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啟示錄:謠言、事件營銷、商業投機,真實世界的病毒式生存!

2020-09-10 少數派pro

序言

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一度失控,不出門、戴口罩成了最原始,也最有效的自我隔離辦法,因為還沒有疫苗和特效藥時,切斷傳染源、病菌傳播就成了最好辦法。為什麼隔離是最好辦法?

因為病毒有瘋狂傳播、快速進化的特性。雖然肺炎只有3.06%的病死率,但基本傳染數R0高達3.77(簡單說1個傳染者平均傳染4個人)!而R0>1可能傳遍全部人群,猖狂的病菌足夠消滅人類,我們治癒和疫苗研發的速度,完全趕不上病菌的傳播速度。

01. 病毒、謠言、營銷刷屏

正如謠言突然傳遍全網,或是一個事件一夜刷屏瘋傳,就跟病毒傳染一樣迅雷不及掩耳,都有同樣的病毒式傳播基因。也就是病毒、謠言和營銷刷屏,都是一樣的病毒式傳播機制,都用低成本快速引爆全網。

所以,只要有謠言瘋傳全網失控,一旦處在輿論的風口浪尖,很難用事實真相來解釋開脫。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是擒賊先擒王,即先找到造謠者切斷傳播源,讓造謠者公開道歉以證視聽。另一個就等輿論浪潮自行消退,總會風浪平靜回歸理性,再用事實真相來一錘定音。

病毒也遵循著同樣的邏輯,當瘟疫瘋狂肆虐大規模傳染時,很難指望醫療救治和疫苗研發。一個是盡力屏蔽傳染源(隔離病患),切斷病毒傳播媒介(人群隔離),成了最原始也最有效的辦法。或是像英國一樣的群體免疫策略,讓60-70%的人像流感般感染病毒,從而讓群體有了病毒抗體的免疫力。

一種是全面封鎖的高強度幹預策略,核心是「防感染」來阻擊疫情傳播;另一種是延緩疫情高峰的延緩策略,其核心是聚焦於「防死亡」,當然疫情人命關天複雜多變,但跟防控謠言的大邏輯類似。

02. 商業投機,病毒式生存

讓人避之不及的「病毒」式生存,卻因創造商業奇蹟而被萬人追捧!比如杜國楹割盡一代人的智商稅,如投機大鱷索羅斯狙擊各國貨幣,他們頻頻得手更是賺得盆滿缽滿,讓人人爭相相效仿還被捧為神話。

不管是利用人性弱點的杜國楹,還是利用金融漏洞投機的索羅斯,總能創造低成本以小博大的奇蹟。是的,傾害人類的「病毒」式生存,用於商業投機卻是一劑「神藥」,正所謂「汝之砒霜,吾之良藥」

因為投機不創造價值只轉移財富就像細菌和人體間是互利共生的雙贏,而病毒只玩損人利已式的零和博弈,病毒通過入侵細菌掠奪領地來生存發展,甚至以摧毀人體為代價來瘋狂擴張。

病毒PK細菌有幾個特性:病菌就像點石成金的營銷大師,找準時機四兩撥千金一劍封喉。而細菌卻在經營一個百年企業,在營銷傳播上無法像病毒製造轟動,但他追求跟時間做朋友的長期價值,從而讓這個企業煥發出持久的生命力

病毒就是平衡細菌的產物,用另一種方式平衡自然生態。正如金融投機者對金融市場的平衡,四處流竄聞著血腥味就狠咬一口。或者說病毒營銷能一時得逞,但企業長續經營靠的是持久戰,需要學習基因幾十億年的生存智慧

03. 病毒易逝,細菌永存

雖然新創企業都希望一夜躥紅,但偉大的企業才能基業長青。也就是營銷神話像煙花易逝,而企業經營追求歲月長存。因為有一點是無疑的,病毒和細菌都謀求生存與發展,細菌的生命力雄霸地球幾十億年,而病毒只會在投機浩劫中一時猖狂

也就是病毒式生存是流寇式遊擊戰,但企業經營是持久戰以終局定勝負。病毒式生存是投機必然短壽,絕不可能達成細菌般的生命力,就像沒人用投機取巧來稱霸天下

所以價值投資者拒絕病毒式生存,穩紮穩打創造價值和時間做朋友,投機像病毒四兩撥千斤,投資像細菌要大力出奇蹟。也就是投機一時得逞卻贏不了一世,這也就是企業家常說:「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而細菌源源不斷生命力的本質,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子子孫無窮盡的繁衍和進化,帶來長期可持續的價值倍增。就好比長期投資的複利效應,每天一點微小的價值增長,因為時間複利雪球越滾越大,最後帶來指數級的超額利潤!

細菌就是長期主義的價值投資者,偉大的企業是長期主義的價值創造者。也就是查理.芒格所說:「找一個簡單的道理,做到並堅持下去」!正如細菌簡單的生存機制,讓細菌雄霸地球幾十億年。

最後

當然,創業公司開局都用創新來突圍,如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等,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紅海中求生,但如果沒有長續經營的遠見卓識,創新的奇蹟也只會是曇花一現,創業者失敗者都因難渡此劫。

現實世界是,那些一夜暴紅的公司早逝,而穩定發展的企業總基因長青。投機發家都是偶發性的,穩定健康發展才是常態,想靠投機大撈一把成功逆襲,像等幾十上百年的病毒一樣,簡直是緣木求魚。

相關焦點

  • 後疫情時代,營銷4P已經沒用了?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尋空的營銷啟示錄」(ID:xunkong2005),作者:尋空2009,36氪經授權發布。在1996年出版的《數位化生存》中,作者尼葛洛龐帝講了這樣一個關於數據的故事:某天尼葛洛龐帝參觀了一家公司的總部,這家公司是美國最大的集成電路製造商之一。
  • 病毒式營銷引爆點的幾種類型
    酒香也怕巷子深,實施病毒式營銷,還需設計有效的信息接觸點,讓網民樂於閱讀和傳播病毒性信息。畢竟信息要實現再次傳播的價值,不僅要值得關注,而且還能吸引人關注。試想一下,大家每天瀏覽至少幾萬字的信息,我們真正能夠記住多少,又有多少會真正的傳播出去?
  • 重大災害事件中謠言的形成、傳播規律及幹預策略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一些荒謬無稽、毫無依據的謠言甚囂塵上,不僅擾亂公眾的認知,更與重大災害一起,消耗人們的社會信任,破壞整個社會秩序,甚至成為災害事件背後的次生災害。反思謠言為何產生、謠言如何藉助網絡平臺病毒式傳播,探討網絡謠言的幹預策略,對於我們有效應對謠言及其負面影響,可提供一些啟發和借鑑。  為何災害發生時,往往伴隨著謠言的泛濫?
  • 疫情當前,為何謠言四起?
    美國當地時間4月30日,在白宮東廳記者會上,當被問到是否認為現有情報有很強可信度顯示,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時,川普稱,「是的,我認為是」。 稍後,他提到,圍繞病毒起源有各種說法,「我們會搞清楚到底從哪來的」。
  • 銀幕共情,疫情「神還原」,災難電影的「現代啟示錄」
    正月逐漸進入尾聲,在春意盎然的日子裡,新冠肺炎疫情繼續席捲全球,病毒的爆發不僅考驗著人類自身的免疫系統,也對社會發展和人們的精神狀態產生了巨大影響。那一年韓國貢獻了《新世界》《雪國列車》《辯護人》《素媛》《7號房的禮物》《恐怖直播》等多部熱門影片,《流感》不是裡面最好的一部,卻是韓國電影史上首次以「流感病毒」為題材的電影。對於人類來說,病毒災難實際上是一場人性和心靈的考驗。
  • 謠言比病毒更可怕!全球媒體啟動「謠言粉碎機」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正與兩種「大流行」鬥爭:新冠疫情大流行和「虛假信息大流行」。大疫當前,謠言比病毒更可怕。全球媒體紛紛開啟「謠言粉碎機」(#RumorBuster),有力回擊了一批甚囂塵上、罔顧事實的謠言,為廣大民眾澄清事實,以正視聽,獲得廣泛支持與點讚。
  • 疫情之下,別讓謠言成為製造恐慌的工具!
    回想2020年年初,因聽信「動物會傳播新冠病毒」謠言有人從高樓拋下自己的寵物,「網購雞用雙黃連」,甚至連雙黃蓮蓉月餅都被搶購一空等等鬧劇,不難發現在面對新冠疫情這種突發的大型公眾衛生事件時,人們常因處於應激狀態產生一系列非理性行為,聽信一些來源不明的信息,加劇焦慮恐慌心理,出現惡性循環。
  • 學術外院 | 病毒複製、網絡走紅與帶病生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時聽到有人提起的「病毒(式)營銷」(viral marketing),也是一個借用病毒強大複製能力的隱喻性表達。病毒(式)營銷其實是利用公眾的積極性和人際網絡,通過郵箱、聊天軟體等,讓營銷信息像病毒一樣傳播和擴散,短時間內將信息傳向更多的受眾。有趣的是,virus中的詞根vir加上後綴-al構成形容詞viral,有兩個義項。
  • 5G網絡傳播新冠病毒?這個一眼能識破的謠言,為何導致英國20個基站...
    對疫情的恐懼,給了謠言傳播的動力「5G電磁波有害」和新冠病毒傳播結合之後,很快演繹出眾多的說法。有人煞有介事地介紹「5G是怎麼引起細胞裂變導致病毒攻擊人體的過程。」更離譜的是,有人說「5G影響蝙蝠正常生活狀態,導致蝙蝠排洩物到處感染人類的食物最終導致人類得病。」
  • 新冠病毒謠言多,維基百科嚴加審查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僑報網報導 隨著新冠肺炎的暴發,有關該病毒的各種信息,包括來源、擴散性以及潛在的致命性等也開始像病毒一樣在維基百科上傳播。據英國《連線》雜誌報導,在過去幾周時間裡,維基百科英文版見證了至少6篇與這次疫情有關的文章。自1月初以來,已經有超過1800萬人閱讀了這些條目。
  • 疫情期間的「網紅電影」啟示錄
    一半科普一半預言,翻紅老片重映在即 將指針撥回2月初,人們被突如其來的病毒打亂了陣腳,沉浸在巨大的震驚與不安中還沒能及時緩過神來。官方對於疫情掌握的信息不夠全面,民間對於病情的解讀此起彼伏,大部分人對病毒發源地、具體症狀、治療藥物一知半解。在尚未明確何時復工的情況下,春節假期一再延長,人們只能閉關等待進一步的通知。而韓國電影《流感》、美國電影《傳染病》就是在這期間再度走紅的。
  • 真實的伊波拉病毒,比《血疫》中更可怕
    而更慘痛的是《血疫》中提到的另外一件真實事例,1976年的薩伊軍方為了控制住伊波拉疫情,竟不惜燒毀村莊,殺死潛在感染人員。1996年普利茲解釋性新聞獎得主、美國衛生專家勞裡·加雷特,詳細回顧了當年薩伊最高領導人蒙博託總統,對疫情採取的血腥強硬措施[3]。
  • 第一例新冠來自於病毒研究所,謠言?
    從此次疫情開始,我們身邊就充滿了各種有關疫情進展的信息,其中不乏很多容易引起群眾恐慌的不實信息,俗稱謠言。下面我們來看看最新謠言和闢謠信息。謠言近日有傳言說,首個新冠肺炎患者是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研究員,武漢病毒研究所發布陳全姣聲明稱:「關於今日網絡上出現以我名義發布的所謂舉報言論,在此我鄭重聲明:我從未發布任何相關舉報信息,對冒用本人身份捏造舉報信息的行為表示極大憤慨。我將依法追究造謠者的法律責任」。
  • 全民抗擊疫情,他們卻「謠動」中國,如何分辨謠言?
    病毒謠言,你夠了!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全國上下目光聚焦。病毒只有暴露在陽光下,才會更容易被殺死。自欺欺人,只會讓疫情愈演愈烈,把一場原本可控的天災,變成付出巨大代價的人禍。疫情期間,謠言滿天飛,令人無法分辨。
  • 四月十大謠言:美國用顯微鏡看見空氣中的病毒?
    微信朋友圈堪稱新時代的謠言溫床,各種駭人聽聞的說法層出不窮,當然微信官方也從未放鬆,一直都走在闢謠的路上,而且每個月都會集中總結當月謠言TOP10。尤其是這幾個月,新冠疫情持續,國內形勢雖然大為好轉,但國外依然嚴峻,朋友圈裡也已一直在流傳各種吸引眼球的說法:「針對新冠病毒的防治藥物已經出現」、「廣州上千名外籍人員核酸檢測呈陽性」、「美國疫情致海水汙染,連累我國供鹽緊張」……這些都是真的嗎?
  • 杜絕謠言!武漢新型肺炎事件之背後的思考
    隨著武漢新型肺炎事件的爆發與持續發酵,這場以自然與人類為博弈主體的大事件,在2020年的伊始給人類送來了新年大禮。這場大事件本應是人類與大自然之間關係出現變化後所造成的不幸結果,卻在當今信息社會的加持下,開始逐漸轉變它原有的特性,在短短的一個多月的時間裡,便由人與自然的博弈,轉變成人與人與自然三者間的博弈。
  • 新冠肺炎疫情中關於中國的16個謠言和真相
    謠言11:中國對疫情爆發負有責任,必須向世界作出賠償。事實:病毒是人類的共同敵人,中國也是受害者。要求中國「賠償」,沒有任何法律依據。 病毒是人類的共同敵人,可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爆發。中國和其他國家一樣,也是受害者。
  • 英國網友燒掉5G基站,電磁波能傳播病毒,這謠言很科幻很危險
    這謠言,一定要打三個感嘆號。5G信號塔發射的電磁波傳播病毒是謠言,有人因此燒信號塔是事實。這個謠言很科幻,這個事實很危險。散播謠言的人,和聽信謠言的人,心態都不可思議的失常。這種失常,來源於對新冠肺炎不可控的恐懼。
  • 淺析微信朋友圈病毒式傳播的特徵及成因
    本研究從「羅爾事件」出發,對病毒式傳播的特徵加以分析,從微信朋友圈的用戶粘性、人際交往的「六度空間」、網絡社會的盲目從眾、個人的自我呈現等方面具體分析微信朋友圈呈現病毒式傳播的原因,以期為網民能夠理性看待微信朋友圈病毒式傳播的信息提供借鑑。
  • 疫情面前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別在謠言面前暴露了自己的無知
    這一周來,我每天都能在微信群、朋友圈和微博看到很多侮辱智商的、涉及武漢肺炎病毒的謠言。這些謠言非常拙劣,但就是有很多人相信,很多人轉發。如果你的精神免疫力弱一些,謠言就會像「流感」一樣,侵佔你的大腦,在你的認知世界裡加速傳播。越是謠言漫天飛的時刻,越不能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否則你的所有認知,都將由別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