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男子每晚起夜五六次,腎上長15公分巨大腫瘤,醫生:定期體檢

2020-12-05 都市現場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最近,南昌大學一附院收治了一位腎臟有巨大腫瘤的患者,手術取出的腫瘤長達15公分。

今年年初,江西宜春奉新的塗先生感覺身體有些不對勁,每天上廁所的次數很多,光晚上就要起夜五六次。

到醫院一檢查,原來,塗先生的腎臟上有個巨大腫瘤。9月底,醫生通過手術把病灶請了出來——一個長達15公分的腫瘤。

南昌大學一附院泌尿外科科主任傅斌:「大於十公分都叫巨大腎癌,在臨床上分期叫局部晚期,特別是這種腎癌特別容易轉移,腫瘤直徑一大,對全身影響都很大,局部這個腎臟就喪失功能了。」

今年43歲的塗先生是家中的頂梁柱,如果採用傳統開放型手術,創傷大、恢復慢,將來免疫力和體力都會受到影響;如果採用微創手術,後續的影響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

最終,醫生決定為塗先生做微創。術後第二天,塗先生就可以下床活動了,第三四天飲食基本恢復正常。

醫生說,塗先生的腫瘤之所以長這麼大沒有被發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沒有定期體檢的習慣。預防腎臟腫瘤,有些知識大家需要掌握。

南昌大學一附院泌尿外科科主任傅斌:」第一,和抽菸有關係,勸廣大菸民把煙戒掉,生活方式要健康,不要有太大壓力;第二,隔夜菜要少吃,一些其他醃製的食品也要少吃;第三,早查早篩,每年都做一到兩次體檢非常有必要。「

醫生了解到,塗先生的家庭特別困難,妻子早年離異,父親有多種慢性病,兒子剛剛考上高中也需要用錢,平時家裡靠低保維持生活。了解到這些情況後,科室的醫護人員還自發為塗先生組織了捐款。

相關焦點

  • 女士7年沒體檢腎上長大腫瘤竟不知
    7年沒體檢 腫瘤比腎大3倍手術切除了腫瘤 左腎及腎上腺沒保住桂林生活網訊(桂林晚報記者秦麗雲 通訊員黃薇)7年沒體檢,腎臟長出大腫瘤渾然不知。拖了一年沒體檢,小腹「懷」上了大包塊。昨日,記者從桂林市人民醫院了解到了兩個均因不按時體檢,讓小病拖成了惡疾的病例。
  • 男子腎功能不全又長「腎臟炸彈」醫生全力以赴為其「拆彈」保腎
    面臨絕境腎臟上長「炸彈」 若動手術可能腎臟難保57歲的李先生(化姓)家住黃陂,是一名造船工人。這兩年,他經常覺得腰疼,以為是幹活累了,也沒太在意。今年8月份,李先生在家裡突然感覺腰痛難忍,並且出現血尿,在一家醫院檢查後發現左腎不僅長了結石,還有多個錯構瘤,如果手術的話可能要切腎,由於右腎的腎功能也不好,餘生就得靠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李先生很絕望,但又不甘心。為了保腎,他四處求醫,經多方打聽,最後來到了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泌尿外科。
  • 37歲男子不痛不癢長蛋大腎臟腫瘤,第四代手術機器人抽絲剝繭「割」瘤
    「腰不脹不痛,也沒有尿頻、尿急和血尿,怎麼就長了這麼大的腫瘤?」在湖南省人民醫院泌尿一科接受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切除鵪鶉蛋大小的腎臟腫瘤後,長沙男子楊先生感慨不已。37歲的楊先生不久前體檢發現右側腎臟長了個東西,有鵪鶉蛋大小,趕緊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李遠偉主任醫師處就診。CT檢查顯示「右腎上極佔位」,瘤子約有26×23mm大小,高度懷疑為惡性腫瘤,隨即被收入泌尿一科病房。入院完善腎臟MRI等相關檢查後,證實為腎癌,需手術治療。
  • 42歲女星發文自曝右腎長7公分腫瘤,醫生曾建議切腎
    5月10日,42歲女藝人尹馨在個人社交平臺發文自曝了患病經歷,並表示現已出院,身體在轉好,不用粉絲擔心。尹馨講道,病情發現於4月份,自己無緣無故高燒了幾天,在醫院抽血檢查後,竟發現右腎有一顆7公分腫瘤,很多醫院判定已處於惡性二期,建議切除整個右腎。
  • 20公分大腫瘤纏住多根大血管,醫生「螞蟻啃骨頭」剝了15小時
    他們聯手用了15個小時,螞蟻啃骨頭一般一點點把腫瘤剝離下來,期間還將腎臟取出體外,剝離腫瘤後再移植回體內,成功保腎。手術過程中為治罕見惡疾遍訪全國名醫來自海南,年僅30歲的小符1年前運動後出現腰背痛,一開始沒在意,只當腰肌勞損處理,後面疼痛加重並反覆發作,迫不得已到醫院就診。
  • 溫州17歲高中男生患上直腸癌 腫瘤直徑約4公分
    劉長寶接診最年輕的直腸癌患者才17歲,不過幸好治療及時,預後不錯。17歲男生患直腸癌腫瘤直徑約達4公分龍灣人小唐(化名)今年17歲,是名高中生。在確診前,小唐以為自己是因痔瘡,時常有便血。後來,他的便血症狀加重,每天的大便次數也增加到5次至6次,每次都會大量便血,血還是暗紅色。
  • 13歲少年竟長9釐米巨大胰腺腫瘤,沒人願意開刀怎麼辦?
    13歲的兒童節,小磊的禮物是一場「新生」的手術。來自雲南的小磊,今年13歲,剛讀初一的他已長到1米70的個子。兩個月前,小磊在體檢中查出腎臟有積水,母親便帶他去當地醫院做了進一步檢查。沒想到,檢查結果顯示小磊的胰頭部長了一個大約9公分的巨大腫瘤!
  • 男子腎裡長420顆石頭醫生開眼 堅硬光滑整個腎幾乎被塞滿
    2015年6月4日,男子腎裡長了420顆石頭,愛吃豆腐不愛喝水形成腎結石,420顆大大小小的石頭被取出來畫面令人毛骨悚然,就連醫生也被嚇得不輕。這吃豆腐怎麼會患上腎結石呢?男子腎裡長了420顆石頭,這麼多年難道就沒有察覺一樣?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 17歲女孩患上3種不同腫瘤 醫生:基因突變導致 未來仍有患癌風險
    8月11日,據媒體報導,江蘇淮安一年僅17歲的女孩在高考前查出卵巢惡性腫瘤,而在她2歲多和16歲的時候,還分別患上過腎臟腫瘤和甲狀腺良性腫瘤,經過基因檢測得知,其病因或是由於基因變異導致的。報導稱,這名女孩在今年四月份的時候突然覺得腹部不適,就在家長的陪同下做了體檢,結果發現她盆腔裡面長了一個十幾公分的腫瘤。醫生表示,通過檢查發現,這名女孩的腫瘤相關標記物懷疑是惡性的,同家長協商後決定立即做手術。四月底的時候完成了手術,切出來一個大概十一二公分的卵巢惡性腫瘤。
  • 體檢查出腎錯構瘤,別驚慌!大於4釐米需手術
    張先生在單位做體檢,B超檢查發現其左腎長了個腫物,已有2釐米大小,醫生說是錯構瘤。這可把張先生嚇壞了,幾乎一夜未眠,第二天就拿著體檢報告到醫院就醫了。腎錯構瘤——這個疾病對很多人來說是陌生的,不過近幾年在體檢中有越來越多人被查出。這是怎樣的一種疾病?對身體有多大的危害?聽聽泌尿專家為讀者解讀。
  • 體檢肺部有陰影他不就醫只吃保健品 體內腫瘤3年瘋長10CM
    重醫附三院供圖 華龍網 發    華龍網5月29日20時56分訊(記者 黃宇)將養生手段作為治病方法,未及時就醫,致使體內腫瘤三年瘋長10CM。近日,家住重慶渝北區的54歲男子江得安(化名)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呼吸疾病中心接受了右肺巨大惡性腫瘤切除手術,切除了在其身體裡的13CM巨大惡性腫瘤。
  • 一位醫生痛述:「體檢」是怎樣把正常人「幹掉」的?
    對疾病的恐懼,會誘導每個人都想要定期體檢。不幸的是,所有的人都很享受這種「誘導」,進而心甘情願地成為「指標或數據不正常的人」,亦可稱為「非健康人」。 在加拿大多倫多的一位同學,去年體檢的結果是骨質疏鬆,醫生告訴她,她的骨頭疏鬆的程度相當於70歲的老太婆,不小心摔倒的話,就是粉身碎骨了。
  • 腎上長腫瘤能活多久
    腎腫瘤約9.5%是惡性的,良性的很少見.惡性的腎腫瘤依據發病年齡和病理解剖學的特點,可分為二大類型:①幼兒的腎腫瘤:多稱為腎胚胎瘤,大多發生在3歲以前.據統計,這種腎臟腫瘤佔幼兒惡性腫瘤的20%.②成人的腎腫瘤:常見於40歲以上,男性多於女性.發生於腎實質的癌腫稱為腎實質癌,發生於腎盂的癌腫
  • 媽媽以為是吃胖了,結果最後查出是個30公分的腫瘤
    在過去的5個月時間裡,小嘉媽媽一直以為,自己13歲的女兒可能只是長胖了。  直到小嘉痛得厲害,來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醫生看到她那個如同懷孕五六個月的巨大的肚子,都不禁吸了口冷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初一姑娘腹部日漸隆起,母女倆還以為是「長胖了」小嘉11歲初潮,平時月經也還算規律。
  • 中國發布丨5齡童長出第三個「腎」同濟醫院醫生為其成功切除「重複...
    但小兒外科副教授、副主任醫生李寧仍叮囑定期複查,有問題隨時聯繫。5歲的小金,雲南省普洱市人,因為左腎巨大囊性病灶不遠千裡來武漢就診。門診醫生檢查時發現小金的左腎已經大到左邊肚子鼓起來了,趕緊收入院進行檢測和治療。小金的媽媽說,她在懷孕產檢時,就已查出小金左腎有囊性病灶,即「重複腎」。
  • 「皮球」大腫瘤把肺部擠剩一半
    楚社錄提醒,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定期到正規醫院體檢,做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直徑12釐米大的腫瘤「霸佔」胸腔,肺部被擠剩一半    今年3月,60歲的老郭來到三門峽市中心醫院就診。    就在一年前,老郭突然感到右側背部鈍痛,有時疼痛持續數秒,有時疼痛又轉向右肩部,沒有規律。
  • 醫生勸告:四大惡習最傷腎
    醫生勸告:四大惡習最傷腎。一、幾個年輕尿毒症案例1、吳先生,今年25歲,9歲查出慢性腎炎,最近出現全身水腫現象,尿量慢慢減少到500毫升一天,尿蛋白1天3.9克,確診是尿毒症;2、李先生,39歲,兩年前體檢一切正常,也沒有發現其他慢性病,但是兩年後體檢,卻發現血肌酐1000多,也發現腎衰竭,確診尿毒症;
  • 眼球後方長了個直徑兩公分的腫瘤,32歲小夥眼球突出像金魚
    12日下午,32歲的王先生帶著一身的輕鬆,收拾完住院的物品,準備和家人一起返回臨沂的家裡,「太感謝醫生了」,出院前王先生連續說了很多次「感謝」。 沒有親身經歷過王先生十天前的事情,就難以理解王先生此刻的輕鬆。十天前,王先生的媽媽發現他右眼眼球明顯往外突出。
  • 體檢報告裡的異常指標 哪些最重要? 留意臨界值變化
    「對醫生提出的各種幹預、預防和治療措施千萬不可忽視,包括飲食、營養、鍛鍊、作息、藥物等建議。」趙小蘭說,有些體檢報告中,會出現如複查、定期檢查、進一步檢查等術語,這並不是醫生隨意開的,更不可輕視。  複查:指某一項檢查指標此次出現異常,如尿酸偏高,可能與檢查前飲酒有關,應在一周內第二次檢查。
  • 【健康提醒】倔強的中年男子三年未體檢,這次查出了癌症!
    【健康提醒】倔強的中年男子三年未體檢,這次查出了癌症!此前,因為身體好,工作忙,已有三年沒體檢,要不是今年開始的陣陣麻痺,從肩膀一直往上,最後「上頭」了,他還是那個倔強的中年漢子。陳先生因近日頭暈的厲害,來到醫院就醫,在做頭部CT時,影像科的醫生意外發現他的胸部有疑似腫瘤,建議他到胸外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