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裡對中國人影響最大的兩個字

2020-12-05 學生文彬

《周易》,無論是《經》還是《傳》,多處體現了「中、正」思想,把是否達到「中正」作為一個人,一件事的最終目標。

「中正」思想對中國人影響巨大,也是中國文化中最重要內容之一。《大學》之道講「正心」是做人的基礎;《中庸》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很多古人都以「中」、「正」取名或取字,最有名的是蔣介石,字中正,名和字都來自《周易》;中原地區有一句口頭語「中不中」,流傳了上千年。

那麼中和正到底是什麼意思?又有什麼區別呢?為什麼說「中正」,而不說「正中」呢?

個人以為,「中」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對具體客觀存在事物的描述,做名詞用;另一層是做動詞用,「致中」,意思是調整行為,使之不過分,也不要達不到,也就是著名的《中庸》之用,也就是不「左」,也不「右」,讓事物達到一種平衡態。

「正」字,表述的是一爻當位,後延伸為事物處於「合理的位置」,也就是對一種事物在某種狀態下的描述,是一種肯定態度。

所以說,兩者共同點是「中」和「正」都表達了一種相對穩定狀態。而「中」更有一種積極的主觀意願,使不夠完美的事情通過人的努力變的完美。

正因為「致中」的思想基礎,中國人才有了「自強不息」的思想精神,才能在困難中看到希望,在黑暗中看到光明,才有「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奮鬥精神;也才會有天人和諧共處的價值觀、也就是「各利其力,各美其美」的「太和」;也才有「修齊治平」,「世界大同」的目標和理想。

而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只有第六十三卦「既濟」,各爻既當位又相應,符合「中正」,是一種最完美的狀態。

相關焦點

  • 《周易》裡的家、國、天下與處世之道!
    國家、社會乃至天下的根基在於家庭,家庭的基礎為夫婦,中華幾千年的文化裡「男尊女卑」的思想一直是佔主導地位,這一思想的產生是源於對《周易·易傳》的開篇第一句「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的誤解。《易經·易傳·繫辭》第一句就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 《周易》入門學習心得總結
    《周易》是中華文明史上一部內涵精深、影響廣泛、流傳久遠的典籍,下文是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學習《周易》心得總結,歡迎賞讀。讀周易《周易》入門學習篇一古人云:學易先要明筮。你若要學周易,就先要去明白周易的佔筮。現在的筮法很多,你找一種比較容易入門的邊學邊了解周易。
  • 三千年前中國人研究周易,今天竟用它推導出了元素周期表?
    這段歷史的真假難以考證,不過現代中國人用周易製作了一個新的元素周期表,竟和門捷列夫的表幾乎一模一樣2.元素周期表的中文命名這個得從朱元璋的家譜說起,你肯定問,元素周期表怎麼還和朱元璋有關係,這中間有個關鍵人物就是徐壽,徐壽是江蘇無錫人,生活於晚清洋務運動時期,他從小喜歡自然,好弄一些奇怪的玩意,
  • 中國古代著作《周易》
    周易的周字並非周朝的沿用,而是周朝或周姓沿用了《簡易道德經》裡的這個完美的「周」字。無疑周易的周字,替代了簡易的簡字。大自然萬物的變化,是易的根本現象。恆之無休而無不果,說明了易,就是物的變化而成事,物每一點變化都有一定的結果,這就是易象。「簡之周」和「周之易」說明了周是簡的,易是周的。以父子的排列方式,就是成了:「簡周易」。
  • 是萊布尼茨,還是來源於中國的周易
    對以後的數學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然而,這種二進位和中國《周易》裡的內容相吻合,以至於讓二進位的發明權有了爭議。到底是誰發明了二進位?是萊布尼茨還是古老的中國人?那些認為二進位是萊布尼茨發明的人,他們的依據是。萊布尼茨會在收到在中國的法國傳教士白晉寄給他的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和方位圖之前根本沒有見過太極圖。
  • 特斯拉掌握了《周易》的什麼秘密?
    古往今來,研讀《周易》的人不計其數。但是精通《周易》之秘的人,未必卻需要讀過《周易》這本書。曠世奇才尼古拉特斯拉,無疑就是這樣的一位知易者。這個觀念再一次與《周易》不謀而合。因為我們說過,「三生萬物」,是《周易》第三卦《屯》中隱藏的最大律數奧秘。《屯》的爻辭裡三次重複了「乘馬班如」,實際上暗示的就是四個三連續相「乘」,得到黃鐘律數八十一。
  • 清華教授臨終留下勸告:要注意《周易》不是迷信!會讓中國更強大
    為什麼他說要我們注意《周易》呢?老人家所說的《周易》講得是什麼?《周易》又是怎樣一本書?《周易》是一本奇書,這本書非常的難懂,很多人初看這本書的時候,就像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對於《周易》的定位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為這是封建迷信,也有人認為這是自然規律。《周易》是我國三千多年前的一部古典哲學實用著作,內容博大精深、神妙玄奧,集中代表了我國古代的哲學思想,是我國辯證法思想最早的起源,也是具有世界影響的一部古代典籍。
  • 伏羲所創的《周易》,被質疑6500多年,被證實是超科學!
    被質疑了6500多年的《周易》,終於被證實是超科學!伏羲是創始人說起馮友蘭,很多夥伴們都會覺得陌生,因為這位先生已經離開我們有19個年歲了。馮先生於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 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易經》這本書告訴你,我們信的是這個
    ——《周易》很久之前就有西方人就和中國人說,你們沒有信仰。你如果說有,他會問你信仰哪個教?你如果說你不信教,那他就得理了:「你看,我就說你們中國人沒有信仰嘛。」那麼中國人有沒有信仰呢?當然有!華夏五千年文明傳承,如果國人沒有信仰,何談強大的民族凝聚力?但中國人信仰的主力並不是宗教,宗教在中國的發展緩慢,始終沒有形成主流思潮;中國人真正信仰的,是蒼天。
  • 全球「名字最長」城市,英文一共172個字母,中國人用兩個字搞定
    世界上名字最長的城市,英語一共172個字,中文只需要兩個字。位置有名也許很多人都會吃驚,世界上名字最長的城市是泰國的首都。泰國的首都我們很熟悉。是曼谷吧。是中國遊客去泰國旅遊的人氣城市。這裡鮮花盛開,有各種泰國特色表演,還有許多泰國特色菜。
  • 「本真」與《周易》的時間哲學
    海德格爾關於「本真」生存的這一樣式裡,「先行的決心」作用尤其關鍵。這種決心則向著領會「原始時間」開路。本真生存是走在自己死亡之前,體驗自己生命實際的和具體的生活方式。海德格爾最動人的生命體驗描述,便是這種「本真」所致:把生命中每次跌倒、每個迷惑和未知都當作最純然的生死間的自我經驗。
  • 歷史名校雲南大學、南昌大學、河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等研究周易
    周易便是如此,周易的應用範圍很廣,並且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 周易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近幾年來,各個國家對周易的關注程度也漸漸提高了,不僅是在社會上設有相關的機構或者舉辦相關的活動,連學校也會設有有關周易的社團或者講座,比如雲南大學、南昌大學、河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等歷史名校,對易經的探索也更加深入,了解掌握到這門學科的技巧,然後用到社會生活中。
  • 周易與術數的關係
    《周易》是理,術數是方法,中國術數的理論依據是《周易》,術數的原理基本是易經的八卦與陰陽五行。如果把中華文化比喻為一棵樹的話,易經就是這棵樹的根,而術數則成為了世人眼中最耀眼的果實,它不斷汲取和運用著根的精華。
  • RDV時間·北京|佳玥:時間裡的中國人
    「像中國人那樣對待時間,我學得很苦。他們或者不提前一周預約,或者比約會時間早 20 分鐘就已經到了;或者來約會卻沒有具體的方案,或者約會時才告訴你一切都變了。我常被弄得昏頭漲腦。」然而,當佳玥放下「法國方式」,毅然決然按中國人的方式來處理時間時,「我反而發現了一種含而不露的智慧。在瑣碎的日常行為中,在各種慶典禮節中,在中國人的聚會和笑聲裡,這種智慧悄然綻放。
  • 《三體》的海外影響有多大,外國網友:中國人已經心懷全人類
    2015年8月,劉慈欣憑藉《三體1》獲得被公認為最具權威和影響的世界性科幻大獎——雨果獎,成為了獲得雨果獎的第一個亞洲人。中國科幻作品開始俘獲海外粉絲。被譯為25種語言,在全球都受到科幻愛好者熱捧。中國人從全人類的視角思考世界《三體》英文版在美銷量幾乎是其他中國小說的數百倍。《三體》在國外收穫了很多粉絲,其中不乏著名人士。
  • 《周易》中的成語: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
    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瑣事,人們都習慣於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周易》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至深至巨,的確是其它任何一部書都無與倫比的。
  • 周易只是一本算命書?其實它是破除迷信的哲學
    ,理解《周易》的大道。在這個意義上說,氣一元論和變動的陰陽觀,可以說分分秒秒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在古代農業社會當中,人們按照天時流逝的特點,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來播種和收割,進而安排相應的社會生活,實現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相處。從地理空間上,古人選擇合適的地點埋葬先祖,建設合適的陽宅來居住,都是因為要選擇生氣匯聚之處以利於生養自己的生命,促進事業的發展。因此,歷代陰陽宅建築基本都遵從《周易》當中的八卦數理與方位等來修建。
  • 中國人有哪些優秀品質
    這些建設者們上山入海,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凝聚著中國人的艱苦奮鬥和拼搏精神,譜寫了一曲時代壯歌,足以驚天地、泣鬼神。中國「天眼」對未知宇宙的探索,「和諧號」和「復興號」動車組的開動,我國研製的「嫦娥四號」首次月球背面著陸,中國「5G」技術的研發……每一份成績和突破都是科研工作者的拼搏努力和忘我工作換來的。勤奮、務實、肯幹是中國人的可貴品質。
  • 同濟大學、山東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廈門大學研究周易
    山東大學在研究周易方面,堪稱在國內名列前茅,其率先在國內成立了周易研究中心,而且出現了一些知名度較高的教授。山東大學的周易研究水平歷來在研究界影響極大,很多民間周易研究者,都以與山東大學扯上關係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