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製造商積極應對新冠新病毒株 專家稱大流行病還遠未結束

2020-12-23 第一財經

在上周英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監測到新冠病毒的變異病毒株後,目前至少有包括德國拜恩泰科(BioNTech)公司在內的四家疫苗製造商表示,他們預計現有的疫苗對於抵抗變種的新病毒株仍有效果,不過更多細節還需要通過時間來驗證。

拜恩泰科CEO烏格·薩因(Ugur Sahin)博士介紹稱:「疫苗包含了超過1270個胺基酸,在最新的變異病毒株中監測到,只有9個胺基酸被改變了,這意味著99%的蛋白質成分仍然相同。」

美國疫苗製造商Moderna和另一家德國疫苗廠商CureVac,以及英國的製藥商阿斯利康等公司都表示,新冠病毒變異並不意外,但需要進行密切監測。除了阿斯利康以外,另外三家公司都開發了mRNA疫苗,阿斯利康的黑猩猩腺病毒載體疫苗則使用更傳統的技術路線,它使用黑猩猩腺病毒作為載體來傳遞新冠病毒的遺傳物質,從而刺激人體免疫反應。

路透社周二援引阿斯利康人士稱,阿斯利康疫苗應對新冠病毒變異病毒株仍然有效,因為在這種新病毒株中看到的遺傳物質的密碼的變化似乎並未改變刺突蛋白的結構。但阿斯利康表示,正在進行研究以全面探究該突變的影響。

一位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刺突蛋白是會經常發生變異,因為病毒有競爭性壓力,變異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宿主。」他解釋道,刺突蛋白非常重要,因為它是病毒進入受體的「鑰匙」,並且是疫苗研究工作的主要目標。

「疫苗是否仍然有效,這確實取決於病毒發生變異的位置,如果變異是位於病毒進入受體的關鍵胺基酸殘基的位置,那麼可能會對疫苗的有效性產生影響。」上述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我們還需要研究更多數據才能做出判斷。」

病毒的變異不僅會影響到疫苗的研發,也將影響到抗體藥物對病毒中和的效果。德國生物醫藥公司勃林格殷格翰執行董事會成員、創新事業部負責人Michel Pairet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新突變的新冠病毒株並不意外。我們預計目前勃林格殷格翰的中和抗體BI 767551對兩種新冠病毒株的中和效果並無重大差異,但我們仍在不斷監視任何新冠病毒株新的變異情況,我們正在向歐洲和美國的主要實驗室提供我們的抗體,以驗證交叉免疫反應性。」

Pairet還向第一財經記者強調,目前已經取得的抗疫的成果以及方法還不足以結束新冠大流行。他認為,儘管科研人員已經掌握了很多關於這種新病毒的知識,但還是有很多未知的問題需要回答。「現在說我們可以終結大流行病還為時過早,我們還離得很遠。」Pairet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還不算「大流行病」嗎?
    攝影:KIM HONG-JI, REUTERS鑑於新冠已出現全球化傳播,「大流行病」一詞,已開始在官員和新聞媒體中流傳開來。到底什麼是大流行病呢?>那麼這個人就」不算數「,不會被計入那份是否構成大流行病有關的病例總數中;但是,如果新冠在本地出現自主傳播,新的被感染者已無中國接觸史,那麼這些新感染者就「算數」了。
  • 專家稱雖然有疫苗今年生活還不會恢復正常!
    全國內閣1月8日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新冠病毒新變種的應對措施。新州、昆州和西澳的入境國際旅客人數上限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將減半並強制要求國內和國際航班乘客戴口罩。  新州昆州和西澳入境國際旅客人數上限減半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直至2月15日之前,新南威爾斯州每周最多允許1505人接受酒店隔離。
  • 哈佛科學家:4種方式可能終結新冠病毒,大流行結束或快於預期!
    那麼疫情究竟會怎樣發展,什麼時候會結束呢?目前還沒有人知道,一些人估計全球會有大量人員被感染,死亡人數可能難以想像;有人稱病毒流行可能會持續一到兩年,給世界經濟帶來沉重打擊。不過一位哈佛醫學院癌症和HIV / AIDS研究部門的創始人,美國應對愛滋病和炭疽危機的核心人物——威廉·哈茲爾廷博士近日在福克斯新聞發表文章,稱社會工作者在對抗冠狀病毒的戰爭中可以發揮關鍵作用,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可能比預期更快結束。
  • 與全球變暖相比,人類對大流行病的關注少之又少
    我們不知道我們觀察的所有流感毒株中哪種將導致大流行病,也不知道會不會有某種前所未見的病毒肆虐全球。我們知道的是,一旦大流行病發生,它會在我們意識到問題發生之前擴散開來。除非我們有所準備,否則控制流行病就如試著抓住風一樣徒勞。
  • 西媒:流行病專家探討新冠病毒成為常駐性病毒可能性
    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新媒體專電 據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近日報導,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專家傑弗裡·沙曼(因其準確的模型和判斷聞名)發表的最新文章提出了一種可能:通過感染或接種疫苗獲得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會在一年之後減弱,這與導致輕度呼吸道疾病的常駐性冠狀病毒的特徵相似。
  • 專家提出大流行病時代降低風險方案
    本報訊聯合國框架下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IPBES)10月29日發布最新報告指出,自然退化導致大流行病暴發的風險上升,如果應對全球傳染病的方式不發生根本性變革,未來大流行病的發生將更頻繁,並且將比新冠肺炎傳播更迅速、對全球經濟破壞性更強、造成更多民眾死亡。
  • 為什麼新冠病毒如此令人恐懼?人類讓病毒變得更強大
    儘管人類現已掌握先進的醫學技術,但是新冠病毒的爆發,令許多國家措手不及,造成了世界範圍內的大恐慌,為什麼新冠病毒這麼令人感到恐懼?其實歷史上,一些病毒比新冠病毒更糟糕。數百年前的西班牙流感和黑死病讓人們感到恐懼,這些災難事件導致數百萬人死亡,對當時的社會帶來了深刻變化。
  • 科學家警告:85萬種未知病毒可能感染人類。大流行病還將到來?
    對於人類來說,毀滅我們的,除了戰爭之外,可能性最大的就是災難性的生物風險,包括細菌,真菌,原生生物,蠕蟲,朊病毒和病毒。從古猿時期,人類就開始了和這些微生物的抗爭,人類更是差點因為微生物引發的大流行病而消亡。
  • 新冠病毒大概率起源於義大利
    據德國媒體報導,德國著名病毒學家亞歷山大·凱庫勒(Alexander Kekulé)接受採訪時表示:現在全球正在擴散的新冠疫情病例中,高達99.5%的病原體是義大利新冠狀病毒的變異毒株,其傳染性要遠大於在中國武漢發現的病毒,從溯源上講,義大利才是起點,全球大流行的起點並不在武漢。
  • 世衛組織專家表示 全球70%人口接種疫苗才能保證疫情結束
    本報訊 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11月11日指出,如果目前正處於研發最後階段的新冠病毒疫苗最終成功,全世界約70%人口接種疫苗才能確保大流行的結束。斯瓦米納坦和世衛組織免疫、疫苗和生物製品司司長凱特·奧布賴恩指出,儘管未來疫苗的效果仍有待觀察,但上述覆蓋率仍是最理想的。2021年的新冠疫苗接種率目標是20%。奧布賴恩指出,沒有任何一家正在研發新冠疫苗的公司能夠立即為所有人提供所需劑量。因此,即使某個實驗室領先於其他實驗室,所有實驗室也必須繼續進行研發,這一點很重要。
  • 丹麥水貂感染變異新冠病毒可致疫苗失效?專家:要看疫苗種類
    專家:要看疫苗種類 健康時報客戶端11月7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官微11月7日發布:當地時間6日,世衛組織表示水貂這樣的哺乳動物是很適合新冠病毒的動物宿主,病毒可能在這些物種內逐漸變異,變異後的新冠病毒與之前只有輕微差別,暫未發現會影響疫苗效力。
  • 新冠病毒出現突變,躲避疫苗有人產生18種變異
    疫苗經過高強度科研攻關,自2020年12月15日新冠病毒疫苗重點人群接種工作實施以來,疫苗接種量已超1000萬劑次,取得了良好的預防效果。因為接種疫苗後,人體會產生保護性抗體,有的疫苗還會讓人體產生細胞免疫,形成相應的免疫記憶。這樣,人體就有了對抗疾病的免疫力。
  • BioNTech CEO:輝瑞COVID疫苗很可能對新冠新變種有效
    據外媒報導,過去幾天在世界各地造成嚴重破壞的新冠病毒突變被叫做B.1.1.7。對於這一突變病株,該領域的知名研究人員警告稱,人們仍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早期證據表明,這種新突變比其他已知菌株更具傳染性,但它不一定會導致更嚴重的COVID-19病例。
  • 世衛專家:全球70%人口接種疫苗才保證疫情結束
    據新華社電 西媒稱,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11月11日指出,如果目前正處於研發最後階段的新冠病毒疫苗最終成功,全世界約70%的人口都應接種疫苗才能確保大流行的結束。據埃菲社日內瓦11月11日報導,斯瓦米納坦和世衛組織免疫、疫苗和生物製品司司長凱特·奧布賴恩指出,儘管未來疫苗的效果仍有待觀察,但上述覆蓋率仍是最理想的。2021年的新冠疫苗接種率目標是20%。奧布萊恩指出,沒有任何一家正在研發新冠疫苗的公司能夠立即為所有人提供所需劑量。因此,即使某個實驗室領先於其他實驗室,所有實驗室也必須繼續進行研發,這一點很重要。
  • 多倫多大學成立大流行病研究所,專門研究新冠病毒
    根據CTV News報導,多倫多大學新成立了一所大流行病研究所。該研究所將致力於研究新冠病毒帶來的影響以及恢復工作相關內容,同時還將幫助政府為將來的疫情做準備。  大流行病研究所的院長Adalsteinn Brown表示,新的研究計劃將匯集多大的大量資源,目的是有效地研究和應對COVID-19疫情。  Brown說,該研究所將確保我們更快,更有效地做出應對措施,現在進行更好的研究將有助於今後的準備工作。
  • 哥倫比亞大學流行病專家:新冠肺炎或將年年暴發
    據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10月18日報導,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專家傑弗裡·沙曼(因其準確的模型和判斷聞名)發表的最新文章提出了一種可能:通過感染或接種疫苗獲得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會在一年之後減弱,這與導致輕度呼吸道疾病的常駐性冠狀病毒的特徵相似。其結果將是新冠疫情每年都會暴發。
  • 世衛組織專家:全球70%人口接種疫苗才能保證疫情結束
    西媒稱,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11月11日指出,如果目前正處於研發最後階段的新冠病毒疫苗最終成功,全世界約70%的人口都應接種疫苗才能確保大流行的結束。據埃菲社日內瓦11月11日報導,斯瓦米納坦和世衛組織免疫、疫苗和生物製品司司長凱特·奧布賴恩指出,儘管未來疫苗的效果仍有待觀察,但上述覆蓋率仍是最理想的。2021年的新冠疫苗接種率目標是20%。奧布萊恩指出,沒有任何一家正在研發新冠疫苗的公司能夠立即為所有人提供所需劑量。因此,即使某個實驗室領先於其他實驗室,所有實驗室也必須繼續進行研發,這一點很重要。
  • 世界衛生組織稱結束疫情須70%人口接種疫苗!但明年只有……
    據參考消息報導,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11月11日指出,如果目前正處於研發最後階段的新冠病毒疫苗最終成功,全世界約70%的人口都應接種疫苗才能確保大流行的結束。兩位專家在一場旨在分析本周美國和俄羅斯通報的疫苗新進展的視頻會議上指出,目前與新冠病毒的鬥爭中研發的新技術「可以在未來的大流行病中更好地為我們提供保護」。
  • 香港大學新發傳染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與CEPI合作研發新冠病毒疫苗
    -19疫苗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新發傳染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宣布,夥伴國際組織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oalition for Epidemic Preparedness Innovations (CEPI),期望儘快研發出對抗新冠狀病毒的疫苗。
  •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變異是流行病正常演變過程,無需大感驚慌
    針對在英國發現的一種變異新冠病毒,世界衛生組織(WHO)敦促各國不要「大感驚慌」,稱這是流行病的正常演變過程。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2月22日報導,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瑞安(Mike Ryan)對英國發現新毒株給予積極評價。他認為,這證明用以追蹤新冠病毒的新工具正在發揮作用。瑞安在線上記者會上說:「我們必須找到一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