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婚姻有效溝通術,快速為關係破局》系列專欄的第六節。
前面兩節課我們講了能提供情緒價值,需要做的兩個底層訓練,今天我們來進入到實操部分了。
溝通不是自我表達,也不是被動接受,很多時候溝通其實像打桌球一樣,我們兩個人互相見招拆招,有來有往。
很多人的溝通其實特別容易陷進兩種誤區裡:
第一個誤區是,個人的演講。
一方在說,另一方在聽,說的一方越來越激動,陷入了自嗨的狀態,對方越來越聽不進去,都想走了,可是還得被動耐著性子聽。
第二個誤區是,填鴨式的接受。
我只能接受你灌輸給我的東西,整個話題裡漫山遍野全是你如何如何,自己沒有任何空間能夠展示出來,也沒辦法讓對方看到自己,一旦展示出一部分自己,就會被攻擊,或者被生氣、被批評指責。
於是被填鴨式的這一方,越來越不想說話,就像得了失語症一樣,但另外一方整個還是懵逼的狀態:發生了什麼?為什麼你不跟我說了?你為什麼冷暴力我?你到底在想什麼?
這種狀態下,兩個人就會變成無效溝通,溝而不通。
前面的內容裡,我跟大家講過:行為環、需求環和自我環,溝通其實就是用你的環跟對方的環去碰撞。
我們看到的通常都是對方的行為環,但是行為環下面是他的需求環、自我環在發揮作用。
那麼,這個時候兩個人要想能夠溝通的了,就要在這三個環上互相碰撞,看能不能融合到一起去,這個過程裡面交互很重要。
你要先拋出去一些東西,對方接收到之後,給你一些反饋,你接到反饋之後,從這裡加工到新東西,再把這些反饋給對方,這樣才能形成交互。
在這種交互過程中,有三個非常關鍵的能力,如果這三個能力你能練好的話,那麼你的溝通就不會變成無效溝通。
第一個能力叫做:解讀能力
也就是說你在聽對方說話的時候,你從對方的話裡面能解讀到什麼,這是你的解讀能力。不誇張的說,很多時候我們的解讀能力會決定了我們的世界。
假如不管別人說什麼,你都能從對方那裡解讀出同一種類型的意思,那麼你的解讀能力就帶了一點有色眼鏡,這個有色眼鏡就是你看到的世界。
我們基本上是不能看到真實的世界的,就是別人到底在說什麼,我們其實是看不到的,只能通過自己的有色眼鏡,去解讀別人在說什麼。
這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我們大多數時候,都只是活在自己認為的世界裡,只能看到自己能看到的東西,卻看不到自己認識範圍之外的東西。
認知能力越強的人,看到的世界會越接近於真相,但是也不會完全看到真相。
所以,如果你總覺得別人不愛自己,別人不可依靠,那可能是因為你自己帶了一雙這樣的眼鏡,你讓自己只能看到這些,而不是因為別人真的是這樣的。
舉個例子:
我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一個女孩子,她在解讀公公婆婆、小姑子、大姑子、老公等等時,解讀出來的都是:他們覺得我不夠好,他們看不起我。
所以,婆婆發個家庭教育的視頻到家庭群裡,她會覺得這是婆婆在暗示她不夠會教育孩子;
老公發一個孩子教育的文章到朋友圈,她會覺得這是老公在提醒她,要多去學習,自己做得還不夠好;
小姑子來家裡串門,沒有熱情的跟自己打招呼,她覺得對方不夠尊重自己。
無論老公怎麼來跟她示好,怎麼去跟她去講:他們都是這種習慣,不是對你有意見。
但她都解讀為:你給我解釋這麼多,是不是覺得我很麻煩,很難搞?
這個女孩子的內心帶了一個「害怕自己不夠好」的有色眼鏡,所以她會從細枝末節中看到跟這些有關係的信息。
大家可以看得出來,解讀能力到底有多可怕吧?
所以,人的所有痛苦不是因為現實發生了什麼,而是發生一件事之後,你解讀出了什麼。你的解讀能力決定了一切。
你自己有沒有戴著一個有色眼鏡呢?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有這樣一個有色眼鏡的話,就需要學著去打破這個眼鏡,學著把這個眼睛給摘下來,或者在你還沒有能力摘下來的時候,你一定要區分:這是我的眼鏡在發揮作用了,這不是真實的。
很多時候,溝通是果,不是因。你的內在發生了什麼,你的解讀是什麼,在溝通時就會自然呈現出來。
只是去練習說話的技巧方法,那些都是術的層面。道的層面看,是你的解讀有沒有調整和變化。
學會去提醒自己,從這個眼鏡裡面被它控制的狀態下給跳出來,這是提高和調整自己的解讀能力的一種方法,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叫做: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也特別關鍵。
我聽好多人跟我講:哎呀,我就是不會表達,我心裏面想的是好事,可我嘴裡面說出來的總是傷害別人的話,那不是我的真實意思。
我明明想要對方能夠安慰我,能夠對我好一點,可是我嘴裡面說出來的話總是讓別人覺得很受傷,我都不知道怎麼去表達,這是一種很擰巴的表達。
這個時候你的表達能力就在阻礙你去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其實我們所有人,從一出生的時候,你的表達能力本來就是非常好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觀察過小孩子,如果你家裡有小朋友的話,你會發現小孩子其實非常會表達。
他會非常容易直接、清晰地表達出來,我想要什麼,我不要什麼,我喜不喜歡等等,這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
我們每個人本不應該學這些東西,因為我們早就會了,只是成長的過程中,太多阻礙我們表達的東西,讓我們學會了隱藏或者保護自己,於是慢慢忘記了自己最初的本領。
所以,大家學習溝通,其實不是來學習溝通能力的,而是來幫助自己移除掉阻礙你溝通的障礙的,障礙移除之後,你本就有非常好的溝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