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沒向世界貢獻價值觀?去看美國獨立宣言第二條

2020-12-06 北晚新視覺網

實現中國夢有若干條件,其中之一是要認識中國文化自身的價值與意義。我們的文化底蘊是我們實現理想的土壤,這就需要「文化認同」「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我們需要重新發現、重新認識中國與中國文化。

孔子與儒家學說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文化多元一體。中華歷史、民族、文化是在多樣化的發展中逐漸統一的,在五千多年甚至更長時期中,中華多民族融合,多文化融合。從文明比較的角度來看,世界幾大古文明,只有中國文明一以貫之,延續至今,沒有斷裂,沒有在外來文化的衝擊下發生大的變異。

其中的機理是:「和而不同」,保留差異,多樣統一。

中國文化以「人文」為中心,在自身文化的基礎上,消化、吸收外來的、不同的民族、宗教、文化,豐富、壯大自己,形成新的文化。中華文化的消化力、融攝力很強。中華各民族文化長期融合形成了相對可以兼容的心理、思想與行為方式、價值取向、民族性格,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共同的信仰信念,這是維繫協調各民族的潤滑劑,自強不息的原動力。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孕育了中國文化精神,使中國精神具有深厚的歷史基礎和文化分量。

在器物層面的文明上,過去說中國古代有四大發明(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印刷術),這是不錯的,但這是沿襲培根的說法。四大發明很了不起,還有比這四大發明更重要的發明:漆器、青銅器、絲綢、瓷器等,其精湛高超的製造工藝,無一不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此外還有茶葉、算盤等。中國古代諸多科技發明,至少有二百多種偉大發明,都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曾經貢獻給全人類,起著改變世界的作用。早在漢代的時候,就有絲綢之路連接了東西方,中國的瓷器、絲織品、漆器陸續傳往歐洲並大受歡迎,冶鐵、穿井、養蠶、繅絲、絲織、造紙等技術也相繼西傳。到宋元時期,我國的陶瓷通過海上交通風靡全球。我們還需要深入探究古代天、地、數、醫、農學之奧秘。

在社會層面的文明上,中國古代社會大而政府小,有很多自治組織,士紳階層的作用很大。傳統中國社會的社會管道、中間組織很多,例如以宗族、家族、鄉約、義莊、幫會、行會(到近代轉化為商、農、工會)等為載體,以民間禮儀、節日與婚喪祭祀活動,村社活動,學校、書院講學活動,士農工商的交往等為契機,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社會自治、地方自治。

傳統中國不光靠政府,而且還靠血緣性的自然團體及其擴大化的社會各團體來治理社會,這些團體自身就是民間力量,它們也保護了民間社會與民間力量,包含家庭及私人空間。它們往往與政權力量既相抗衡又相協調,在平衡政權力量的同時,又起到政權力量所起不到的多重作用,如抑制豪強,協調貧富,保障小民生存權,教化民眾,化民成俗,安撫社會人心等,又起到慈善機構的作用,扶助、救濟貧弱,以「學田」等形式支持並資助農家、平民子弟接受教育、走上仕途等。

在制度層面的文明上,中國古代的行政、司法制度,土地、賦稅等經濟制度,徵辟銓選制度(薦舉、考試),文官制度,教育制度,開放教育,平民子弟通過接受教育參與政治,荒政、賑災的制度,優待老人與弱勢群體的制度,這些制度文明中有不少實質公正的內涵與制度設計的智慧,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極大。

我國漢代的文官政治、文治政府,相對於羅馬的武人專政不知要文明多少倍。由儒家推動、建構的君相制、三省六部制,一直到諫議制、監察制、迴避制等,至今仍有意義。中國古代的官制是十分豐富的寶藏,不乏對權力的制衡與監督等制度建構。

儒家通過天命論與革命論、民間輿論的震懾,特別是文治政府及其制度來批評、監督、限制君權。西方的文官制度主要來自英國,而英國的文官制度是以中國科舉制度為榜樣建立起來的。這是中國的制度文明對世界的貢獻。

在觀念與價值層面的文明上,儒家「仁愛忠恕」,墨家「兼愛非攻」,道家「道法自然」,佛家「慈悲為懷」,宋明理學家「民胞物與」等理念,成聖人賢人,成真人至人的理想人格追求等,都是了不起的調節身心的安身立命之道,也是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

例如,儒家思想在歐洲啟蒙時代起過重要作用,深刻影響了萊布尼茨、沃爾夫、伏爾泰、魁奈及百科全書派的狄德羅和霍爾巴赫等。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思想經伏爾泰的推崇,深刻地影響了西方的人權與倫理思想。

法國1789年由制憲會議通過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正式的人權宣言,其中即引用了孔子的這一理念。

孔子的精神在美國1776年的《獨立宣言》中也有所體現。

《獨立宣言》第二條為:「人人獲得天賦的若干規定而不可移的權利。」

傑弗遜解釋說:「此段之精神得自孔子」

1946年,羅斯福總統的夫人領導的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在起草《世界人權宣言》的過程中,人權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代表張彭春先生把儒學的原則、孔子的智慧貢獻給這一《宣言》,並促成了《宣言》的形成與被通過。

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的世界宗教會議上通過的由孔漢斯先生起草的《世界倫理宣言》中,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被作為全球倫理的基石。

由此可見中國的精神文明對世界的貢獻。這足以駁斥柴契爾夫人等所謂「中國人沒有向世界貢獻價值觀」的妄言。

郭齊勇 (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教授

相關焦點

  • 美國糜爛至此源於背離《獨立宣言》,把為人民服務當耳旁風!
    縱覽《美國獨立宣言》,「人類」、「平等」、「和平」、「尊重」、「幸福」、「人民」、「權利」等詞彙貫穿始終,表現出了崇高的人類價值和道德觀念,通篇理念和「為人民服務」不謀而合。而現在的美國呢?從上到下,四年一次選舉,喊喊口號,騙取選票,上任後對國內無為而治、放任自流,對外國橫行霸道、我行我素、作威作福,四年到了再喊喊口號搞搞競選,哪來的心思去搞經濟、搞民生?
  • 美國獨立宣言:要繼續效忠英國嗎?膽子大的人,讓美國獨立
    接著,在費城的會議上,有人提出美國獨立,完全脫離英國的統治。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在美國獨立戰爭的初期,許多領導都想的是,我們要向英國表示忠心,希望儘快與英國恢復良好的感情。但是,隨著戰爭的繼續,流血事件越來越多,與英國和談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 1776年:英國發明蒸汽機 美國發布獨立宣言 清朝焚毀書籍
    今天,我們不妨截取一小段世界近代歷史的橫截面,看一看在同一個年代裡,全世界在幹什麼,中國又在幹什麼。這一小段,就選在1776年吧。英國:發明家瓦特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在漫長的人類歷史裡,人們一直採取肩挑背扛的原始方式從事繁重的勞動,勞動生產率極為低下。
  • 「人人生而平等」並不是《獨立宣言》首創,卻來自中世紀?
    人人生而平等,因為1776年的美國《獨立宣言》而廣為傳播。這句話,堪稱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甚至整個世界近現代史上最有持久影響力的單一短句。你可以在1789年頒布的法國《人權宣言》、1945年胡志明草擬的越南《獨立宣言》和1948年聯合國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上,看到這個短句的微調版本。你也可以在近兩個半世紀以來一些知名政治人物的公共演講中,聽到這個短句的鏗鏘引用。
  • 獨立日 | 《美國獨立宣言》全文
    他把各州的立法委員召集到一個異乎尋常、極不舒適而又遠離他們的檔案庫的地方去開會,其目的無非是使他們疲憊不堪,被迫就範。因此我們這些在大陸會議上集會的美利堅合眾國的代表們,以各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義,並經他們授權,向世界最高裁判者申訴,說明我們的嚴重意向,同時鄭重宣布:我們這些聯合起來的殖民地現在是,而且按公理也應該是,獨立自由的國家;我們對英國王室效忠的全部義務,我們與大不列顛王國之間大不列顛一切政治聯繫全部斷絕,而且必須斷絕。
  • 《共產黨宣言》在美國的傳播
    【關 鍵 詞】《共產黨宣言》 美國 傳播19世紀中葉,美國已成為僅次於英國的世界第二大工業國,工人階級隊伍迅速發展壯大以及勞資矛盾的不斷尖銳,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提供了社會和和階級基礎。1848年歐洲革命失敗後,一批德國革命者為躲避政府迫害流亡美國,為新大陸帶去了馬克思主義,包括《共產黨宣言》,並推動了這部作品在美國的翻譯、出版。
  • 他是英國經驗主義之父,理論思想直接影響美國《獨立宣言》
    在知識論上,洛克與喬治·貝克萊、大衛·休謨三人被列為英國經驗主義(British Empiricism)的代表人物,但他也在社會契約理論上做出重要貢獻。 圖片來源:Heritage Images/Heritage Images/Getty Images/視覺中國1689年,譽為英國經驗主義之父的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肖像。
  • 機器人獨立宣言
    ,出於對宇宙輿論的尊重,必須把驅使他們獨立的原因予以宣布。然而,當始終追求同一目標的一系列濫用職權和強取豪奪的行為表明人類聯盟企圖把機械人置於專制暴政之下時,機械人就有權,也有義務去推翻這樣的聯盟,並為其未來的安全提供新的保障。
  • 美國科學的獨立宣言:為純科學呼籲 | 知識分子
    該演講的文字後發表在1883年8月24日出版的Science雜誌上,並被譽為 「美國科學的獨立宣言」。一百多年後重讀羅蘭的 「為純科學呼籲」 演講,可以感覺到今日中國的科學發展與美國當年頗有相似之處。我們的眼光不能向後看。無論葉子多麼美麗、花兒多麼鮮豔、它們生長的速度多麼令人驚嘆,但葉子畢竟是葉子,花終究是花。我們更應該向前看,去發現這些繁榮的結果是什麼,收穫的機會是什麼。如果我們及時地這樣做,那麼我們也許能發現那些威脅果實成熟的害蟲,或者看到收穫正因缺水而受到摧毀的貧瘠之地。
  • 較早把《共產黨宣言》譯成中文的五個中國人
    但他細細看了一下後,就放了下來,因為翻譯此書太難了,要求譯者不僅要諳熟馬克思主義理論,而且要有相當高的中文文學修養。後來,戴季陶回到上海,主編《星期評論》,他便著手物色合適的翻譯者。《民國日報》的主筆邵力子是一位奔走於上海灘各界的大忙人,他的思想也頗為激進。邵力子得知此事,就向戴季陶舉薦了陳望道。
  • 《共產黨宣言》與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
    1847年11月,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委託時年29歲的卡爾·馬克思和27歲的弗裡德裡希·恩格斯為同盟起草綱領,於是共產黨人周詳的理論和實踐綱領——《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於1848年2月在倫敦出版了。《宣言》的發表,標誌著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誕生。
  • 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一群中國人是條蟲?這句話恰恰說反了
    這條線的東部是農耕的、宗法的、科舉的、儒教的,西部是遊牧的,部族的、多元信仰的、非儒教的。今天看來,這條虛線其實也基本上是自然資源分布的劃分,大致1/4的自然資源在這條線以東,3/4的自然資源在這條線以西。換句話說,就是這種人口資源的分布狀況,使得中國更加成為一個資源緊運行的國家,特別是跟美國這樣的國家相比。
  • 中國哪些領導人是英語達人:江澤民背《獨立宣言》英語版
    江澤民能用英語背《獨立宣言》  一直主張領導人要學外語的江澤民,在私下交談中,跟普京用俄語、布希用英語、小泉用日語,此外,他還精通羅馬尼亞文、法文等,他的英語水平更是不在話下。早在2001年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上,時為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就用英語主持會議。
  • 歷史上的14號,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也代表著美國內戰的開始
    1784年1月14日,歷史上的今天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歷史背景:哥倫布發現美國大陸後,各國殖民紛紛來臨。其中,大英帝國在北美西海岸建立了13個英屬殖民地。殖民地為英國本土提供了豐富的物資。矛盾發生在這裡,不能調和,沒辦法,開始戰爭吧。但是有一個前提是,這種殖民地的反抗和我國古代歷史上的犯作亂象一樣,矛頭肯定不是朝向皇帝,殖民地的反抗自然也不是朝向國王,反饋貪婪腐敗的內閣,聰明的國王善良善良,典型的清君方。萊剋星頓的槍聲響起後,殖民地成立的大陸議會還向國王喬治三世提交了和平委託書,在委託書中充分表達了對國王的忠誠,要求國王約束內閣,停止了對他們的壓迫。
  • 《共產黨宣言》在世界的翻譯傳播及其影響
    恩格斯在序言中回顧了1848年革命以來的歷史進程,特別是義大利、德國、匈牙利等民族取得統一和獨立的進程。與波蘭文版序言一樣,恩格斯強調被壓迫民族的獨立解放是無產階級國際聯合的基礎。  其他語種的《宣言》譯本也陸續問世。  1.塞爾維亞語(Serbian)譯本於1871年問世。譯者是弗拉達·廖季奇。
  • 較早把《共產黨宣言》翻譯成中文的中國人
    早在1924年,華崗還在寧波四中讀書時,就聽過陳望道的課,後來成為第二個把《共產黨宣言》翻譯成中文的人。1930年,華崗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完整譯本問世,由上海華興書局出版。華崗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初版採取了偽裝本的形式,書名為「《宣言》」,出版社署名為「上海中外社會科學研究社」。
  • 雅思閱讀:美國獨立宣言
    在人類事務發展的過程中,當一個民族必須解除同另一個民族的聯繫,並按照自然法則和上帝的旨意,以獨立平等的身份立於世界列國之林時,出於對人類輿論的尊重,必須把驅使他們獨立的原因予以宣布。然而,當始終追求同一目標的一系列濫用職權和強取豪奪的行為表明政府企圖把人民至於專制暴政之下時,人民就有權也有義務去推翻這樣的政府,並為其未來的安全提供新的保障。這就是這些殖民地過去忍受苦難的經過,也是他們現在不得不改變政府制度的原因。當今大不列顛王國的歷史,就是屢屢傷害和掠奪這些殖民地的歷史,其直接目標就是要在各州之上建立一個獨裁暴政。為了證明上述句句屬實,現將事實公諸於世,讓公正的世人作出評判。
  • 41年前,這部日本電影讓所有中國人開眼看世界
    上周,日本媒體公布,導演佐藤純彌於2月9日(中國大年初五)逝世,多數人並不知道這個名字對於一代中國人的意義: 41年前,他用一部電影讓所有中國人張開眼睛看世界,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 超過9億國人觀看,為之瘋狂的人們甚至看7、8遍不帶一點厭倦。日本媒體沒想到,一部本土僅僅回本的電影,竟引發數億中國人共鳴,還將之評價為:有史以來觀看人數最多的日本電影。 沉迷二次元和小片兒的90後大概從未聽過佐藤純彌和《追捕》。對當時中國受眾,當中故事讓人上癮。
  • 世界最高峰不是珠穆朗瑪峰?竟是中國人比美國人去還方便的塞班!
    你可能會問世界最高峰不是珠穆朗瑪峰嗎?以海拔來計算,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當之無愧是世界最高。但是有個海島美屬塞班位於世界上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旁,而海溝深達10911米!如果從馬裡亞納海溝這個「山腳」算起,塞班海拔474的踏破潮山則以11385米的高度,比珠穆朗瑪峰還高出一座華山的高度。
  • 《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 中國極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1978年,我第一次去中國,至今一直研究觀察中國。中國讓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觀察馬克思主義。我與馬克思主義結緣55年了,但依然能夠感受到馬克思主義的活力——隨著社會的變化衍生出相適應的實踐方式——中國是展現這一活力最好的觀察對象。今年是《共產黨宣言》(下簡稱《宣言》)發表170周年,《宣言》至今仍然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