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牙齒化石藏了50年 一經鑑定是珍品

2020-12-05 搜狐網

楊先生收藏的化石

  本報訊 昨日,家住大營坡的楊先生將收藏的一塊動物牙齒模樣白色石頭,拿到貴州省化石博物館鑑定,經專家初步鑑定認為:這是動物牙齒化石,該化石通體白色,非常少見。

  據楊先生介紹,該石頭是50多年前,從畢節地區納雍縣的一座山上挖出來的。當時挖出了3塊,每塊30多公分長,其中2塊連接在一起,通體白色。每塊石頭都可以清晰地看出十多層牙齒排列在一起,晶瑩透亮,自己收藏了其中一塊。但由於不知到底為何物,沒有好好保存,經過長年磨損,本來有30多公分的石頭現在只剩下7、8公分大小。

  經過專家鑑定,這是一塊牙齒化石,是一種古代植食動物頭部骨骼化石,至於是什麼物種,生活在什麼時期,還需進一步鑑定。專家稱,白色化石萬裡挑一,只可惜楊先生現在剩下的化石太小,如果稍微完整點,考古價值會更大一些。

(責任編輯:羅園)

微博推薦

相關焦點

  • 內蒙古發現7萬年前古動物牙齒化石
    2007-09-18 04:16  編輯:楊晨雨   新華社呼和浩特9月17日專電(宋景軍徐穎)日前,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新發現了3枚動物牙齒化石,經中美聯合考古隊4位考古學者初步鑑定,這是生活在7萬年前的類似犀牛的巨型動物牙齒化石。
  • 開化「犀牛洞」化石新說法:劍齒象和犀牛牙齒
    後續,這個山洞裡又發現了新的化石,村民們覺得那是犀牛角化石最近,對這一發現,有專家提出新觀點。3月19日,浙江省自然博物館副館長、著名古生物化石專家金幸生博士在接受錢江晚報記者採訪時稱,經過他的研究,認為這些化石不是犀牛角,而是劍齒象和犀牛的牙齒。
  • 巡查工地發現古生物牙齒化石 未石化處露潔白鈣質
    順德杏壇鎮馬東村治安員無意發現化石,專家初步鑑定認為屬於「久遠原始動物」,是恐龍牙齒的可能性很小  廣州日報順德訊(記者曾毅攝影報導) 在建築工地進行例行巡查,順德杏壇鎮馬東村的治安員梁志發隨意一瞥
  • 五年堅持收集恐龍蛋化石經專家鑑定為假蛋
    萊陽市國土資源局古生物化石保護管理科科長金東曙鑑定「恐龍蛋」化石。  本報5月6日訊 「就算是假的,這種精神也值得鼓勵,5年堅持做一件事不容易。」6日,萊陽村民張雲好手裡的千餘塊「恐龍蛋化石」,經專家鑑定是假的。但專家認為,萊陽恐龍文化保護需要這樣執著的人。
  • 廣東三水發現大型骨骼化石 或是食草類恐龍化石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健源  繼南海大瀝發現恐龍蛋化石後,三水盆地近日又有新發現!最近,三水化石愛好者趙燦輝向廣州日報報料稱,他在三水周邊的四會大沙發現疑似恐龍骨骼化石,最大的「骨頭」直徑達20釐米左右,較大的有七八件,另外還有數十塊化石碎片。此前,趙燦輝在該地點已發現過動物牙齒化石,被專家鑑定為霸王龍牙齒。他最新發現的這些「大骨頭」是恐龍骨骼化石嗎?
  • 魚龍化石鑑定學識
    魚龍化石鑑定學識魚龍化石的形成還必須需要有機物自身必須有堅硬的部分,如殼類動物的殼,一般動物的骨頭,牙齒,植物的話就是其木質結構都可。但這也不是絕 對,如果條件非常優越,一些軟體動物也是有可能被保存為魚龍化石的。
  • 郵件裡查獲200多顆牙齒化石
    郵件裡查獲200多顆牙齒化石 郵件裡查獲200多顆牙齒化石   快報訊(通訊員 萬曉泳 記者 蔣文龍)近日,蘇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兩個來自美國的郵件中查獲大量古生物牙齒化石
  • 瀘州村民溶洞探險 發現「六排牙齒奇怪化石」(圖)
    村民發現的奇怪化石。李驍 攝  四川新聞網瀘州10月30日訊(記者 嶽東)瀘州市古藺縣村民李政林稱,在當地一個溶洞裡面撿到一些奇怪石頭,疑似遠古生物的牙齒化石。這些牙齒不是單獨一排的,而是數排連在一起。
  • 義大利最大爬行動物化石身份鑑定為滄龍
    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研究人員日前宣布,兩年前在意境內發現的最大爬行動物化石經測定為    參與研究的古脊椎動物研究員費德裡科·凡蒂介紹,化石中這頭滄龍身體總長度達10.66米,頭骨長度達2.43米,牙齒的長度有10釐米,直徑近5釐米。據信,這頭滄龍應處於當時海洋食物鏈的頂端。滄龍科屬於海洋爬行動物,最大的滄龍體長可達15米以上,體重超過10噸,被稱作「海洋裡的霸王龍」。滄龍出現在大約1億年以前,6500萬年前和恐龍一起滅絕。
  • 北京猿人牙齒化石揭示古人類生活細節
    新華網北京4月28日電(記者楊春雪)科學家近日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發現了一枚被遺忘的北京猿人牙齒。科學家認為,重新發現這枚牙齒為學術界提供了周口店發掘最早期階段的珍貴北京猿人化石材料。  生活在距今6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化石極其稀少,多在二戰中丟失。
  • 央視工地挖出巨型頭骨 須經鑑定才能知道是何種動物(圖)
    點擊進入>>>   昨日下午4時50分,在呼家樓中央電視臺B標工程工地一個10多米深溝內,工人挖出一具巨型動物頭骨,形狀頗像牛頭。  現場:深溝挖出巨型頭骨  下午5時40分,記者到達該工地時,頭骨已被工作人員移到室內清洗。該頭骨從外表看類似牛頭,左側犄角完好,呈彎曲狀,長約80釐米,右側犄角已經破碎。
  • 福建三明寧化發現8顆萬年前人類牙齒化石
    三明寧化發現萬年前人類牙齒化石  臺海網7月3日訊 (海都報記者 李熙慧)三明寧化意外地發現了8顆萬年前人類牙齒化石。據悉,這些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1982年採集的標本,已於日前正式移交當地文管部門保管。
  • 江西發現大量古人類活動時期熊貓、劍齒象等動物化石
    新華社南昌3月3日電(記者吳鍾昊)記者從江西省萍鄉市獲悉,萍鄉市上慄縣長平鄉楊家灣1號洞考古挖掘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洞內所發現的數千件哺乳動物牙齒化石,其中包括巴氏大熊貓、劍齒象等已滅絕動物的化石。據萍鄉市博物館館長鄒松林介紹,2014年10月,萍鄉市博物館在楊家灣洞穴發現哺乳動物化石點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兩次帶隊前往實地調查,與萍鄉博物館一起對化石點進行發掘。數千件哺乳動物牙齒化石經中科院專家初步鑑定,共計6目20科40種(含未定種)。
  • 合作地區發現2500萬年前遠古動物化石
    經鑑定分析,這批化石來自於2500萬年前的漸新世,比之前冰河世紀(大約200萬年)的歷史還要久遠的多,說明早在幾千萬年前,甘南地區就是遠古生物的棲息之地。這次發現的動物化石,經過科研人員初步鑑定,包含史前犀牛
  • 幾萬前劍齒象化石驚現馬金一山洞,專家推斷還有大熊貓化石?
    2018-03-18 07:29 | 開化新聞網「這些不是犀牛角,而是劍齒象和犀牛的牙齒。」馬金鎮洪村文化禮堂內,省自然博物館副館長、著名古生物化石專家金幸生博士,省自然博物館安全保障部主任張江龍和縣文物所所長陸蘇軍在討論時說道。
  • 收藏者辦「化石超市」 稱藏50顆恐龍蛋化石(圖)
    郭澤源攝樓梯間內,李旭初搭出12米高的展架,上面展示著各類化石。郭澤源攝  中新網太原11月20日電(趙靜)20日,在山西省太原市柳巷商業區,化石收藏愛好者李旭初在一間超市中,陳列著從地球震旦紀時期的藻類生物到第四紀的各類化石300餘種、1000多件,其中更有恐龍蛋化石50餘顆。
  • 成都崇州有座化石版的「侏羅紀公園」
    此外,這裡還有全中國裝架最大的巨犀、全世界最大的單體海百合等化石,藏品年代跨越數十億年,很多都是珍品和孤品。它們,共同匯成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史前生物世界。  【展館直擊】  化石上的「地球進化史」  5月1日,位於崇州經濟開發區的天演博物館一派熱鬧。
  • 日本出土袋鼠近親動物牙齒化石系該國首次發現
    據日媒報導,日本熊本縣御船町恐龍博物館本月24日宣布,在該町約9000萬年前白堊紀後期的地層內發現了與袋鼠和考拉等有袋類動物擁有同一祖先的哺乳類動物的一塊牙齒化石。據悉,有袋類動物親戚的化石出土在日本國內尚屬首次,該博物館表示,「這將為弄清包括白堊紀在內的中生代時期亞洲東海岸哺乳類動物進化提供線索。」
  • 浙江神秘洞穴發現劍齒象化石 專家說還會有寶貝
    該犀牛骨頭化石遺址洞深約5.6米,高2.3米,寬2.0米,洞內泉水滴答,洞底流水潺潺。洞內化石在1993年底已被挖出一部分,經省考古所專家鑑定,是犀牛骨頭化石,有牙齒上下頜骨、腿骨等部位。2013年夏天,村民汪傳亮在犀牛洞乘涼時發現周邊有些與眾不同的石頭,觀其外觀像犀牛角,拿到村裡,大家也普遍認為這是犀牛角。直到最近,邀請了省裡的相關專家來對這些化石做鑑定。
  • 我國學者發現直立人兒童化石 有助解讀人類演化
    孫家洞裡藏著什麼「寶貝」?河南欒川孫家洞位於秦嶺東端支脈伏牛山區,在欒川鄉灣灘村的哼呼崖上,伊河南岸。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12年在孫家洞作搶救性發掘,於原生層位發現古人類化石,同時伴有大量的哺乳動物化石,以及少量人工石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