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的懺悔文又來騙人!何時才對病毒式謠言免疫?

2020-09-03 拉闊時光

​文 | 張十巴仙

近日,有一篇《華南海鮮供貨商懺悔了!坦陳動物是這樣賣入市場的》的文章在網上走紅。作者徐翠芹自稱罪人,說自己做了18年水產生意,只知道損人利己,自爆了一堆「水產品黑幕」。

Δ 懺悔文截圖

通常有人發布懺悔文或道歉信時,群眾會挑剔一番。例如,去年影星翟天臨為博士論文造假而發道歉信,網友就犀利地指出道歉信語法有誤、用詞不當,還說它有抄襲之嫌(知網查重率高達20.2%)。

這回的懺悔文涉及專業的水產知識,挑刺的事兒似乎行家才能勝任。業內行家駁斥了文中提到的給水產品加毒素等做法純屬胡編亂造,有悖科學。

「術業不專攻」的吃瓜群眾別灰心,你們在鑑定懺悔文真偽上依然有用武之地。

若能借鑑網友去年的查重心理,就能輕鬆找到貓膩。只消百度一搜索,同樣的懺悔文到處都是,還有幾年前發布的。

2016年有一版:慚愧罪人徐翠芹今天當眾懺悔。我之前經營水產……

2017年改名字後再版:慚愧罪人鄭國強,福州倉山上渡人,今天當眾懺悔。我之前經營水產……

到了2020年,這位徐翠芹「奪回懺悔文著作權」,標題加上「華南海鮮市場」,結尾新增一段引發共鳴的內容,就輕鬆地蹭上了新冠肺炎的熱度。這就是舊文重登,是換了個標題的貼牌之作。

別看徐翠芹懺悔誠意滿滿——說自己無惡不作、貪婪、自私、無明、愚昧,其實被損的是那位虛構的徐翠芹,又不是作者自己。這和化名小桂子的韋小寶在與索額圖結義時隨便發誓「小桂子天誅地滅」一樣的心態。2016年版的徐翠芹就被證實是個李鬼,難道2020年版的徐翠芹就會是真李逵了?

Δ 韋小寶化名小桂子(桂小寶)在與索額圖結拜兄弟時這麼安慰自己

Δ 2016年版懺悔文作者徐翠芹也是查無此人(寧波餘姚)

以經驗來看,眼下可能出現三類懺悔文。

第一類,是始作俑者真正地為亂吃亂賣野味而懺悔。這需要莫大的勇氣,一旦承認後就將面臨全民的聲討和法律的追究,今後很難做人了。

第二類,是寫手們「矯情」一下,借始作俑者的口氣寫一篇懺悔的文藝作品。例如有篇《吃野味者懺悔書:我喪盡天良,禍國殃民》的網文,開篇先聲明「我」並非作者本人,正文再用詩歌的形式懺悔「我」亂吃野味,實是反諷那些真正吃野味的人。

第三類,是杜撰有模有樣的懺悔文來譁眾取寵、散播謠言。

打死我都不信這篇懺悔文是文藝作品,它連歸入第三類都挺勉強。它全篇基本是抄的,連杜撰的苦勞都沒有;它儘管成了熱點,卻張冠李戴地懺悔了「在水產中做手腳」之罪,這與當下全民追究的「亂吃亂賣野味導致新冠肺炎」之罪有何關係?

說懺悔者缺心眼、認錯罪、會兩罪並罰,當然是假定「懺悔真實」後的戲謔之言。話說「懺悔文」發布者若真想「打壓華南海鮮市場」,動機和做法上不太匹配。

若此人要抹黑華南海鮮市場這個同行對手,可文中有些話像是把全行業都拉下水了。這豈不是連他自己的生意都會受損失?

若此人不在水產行業,且前後三篇「懺悔文」皆為他匿名發布,那他到處打壓水產市場,可能有「一朝被蛇咬,十年盡打蛇」的變態心理。

還是把動機當成發布者是想蹭流量吧。雖然也變態,起碼常見些。

這篇偽劣懺悔文成功了,竟被幾萬人當成「好文章」,並轉到朋友圈想讓更多朋友了解黑幕;它也失敗了,因為樹大招風被闢謠且刪除了。好多人都來不及上這寶貴一課,下課鈴聲就響了。

但這不代表「死」無對證,畢竟有公號轉載了此文,且回看2016版或2017版也能體會九成以上的荒謬。

這種偽劣懺悔文就是「病毒式謠言」,與新冠病毒領域不同但特性類似。這種「病毒」隔陣子就出擊一次,每次僅「變異」不到1%,照樣能讓人中招。人們若沒被它騙過,就很難「免疫」;人們若忽視闢謠,就不算帶有「疫苗」,下次多半上當。人們不辨真偽、瘋狂轉發,好比是「病毒人傳人」。

謠言止於智者。對這篇偽劣懺悔文,人人都有潛力做智者(沉下心分析謠言的破綻)。若嫌做智者太累,人們可多留意闢謠,多長點記性,沒必要被上次騙別人的懺悔文在這次又騙到自己,這正是「看別人吃一塹,長自己之一智」。

善良正義的人們其實是榮辱與共的。同一個謠言「三戰三捷」,三次侮辱人們的智商,是可忍,孰不可忍?

謠言變變變,提防難難難。對這種變都懶得變的謠言,大家記住一個算一個,記得人多了它就會失去市場、知難而退。

類似文章:

相關焦點

  • 「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懺悔書」曝光?警方斬斷「爆文」背後的黑手
    2020年2月,一篇題為《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的懺悔書!曝光巨大黑幕!》的涉疫情文章突然爆紅網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成為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相關信息也牽動著廣大網民的敏感神經。這篇涉疫情「爆文」背後的事實真相是什麼呢?江蘇省無錫市公安局網安部門撥開層層迷霧,最終斬斷了隱藏在網絡背後的那隻「黑手」。
  • 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快轉發到家庭群!
    總體上看,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謠言的出現頻率和傳播熱度較往年處於低位,截至11月底,共監測到相關謠言54種(同類合併後),內容上主要涉及三種類型:一是農產品容易沾染病毒,吃了會感染;二是食用某些農產品可以預防(治療)新冠肺炎;三是部分「激素」類謠言老謠新炒。
  • 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十大謠言、流言」榜發布
    總體上看,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謠言的出現頻率和傳播熱度較往年處於低位,截至11月底,共監測到相關謠言54種(同類合併後),內容上主要涉及三種類型:一是農產品容易沾染病毒,吃了會感染;二是食用某些農產品可以預防(治療)新冠肺炎;三是部分「激素」類謠言老謠新炒。
  • 2020年農產品十大謠言別再信!
    總體上看,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謠言的出現頻率和傳播熱度較往年處於低位,截至11月底,共監測到相關謠言54種(同類合併後),內容上主要涉及三種類型:一是農產品容易沾染病毒,吃了會感染;二是食用某些農產品可以預防(治療)新冠肺炎;三是部分「激素」類謠言老謠新炒。
  • 華南海鮮市場不是病毒發源地!基因追蹤「零號病人」再進一步
    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冠病毒來自其他地方,這個結論有了基於基因序列的證據。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研究人員在分析 93 個新型冠狀病毒樣本基因組數據後發現,基於 120 個變異位點得到 58 種單倍型(基因類型)中,來自華南海鮮市場患者樣品單倍型與 H1 有關,而作為更古老的基因類型樣本 H3、H13 和 H38 則來自華南海鮮市場之外。這印證了華南海鮮市場不是病毒發源地的推論。
  • 顛覆性發現:華南海鮮市場並非新冠病毒發源地,病毒到底來自哪裡?
    ▲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的。院長在線按+2月20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進來,在市場中發生快速傳播蔓延到市場之外。
  • 中科院下屬機構聯合研究發現:華南海鮮市場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
    2月22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等機構研究員發布文章稱,通過收集覆蓋了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型冠狀病毒樣本的基因組數據(截止2月12日),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進來,在市場中發生快速傳播蔓延到市場之外。
  • 中科院:華南海鮮市場非病毒源發地,11月下旬或已人傳人
    據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方網站消息,該園聯合華南農業大學和北京腦科中心,收集了全球共享到GISAID EpiFluTM資料庫中覆蓋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冠病毒樣本基因組數據(截至2月12日),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
  • 最新研究稱華南海鮮市場並非新冠病毒的發源地,美國「無辜背鍋」?
    研究結果實證華南海鮮市場被「冤枉」2 月 20 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通過官網發布研究成果信息稱,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的 ,推論此市場不是病毒發源地。而人際傳播在可能 2019 年 12 月,甚至 11月下旬便開始了。
  • 真的來了!北京海鮮市場,或揭開新冠病毒來源!
    目前來說,主要的疑點就是海外進口的三文魚:6月12日晚,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確認,他們抽檢時,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 二 海鮮! 這次新冠病毒,好像經常繞不過去,海鮮這個詞。 就說咱們中國,從武漢華南,到北京新發地,都是在海鮮市場出的事。
  •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並非新冠發源地,11月下旬或已人傳人
    中國科研人員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病毒是從其它地方傳入。據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方網站消息,該園聯合華南農業大學和北京腦科中心,收集了全球共享到GISAID EpiFluTM資料庫中覆蓋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冠病毒樣本基因組數據(截至2月12日),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
  • 華南海鮮市場觸目驚心的照片公布
    國家衛健委專家高福:新冠肺炎病毒來自野生動物日前,國家衛健委專家高福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病毒不光在感染的人體內看到了,在華南海鮮市場非法銷售野生動物的這些攤位上,也分離到了病毒!新冠肺炎病毒來自野生動物。這應該說是證據確鑿!華南海鮮市場到底什麼樣?
  • 世衛組織: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不一定是新冠病毒發源地
    近日,世衛組織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Micheal Ryan)在一次發布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有可能在很早時候,就在世界不同的地點和時間感染了一批人。同時,越來越多的信息表明,SARS、新冠等病毒最初分布在全球多個地方,研究人員最近也在馬蹄蝙蝠體內發現了新冠病毒,還在不同地方看到了其他潛在的中間宿主,因此毫無疑問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很可能來自蝙蝠群體。
  • 中國疾控中心:華南海鮮市場存在大量新型冠狀病毒
    視頻來源:澎湃據中國疾控中心1月26日消息,中心病毒病所在病毒溯源研究中取得階段性進展。首次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
  • 疫情啟示錄:謠言、事件營銷、商業投機,真實世界的病毒式生存!
    病毒、謠言、營銷刷屏正如謠言突然傳遍全網,或是一個事件一夜刷屏瘋傳,就跟病毒傳染一樣迅雷不及掩耳,都有同樣的病毒式傳播基因。也就是病毒、謠言和營銷刷屏,都是一樣的病毒式傳播機制,都用低成本快速引爆全網。
  • 病毒某些部位97%同源!但管軼等論文所涉穿山甲來源與武漢華南海鮮...
    值得注意的是,RBD這部分包含了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方式。胡豔玲還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們所研究的這批穿山甲,與此前華南農業大學團隊的穿山甲樣本不同,也與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沒有關係。」她補充道,目前的文章仍然發表在預印版,不算正式發表。
  • 新冠病毒到底是從哪來的?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新冠病毒的起源、傳播及演變備受關注。多位國內外專家表示,根據目前已有證據還無法確認新冠病毒起源於哪裡。傳播「拼圖」有缺失新冠病毒在人類中的傳播是如何開始的?從最初報告的病例看,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一度被認為是疫情發源地。▲1月29日,市民經過已經被封閉的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
  • 海鮮市場可能不是新型冠狀病毒唯一源頭
    昨日,海鮮市場被「平反」的消息引發大眾關注。1月26日,美國《科學》雜誌網站在線發文,題為《武漢海鮮市場可能不是新病毒在全球傳播的源頭》,稱華南海鮮市場可能並非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病毒也可能是從別的地方傳入。
  • 新冠基因組變異分析不支持華南海鮮市場是源頭,零號病人待解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起來,病毒溯源工作基本圍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疫情初期的大多病例和該市場有關聯。不過,新冠病毒起源地目前仍充滿爭議。之前,《柳葉刀》刊發的最早一批41例患者中的部分患者,以及2019年12月1日發現的第一例患者,並沒有證明和該市場有關。
  • 世衛組織:華南海鮮市場可能只是一個擴散地而不是源頭
    就已出現在美國,這比中國正式發現新冠病毒提前數周,也比美國公共衛生部門發現第一例美國本土確診病例要早一個月。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疾控中心科學家發表在《臨床傳染病》雜誌上的研究顯示,在美國紅十字會從全美9個州的居民那裡收集的7389個獻血樣本中,有106個發現了感染新冠病毒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