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化學原料泡製過的海蜇頭,呈白色透明狀。
辨別真假
未使用化學原料泡製的海蜇絲,呈米黃色。
第三步「擠」出「海蜇絲」
第二步把原料兌水拌成黏稠物
實驗步驟
第一步準備原料
□記者賀笑天劉瑤文圖
核心提示|昨天,新華社報導了「浙江湖州公安機關抓獲使用添加劑製作假海蜇絲的犯罪嫌疑人」一事,引來讀者普遍關注:人造「海蜇絲」鄭州有沒有?僅用添加劑就能制出爽滑「海蜇絲」嗎?大河報記者昨天走訪調查市場,並按照網上「秘方」,實驗製作「海蜇絲」。
【事件】
警方查獲問題「海蜇絲」累計流入市場8噸多
近日,浙江省湖州市警方在當地一家農貿市場查扣問題海蜇絲300餘斤,抓獲犯罪嫌疑人3個。他們銷售假海蜇絲近1年,非法獲利7萬餘元,而製作「秘方」是在江蘇常州學來的,警方順藤摸瓜,在常州抓獲製售假海蜇絲3人犯罪團夥,並查扣假海蜇絲成品1噸多,海藻酸鈉、氯化鈣等添加劑十餘袋。該團夥生產、銷售假海蜇絲已有兩三年,主要通過市場攤位販賣給周邊夜宵餐飲店,累計流入市場的假海蜇絲已有8噸多。
其實,用添加劑製造「海蜇絲」在網上早有傳聞。網文中稱,市場上出售的價格相對便宜,或已拌好、或未調製的海蜇絲,有些是用化學原料「人造」出來的。且製作方法出乎意料的簡單,只有3種化學原料:海藻酸鈉,明礬和無水氯化鈣,在市面上很容易買到。
【調查1】
超市、農貿市場人造「海蜇絲」不多見
鄭州市場情況如何?昨天記者進行了走訪。
在丹尼斯六天地地下一層的超市裡,記者沒有發現海蜇絲等產品,幾經詢問,工作人員從海產部門的倉庫裡取出一個盒子,裡面是海蜇頭,顏色是正常的微黃色,個頭大小不一,售價為35元一斤。同樣,在位於經一路上的萬邦生鮮超市出售的海蜇絲和海蜇頭顏色也呈微黃色,價格分別為8.9元、15.9元。
在未來路與玉鳳路附近的一個菜市場裡,豆腐、豆芽攤位中間的海蜇絲也被記者瞅見,售價為3.5元一斤。
隨後,記者分別前往緯四路、緯三路農貿市場,還有位於姚砦路與豐產路交叉口附近的農貿市場,均發現有海蜇產品在售。其中,1斤海蜇絲售價7元到20元不等,海蜇頭售價在15元至35元之間。記者觀察發現,有些海蜇頭顏色較白,個頭較大,聞起來有淡淡的海腥味。
【調查2】
海蜇絲網上差價大掌柜說「內陸可能人造的多」
記者在淘寶上輸入「海蜇絲」,搜索結果中跳出來1000餘種產品,有袋裝的,有散裝的,有鹽水浸泡和無水的。售價分化明顯,最便宜的低至6元一斤,貴的一般在18~20元/斤,甚至還有高達75元一斤的。
一家店鋪資料顯示,發貨地位於山東威海,賣家稱,店裡的產品全是海捕純野生的海蜇,並強調「我們這裡三面環海,絕對沒有人造或養殖的」,所以價位比較高,19元一斤。
另一位自稱是青島的賣家告訴記者,過於便宜的海蜇絲不一定全是人造的,也可能是人工養殖或是帶水一起稱重賣的。該店主保證自家18元一斤的海蜇絲「絕對野生」,因為「青島靠海,本身海蜇就多,根本沒人造假,內陸可能人造的多」。
【實驗】
DIY「海蜇絲」只需3種化學原料
昨天,記者按照網絡上流傳的「秘方」,嘗試製作「海蜇絲」。
首先,記者前往南三環一個售賣食品添加劑的商鋪裡,詢問是否有賣海藻酸鈉。店主表示,有貨但不零售,都是批發,而且價格較貴。還有店員稱,她聽說過海藻酸鈉能做海蜇絲,但如何操作不知道,她只負責出售原料,客戶來進貨從不多說。
另外一家店鋪的老闆勉強賣給記者一些海藻酸鈉、明礬和氯化鈣,價格35元。隨後,記者開始動手實驗。
●實驗材料
兩盆50℃的溫水,盛水量分別為1000g和800g;50g氯化鈣,25g海藻酸鈉,少量白礬;兩個一次性水杯,將其中一個杯子底部鑽0.7釐米~0.8釐米的小孔;一個保鮮袋,將一角剪開小口備用。
●實驗步驟
1.將25g海藻酸鈉顆粒倒入溫水(800g)中攪拌,攪拌過程中加入少量明礬,放置1小時左右,使海藻酸鈉和明礬充分溶於水,變成透明膠狀黏稠物,再加入溫水稀釋,繼續攪拌,直到攪拌均勻為止。
2.在1000g溫水中,加入50g氯化鈣,攪拌使氯化鈣溶於水。
3.將海藻酸鈉和明礬混合的膠狀黏稠物,分別放入一次性水杯和保鮮袋中,並用力擠壓,讓黏稠物以條狀噴射入裝有氯化鈣溶液的水中,不規則的條狀透明物瞬間形成,在盆中浸泡近1個小時。
●實驗結果
有條狀透明物形成,脆脆的用指甲一掐就斷。試吃時,口感清脆、發鹹,海腥味不濃,雖然不如市場上出售的低價海蜇絲賣相好,但味道相似。
【貼士】
真的,假的,劣質的怎麼分辨?
昨天,一位餐飲業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人造「海蜇絲」並不多見,市場上卻有「加料」海蜇。「外表發白,又大又飽滿的海蜇頭,可能是使用化學原料泡製過的,正常的海蜇頭白裡會透點黃色。」該業內人士稱,多數海蜇頭直徑只有6釐米至7釐米,而泡製過的就會吸水膨脹,體積增大,重量增加,加了「料」的海蜇頭外觀看起來誘人,售價也比未經過泡製的海蜇頭要高一些。至於泡製原料是啥?該業內人士稱「說不清」。
那麼,海蜇產品究竟如何辨別真假、優劣呢?該業內人士幫您支招。
●看價格
海蜇絲一般在8元至10元之間,海蜇頭一般在20元左右。市場上過於廉價的海蜇商品,很可能是「人造」的,另外價格過高的海蜇產品,也可能是經過化學原料泡製過的,外表看起來誘人,價格就高。
●看形狀
真海蜇絲四四方方、扁平呈菱形,因腔體的皮沒有去掉,所以有一面有黃邊;而人造「海蜇絲」呈圓條狀,形如「土豆粉」。
●看顏色
真海蜇絲外表呈米黃色,但若黃色較重,則為劣等品;人造「海蜇絲」呈白色透明狀;而使用化學原料泡製過的海蜇,從外觀上看更為透明,吸水膨脹,體積增大,重量增加,用清水泡過之後會出現褶皺。
●品味道
真海蜇絲髮鹹有海腥味,表面含沙粒物;人造「海蜇絲」鹹味不重,海腥味淡,同樣經化學原料泡製過的海蜇絲,海腥味也淡。
此外,該業內人士建議:購買海蜇產品時,最好選擇海蜇頭,因為海蜇絲是用邊角碎料製作、不好嚼。如果要購買海蜇絲,需注意,有黃點或黃色較重的是劣等品。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