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圈定近萬個影響身高的基因標記
本報訊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DNA。同卵、異卵雙胞胎研究表明,高達80%的身高差異是由基因決定的,但事實上研究人員基本沒有發現與之相關的基因。研究收集了400萬人的基因組數據,並鑑定出近1萬個DNA標記,這些標記似乎完全解釋了「遺傳性缺失」的部分對身高的影響,至少對歐洲血統的人而言是如此。「遺傳性缺失」之謎可以追溯到21世紀初,當時研究人員開始使用新工具掃描人類基因組,尋找與疾病和性狀相關的共同標記。
-
Science News:最新研究揭曉了基因如何控制人類身高這一重大謎題!
身高需要從遺傳基因、飲食、作息、運動、生長元素、環境(物理環境、心理環境)去全面考慮。而科學家研究表明:基因遺傳是決定身高的主要因素,表現為多基因遺傳,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影響這一特徵的基因變異。2017年, 國際人類學遺傳調查聯盟(GIANT)發現了83個新的會影響人類身高的基因變異。這些變異非常罕見,但它們對身高的影響卻很大。
-
科學家揭示控制脊椎動物視網膜再生的基因調控網絡
科學家揭示控制脊椎動物視網膜再生的基因調控網絡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3 22:54:08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Seth Blackshaw、Jiang Qian和聖母大學David R.
-
一個與基因和身高有關的重要秘密
有人認為,GWAS研究遺漏了一些罕見的基因變異,以及基因與基因間的相互作用;還有人認為過去的那些雙胞胎研究中可能存在錯誤。但是,還有一部分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大部分與身高這一性狀相關的基因尚未被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相關基因或許就會慢慢出現。
-
上海科學家揭示染色質修飾調控植物基因表達的新機制
原標題:上海科學家揭示染色質修飾調控植物基因表達的新機制 植物沒法靠遷徙躲避不利的自然困境,它們又是如何適應環境開花結果的呢?8月6日,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分子遺傳國家重點實驗室何躍輝研究組,和杜嘉木研究組合作,分別在國際知名期刊《自然·遺傳學》上背靠背發表研究論文。
-
科學家揭示基因表達變化的動力學
科學家揭示基因表達變化的動力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19 11:29:19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免疫生物學與表觀遺傳學研究所Dominic Grün課題組,在細胞空間狀態下揭示基因表達變化的動力學
-
揭秘懷雙胞胎基因 大數據找到基因突變位點 後代身高或可基因測算
研究人員發現一個和雙胞胎妊娠顯著相關的基因突變位點,意味著懷上雙胞胎的「關鍵」被找到,後代的真實身高也可能通過基因測算。 南方人免疫力更強,後代身高或可通過基因測算? 10月10日,華大在深圳國家基因庫正式對外發布一項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中國人基因組學大數據研究成果。
-
我國科學家揭示茶樹基因秘密
近日,科學家茶樹全基因組組裝和茶樹起源演化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組裝了「龍井43」染色體級別的基因組,並揭示了栽培茶樹的進化歷史。該研究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和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主導,攜手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及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完成。
-
研究發現表觀遺傳學標記能調控抑癌基因的表達
來自洛克菲勒大學,美國NIH癌症研究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H3K4me3 Interactions with TAF3 Regulate Preinitiation Complex Assembly and Selective Gene Activation」的文章,發現一種重要的表觀遺傳學標記能調控著名抑癌基因
-
基因研究新突破:科學家揭開DNA甲基化之謎
所有的物種都用甲基標記它們的DNA。這樣做是為了調節基因表達,區分本地DNA和外來DNA,或者在複製過程中標記舊的DNA鏈。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努力分辨出哪種酶負責哪種模式。
-
這項裡程碑研究發現了約1萬個與身高相關的DNA位點
這項研究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基因組學數據研究,研究人員收集了400萬人的基因組數據,並確定了近10000個DNA標記,這些標記似乎可以完全解釋常見的遺傳變異對身高的影響。例如,就身高而言,排名前40的DNA標記只能解釋5%的身高差異。對此,科學界作出了許多可能的解釋,包括被GWA研究遺漏的罕見基因變異、基因-基因相互作用、以及雙胞胎研究出錯了。
-
中國人身高躍居東亞第一,那誰墊底了?
影響身高的因素有哪些?長期以來,身高一直被認為是衡量個人健康的重要指標。像其他表型一樣,身高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決定的。遺傳學是決定個體身高的主要因素,但對於基因如何控制人類身高仍存諸多疑問。此前,澳大利亞昆士蘭醫學研究所的基於3375對澳大利亞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的研究表明,身高的遺傳影響佔比為80%。但著名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曾試圖驗證基因對身高的影響時卻發現,排名前40的DNA標記只能解釋5%的身高差異。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4期:1/8癌症患者攜帶遺傳性突變,半數或被...
科學家揭曉謎團:基因如何控制人類身高近日,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Loc Yengo研究團隊在美國人類遺傳學年會上展示了一項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成果。該研究收集了400萬人的基因組數據,並鑑定出近10000個DNA標記,這些標記似乎完全解釋了「遺傳性缺失」的部分對身高的影響,至少對歐洲血統的人來說是這樣。
-
Nature Genetics:研究發現影響身高的基因
原因很可能在於基因的不同。英國科學家近日首次發現了一種對人類身高有決定性作用的基因,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種基因遺傳密碼只要有微小的變化,就可以促進身高增長一釐米。相關論文9月2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遺傳學》上。 領導此次研究的是英國半島醫學院(Peninsula Medical School)的Timothy Frayling。
-
Cell:研究發現表觀遺傳學標記能調控抑癌基因的表達
來自洛克菲勒大學,美國NIH癌症研究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H3K4me3 Interactions with TAF3 Regulate Preinitiation Complex Assembly and Selective Gene Activation」的文章,發現一種重要的表觀遺傳學標記能調控著名抑癌基因p53特異性靶基因的表達,由此指出了一種癌症表觀遺傳作用新機制
-
女孩子身高會突破168cm的3個標記,全中要恭喜了,早晚168
每個人對身高的標準和要求不一樣,同時,身高就跟體重一樣,僅僅是一個數字,無法代表直觀的視覺感受,如果身材勻稱苗條,即使一米七看起來可能也像是一米八,反之亦然。
-
科學研究稱男女身高差異與X染色體基因有關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俄羅斯《報紙報》2月8日消息,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科學家研究發現,男性普遍比女性高與男女兩性的X染色體數量有關。資料圖眾所周知,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男性則只有一條,而阻礙軟骨發育的基因恰好位於X染色體,即女性阻礙軟骨發育的基因強度是男性的兩倍,一旦軟骨停止生長,身高也就不再會增長。據了解,赫爾辛基大學的科學家是在研究影響男女健康差別的基因時,偶然發現身高差異的基因根源,他們在X染色體中發現了名為ITM2A的基因,正是這一基因決定了身高。
-
動物所利用聯合多分子標記等揭示譜系地理格局的形成過程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鳥類學研究組通過利用多個分子標記,對紅頭長尾山雀的譜系地理格局研究發現:分別以線粒體與核基因構建的譜系地理結構並不一致。溯祖分析結果表明,核基因中各線粒體譜系間存在顯著的基因流,甚至在異域分布的線粒體譜系間也存在大量的基因流。
-
科學家發現一種「神奇」蛋白:可控制基因 應對多重病症
為了維持肌體內所有類型細胞的正常發育及功能,身體需要謹慎控制一些基因的開啟或關閉。近日,墨爾本科學家首次展示了一種叫做SMCHD1的蛋白,它在基因調控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必要時將需要抑制的基因聚集到特定區域,並在該區域有效禁用它們的功能,從而有助於監控身體健康。
-
MIT科學家揭示這一神秘過程
研究團隊揭示了在記憶形成的不同階段,印跡細胞內的遺傳物質會發生表觀遺傳學和基因組3D結構上的大規模變化,這些變化調控了與記憶存儲有關的特定基因的表達。一百多年前,德國生物學家Richard Semon創造了一個詞「記憶印跡」(engram),表示記憶的產生會在大腦中發生某些物理或化學變化,如同腳印一樣留下某種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