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發出新抗生素 或可解決藥物抗藥性問題

2021-01-11 搜狐網

  中新網1月8日電  據「中央社」8日報導,科學家稱,他們通過一種革命性方法研發出一種抗生素,可能得以解決數十年來日益嚴重的抗藥性問題。

  研究團隊刊登在科學雜誌《自然》(Nature)上的報告說,經由老鼠實驗,這種藥物可望在細菌性疾病戰爭中開啟新頁,不過授權人類使用可能還要再等5、6年。

  新抗生素名叫teixobactin,經由一種能篩檢土壤細菌的新工具得來,這種細菌可以釋放天然抗生素化合物。

  在培養皿實驗中,teixobactin成功消滅結核菌和葡萄球菌的抗藥性菌株,這兩種細菌是造成皮膚、血液和肺部感染的根源。同時,teixobactin也消滅了炭疽桿菌和梭菌,這兩種菌是導致腹瀉的原因之一。

  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私立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的劉易斯(Kim Lewis)說,如果一切順利,teixobactin「2年後將開始臨床試驗」。劉易斯也在資助這項研究的藥商Novobiotic擔任顧問。

  劉易斯和德國波昂大學(Universityof Bonn)及英國賽爾西亞有限公司(Selcia Limited)的研究人員一起合作執行這項研究。

  劉易斯希望,對teixobactin發生抗藥性的情況,「30多年以後才會發生」。

http://news.sohu.com/20150108/n407644443.shtml news.sohu.com false 中國新聞網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5/01-08/6950267.shtml report 704 中新網1月8日電據「中央社」8日報導,科學家稱,他們通過一種革命性方法研發出一種抗生素,可能得以解決數十年來日益嚴重的抗藥性問題。研究團隊刊登在科學雜誌《自然》

相關焦點

  • 世衛組織警告:抗藥性增強問題不亞於新冠疫情風險
    (編譯/王丙飛)  【延伸閱讀】研究稱牙膏成分或可控制抗藥性瘧疾 有助研發新藥物  參考消息網1月25日報導 英媒稱,一臺具有人工智慧(AI)功能的實驗室機器人發現,牙膏中常見的一種化合物可能可以用來對付抗藥性瘧原蟲。
  • 抗生素耐藥死結有望解開!科學家用「樂高模塊法」合成新抗生素
    眾所周知,抗生素的耐藥性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最緊迫的公共威脅之一,全球每年有數以十萬計的人死於耐藥菌株感染。開發一種新的抗生素,平均需要十幾年;而菌類大範圍對一種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則往往只需要兩三年。現在,這一死結有望解開。
  • 科學家研發出新型抗生素:可殺死多種耐藥性「超級細菌」,同時增強...
    DAIAs解決了持續存在的巨大問題抗菌素耐藥性(AMR)——當細菌和其他微生物適應並進化以應對旨在殺死它們的現代化學物質,成為超級強大的「超級細菌」。 「我們相信,這一創新的方案可能代表著世界對抗抗生素耐藥性的一個潛在裡程碑,在抗生素的直接殺傷能力和免疫系統的自然力量之間創造一種協同作用。」 如今,抗生素耐藥性已經成為全球最緊迫的公共衛生威脅之一。整個科學行業都致力於解決抗生素耐藥性(AMR)的嚴重問題以及由此產生的「超級細菌」。
  • Cell:抗凝血藥物變身超級抗生素
    2020年6月3日,Cell期刊在線發表了普林斯頓大學科學家的研究文章,「A Dual-Mechanism Antibiotic Kills Gram-Negative Bacteria文章發現一種抗凝血PAR-1抑制劑SCH-79797具有雙重機制的抗生素,且幾乎不會產生耐藥性。
  • 新型抗生素或可解決細菌耐藥性
    點擊查看 在過去十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裡,波士頓的一個科學家小組一直過著與土壤打交道的生活。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們在研究一類從前無法在實驗室中培養的細菌,從而希望找對新的抗生素資源。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
  • 原來,我們已經20年沒有研發出新抗生素了
    我們把日曆翻到今天,頂級的50家製藥公司中,只有五家在研發新抗生素。而且收效甚微:2002年,一篇刊登在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上的文章寫道,有506種新藥處於研發階段,但只有5個是抗生素,89種新藥投放入市場,沒有一個是抗生素。而在開放階段的藥物中,都是已有抗生素的變種版本。
  • 科學家開發出超級抗生素,威力可增強25000倍
    通過對現有抗生素的化學結構進行修飾,最近,科學家開發出了超級抗生素。該超級抗生素不僅具有三重機制可以殺死致命細菌,而且還能抑制細菌變異產生抗藥性。萬古黴素作為治療細菌感染的『最後一道防線』,經常被用來治療所有抗生素都無效的嚴重感染。
  • 新的研究發現了一種基因突變,可以解決結核病對抗生素的抗藥性
    此外,研究小組還發現,這種突變使感染結核病的菌株對抗生素利福平產生耐藥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利福平是治療結核病感染最有效的一線藥物. 研究人員在雜誌上描述了他們的發現。 什麼是結核病? 結核病是一種可預防和治療的細菌感染。
  • 中科院科學家在大腸桿菌抗藥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2015年8月10日訊 /生物谷BIOON/ --2015年8月4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張凱和趙永芳等人最近合作在Cell Research發表了題為「Substrate-bound structure of the E. coli multidrug resistance transporter MdfA」的研究成果,報告了他們在大腸桿菌MFS家族的多藥物外排蛋白
  • 港媒:香港科學家開發出新型抗生素 或可抵抗「超級細菌」
    參考消息網11月10日報導港媒稱,香港科學家聲稱,通過研發一類性能強大得足以使超級細菌失效的新型抗生素,他們取得了一項重大的醫學突破。香港一所大學的細菌學家們稱,他們開發出了一類功能強大得足以使具有多重抗藥性的超級細菌——包括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失效的抗生素。MRSA是指廣泛存在於醫院、療養院甚至全球各地城市的列車和公共汽車內的一類具有基因獨特性的細菌,它們引起多種難以治療的感染。
  • 繪製出惡性瘧原蟲的藥物可靶向基因組圖譜
    2018年1月15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全基因組分析和化學遺傳學(chemogenetics)方法,在惡性瘧原蟲(Plasmodium falciparum)---一種導致瘧疾的瘧原蟲---的262種瘧原蟲細胞系中鑑定出新的藥物靶標和對37種不同的抗瘧疾藥物產生抗藥性的抗性基因
  • 新型抗生素的開發距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1928年,英國醫生亞歷山大-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發現了盤尼西林(青黴素),徹底改變了細菌感染的治療方法,而自那時起科學家們就開始不斷尋找新型抗生素來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感染以及抗生素耐藥性的上升問題
  • 研究發現噬菌體病毒可使超級細菌恢復對抗生素的敏感性
    這些狡猾的細菌正在快速進化對抗生素的抗藥性,這意味著一些最好的藥物可能很快就會無法發揮效用。現在,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繞過這些所謂的「超級細菌」的抗藥性的方法--用捕食性病毒分散它們的注意力。抗生素是20世紀最重要的醫學突破之一,通過清除以前可能致命的感染,拯救了無數生命。不幸的是,從那時起,人們就陷入了一場生物軍備競賽,因為細菌對藥物的防禦能力越來越強。
  • Nature:粘菌素耐藥基因將終結抗生素歷史?非也!
    這種抗藥性可通過質粒,在細菌之間輕易地轉移,目前在丹麥、 荷蘭、法國及泰國均已檢出該耐藥基因。粘菌素,屬於多粘菌素類抗生素,由於具有腎毒性,其臨床應用受到很大限制,目前主要在農業中廣泛使用。據統計,中國每年農業畜牧生產中大約消耗12000噸粘菌素。因此長期以來,相較於其他抗生素耐藥性進展而言,粘菌素臨床耐藥性發展緩慢,主要表現為以土壤細菌耐藥情況為主。
  • 這種新型合成抗生素 可對抗「超級細菌」
    臨床抗生素的濫用導致並加速了超級細菌的蔓延,使針對超級細菌的新型抗生素的研發顯得迫在眉睫。近日,林肯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合成的teixobactin藥物並成功治療了小鼠的細菌感染,推動了將teixobactin藥物作為臨床抗超級細菌藥物的進程。
  • 科學家利用氟化物解決超級細菌在實驗室外傳播問題
    據外媒報導,被科學家和醫學專業人士稱之為「超級細菌」的耐抗生素細菌數量不斷增加,這促使研究人員不得不尋找新的方法來打敗它們,如果可能的話,防止更多的該類型細菌出現。在醫學領域,濫用抗生素被認為是這些超級細菌站穩腳跟的原因,但這並不是唯一一個可能使用抗生素危害地球的行業。
  • ...濫用抗生素 黏菌 濫用藥物 髖關節置換 備用類-國際新聞-東方網
    12日公布的《抗生素消耗監測報告》研究了全球65個國家使用抗生素的情況。報告指出,在65個國家中,蒙古消耗抗生素情況最為嚴重,平均每千名國民日均抗生素攝取量達64.41劑。非洲國家蒲隆地消耗量最低,日均攝取量為4.44劑。
  • 專家釋疑藥物耐藥性 盤點各類常見抗生素
    問題聚焦Q我從小就對藥有抗藥性,使用一些藥效果不明顯。這是我的問題嗎?人會因為有耐藥體質而對所有的藥都有耐藥性嗎?———竹子,媒體人北京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呂媛:人本身並沒有耐藥性這種說法,耐藥的是人體內的細菌。
  • 俄羅斯科學家發現一種被遺忘的抗生素的新特性
    近日,俄羅斯科學院生物有機化學研究所的一組科學家確定了從西伯利亞熊口中使用抗生素阿黴素的天然類似物的前景,並提出了批量生產的最佳方法。為此,科學家使用了近幾年來開發的深度功能分析(將細菌包裝成液滴)的方法。這項工作發表在《抗生素》雜誌上。該研究得到俄羅斯科學基金會(RSF)的支持。在現代世界中,抗生素耐藥性在全球範圍內擴散:「這是由於這些藥物的盲目使用。
  • 抗藥菌如何躲過藥物?新研究給出微觀解釋
    近期發表在《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的研究發現——關閉「毛孔」阻止藥物進入,是超級細菌具有抗藥性的重要機理之一。有趣的是,這個特性猶如一把雙刃劍,它也阻止了細菌攝入養分的速度,因此抗藥菌株生長的速度比無抗藥性菌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