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發成功首個「人工角膜」

2021-01-13 中國日報網

■研發成功的人工角膜產品。

■眼部結構示意圖。

據央視報導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人工生物角膜日前成功完成臨床試驗,人工角膜移植後的總有效率達到94.5%,愈後效果已經接近人體角膜。該產品是組織工程的前沿產品,可以替代人捐獻角膜,這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完成臨床試驗的高科技人工角膜產品,該產品完全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發並擁有完整的自主智慧財產權。

9月29日,由我國著名眼科專家、北京同仁醫院鄒留河教授主持的 「人工角膜」臨床試驗總結會議在深圳召開。當天參加「人工角膜」臨床總結大會的專家和眼科醫師高度認定了「人工角膜」的臨床效果。業內人士指出,該產品將極大地解決角膜供體不足的問題,有望成為一個造福人類的革命性眼科產品。專家表示,「人工角膜」還在臨床試驗階段,投入臨床正式運用要等待國家批准,預期應該不遠。

據了解,我國首個人工角膜產品以豬角膜為原料,是一種新興的生物材料,在去細胞去抗原處理後,保留其天然角膜三維立體結構,降低其免疫原性,以防止產生免疫排斥反應。患者移植後,可以逐漸與自己原有的角膜組織整合,從而終身使用。

相關焦點

  • 全球首個人工角膜投產 中國曆時10年自主研發
    據中國再生醫學集團決策委員會主席關國亮介紹,「艾欣瞳」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完成臨床試驗的高科技人工角膜產品,該產品完全由中國科學家自主研發並擁有完整的自主智慧財產權,同時已經建成了產業化的規模生產基地。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視力殘疾全球數據報告》顯示:中國共有盲人800多萬人。其中,角膜疾病是最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
  • 我國自主研發的首例領扣型人工角膜臨床試驗手術在濟南成功實施
    7月15日,我國自主研發的首例領扣型人工角膜臨床試驗手術在山東省眼科醫院成功實施。  人民網濟南7月22日電(宋翠)「當能看清面前的東西時,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開心的人!」22日,記者在山東省眼科醫院見到了上周接受人工角膜手術的王先生,他一臉的幸福,寫滿自信。
  • 我國首個人工角膜產品被批准上市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近日發布的《2015年度醫療器械註冊工作報告》指出,去年,我國首個人工角膜產品脫細胞角膜基質等9個創新醫療器械產品被批准註冊上市。脫細胞角膜基質用於用藥無效的尚未穿孔角膜潰瘍的治療,以及角膜穿孔的臨時性覆蓋。
  • 華南首次國產領扣型人工角膜移植成功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豔)一個多月來,連續五位重度角膜盲患者在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成功進行了人工角膜移植術。目前,他們已經全部復明。據悉,這是華南地區首次進行國產領扣型人工角膜移植手術。廣州,也是這一手術在全國六個臨床試驗點之一。這意味著以往需要遠渡重洋才能移植人工角膜的重度角膜盲患者可望在廣州獲得復明希望。
  • 全球首個人工角膜投產 中國團隊攻關10年(圖)
    原標題:全球首個完成臨床試驗的人造生物工程角膜上市 中國團隊攻關10年今天的《人民日報》頭版,在習近平和李克強等領導人新聞之間夾了一條科技新聞。是什麼樣的新聞能讓《人民日報》如此關注?
  • 中國首個人工角膜產品註冊上市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1日發布的《2015年度醫療器械註冊工作報告》指出,去年,我國首個人工角膜產品脫細胞角膜基質等9個創新醫療器械產品被批准註冊上市。報告稱,2015年食藥監總局共收到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申請157項,完成166項審查(含2014年申請事項),審查確定29個產品可以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通道。
  • 廣東研製的人工角膜已成功為11例患者重新帶來光明
    9月22日,來自浙江台州的重度燒傷患者王乃平在山東眼科醫院成功實施了人工角膜植入臨床手術,手術後半天時間,患者視力檢測為0.8。創造這一奇蹟,給眼盲患者重見光明,重燃生活希望的是我國知名眼科專家史偉雲教授領銜的廣東佳悅美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團隊。王乃平是目前成功植入佳悅美視公司研製的人工角膜的第11例臨床使用患者。
  • 我國自主研發的領扣型人工角膜即將上市:讓部分患者重見光明
    原標題: 我國自主研發的領扣型人工角膜即將上市:讓部分患者重見光明  圖說:我國自主研發的人工角膜產品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我看見了!」11月7日,張先生在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接受了上海首例行領扣型人工角膜植入術,重見光明。手術由該院徐建江教授領銜,聯合洪佳旭副主任醫師共同完成。  「本次手術所植入的這款領扣型人工角膜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根據東亞人種眼球較小及相關解剖特徵設計的,手術植入時與患者術眼的契合度很高。這也預示著重度角膜盲患者將迎來重見曙光的希望,填補了國內人工角膜研究的空白。」
  • 中國自主研發、適合東亞人眼球結構特點的領扣型人工角膜進入上市...
    芊燁 攝中新網上海11月15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15日獲悉,歷經近10年研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針對東亞人種眼球結構特徵設計的領扣型人工角膜進入上市前臨床試驗階段。領扣型人工角膜可為人體角膜的有益補充,造福重度角膜盲患者。
  • 我國首個人工角膜產品去年獲批註冊上市
    新華社北京4月1日電(記者王思北)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1日發布的《2015年度醫療器械註冊工作報告》指出,去年,我國首個人工角膜產品脫細胞角膜基質等9個創新醫療器械產品被批准註冊上市。  報告稱,2015年食藥監總局共收到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申請157項,完成166項審查(含2014年申請事項),審查確定29個產品可以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通道。批准註冊9個產品上市。這些創新產品核心技術都有我國的發明專利權或者發明專利申請已經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公開,產品主要工作原理/作用機理為國內首創,具有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
  • 國產人工角膜手術在穗完成!五位重度角膜盲患者成功復明!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1月2日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獲悉,一個多月來,連續五位重度角膜盲患者在該院成功進行了人工角膜移植。目前,這些患者已經全部復明。這是華南地區首次進行國產領扣型人工角膜移植手術,意味著國產人工角膜研製工作獲得重大進展。
  • 華南地區首次成功進行國產領扣型人工角膜移植
    大洋網訊 一個多月來,連續五位重度角膜盲患者在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成功進行了人工角膜移植術。目前,他們已經全部復明。據悉,這是華南地區首次進行國產領扣型人工角膜移植手術。廣州,也是這一手術在全國六個臨床試驗點之一。這意味著以往需要遠渡重洋才能移植人工角膜的重度角膜盲患者可望在廣州獲得復明希望。
  • 上海又一項科研新成果:我國自主研發的領扣型人工角膜明年上市
    現在有了轉機----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徐建江教授團隊近日成功實施上海首例領扣型人工角膜植入術,使一名全身重度化學燒傷的患者重見光明,這種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國內自主研發的領扣型人工角膜預計今年年底完成臨床試驗,有望於明年年底上市。
  • 30年後重見光明 新疆青年用上我國自主研發人工角膜
    ,只是覺得有個人影,現在離我20米遠的人都看得很清楚。」12月25日,在山東省眼科醫院,剛做完人工角膜移植手術不久的維吾爾族青年買吐孫·牙森,開心地告訴記者。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醫生為買吐孫·牙森移植的人工角膜,是突破外國技術封鎖、完全由中國科學家自主研發,並擁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領扣型人工角膜。我國自主研發改良出的人工角膜,將給在國內近乎於「絕症」的重度角膜盲患者帶來重現曙光的希望。
  • 青島民企向海尋光明 潛心十年完成人工角膜研發
    作為一個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創新產品,它的研發經歷了9年波折沉浮,如今,終於得以一試霜刃。是什麼讓這樣一家民營企業潛心研究,蟄伏十年,最終獲得成功?在青島市發起海洋攻勢的當下,中皓生物的成功又有著怎樣的意義?年過半百,棄金飯碗創業中皓生物董事長王寶泉創業研發人工角膜之前,在青島科技大學從事管理工作。
  • 角膜盲不再是「絕症」,全國首例領扣型人工角膜臨床試驗成功實施
    7月15日,我國自主研發的首例領扣型人工角膜臨床試驗手術在山東省眼科醫院由院長史偉雲成功實施。術後一周患者效果恢復理想,已達到脫盲標準。史偉云為兩名角膜盲患者進行了免費的領扣型人工角膜植入手術,兩名患者在術後第二天視力開始有顯著的提高,目前均已達到脫盲的目標,恢復了生活自理能力。 我國是全球盲人最多的國家之一,角膜病是我國主要致盲性眼病。據統計,我國目前有角膜盲患者400萬人,感染性角膜病患者以10萬人的速度在遞增。
  • 人工角膜技術
    一月初,以色列拉賓國家醫學中心使用新型的人工角膜為一位失明十年的患者恢復視力,中科院更是以「科學家首次完成人工角膜移植
  • 失明30年通過人工角膜重見光明
    在得知他的情況後,山東省眼科醫院院長史偉雲教授建議他進行領扣型人工角膜移植手術。但由於飛機晚點3個小時,兩人凌晨三點才到達濟南,山東省眼科醫院依然悉心安排醫務人員前來接機,並於18日凌晨4點左右將兩人接到醫院。18日一早,史偉雲教授團隊為買吐孫·牙森進行了詳細的檢查,並為患者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決定首先為他的左眼實施人工角膜移植手術。
  • 江蘇首例人工角膜移植手術成功進行!
    幾天前,因為等不了人體捐贈的眼角膜,家住高淳的患者周先生接受了人工角膜移植手術,這在江蘇還是首例。周先生恢復良好,今天(2月1日)準備出院了。周先生介紹,他20歲時被鞭炮炸傷右眼,之後右眼就反覆發炎。最近一次發炎是三個月前,比以往都嚴重。完全看不到了,脹痛有膿了在裡面。
  • 這款震驚世界的首例3D列印人工角膜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研發一種人工角膜彌補供體的不足一直是科學家追求的目標。而近日,英國科學家利用近幾年火熱的3D列印技術成功研製出世界首例3D列印人工角膜,為角膜患者帶來曙光。此種人工角膜的研發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目前科學家大多只是研發出角膜基質的支架結構,缺乏活性上皮和內皮細胞,需要移植後受體患者自身角膜上皮爬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