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能源所利用協同調控機制對木質素成分實現分子設計

2021-01-12 中國科學院
青島能源所利用協同調控機制對木質素成分實現分子設計

2018-11-02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語音播報

    中國木質素是一種由苯丙烷類結構單元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在高等植物的細胞壁中廣泛存在,是自然界中儲量僅次於纖維素的第二豐富的有機物。木質素的成分主要分為H、G和S三種類型,其含量和比例在不同植物(木本植物>草本植物)以及同一植物的不同組織器官(莖稈>葉片)中各不相同。在植物次生細胞壁中木質素通過形成三維立體網狀結構,保護纖維素和半纖維素不被外界微生物輕易降解,同時賦予細胞壁足夠的強度和韌性。在農作物的品種選育中,常將木質素作為細胞壁品質和抵抗逆境(尤其是抗倒伏)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另外,木質素及其衍生物還是重要的化學品和生物燃料,具有較高的工業經濟價值。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研究員付春祥帶領的能源作物分子育種研究組長期致力於高細胞壁品質的作物新品種培育,在木質素合成的分子調控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經驗。木質素合成途徑在植物中較為複雜,受到多個關鍵酶基因和調控因子的共同控制,因此調控單個酶基因,往往會潛在影響其上下遊基因的協同改變。S型木質素主要存在於硬木和草本植物細胞壁中,與造紙的製漿率、牧草的消化效率和生物乙醇的產量密切相關。能源作物分子育種研究組通過建立生物質能源和牧草飼料雙用作物——柳枝稷的高效多基因遺傳轉化體系,對控制S型木質素合成的兩個關鍵酶——阿魏酸-5-羥基化酶(F5H)和咖啡酸-O-甲基轉移酶(COMT)基因進行了分子調控,發現上述兩個酶基因之間存在顯著的協同調控效應。進而通過分子設計最終獲得了具有不同木質素結構的柳枝稷種質新資源,用於今後高抗逆高細胞壁品質的優良牧草和能源草培育。該研究表明,當通過RNA幹擾技術對木質素合成途徑的COMT基因表達進行抑制時,會導致S型木質素的顯著降低,同時,其上遊的F5H基因表達水平會受到誘導發生改變。在COMT基因表達抑制的背景中,進一步調低其上遊F5H基因的表達時,能夠加劇下遊COMT基因表達抑制對S型木質素合成的影響;相反,當調高上遊F5H基因的表達後,能夠部分甚至完全消除下遊COMT基因表達抑制對S型木質素積累的影響。該結果清晰地表明,F5H和COMT在S型木質素合成過程中存在顯著的協同作用。

  先前大多數研究表明,S型木質素下降是COMT基因表達受到抑制的一個顯著標誌,然而仍然有一些不一致的報導顯示,抑制COMT基因表達後,S型木質素的水平並未發生改變,反而G型木質素發生了下降。該研究表明,在柳枝稷中僅抑制COMT基因表達,能夠誘導F5H基因表達水平的改變,而當F5H基因表達在COMT基因表達抑制的株系中被調高時,完全能夠使原本下降的S型木質素恢復,並導致G型木質素下降,從而為先前研究中存在的不一致性提供了一種可能的解釋。另外,溫室中目標性狀顯著的基因工程植株生長在田間時,往往會出現性狀弱化甚至截然相反的結果,從而影響基因工程植株的應用效果。而該項目進行的木質素合成途徑上下遊基因協同調控的研究,不但為基因工程植株在田間生產中發生目標性狀弱化或丟失的風險提供了預警,而且也為如何在生產中持續保持目標性狀穩定指出了一個可能的解決方向,最終幫助育種家通過分子設計合理地培育出更多低成本高細胞壁品質的能源與飼料作物新品種。該研究最近在線發表於植物學領域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青島能源所博士吳振映和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博士王能飛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付春祥為論文的通訊作者。該研究獲得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基礎研究項目、中科院生物燃料重點實驗室以及山東省能源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的支持。

  相關論文發表與專利技術:

  1. Wu Z, Wang N, Hisano H, Cao Y, Wu F, Liu W, Bao Y, Wang ZY, Fu C. Simultaneous regulation of F5H in COMT-RNAi transgenic switchgrass alters effects of COMT suppression on syringyl lignin biosynthesis. Plant Biotechnol J. 2018 Sep 29. doi: 10.1111/pbi.13019.

  2. 付春祥等,一種植物多基因遺傳轉化的方法(201510527765.53),中國

  3. 付春祥等,一種柳枝稷遺傳轉化的方法(201510720076.6),中國 

 

圖:協同調控COMT和F5H 對柳枝稷木質素合成的影響

    中國木質素是一種由苯丙烷類結構單元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在高等植物的細胞壁中廣泛存在,是自然界中儲量僅次於纖維素的第二豐富的有機物。木質素的成分主要分為H、G和S三種類型,其含量和比例在不同植物(木本植物>草本植物)以及同一植物的不同組織器官(莖稈>葉片)中各不相同。在植物次生細胞壁中木質素通過形成三維立體網狀結構,保護纖維素和半纖維素不被外界微生物輕易降解,同時賦予細胞壁足夠的強度和韌性。在農作物的品種選育中,常將木質素作為細胞壁品質和抵抗逆境(尤其是抗倒伏)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另外,木質素及其衍生物還是重要的化學品和生物燃料,具有較高的工業經濟價值。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研究員付春祥帶領的能源作物分子育種研究組長期致力於高細胞壁品質的作物新品種培育,在木質素合成的分子調控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經驗。木質素合成途徑在植物中較為複雜,受到多個關鍵酶基因和調控因子的共同控制,因此調控單個酶基因,往往會潛在影響其上下遊基因的協同改變。S型木質素主要存在於硬木和草本植物細胞壁中,與造紙的製漿率、牧草的消化效率和生物乙醇的產量密切相關。能源作物分子育種研究組通過建立生物質能源和牧草飼料雙用作物——柳枝稷的高效多基因遺傳轉化體系,對控制S型木質素合成的兩個關鍵酶——阿魏酸-5-羥基化酶(F5H)和咖啡酸-O-甲基轉移酶(COMT)基因進行了分子調控,發現上述兩個酶基因之間存在顯著的協同調控效應。進而通過分子設計最終獲得了具有不同木質素結構的柳枝稷種質新資源,用於今後高抗逆高細胞壁品質的優良牧草和能源草培育。該研究表明,當通過RNA幹擾技術對木質素合成途徑的COMT基因表達進行抑制時,會導致S型木質素的顯著降低,同時,其上遊的F5H基因表達水平會受到誘導發生改變。在COMT基因表達抑制的背景中,進一步調低其上遊F5H基因的表達時,能夠加劇下遊COMT基因表達抑制對S型木質素合成的影響;相反,當調高上遊F5H基因的表達後,能夠部分甚至完全消除下遊COMT基因表達抑制對S型木質素積累的影響。該結果清晰地表明,F5H和COMT在S型木質素合成過程中存在顯著的協同作用。
  先前大多數研究表明,S型木質素下降是COMT基因表達受到抑制的一個顯著標誌,然而仍然有一些不一致的報導顯示,抑制COMT基因表達後,S型木質素的水平並未發生改變,反而G型木質素發生了下降。該研究表明,在柳枝稷中僅抑制COMT基因表達,能夠誘導F5H基因表達水平的改變,而當F5H基因表達在COMT基因表達抑制的株系中被調高時,完全能夠使原本下降的S型木質素恢復,並導致G型木質素下降,從而為先前研究中存在的不一致性提供了一種可能的解釋。另外,溫室中目標性狀顯著的基因工程植株生長在田間時,往往會出現性狀弱化甚至截然相反的結果,從而影響基因工程植株的應用效果。而該項目進行的木質素合成途徑上下遊基因協同調控的研究,不但為基因工程植株在田間生產中發生目標性狀弱化或丟失的風險提供了預警,而且也為如何在生產中持續保持目標性狀穩定指出了一個可能的解決方向,最終幫助育種家通過分子設計合理地培育出更多低成本高細胞壁品質的能源與飼料作物新品種。該研究最近在線發表於植物學領域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青島能源所博士吳振映和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博士王能飛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付春祥為論文的通訊作者。該研究獲得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基礎研究項目、中科院生物燃料重點實驗室以及山東省能源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的支持。
  相關論文發表與專利技術:
  1. Wu Z, Wang N, Hisano H, Cao Y, Wu F, Liu W, Bao Y, Wang ZY, Fu C. Simultaneous regulation of F5H in COMT-RNAi transgenic switchgrass alters effects of COMT suppression on syringyl lignin biosynthesis. Plant Biotechnol J. 2018 Sep 29. doi: 10.1111/pbi.13019.
  2. 付春祥等,一種植物多基因遺傳轉化的方法(201510527765.53),中國
  3. 付春祥等,一種柳枝稷遺傳轉化的方法(201510720076.6),中國 
 
圖:協同調控COMT和F5H 對柳枝稷木質素合成的影響

列印 責任編輯:葉瑞優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利用協同調控機制對木質素成分實現分子設計
    另外,木質素及其衍生物還是重要的化學品和生物燃料,具有較高的工業經濟價值。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研究員付春祥帶領的能源作物分子育種研究組長期致力於高細胞壁品質的作物新品種培育,在木質素合成的分子調控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研發經驗。木質素合成途徑在植物中較為複雜,受到多個關鍵酶基因和調控因子的共同控制,因此調控單個酶基因,往往會潛在影響其上下遊基因的協同改變。
  • 木質素合成調控機制方面取得新進展
    因此如何化廢為寶,高效率低成本地利用玉米及其他作物秸稈,成為當前世界各國在生物質資源利用領域的研發熱點。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研究員付春祥帶領的能源作物分子育種研究組長期致力於培育高細胞壁品質玉米和能源草的研發。
  • 天津工生所發表木質素與碳一原料協同利用研究綜述文章
    天津工生所發表木質素與碳一原料協同利用研究綜述文章 2020-11-12 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實現木質素合成精準調控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李來庚研究組通過對木質素合成進行細胞特異性精準調控,實現了木質纖維生物質利用效率的顯著提高,同時增加植物木質纖維生物質的積累
  • 研究人員發表木質素與碳一原料協同利用研究綜述文章
    木質素是一種存在於植物體中的芳香族高聚物,由於結構較為複雜,其降解和利用較為困難。有毒碳一副產物的產生是限制木質素高效利用的另一重要因素,然而,目前聚焦此問題的研究較少。近日,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鄭平帶領的系統與合成生物技術研究團隊,在Trends in Biotechnology上發表木質素與碳一原料協同利用的綜述文章,提出整合木質素降解和有毒碳一副產物利用的新思路。
  • 青島能源所首次實現蛋白質中範德華作用的定量解析
    蛋白質是生命體重要組成成分和生命活動的重要執行者,在蛋白質中存在多種非共價相互作用協同工作進而穩定蛋白質結構及實現蛋白質的功能。其中,範德華作用是一種不可忽視的作用力。通常範德華作用可以根據蛋白質中結構參數如側鏈基團之間的距離來推斷,但是在科學實驗中實現定量測量十分困難。
  • 青島能源所發現pH依賴蛋白質相互作用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代謝物組學研究組研究員馮銀剛帶領的研究團隊,在能源微生物的一對相互作用蛋白質模塊中發現一種獨特的pH依賴的雙結合位點切換現象,並闡明其化學和結構機制。近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
  • 青島能源所通過代謝工程提升工業產油微藻固定二氧化碳效率
    工業產油微藻能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與光能大規模地轉化為油脂,因此作為一種清潔能源生產和二氧化碳高值化的潛在方案,在國內外受到了廣泛關注。針對如何提升工業產油微藻的固碳能力這一關鍵問題,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示範了一種通過調控RuBisCO(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的激活酶來增強細胞固碳活性,從而大幅度提高微藻生物質與油脂產率的策略。
  • 科學家解析漆酶參與植物新型木質素聚合的分子機制
    Plant Cell | Richard Dixon院士團隊解析漆酶參與植物新型木質素聚合的分子機制責編 | 奕梵這類木質素分子的單一結構單元和線性結構使之成為合成碳纖維和製作高值化學品的一種非常理想的生物原料。
  • 李家洋團隊揭示獨腳金內酯和脫落酸協同調控水稻分櫱的分子機制
    Mol Plant | 李家洋院士團隊揭示獨腳金內酯和脫落酸協同調控水稻分櫱的分子機制來源 | Mol Plant解析水稻分櫱形成的分子機理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在水稻株型改良和品種設計方面也有重要的應用價值。獨腳金內酯(Strigolactone, SL)是一種新型植物激素,通過抑制側芽伸長負調控水稻的分櫱數目。脫落酸(Abscisic acid, ABA)是另一種主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響應非生物和生物脅迫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同時能夠抑制種子萌發以及側枝的生長。
  • 研究揭示楊樹木質素單體合成的的表觀調控機制
    國際植物學著名刊物New Phytologist(新植物學家,IF:7.3)在線發表了西南大學羅克明教授研究組題為「MicroRNA6443-mediated regulation of FERULATE 5-HYDROXYLASE gene alters lignin osition and enhances saccharification in Populus tomentosa(miR6443通過調控阿魏酸
  • 青島能源所建立工業產油微藻基因組編輯技術
    青島能源所建立工業產油微藻基因組編輯技術 2016-08-23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因此,作為一種潛在可規模化的清潔能源生產和固碳減排方案,微藻能源近年來受到了廣泛關注。然而,高效遺傳工具的匱乏,極大限制了工業產油微藻的機制研究和分子育種。
  •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這項技術讓地溝油有了新用途
    近日,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青島能源所)傳來喜訊:該研究所與河北常青集團石家莊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聯合攻克沸騰床改造均相加氫工藝生產二代生物柴油技術,並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萬噸/年規模二代生物柴油生產裝置上實現成功開車
  • 遺傳發育所水稻次生壁形成調控機理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周奕華研究組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創製iip4突變體,發現其突變體次生壁厚度明顯增加,纖維素和木質素含量略有上升,表明IIP4負調控水稻次生壁的合成。
  • 你得問問木質素
    原來植物體內普遍存在著一種叫做木質素的成分,通過對木質素結構或含量進行分子調控,竟然能使植物的抗旱抗風等重要屬性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nbsp&nbsp&nbsp&nbsp在中國知網搜索「木質素」可以得到12000多條結果,但是搜索「木質素材性改良」能查找到的論文就不足十篇,由此可見目前國內對於木質素用途的研究還很局限。那麼木質素究竟是什麼?
  • :Ru催化氫解木質素-鹼對酚類產物的選擇性調控
    在本文中,我們重點研究了 1)釕碳催化木質素氫解轉化為 C3 和 C2 苯酚的反應路徑與機制;2)在木質素大分子降解中,完成 C3 苯酚向 C2 苯酚選擇性調控,同時保持較高的苯酚單體產率。
  • 綜述:木質素生物合成的調控
    木質素是植物體內一種重要的次生代謝物質,在植物組織中可以增強植物細胞壁的機械強度,從而使其具有高度剛性。除此之外,在植物體內水分運輸等方面也發揮著積極作用。目前認為,木質素時空合成由NAC-MYB基因調控網絡進行調控。
  • 中科院青島能源所:鋅/石墨電池研究中獲進展
    低成本、長壽命、高功率的二次電池是實現電網規模儲能來利用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有效途徑之一。石墨正極具有成本低、環境友好的特性,而鋅負極具有體積能量密度高、儲量豐富、鋅沉積/溶解過電位低等優點,因此,結合鋅負極與石墨正極各自優點的鋅/石墨雙離子電池在電網規模儲能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 木質素生物油的生產及產物結構
    隨著過程工藝的發展,要求通過蒸汽爆破、酸水解等技術將生物質中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等不同形式的聚合體分離開。由於這些工藝的應用,作為副產品會產生大量的木質素,考慮到大規模生產時乙醇精煉的需求,需要將木質素熱解轉化為液體燃料。以前在這方面的實驗都失敗了,然而最近發現,如果水解時使用蟻酸和酒精,木質素就會很容易的被解聚還原。
  • 青島能源所等在嗜熱菌微進化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部分嗜熱菌具有耐高溫、高效降解纖維素、共利用五碳糖六碳糖等生理特性,在整合生物加工技術(Consolidated BioProcessing;CBP)等纖維素燃料技術路線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然而,和許多中溫菌一樣,嗜熱菌對培養體系中的溶劑(如乙醇、丁醇等燃料分子)較為敏感,阻礙了嗜熱菌在生物產業的廣泛應用。雖然菌株的溶劑耐受性可通過外源溶劑中的連續傳代得以提高,但其溶劑產量卻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