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上校眼中的亞洲軍隊:日軍看似兇猛,志願軍最可怕

2020-11-30 騰訊網

約翰·馬丁,原美國海軍陸戰隊遠徵第1師第1170戰術團指揮官,曾參加太平洋戰爭與韓戰,以下為約翰·馬丁的回憶。

我參加的太平洋戰爭中,與日本軍隊交手,已經不是一次的事情了。日本軍隊的進攻與防禦,雖然表面上看似十分兇猛,但是,實際上卻是一種無助的歇斯底裡的最後發作!

而在韓戰時期,我看到了另外一支完全不同的亞洲軍隊——中國人民志願軍。這是一支依靠「精神力量」的武裝,一次又一次挫敗「美國將軍們」宏偉計劃的軍隊。他們難以對抗,兼顧了「無畏與魯莽」的特徵;裝備很差,大多數都是二戰時期日本軍隊遺留的產物,到後期才裝備了約13個師的蘇式裝備。然而,對比日本軍隊,他們卻是一支具有強悍衝殺力量的隊伍。日本軍隊所具備的一切,中國軍隊完全具備;而日本軍隊不具備的,卻正好是中國軍隊最難以徵服的特性。

夜間行軍的志願軍戰士

秋季反攻之前,中國軍隊對於我們與聯合國其他軍隊,採取了類似殲滅中國前政府軍的手段——「分割包圍,逐一消滅」。但是,中國前政府軍,無論是能力還是裝備,都不可能與我們來比較。我們的一個步兵團遣出,會有約1個聯隊的戰術空軍、100-300門的遠程精確打擊火炮的協同支援,大多數參戰的美國軍隊都是來源於前次戰爭的「剩餘產物」。而中國軍隊只有間斷性的地面炮火支援,同時還必須躲避我們的空軍打擊。因此,中國在這個階段採取的「包圍戰術」根本不可能實現,我們獲得了秋季戰役的前期短暫勝利。而這個勝利使麥克阿瑟將軍似乎看到了曙光。

志願軍戰士擊毀美軍坦克

但是,中國軍隊很快調整了自己的戰術。他們到處跑動,利用我們與聯軍之間部隊行進速度差的缺陷,製造消滅我們的戰機。而我們恰恰忽略了這一點。通常情況下,我們經過空軍偵察發現中國軍隊後,便會以正規編製作戰序列快速開往。但是,我們的聯軍部隊前進速度並不能與我們同步。因此,這在局部造成了十分適合中國軍隊作戰習慣的「單兵團冒進」。

上甘嶺戰役中, 志願軍戰士依託坑道射擊

在仁川登陸後,我軍將50萬朝鮮軍隊合圍。而被合圍的朝鮮軍隊,戰鬥力低下,精神潰散。我們以為可以「全面殲敵與快速進攻」。結果我們錯了。在靠近中國領土地段,我們缺乏必要的警覺,前沿偵察隊也受到了中國軍隊的迷惑——他們不斷在丹東等地紛紛撤出部分「警衛部隊」——這讓我們以為中國人已經被我軍實力所震撼。但是,實際上他們在做一種「交換戰術」,把作戰實力不足的由民兵改編的部隊,悄悄替換成中國內地具備戰爭實力的優勢軍隊,準備對我們實施「突襲」。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在朝鮮戰場

在這次戰爭中,我們品嘗了「恥辱」的味道。麥克阿瑟的確是一個出色的將領。但是,他把與日本人作戰所獲得的經驗與見識,運用到中國人身上,這是極端錯誤的。日本軍隊不能與中國軍隊比較。前者是在一種近乎瘋狂自殺的理念驅使下的作戰,他們無所謂戰術和裝備,只要敢於自殺就可以。但後者則是為了體現自己的戰術價值而去拼殺,雖然他們的傷亡很大,但是,能夠在極端落伍的裝備下擊潰一支完全進入「裝甲合成化」理念的世界軍隊,這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更加「榮耀」。

出自:文史博覽

相關焦點

  • 沉寂六十七年的戰績揭秘 38軍曾擊斃美軍上校
    (《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韓戰》第423頁)祝再馨回憶時說:「我連戰士追擊美軍衝到山下公路時,發現被打死的敵軍官是一名美軍上校,因戰鬥結束時,幾架「油挑子」(美F-84戰鬥轟炸機)飛來掃射轟炸,部隊為安全,迅速撤回陣地隱蔽,未能及時打掃戰場,後來再打掃戰場時,沒見到屍體(已被美軍搶走)。因此,團裡沒有作為戰果上報。」
  • 志願軍全殲美軍「北極熊團」,團旗太花哨,竟被戰士當做蒸籠布
    那麼,這面軍旗到底是哪一支軍隊的軍旗呢?它又有過什麼樣的趣聞逸事呢? 朝戰爆發後,北極熊團隨第八集團軍入朝作戰,1950年11月27日第二戰役(就是最艱苦的長津湖戰役)打響,北極熊團駐守新興裡地區,這時它已經得到極大的補充,配屬了第32團第1營、第57野戰炮兵營及31團重迫擊炮連和坦克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加強團,按美軍說法就是一個「戰隊群」,由美31團團長麥克萊恩上校指揮。
  • 長津湖冰雕連:志願軍三個連隊凍死陣地上
    1904年日俄戰爭中日本軍隊藉機全面佔領朝鮮,逼迫朝鮮國王退位,並解散了朝鮮軍隊。1907年朝鮮已經完全處在日本的統治之下,1910年更是徹底被日本所吞併。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同盟國將朝鮮看作是遭到日本奴役的受害者而不是幫兇,所以在1943年12月中美英首腦開羅會議發布的宣言中就提到「三大盟國軫念朝鮮人民所受之奴隸待遇,決定在適當時候使朝鮮自由獨立。」
  • 1918年日軍地圖,韓戰美軍仍在用,南韓名將:對作戰幫助很大
    日軍在二戰期間侵略了亞洲許多國家,在軍事方面尤其是軍事地圖繪製方面處於絕對領先水平。在日軍侵華戰爭期間,使用的軍事地圖標註比中國軍隊自己的地圖還詳細,日軍知道的山間小道,許多附近村民都未必知道。日韓合併以後,日軍曾在1918年進行過一次國土調查,繪製了朝鮮的五萬分之一大比例地圖,該圖在1945年被美軍翻印,直到韓戰中美軍仍然在用。
  • 屠殺阿平民曾殺日軍19萬,後被我志願軍打殘
    後來美國參戰,一舉改變戰場態勢,澳軍反撲,將20萬日軍死死包圍。此時,已知大勢已去的日軍揮白旗投降,澳軍無論如何都不接受,最後硬生生把20萬日軍殺得只剩下不到一萬人。澳軍由此一戰成名:活活將19萬日軍殺死。澳軍「袋鼠軍團」的惡名因此名揚江湖。
  • 殺傷200美軍,一發摧毀坦克,日軍擲彈筒發射方式被神劇扭曲了
    在其發射機構上,還專門有防塵的皮套,而最底部的裝置則專門用於穩定筒身降低抖動。 由於89式具有射程優勢,所以他國最小型迫擊炮難以在射程和威力上具有優勢,槍榴彈就更無法與之抗衡,而更大型的迫擊炮則一般只有營級才會擁有,這無疑讓日軍在連排級火力上甚至彌補了自動火器帶來的差距。
  • 志願軍和美軍第一戰,此連創全殲美軍整連紀錄,被授「戰鬥模範連」
    雲山戰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後,和美軍第一次正面交鋒。戰鬥雖然只打了三天,可就是這三天,志願軍仿佛給了美軍當頭一棒,好好地滅了滅美騎兵第一師,戰前那不可一世的傲氣。這一戰也是令志願軍鞠萬昌,印象十分深刻的一戰。老年再憶時,他依舊記得此戰中,他所在的連隊,是首個將美軍一整個連全部殲滅的連隊。鞠萬昌生於1927年,江蘇鹽城。
  • 李奇微為何說:志願軍是最兇狠,同時也是最文明的敵人
    抗美援朝期間,我軍志願軍在朝鮮戰場大顯神威,打的美軍丟盔棄甲,狼狽逃竄。這一點沒有誇張,真實的歷史就是這樣。雖然美軍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武器,但是我軍有著世界上最勇猛的戰士。
  • 志願軍的「沒良心炮」,有多兇猛,英國上尉:中國軍隊有大口徑炮
    除了裝備水平的差距以外,國軍的防禦工事也十分堅固,為了逐步蠶食解放軍所堅守的領地,國民黨軍隊每拿下一塊地區就修建工事。缺乏重武器的解放軍想強攻這些領地十分困難,只能用最笨的靠個人衝鋒爆破的方法,但這種方式效率低且傷亡巨大。為了解決這個這一問題,解放軍們就開始琢磨怎麼不靠人肉運輸將炸藥包送到對面碉堡群去。經過不斷地試驗,一位工兵連長聶佩璋發明出了令敵人聞風喪膽的飛雷炮。
  • 志願軍犧牲十多萬才打到三八線,為什麼說是志願軍取勝?
    20世紀50年代,發生了一場為保衛我國領土主權不受侵犯的戰爭,抗美援朝,這場戰爭的敵人是強大的美國,當時的美國派出軍隊,越過三八線,已經威脅到了我國的領土主權,我國領導人決定援助朝鮮,將美軍打回三八線處,這場戰爭無疑是慘烈的,我方志願軍共犧牲了十多萬人才將美軍打回到了三八線處,可謂是損失慘重,但為什麼又說損失慘重的志願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 美國人眼中世界上最厲害的三大元帥,其中有一位中國人
    在這場規模前所未有巨大的戰爭中,世界人民面對法西斯主義的侵略,奮起反抗,湧現了無數閃著人道主義光輝的英雄人物,不光是亞洲的中國,還有歐洲的蘇聯、英國,以及遠在北美的美國。所以,在美國人評選的世界上最厲害的三位元帥,分別來自不同的國家,也都為二戰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中還有一位來自中國,是亞洲唯一的人選,曾將美軍打的心服口服。
  • 李奇微:志願軍是最兇狠,同時也是最文明的敵人!這是為何?
    抗美援朝期間,我軍志願軍在朝鮮戰場大顯神威,打的美軍丟盔棄甲,狼狽逃竄。這一點沒有誇張,真實的歷史就是這樣。雖然美軍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武器,但是我軍有著世界上最勇猛的戰士。美軍最怕的就是夜戰和近戰,在夜晚裡,我軍猶如天神下凡,衝鋒號一響,瞬間從潛伏處衝向敵人陣地,與敵人展開白刃戰,每一位戰士就像孤狼,美軍根本招架不住,往往留下一地屍體而慌忙逃竄。
  • 太平洋戰場上,日軍幹掉一名美軍,需要的代價有多大?
    二戰時期日軍在亞洲戰場就是惡魔般的角色,幾乎沒有多少國家是對手,不管是在武器裝備上還是軍隊整體戰鬥力上的,所以這就使得日軍在侵華戰爭期間,跟我軍的傷亡利弊達到驚人的五比一,也就是說平均犧牲5人才能幹掉一名鬼子 ,實力差距從這裡就可以明顯感受到,因此那個年代先烈們過著極其艱苦的日子。
  • 日本最怕的4個國家,美國第二俄羅斯第三,第一名兇狠無比!
    可是即使如此殘忍的日本也會恐懼其他國家,今天大家就一起盤點日本最害怕的4個國家吧。二戰時期雖然日本當時的主要目標是在亞洲,但亞洲也只是日本稱霸世界野心的重要跳板。在侵略中國的同時,日本實行多戰線作戰,入侵太平洋等地區,澳大利亞也是日本的一大目標,當時的日本派遣20萬日軍入侵澳大利亞。日軍在澳大利亞戰場的局勢並非一帆風順,反而因此激怒了澳大利亞的軍隊,在澳大利亞和美軍的配合打擊下日軍損失慘重,活下來的日軍百不存一,只有寥寥千人,日軍對澳大利亞的恐懼由此而來。
  • 在長津湖戰役中,被志願軍殲滅的美軍「北極熊團」是怎樣的部隊
    1950年11月25日,美軍第32團1營到達長津湖東岸,在新興裡以南1221高地布防。11月26日夜,麥克萊恩上校率第31團團部到達新興裡以南約6公裡的後浦,並開設團指揮部,而31團支隊的其他部隊還在向新興裡開進途中。
  • 塞班島戰役,美軍發現日軍天大秘密,最後才導致了日軍的慘敗
    1944年6月15日,在馬裡亞納群島中的塞班島上美軍和日軍就進行了激烈的對抗,在這次的戰役中美軍發動了兩個師的兵力來對付日軍的第43師,最後美軍成功的打敗了小鬼子,這次戰役中美軍就發現了日本鬼子一個天大的秘密,然後法西斯聯盟才開始了全面清理日軍,所以在1945年的時候,日軍才不得不宣布戰敗,那麼美軍發現的秘密到底是什麼呢
  • 志願軍一個連為搶衣服突然襲擊,佔領美軍指揮所,全殲敵軍三千多
    也就是說這個北極熊團在寒區作戰能力非常強,要知道西伯利亞可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之一,但是在朝鮮戰場,這個寒區作戰能力強,武器裝備好的精銳部隊卻被手持簡陋武器裝備、基本無防寒設備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7軍殲滅,而指揮27軍殲滅北極熊團的則是農民出身的第27軍副軍長詹大南。
  • 兵棋推演 捕熊陷阱 長津湖冰天雪地 志願軍勇殲北極熊團
    並擊斃其上校團長,繳獲其團旗,這是美軍軍史上絕無僅有的。志願軍勝利條件為:1、第三回合前攻佔新興裡立即獲勝。2、美軍士氣降為0(撤退和丟失新興裡都會造成士氣下降)。3、合計殲滅美軍5點軍力(合計2.5個營級單位)。美軍獲勝條件:在第六回合結束時,總計有5點軍力(同樣師2.5個營級單位)從地圖撤退成功。
  • 世界最偉大的4大元帥:麥克阿瑟上榜,亞洲唯一一位是中國人
    對此,有美媒此前曾評選出了他們眼中最厲害的四大元帥,亞洲只有1人上榜而且是中國人。,並在太平洋戰爭中力挽狂瀾,推動美軍獲得了最後勝利。 毫無疑問,麥克阿瑟人生中最高光的時刻,就是在太平洋戰場上打敗日軍的那個階段,因為他很快就迎來了滑鐵盧
  • 韓戰:加拿大軍隊兵出得多仗打得少
    按照這本書中的描述,加拿大25旅是在5月24日劃歸美軍步兵第25師指揮,參加對志願軍部隊的反攻。根據美軍所述,由於前一階段中國軍隊進攻中的消耗很大,目前正在試圖退回三八線以北的山地地區獲得補給和補充,這次戰役的目的就是要給共產黨軍隊以致命打擊,使其無法恢復和有力量發起下一次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