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建立後,三監聯合紂王的兒子武庚作亂,被周公率軍平定,其後封九弟康叔封與衛,意為拱衛成周,主要任務管理朝歌城一帶的商朝遺民,傳至西周末年,犬戎殺幽王佔鎬京,八十多歲的衛武公起兵扶住周平王登基東遷,還與鄭武公一起擔任王室卿士,一時衛國風光無限,可惜這也是衛國最後的輝煌,到春秋之世,衛莊公寵愛幼子州籲,莊公死後即位的衛恆公被殺,衛國動亂,國力大衰。大義滅親的老臣石碏殺州籲立恆公弟公子晉即位,是為衛宣公。
如果說州籲好武好殺,衛宣公則只好一樣「色」。上蒸下淫,這四個字可以概括宣公之色,在當公子之時他就膽大包天和莊公的妾室夷姜私通,二人還生有一子,名叫急子,意為來的太急,兒子生下來之後也只能寄養在民間,這二人在宮裡宮外勾搭數年,莊公居然沒發現自己的小妾已經和兒子給自己生了孫子,轉眼公子晉時來運轉,天下掉下一個國君的位置,當了國君後廢原配邢夫人,立了夷姜為夫人,急子為世子,這時急子已經十六歲了,衛國與齊國世代通婚,,宣公當即為急子到齊國提親,齊僖公生有兩個女兒,大的叫宣姜,小的叫文姜,個個都長得如花似玉,滿目風流。齊僖公答應把長女宣姜嫁給急子,婚姻已定,使者返回衛國,竟在宣公面前極力誇讚未來兒媳宣姜有絕世之姿,故意挑動宣公那顆色心。宣公一聽,當然心知肚明。但既許給了自己兒子,又怎麼好反悔呢。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宣公身邊那些人小人趁此機會建議宣公在淇水之上,建一座新宮,名曰新臺。然後派遣急子去宋國出差,緊接著然後使左公子洩如齊,迎娶宣姜,到了衛國直接送到新臺,生米煮成熟飯,這一連串的組合拳看的人眼花繚亂,急子從宋國回來後發現老婆變二媽,但也是無可奈何,衛國人作了一首《新臺》的詩歌,將宣公「扒灰」的醜事在列國傳頌。但宣公的臉皮比城牆還厚上二寸,只當不知,宣姜做為政治婚姻的犧牲品更是無奈。
衛宣公有了宣姜,在新臺日日行「周公之禮」不亦樂乎,很快宣姜生下了兩個兒子。一名壽,一名朔。有新歡忘了舊愛,和夷姜的海誓山盟早已作古,看兒子急子也越來越不順眼,急子的太子之位也是岌岌可危,但急子為人寬厚仁孝,無甚過失,宣公找不到廢立的藉口。再說宣姜的大兒子公子壽,和急子相差十六七歲,卻脾氣相投,相敬如賓,兄友弟恭,而公子朔年紀雖小卻心機很重,心狠手辣,他看兩個哥哥關係如此之好,心裡很不高興,一天急子過生日,兩個弟弟去給他祝賀,急子和公子壽聊的投機,公子朔搭不上話,先行回到宮中和宣公宣姜說;急子酒醉說宣姜是我的老婆,讓孩兒管他叫爹,還說將來衛國的江山和宣姜他要一起接受,宣公聽完大怒,這時公子壽回來了,他問公子壽急子可曾這麼說過,公子壽矢口否認,弄得宣公有些含糊,派人將夷姜責備一番,夷姜一肚子怨氣無處發洩,竟然上吊死了。夷姜死後,公子朔和宣姜日日在宣公面前說急子心懷怨望,日後繼承君位我母子都不得活,宣公開始還不相信,後經不住枕頭風狂吹,對急子動了殺心,
正巧這時齊僖公派人來約衛國出兵攻打紀國,衛宣公和公子朔商議好打發急子出使齊國,臨了交給他白旄當信物。然後派人假扮強盜埋伏於途中,見到手持白旄的急子走過來,就把他殺了。這時公子壽隱隱察覺出不對勁,便向母親宣姜打探消息,宣姜心想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急子一死他就是太子,沒必要瞞著他,就把計謀透露給了壽。公子壽大驚,急忙跑去勸誡急子。沒想到急子只是平靜地回答:「不執行父親的命令,那還需要兒子做什麼呢?哪裡有沒有父親的國度啊,我就逃到哪裡去。說完執意舉起那面要命的旗子繼續前行。壽見攔勸不住,又想不出別的辦法,於是,他決定代替哥哥去死。壽在河邊上追上了急子,假託要為急子送行,於是上了船。兄弟倆在船上喝酒,壽趁機把急子灌醉,拿了他的白旄上了岸,把急子丟下,自己帶著送從前行替急子送死。
走著走著,埋伏在路上的殺手們見到那面旗子,不由分說,認旗不認人,跳出來就把公子壽殺了,而酒醒過來的急子見壽和自己的信物旗子都不見了,心知肯定是弟弟先走一步替他去死了,於是急急趕來,此時的壽已倒在血泊之中。急子見此,對那些"強盜"說,你們殺錯了人,我才是急子,殺手們聽後很驚訝。不過事已至此,也不在乎多殺一個了,又揮刀割下急子頭顱,成全了急子成仁取義的心願,連同子壽之首一起帶回。匪徒不敢去見衛宣公,只得先到公子朔府上,交上兩顆人頭。公子朔一看,一箭雙鵰,正中下懷,大喜過望。
公子洩與公子職受命輔佐急子和公子壽,二人面見宣公將二位公子被殺告知宣公,請求安葬二位公子,宣公聽後大驚,等見到兩個兒子的人頭,心裡既驚又悔,連呼齊姜誤我,腦海裡老是揮之不去哥倆的影子,不久竟成頑疾,半個月後就死了。公元前699年,十五歲的公子朔即位,他就是衛惠公,不久惠公出兵討伐鄭國,公子洩與公子職乘機立公子黔牟為新君,衛惠公只好逃到齊國,請舅舅齊襄公幫忙復位,但襄公此時正忙著迎娶周天子之女,無暇搭理衛惠公,主要原因是衛國新君黔牟也是周天子的女婿,襄公現在不想得罪周天子所以這個問題暫時擱置,但他又怕妹妹宣姜被殺,就想出一個妙計,他找來在齊國避難的衛宣公的兒子公子碩,讓人把他送回衛國迎娶宣姜,
公子碩雖然不是宣姜所生,但是名分上畢竟是母子關係,回國之後堅決不同意迎娶宣姜。齊國使臣公子無知擔心完不成任務,於是找公子職商量。公子職要不是怕齊國報復,早就殺了宣姜了,一看齊襄公的奇思妙想,正合我意,這樣宣姜就不是「太后」了,當天他請公子碩吃飯,推杯換盞,公子碩酩酊大醉,宣姜此時正是三十歲如狼的年紀,壓根不願意要什麼鳥名份,既然齊國國君有命,也就不用在裝什麼貞潔烈女了,當晚就和「兒子」公子碩顛龍倒鳳成就了好事。二人後生三子二女。宣公蒸母盜媳死後終遭此淫報,不知道衛國兄弟幾人見面是如何安排輩分的。後世史官作詩諷刺,夷姜生子宣姜繼,家法源流未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