酶的固氮酶樣還原酶,並特異性地作用於C-S鍵的斷裂,以還原普遍存在的揮發性有機硫化合物,如二甲硫醚和(2-甲硫基)乙醇。釋放出來的甲硫醇是蛋氨酸的直接前體,而乙烯或甲烷則釋放到環境中。
  • 廉價稀土有望成為新型甲烷轉化催化劑
    光照一照,氣態甲烷變液態燃料,這可能嗎?近日,上海科技大學對外發布,該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左智偉科研團隊開發了一種廉價、高效的鈰基催化劑和醇催化劑的協同催化體系,使得甲烷可以在光的照射下轉化成高附加值的化工產品。該技術有望代替傳統高溫高壓的貴金屬催化體系,為甲烷開發利用提供嶄新和更加經濟、環保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