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有「小地球」之稱 古代被稱為「熒惑」

2020-12-08 中國網

核心提示:火星有「小地球」之稱,是地球軌道外的第一顆行星,顏色呈紅色,由於亮度變化大,在我國古代被稱為「熒惑」,有「熒熒火光,離離亂惑」之意。

  熒惑守心 資料圖

本文摘自:中新網,作者:佚名,原題為:《火星有「小地球」之稱古代被稱為「熒惑」》

據新華社天津11月23日電11月26日晚,天宇將上演「火星合月」天象。屆時,只要天氣晴好,人們憑藉肉眼就可觀賞到紅色的火星與一彎娥眉月浪漫相約的美麗畫面。

火星有「小地球」之稱,是地球軌道外的第一顆行星,顏色呈紅色,由於亮度變化大,在我國古代被稱為「熒惑」,有「熒熒火光,離離亂惑」之意。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說,整個11月,火星都在人馬座運行,亮度為1等。如果天氣晴好,夜晚時分朝向西南方天空,一眼就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其下落時間在22時左右,因為周圍沒有什麼亮星,一眼就可以把它認出來。

26日,是指認火星的好時機。當天日落後,農曆十月初五的蛾眉月如同一條小船在西南方天空飄蕩,在月亮左下方大約7度的天區,一顆星泛著紅色光芒,似乎在為月船「導航」。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火星。由於二者周圍沒有其他明亮的天體,這一天象清晰度較高。

趙之珩說,此次美麗天象,除用肉眼觀測外,天文愛好者用小型天文望遠鏡觀測「火星合月」,效果更佳。有興趣的公眾還可以試著找尋火星的極冠。火星兩極存在著白色覆蓋物區域,這就是極冠。火星南北極冠的大小和顏色會隨火星上的季節變化而變化。

相關焦點

  • 古人為何稱火星為「熒惑」?沒有天文望遠鏡,又是怎麼看到火星
    那麼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人們是怎麼探索宇宙星空的呢?由於火星發射任務每隔兩年多才有一個窗口期,導致我國火星探測任務不得不持續推遲。當時的發射畫面那麼我國此前的首顆火星探測器為什麼被稱為螢火一號呢,原來起這個名字是有歷史遠遠遠地,我國古人叫火星為「熒惑」,為了繼續古人的遺願該探測器取「熒惑」 的諧音螢火。
  • 在古代,為何火星被視為不祥之兆?
    紅色的火星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古已有之,從未停止,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對宇宙的了解也逐漸加深。火星由於其自然條件和地球類似,一度被懷疑有生命存在,因此火星也成了太陽系裡的熱點星球,火星探測事業也成了重要的發展方向。
  • 道教:金星(太白)、木星(歲星)、火星(熒惑)、水星
    在道教的諸多文化之中,五星文化由來已久,今天就為大家分享道教:金星(太白)、木星(歲星)、火星(熒惑)、水星。在古代民間傳說中,竟有太白星竊織女侍兒梁玉清私奔,逃入衛城少仙洞,四十六日不出,而為天帝搜捕之事。可見道貌岸然以整頓世風為己任者,大抵是年輕時已經風流過了。民間又有太白酒星一說,唐人盧肇《逸史》有一段:章仇兼瓊鎮守西川之時,令左右搜訪道術之士。有一酒家,常有紗帽藜杖者四人來飲,一飲數鬥,話談間常說孫思邈。一日飲酒畢,忽不見。
  • 述評:「天問」探火,解惑「熒惑」
    中新社北京7月23日電 題:「天問」探火 解惑「熒惑」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23日中午從南海邊的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啟程,奔向宇宙「星辰大海」中的火星,中國行星探測也由此邁出第一步。火星由於其肉眼可見的火紅顏色以及不斷變化的亮度和位置,在中國古代稱之為「熒惑」,被視為戰星、兇星。
  •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傳回地月合影!火星在古代的寓意是什麼?
    途中地球與月球形狀相似、一大一小,全新的觀看視角。圖片來源:中國探月工程微信號 火星,在中國古代天文學中稱作「熒惑」。火星顏色發紅,熒熒似火,從地球上看,火星運行軌跡和亮度變化不定,令人迷惑,所以叫做「熒惑」。 熒惑又名赤星、罰星、執法。在天象學中,火星代表著旱災、疾疫、兵亂、死喪等惡像,在西方的星相上,火星也代表著戰爭、死亡。
  • 火星衝日是好兆嗎預示著什麼 在古代這的確不是好兆頭
    今晚夜空中不但有月食,還將有火星大衝,大家都知道火星在古代有著特殊的意義,被稱為熒惑,那麼這次的火星大衝又預示著什麼呢?其實我們都知道這只是正常的天文現象,但古人不這麼看。   有「紅色戰神」之稱的火星將於7月27日(周五)13:13達到「衝」的位置,隨後於31日最接近地球。
  • 從古代「熒惑守心」到當代火星探測,中國人對火星的思考持續千年
    選擇這個時間發射,是為了搶抓這次火星探測的窗口期——地球與火星之間處於最近距離的時刻。火星在中國古代被稱為「熒惑」。因為火星熒熒似火,行蹤捉摸不定,故而得名。熒惑又名赤星、罰星、執法。又視火星在東方叫懸息,在西方為天理,在南方為火星。火星有個著名的天象叫「熒惑守心」,指的是火星在心宿(二十八宿之一,屬於東方蒼龍七宿,共三顆星,大部分在天蠍座,少部分在豺狼座)發生運行方向的改變,其運行方向或由順行轉為逆行,或由順行轉為逆行,並且停留在心宿一段時間的現象。
  • 火星上的金字塔,與地球上的金字塔有什麼聯繫?
    火星,一直是人類探索外星球的焦點。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在中國古代被稱為"熒惑",古羅馬時期被稱為"戰神瑪爾斯星"。在馬斯克的殖民太空計劃中,火星就是第一選擇。相較於其他行星,火星更容易生存,不僅僅是火星距離地球近,或是火星上有海洋湖泊的痕跡;而是NASA曾在火星上曾拍到金字塔的存在,或許在很久以前火星上生活著一群火星人。  1983年8月,美國一個名為「使命—火星」的獨立機構向新聞界發表了一個轟動性聲明:「火星有過或存在著文明。」
  • 沒有「天問一號」的古人怎麼看火星?
    火星(圖源:NANS)中國對火星的觀測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左右,當時的甲骨文中就有行星與彗星的記載。火星古稱熒惑,因其熒熒似火,位置捉摸不定,故名。得益於科技的發展,火星在現代已然沒有特殊的文化涵義,但在古代,火星不僅是天文系統裡重要的一部分,更與政治和社稷密切相關。中國古代有非常完善的天文學,商朝時便有專門的天文官員。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是歷代天文觀測和記錄的重點對象,其中,「熒惑(火星)」最受關注。
  • 古代火星衝日預兆 臨沂人眼中這是一種奇觀
    在古代的時候,都會設立專門的部門來觀測天象,古人認為不同的自然天象有不同的預兆,那麼在古代的時候火星衝日有什麼預兆呢?   在古代如果天空出現血月亮是大兇,或許是哪裡有人被冤死等等,而火星大衝在古代的寓意類似,他們會認為如此耀眼的光亮懸掛在天空自然不是好事。
  • 古今人類為何對火星如此著迷?
    也有的說大約4000年前,古埃及人稱他為「紅色之星」,把火星作為農耕之神來供奉;而古巴比倫人則稱這顆「紅色之星」為「死亡之星」;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好像對火星也沒有好感,認為自己在地球上的一舉一動總是被火星上的「人」監視著,所以為他取了一個不太友善的名字:Mars,即古羅馬戰神的名字,甚至把他視為「星際大戰」的恐怖星球。火星的英文名是Mars,這是羅馬神話中戰神的名字。
  • 「龍心」星,古人說它才是真正的火星,西方卻說它是「火星之敵」
    我們對火星都很熟悉,知道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地球的「鄰居」,我國於今年7月23日發射的天問一號也正在趕往火星的途中。但其實在古代大部分時間中,古人所說的火星,卻並非現在的這顆火星,而是指一顆恆星,它就是「心宿二」。
  • 《紅色星球》:讓你對「熒惑」不再疑惑
    古代把火星叫作「熒惑」,是兇兆,因為它「熒熒火光,離離亂惑。」《呂氏春秋·制樂》:「熒惑在心。」 也叫「熒惑守心」,是我國古代最兇的天象。因為,心宿二象徵著帝王,火星侵入心宿的天象,象徵著帝王有災。他們用古羅馬神話中的戰神馬爾斯來命名火星,認為火星是戰爭、流血或厄運的象徵。在很多科幻小說中,火星人都憑著他們的高科技來侵略地球。 「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再一次掀起了國人對火星的興趣。在全網熱議的同時,大家也希望能夠更多地了解這顆紅色的星球。
  • 「熒惑」,火德昭彰,巡行天下
    不僅是「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一,更在鍊度、煉丹等修行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在神仙信仰中,也有很多與火相關的神祇,常見的有火官大帝南丹紀壽天尊、火府統御丹陵大帝、火德執法熒惑真君、南鬥延壽星君陽明普度天尊、六星童子火鈴將軍、室尾觜翼四宿星君、南離曹徐都銀尊神、流鈴八衝神君、南嶽昭聖上帝、火府總轄閼伯大神、火祖燧人帝君、祝融輔炎真官、火府總司公正執法葉天君、火府首領靈感護法曹天君、主火無忌宋天君、飛火捷疾列天君、銀耀目威靈主政金雀將軍等。
  • 古人稱「火星衝日」為「熒惑守心」,這是為何?
    在古代,人們對天文現象十分的迷信。他們認為獨特的天文現象勢必代表著某種預示。他們給火星衝日起了個名字,叫"熒惑守心",這是為什麼呢?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它有著橘紅色的外表。
  • 火星到底是什麼樣子?真的有「火星人」存在嗎?
    火星,一個被科幻迷們喜愛的星球。因為它的表面被證實存在過水流侵蝕後的河流遺址。但是現在的火星是一片沙土的星球,沒有任何生機。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和地球算是老鄰居了。
  • 火星將成「第二家園」,長徵五號開啟探索之旅,改造火星指日可待
    除了金星以外,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在古代,人們將之稱為「熒惑」星,充滿著神秘和詭異。早在20世紀後期,美國便開展了火星探索計劃,運送了一批又一批火星探測車和探測器前往執行常規任務,傳送回來不少有用的數據。在質量和體積方面,雖然火星無法與地球相比較,但是兩者運行軌道和規律極為相似。而且美國宇航局(NASA)在火星上發現了液態水的痕跡和大量可用冰塊,因而火星是有希望可建造成為人類未來的第二家園。
  • 8日迎「寒露」火星與上弦月將上演「星月童話」
    天文專家介紹說,巧合的是,一場美麗天象「火星合月」會在這一天上演。屆時,只要天氣晴好,公眾用肉眼即可看到紅色的火星與皎潔的明月相互輝映、齊放光芒的景象。火星有「小地球」之稱,是地球軌道外的第一顆行星,顏色呈紅色,由於亮度變化大,在我國古代被稱為「熒惑」,有「熒熒火光,離離亂惑」之意。
  • 在地球之外,在火星之上,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美國宇航局發射窗口打開前40天的裡程碑,但是在它降落到這顆紅色星球之前,科學家團隊必須在地球上測試它的耐力的效用。今年早些時候,因為內華達州沃克湖的一個乾涸湖床的地貌與火星上的傑零隕石坑相似,所以一個名叫「毅力」的由七名科學家組成的小組去到那裡,而這正是「毅力」的目的地。
  • 在地球之外,在火星之上,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怎樣的場地模擬火星更好?-沃克湖床的乾燥、沉積形成的環境與火星上的Jezero隕石坑非常相似,據說那裡曾有水源。(足以說明,火星上的腳印完全是另一回事。) 他們還必須找一個未經探索的區域。有幾個著名的模擬火星地點——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然而,內華達沙漠的這一部分從未用於這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