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汽車消費市場形勢嚴峻,許多「高品質車型」如雨後春筍一般應運而生。「大放異彩」的大眾途嶽,在車界獨佔鰲頭。「實用派選手」豐田卡羅拉,其忠實粉絲遍布男女老少。注重提升自身生活品質的今天,所以,一輛汽車想要從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就必須了解客戶。正如亞洲龍和奔馳B級。
王先生是圈內的一位粉絲,開了朋友的豐田亞洲龍三個月,最近以提了一輛奔馳B級,現在為止他提車已有3個月,跑了3900公裡,究竟奔馳B級是怎樣的一臺車?與豐田亞洲龍對比差距在哪裡?一起來聽聽他的心聲吧!
先開亞洲龍
顏值:這車的顏值挺大氣的,而且是那種運動感和大氣混合起來的。前臉正面看上去臃腫了一些,後臉和側面完美,燈光是LED的,夜晚看上去很涼,而且因為有透鏡的原因,燈光也不散,大尺寸的輪胎,車輪也很炫酷。
內飾一般,空間架構合理。內飾方面,較大比例的軟性材質覆蓋,紋理細膩,觸感舒服,除了中控一般了點,其他都可以,也起來很高檔,到時候驗證一下,太陽曬會不會有味道。
所以自己人最了解自己人,在空間上我真的還是相當的滿意。儲物空間真的很多,錢包手機都有地方放,搭乘空間很贊,前後排腿部可以任意變化姿勢,都不會有任何束縛感,後尾箱超級大多放點沒有關係。
空間大舒適度自然也是有的。豐田亞洲龍的降震很好,顛簸感不是很大,長時間開車不會很累,豐田亞洲龍的靜音做得不錯,開車孩子在後面睡覺基本沒有被吵醒過,座位蠻柔軟的,特別是最後排的座位。
動力完全做到隨叫隨到。8AT的變速,等等,這一些在這個價位都是比較好的,畢竟是2.0排量的,不能和太大的排量對比,起步也很快,沒有老牛拉車那種感覺。
在低速的時候很輕鬆的駕駛感受車輛。車道偏離預警系統,當車輛偏離出兩條線內時,會有儀錶盤報警,操控還可以沒有虛位,方向盤旋轉力度適中,尤其是超車的時候,轉彎指向加速一氣成。
再開奔馳B級
比較運動的外表,純進口的工藝比較好。贊贊贊,自動隨動氙氣大燈,車內當年就有氛圍燈,四門門燈,改款之後的顏值真的是特別養眼,特別是正面,是屁股的後車燈不是全LED,稍顯科技感不足。
內飾很滿意,基本符合奔馳家族設計。中控臺摁鍵有點小,不適合行駛途中操作,做工太精美,設計太完美,完勝其他品牌,全景天窗不錯,兒子最喜歡。
空間很滿意,也是換車的首要目的,因為沒有備胎,空間又多出一塊。最關鍵,我不坐第二排,很好,後排全放倒,非常給力,後尾箱空間夠大,加上後一排放倒,可做小型麵包車使用。
防爆扁平胎註定了B級的路感要高於舒適感。雖然空調是手動的,但製冷和加熱比較迅速,出風迅速有力,通過性比較硬,過坎一定減速,舒適度就很一般了,跟「大奔」沒法比,座位偏硬。
200的動力肯定夠180還不夠。s檔很狂暴,e模式比較平和,前半程動力弱,渦輪介入後咕咕叫,絕對有推背感,還沒跑過高速,所以後段提速能力未知。
操控平衡,不緊不慢。轉向精確,方向盤輕,又是前驅車,定位是旅行車,在駕駛感受上就不要奢望太多了,還不錯,剎車偏軟性,需要適應。
結語:
豐田亞洲龍:外觀當然是很帥氣的,也是我選擇它的一個重要的部分呢,對於這臺亞洲龍整體的操控享受,我覺得是非常棒的了,很滿意。奔馳B級輪轂輪胎的原因,舒適性一般,提速表現優秀,動力源源不斷。我給豐田亞洲龍 85分,奔馳B級 94分,奔馳B級對我來說再適合不過了,特別是它的外表和有內涵的內飾。雖然整體和豐田亞洲龍差不多,而奔馳B級更深得我心。很多人都認為奔馳B級是個不錯的車子,我認為開上一輛奔馳B級確實很有面子,其實買得起它也容易,年薪等於車價的一半就開得起!人都沒有完人,車當然也不可能絕對的完美,關鍵是能滿足自己的需求。提車到現在,只有七個字可以表達我的心情:它倆針尖對麥芒!那麼,先花28萬開豐田亞洲龍,30萬再開奔馳B級,車主:檔次一比就懂。各位是否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