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仲淹的一首邊塞詞,最後一句充滿了人生的悲涼,令人讀後落淚

2020-12-06 草夕寸品文史

宋仁宗時代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宋仁宗趙禎在位41年,是宋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一位。宋仁宗當之無愧一個「仁」字,待人寬容,虛懷若谷,整個仁宗朝,應該是中國歷史上名人最集中的一個時代,宋仁宗也堪稱皇帝中的「人才收割機」。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四大發明中的三項(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都誕生在宋仁宗時代。其中北宋名臣範仲淹就是其中一位德才兼備的全才。

範仲淹當真是文武雙全,他是一位心憂天下、悲憫蒼生的將軍,同時還是一位詩人、詞人。宋仁宗時代相對是太平的,但是邊境的騷擾依然存在。而範仲淹就是能委以重任的大將。1040年,西夏國李元昊稱帝,與北宋王朝開戰,當時的朝中大臣韓琦上奏保舉因為抨擊朝政被貶謫的範仲淹,於是宋仁宗重新啟用了範仲淹。

已經年過半百的範仲淹臨危受命,他不計前嫌,不怨恨皇帝對他直言勸諫的貶謫,而是在國家有難的時候挺身而出,立刻投入到戰鬥當中。範仲淹是個軍事天才,他的指揮令西夏軍心驚膽寒。當時流傳著一句話:「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骨寒;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這一韓,說的就是韓琦,一範,當然就是範仲淹了。

正是因為範仲淹真實的邊塞軍事生涯,所以他的邊塞詞更加真實和震撼。他的作品就不僅僅是隔靴搔癢的想像,而是真情實感的深刻再現。

慶曆二年一個深秋的黃昏,當他站在慶州城的軍事制高點,看著周圍的形勢,邊塞的荒涼和蕭瑟的景象,讓他想到了自己從前生活過的江南水鄉,兩種截然不同的畫面在他的心中產生了巨大的反差。他的心中激起了澎湃的愛國之情,融合著對邊疆形勢的深切憂慮,才鑄成了這首千古絕唱《漁家傲》。

漁家傲· 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詞的上闋描寫深秋的邊塞,天氣嚴寒,大雁都往南飛到衡陽去過冬了,連長期生活在北方的大雁尚且無法忍受冬天的酷寒,可遠離溫暖的家鄉的將士們還在天寒地凍中駐紮。聽著軍營中此起彼伏的號角聲從四面八方傳來,真是一派嚴陣以待的壯觀場面。放眼望去,崇山峻岭仿佛形成了一道道險峻的屏障,將慶州阻隔成一座孤危之城。在悽冷的落日餘暉之中,慶州城顯得格外冷寂。一句「孤城閉」將當時的情景描繪得十分形象。這是國家的危機時刻,也是範仲淹的憂心之事。

下闋開始描寫悲情。此時的範仲淹已經戍守邊疆三年了,他想念家鄉,也想念家鄉的美酒,而這裡的酒是渾濁的,他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回家,作為一名軍人,只能舍小家為大家。為了國家的安危,自己個人利益又算什麼呢?

寂靜的深夜,因為對政局的焦慮、對平定邊疆遙遙無期的擔憂,對戰士的深切同情,種種紛亂的情緒擾得範仲淹無法入眠。哀切的羌笛聲從遠處傳來,更加增添了悽涼。為國家操勞半生的範仲淹,雙鬢斑白了,這些白髮記錄著他的滄桑,無聲滑落的淚水則詮釋著他的報國之志和思鄉之情,這種複雜的情感讓他的這首詞更加增添了悲涼之情。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首《嶽陽樓記》是範仲淹人生態度的縮影,他的「將軍白髮徵夫淚」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人生落淚,更是為天下百姓擔憂的仁者之淚。

相關焦點

  • 範仲淹的一首《御街行》,最後一句被李清照化用成了千古名句
    宋代文化繁榮,詩詞盛行,其中,宋詞代表了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與唐詩並稱為「雙絕」,湧現出了數不勝數的詩詞大家,今天,我們聊的這位詞人生於宋代初期,其詞、文俱佳,他的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嶽陽樓記》)更是流傳千古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充滿了哲理,尤其最後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儘管蘇軾後來的生活不盡如人意,但是他並沒有為此而消沉,而是使自己慢慢地沉綻下來,寫出眾多優美,並且充滿了人生哲理的詞,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首他最經典的一首詞,也是充滿了哲理的一首詞,那便是他的《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這可以說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詞,在這首詞中,充分地表現出了蘇軾的智慧,以及他對於人生的一個看法。
  • 納蘭性德深情的一首詞,含情脈脈,動人心弦,第一句就成千古名句
    他的詞作中充滿這愛情的苦澀,這與他的感情也是分不開的,俗話說「職場得意,情場失意」,納蘭性德的妻子在結婚三年後就不幸逝世了,他鬱鬱寡歡,思念成疾,留下了很多對妻子的悼亡詞。他的一首成名作《木蘭花》讓人心頭悸動,情愛的詞讓很多男女都無法自拔,所以,這首詞,更是傳送了幾百年。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 一迷路駿馬成就一首妙詞,共32字看似句句寫馬,卻透著淡淡的霸氣
    有個詞叫霸氣外露,形容做人做事傲氣,而在唐代詩壇霸氣外露的人其實不少。詩仙李白自然不用多說,他霸氣那是有實力,就算說句「天生我材必有用」,誰又能說他講錯了;七絕聖手王昌齡的霸氣多在邊塞詩上,「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何等的豪邁;而詩佛王維的霸氣則在一首《老將行》中,那句「一身轉戰三千裡,一劍曾當百萬師」,何等張揚。這些霸氣外露的詩,每每讀來都令人大呼過癮。
  • 納蘭容若獨特的一首詠雪詞,全詞無一雪字,卻句句寫雪
    李白筆下的雪充滿了想像,「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岑參筆下的雪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絕世美景。我們總能在雪景中尋找最美的詩意,描寫雪的詩詞不止在唐宋,到了清朝,大才子納蘭容若的詠雪詞更是出色。公元1678年,他代表康熙出使西域,去安撫邊疆的少數民族,當他來到塞外恰巧趕上一場大雪,獨特的邊塞風光,讓他感受頗深,從而寫下一首景象闊大,氣韻沉厚,意境深邃的詠雪詞。
  • 範仲淹十首家喻戶曉的經典詩詞,一首一個千古名句!
    出自宋·范仲淹《嶽陽樓記》。浩浩湯湯,指水勢浩大洶湧的樣子。橫,此指廣闊。際涯,邊際。詩句描寫洞庭湖水勢浩大、廣闊無邊的景象。二、長煙一空,皓月千裡。出自宋·范仲淹《嶽陽樓記》。長煙,指浮雲。出自宋·范仲淹《嶽陽樓記》。詩句描寫「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之時洞庭湖水天一色、寬闊無垠的景象。前句寫藍天映於湖水之中,使水天一色;後句用誇張修辭手法,極言湖面的開闊廣大。兩句八字所構擬的廣闊氣象,不禁令人浮想聯翩、心曠神怡。
  • 李賀16歲寫下一首詩,開篇7個字氣吞山河,最後兩句讓人落淚
    拜訪韓愈之前,李賀做足充分準備,熬夜寫下一首詩,開篇7個字就有氣吞山河之勢,全詩都是千古名句,尤其最後兩句,讀後讓人不禁落淚。《雁門太守行》唐代:李賀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這是一首描寫古代戰爭場面的詩歌,題目並非李賀原創,而是古樂府曲調名。雁門位於現在山西的西北部,作為長城上的重要關隘,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就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的說法。唐朝時期,北方突厥囂張無比,經常侵擾大唐邊關,為了防禦敵軍,在雁門駐紮大量將士。
  • 秦觀很高明的一首詞,僅是開篇5字就很有味道,最後一句神來之筆
    而本期筆者要介紹的這首詞便是秦觀的一首悽美之作,雖無法與其《鵲橋仙》相比,但也是難得的佳作。全詞開篇就出手不凡,最後一句更是不輸「為伊消得人憔悴」。《如夢令》宋-秦觀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指冷玉笙寒,吹徹小梅春透。
  • 他名不見經傳,被貶後登上嶽陽樓寫下一首詞,成為難以超越的經典
    唐宋很多人文人都曾在此留下不朽詩文,例如杜甫晚年所寫的《登嶽陽樓》,一句「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氣象萬千,妙絕千古。 還有範仲淹應好友滕子京之邀所寫的《嶽陽樓記》,雖未親臨,卻寫盡嶽陽樓之壯觀,洞庭湖水之浩渺,堪稱千古絕唱。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詞,最後七個字,令人嘆為觀止!
    今天小編向大家推薦的這首詞,便是白居易的其中一首經典詞作《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這首詞是白居易創作的一首形式與七言絕句相同的詞作。主要通過自問自答的形式表現了一位思婦的閨情。全詞言簡意賅,雖然只有短短的28個字,卻細膩生動地將思婦的複雜矛盾心理體現的淋漓盡致。堪稱民間詞與文人詞相結合的典範,令人讚不絕口。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馬詩,可謂是字字經典,讀來更是令人拍案叫絕!
    李賀被稱為「詩鬼」,同時也是一位天才型的詩人,雖然他只活了短短的二十六歲,但是他對於唐詩依舊有著巨大的貢獻,對於後世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例如他的那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便是後世無數的詩人化用,成為了唐詩裡的經典名句。
  • 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最後一句被改成很多首歌
    比如蘇軾在被貶黃州之時,便感受到了人生的孤獨和無助,並因此而寫下了一首詞《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 陶淵明一首很有趣的詩,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最後一句還充滿哲理
    大家對於陶淵明比較熟悉的還是那篇千古美文《桃花源記》,其實除了這一篇文章之外,他還有很多優美的詩作,譬如這首《四時》,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看似平淡無奇,只不過是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但是陶淵明深入到生活中去,仔細觀察四個季節不同的變化,從中感悟生命,所以這首詩也是充滿了哲理,每一句都另有深意,這樣的作品最是值得我們一讀,只要讀懂了自然會有所收穫。
  • 這首邊塞詩,寫出了邊塞將士的不屈,環境艱苦,春風不度人自度
    但他的詩中另外一首邊塞詩流傳更廣,在公元727年,詩人受人誣謗,拂衣去官,曾結識同為邊塞詩人的王昌齡、高適。王昌齡在724年的時候西出長安,投筆從戎,對邊塞之事甚是了解,詩人從友人口中知曉邊塞之事,便填了這首詞。
  • 李長吉最經典的一首馬詩,第一句就是令人驚豔,最後兩句氣勢磅礴
    十七歲時李長吉去到長安,過人的才華,還有他那些令人驚豔的詩作,立馬在當時的讀書人中產生轟動,成為了讀書人的偶像。此後他參加科舉考試,但是很不幸次次名落孫山,心灰意冷的他於是四處尋找機會,這一時期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韓愈;李長吉把自己的新作《雁門太守行》,韓愈讀後驚為天人,認為李長吉將來一定會在大唐文壇大放異彩。
  • 54歲的蘇軾,送別好友時作佳篇,最後一句看透人生,成千古名句
    這場經歷不僅改變了蘇軾的文章風格,還改變了他的人生態度。130天的牢獄生活,令他看明白了很多。不再拘泥於提筆安天下的人生目標,蘇軾將更多的身心放在了生活上。面對眼前的人生逆旅,蘇軾放下了心中的執念,做到了隨遇而安。也是因為他受到了佛道思想的薰陶,心中也多了些許仁慈和積極的因素。蘇軾54歲那年他在杭州任職,此時的他已經到了知命之年,對待生活的態度也更加的達觀灑脫了。
  • 李煜的一首詞,字字含悲,最後10字令人心碎
    北宋的蘇軾多年貶謫生涯,雖然他可以隨遇而安,但畢竟人生地不熟,諸事不便。晚唐的李商隱四處奔波,也是無時無刻不牽掛著妻兒,心中的悲苦更是無人可訴。下面介紹李煜的一首詞,字字含悲,最後10字令人心碎。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五代:李煜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 納蘭容若寫給摯愛的一首很美的詞,句句感傷,令人心痛!
    納蘭容若寫給摯愛的一首很美的詞,句句感傷,令人心痛! 文|秋雨傾衫大清時期,湧現出了一批批痴情帝王,又有聞名中外的幾大才子。不論在文學,詩詞,書畫,做人,他們都很有成就。不過,我今天要說的是納蘭容若,一位被愛和情困擾的多情少年,他31歲的生命中,寫過數首《納蘭詞》,每每讀到這些詞,我的內心都有一種悽涼感,感慨他為什麼這麼不幸,明明很有才華,卻要中途離開。在了解他故事的這段日子以來,慢慢品味到人生中的一句話:失去了,才知珍惜的可貴。
  •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句句令人驚嘆
    李煜是一個偉大的詞人,李煜的詞,前期是以花詞派為主,大多都是溫柔的,其亡國後的詞作大多懷古傷今,但題材變廣闊了,含意深刻,但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但就是這麼一個偉人,卻僅留下30多首詞作,所以他的詞也實屬是「罕見」。30多首詞,加起來字數跟一篇小文章一樣,僅有幾千字。
  • 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第五十八期同題詩詞:晚歸的正定人——範仲淹
    主要用於推廣發展正定詩詞曲聯文化;刊發詩、詞、曲、楹聯知識及賽事,開展縣內詩詞楹聯活動,展示優秀個人作品等;兼顧書法、繪畫等傳統文化。河 朔 詩 詞點擊河朔詩詞添加關注庚子六月廿六編者按:範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的「先憂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