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成果普惠大眾走進千家萬戶—中國經濟網

2021-01-11 中國經濟網
航天科技成果普惠大眾走進千家萬戶

2021-01-05 13:42 來源:消費日報網

  2021年1月4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八研究院第811所與北京思悅智慧品牌策劃有限公司合作授權儀式在上海舉行,思悅智慧作為航天八院811所的核心合作夥伴,成為「天問一號「同源光電晶片全光譜智能護目鏡的全國唯一授權代理商,將中國航天世界領先的科技成果,轉化成大眾的必備愛眼工具。

  

  (授權籤約)

  航天八院811所研發的 「天問一號「同源光電晶片全光譜智能護目鏡,採用「天問一號「太空飛行器中的高效砷化鎵太陽能電池、感光發電一體化智能晶片、柔性扭曲相列液晶貼片等多項航天專利技術,具有極速智能變色、智能濾光、視覺增強、太陽能發電等獨一無二的優點,有效阻止有害光線對人體眼部的傷害,降低白內障、視網膜脫落等眼部損傷發病率,一經央視新聞聯播發布,便備受矚目。

  「天問一號」太空飛行器與「天問一號「同源光電晶片全光譜智能護目鏡天地呼應、一脈相承,不僅填補了智能護目鏡領域國內技術及產品的空白,而且寄託了航天科技創新者與科技成果推廣者共同的「科技興國」中國夢;「天問一號「同源光電晶片全光譜智能護目鏡不僅踐行了「創新和綠色」的發展理念,還實現了「航天技術大眾化」、「科技應用日常化」和「產品智能化」。

  

  (「天問一號「同源光電晶片全光譜智能護目鏡產品研討會)

  在授權儀式上,航天八院811所所長朱凱先生表示,此次與思悅智慧合作是航天八院811所的一次創新嘗試,是航天技術走進千家萬戶的開端,是高科技成果轉化和共創經濟發展的有力證明。此次授權給思悅智慧的是「天問一號」太空飛行器中應用的航天技術,未來還將繼續在「風雲系列衛星」、」嫦娥月球探測軌道器」等航天技術的產業化應用。

  

  (朱凱所長致辭)

  思悅智慧作為擁有十年品牌策劃和品牌運營的專業化服務公司,本著「科技惠民」的初心,肩負「產業興國」的使命,攜手華潤生命科技集團、華潤置地集團和眾多業內合作夥伴,落地瀋陽眼科學園區---瀋陽光明小鎮,讓航天科技、航天理念和航天夢想影響更多人,功能惠及更多人,情懷鼓舞更多人。思悅智慧將發揮品牌建設、產品設計、渠道拓展、精準營銷、體系建設等優勢,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全程呵護、全程陪伴、全程支撐「天問一號「同源光電晶片全光譜智能護目鏡成長。思悅智慧總經理張金玉女士透露,本次合作只是航天科技產品產業化的第一步,未來,思悅智慧還將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華潤生命科技集團、華潤置地集團、瀋陽眼科學園區---瀋陽光明小鎮深度合作,整合各方優勢進行航天科技產業化全國布局,開啟「航天進萬家」新篇章。

  

  (張金玉總經理致辭)

  參加此次授權儀式的有瀋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清華大學、華潤生命科學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華潤生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華潤置地東北大區、華潤置地東北大區瀋陽置地等單位領導和嘉賓。

(責任編輯:支豔蓉)

【廣告】(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企業宣傳資訊,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宇航食品航天應用科技成果推廣新聞發布會在濟南圓滿舉辦
    2018年6月8日,由山東萃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辦、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宇航食品產業聯盟指導、北京神飛航天應用技術研究院支持、中國縣域電商專家指導委員會及217家媒體聯合支持的《宇航食品航天應用科技成果推廣新聞發布會》在濟南隆重召開。
  • 航天放飛中國夢,新中國成立70周年航天生物產業取得輝煌成果
    日益嚴重的老齡化問題,持續增長的慢性病患病群體,成為影響我國居民健康、阻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近年來,中國健康產業相關法規政策密集出臺,「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
  • 天津航天郵局正式揭牌成立_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經濟導報網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李聰琮攝影  記者王敏圖文報導  12月11日,設在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天津基地的天津航天郵局正式揭牌成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楊宏擔任航天郵局名譽局長。現場,跟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天津運抵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的船運搭載紀念封也同時亮相,天津航天郵局將其贈予天津郵政博物館永久收藏。
  • 與中國航天「零距離」——走進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
    [新聞頁-臺海網]臺海網9月19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神舟飛船返回艙、降落傘、艙外航天服等航天珍貴實物,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長徵運載火箭等太空飛行器模型公開亮相;依託VR、AR、3D等先進技術的互動展示展品,特色鮮明的航天文創產品……18日,「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活動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
  • 區塊鏈技術助力合作經濟抹鏈科技參加中國合作經濟與普惠金融論壇
    2021年1月3日,由"三位一體"合作經濟研究組、中國信合聯盟學術委員會主辦的中國合作經濟與普惠金融論壇暨紀念"三位一體"合作經濟改革十五周年活動在京成功舉辦。本次論壇旨在紀念"三位一體"合作經濟思想正式提出及先行試點十五周年,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特別是"三位一體"合作經濟思想,總結提升各地改革創新經驗,深化理論、政策和法律研究,促進"三位一體"合作經濟全面發展。生產合作、供銷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體"的新型合作經濟及其組織,最初在浙江瑞安等地先行試點取得成功經驗。
  • 走進新國企:航天科工發布軍民融合發展成果
    中新網7月7日電 7月6日,由國務院國資委組織的「砥礪奮進新國企」系列採訪活動走進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活動上,航天科工從新產業、新平臺、新系統等多角度展示軍民融合產業的發展成果。;面向商業航天的「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正式開建,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將實施一周內連發4顆衛星,實踐衛星星座的快速構建……近年來,航天科工在商業航天領域深耕細作,一連串的可喜成果讓社會各界感嘆。
  • 宜信普惠:金融科技鑄造美好未來
    成都作為國家西部經濟重鎮,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作為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實踐的傑出代表在本次論壇輸出的諸多創新案例,為論壇提供了更多的實戰資料,豐富了論壇的成果和內涵。金融科技的日新月異對整個金融業態的改變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作為中國金融科技的創新實踐企業代表,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唐寧在「數據與技術在金融行業中的應用」圓桌論壇上表示:「金融是百業之首,金融興百業興。金融科技的核心邏輯是利用技術讓金融變得更加普惠、更加高效、為實體經濟帶來更大價值。
  • 2020中國航天超級年,「中國航天文創」重磅登場
    ,致力於讓航天科技和文化走進大眾生活,搭建航天文化產業創新服務平臺,通過文化創新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實現航天科普教育、文創產業、航天文旅等領域特色化、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激發大眾探索創新熱情,促進全民科學素養提高,助推國家科技創新驅動發展。
  • 與中國航天「零距離」——走進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
    臺海網9月19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神舟飛船返回艙、降落傘、艙外航天服等航天珍貴實物,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長徵運載火箭等太空飛行器模型公開亮相;依託VR、AR、3D等先進技術的互動展示展品,特色鮮明的航天文創產品……18日,「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活動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
  • 一批航天科技成果精彩亮相
    ……前不久,在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舉辦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二屆創新創意大賽上,一批前沿航天技術及其民用創新成果精彩亮相。大賽共有60項科技成果進入半決賽,涵蓋電子信息、物聯網、新材料、無人系統等領域。最終,新型鋰電池熱失控預警及自動滅火裝置等3個項目獲得金獎,基於無人機邊緣計算平臺的有限像素目標識別算法與模型量化技術研究等6個項目獲得銀獎。雙手懸空,不需藉助任何裝備,屏幕上的無人機隨手勢起伏而變化,手部皮膚還有著明顯的觸感。
  • 氣象現代化成果普惠雪域高原!氣象部門全力援藏成效顯著_資訊_中國...
    、雲南、甘肅、青海四省涉藏州縣氣象部門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成績,氣象科技成果普惠雪域高原。  全國氣象部門第六次西藏工作會議提出,準確把握新形勢下黨中央的治藏方略,加快推進西藏特色的氣象現代化建設,統籌推進涉藏州縣氣象現代化建設,舉全部門之力,業務、科技、人才、資金多管齊下,全方位支援西藏氣象工作。  2016年以來,中國氣象局出臺全面推進西藏氣象現代化保障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政策文件,推出幹部援藏、西藏人員招錄等方面的特殊優惠政策。
  • 加強科技創新 建設航天強國 弘揚航天精神
    、航天技術成果轉化等社會熱點問題切入,結合專業所長,深刻解讀火星探測背後的故事,揭示中國航天的成功秘笈,為網友們送上了一場高質量的精神盛宴。  梁小虹書記認為,中國航天的質量文化觀主要包括「質量是政治、質量是生命、質量是效益」等理念。對包括中國航天在內的所有從事國家重大工程、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的單位和科研成果而言,質量首先是政治,中國人的探火、探月、空間站、全球導航系統等重大工程容不得失敗,這種失敗不僅僅是一種技術上的失敗和經濟上的損失,更重要是政治上的損失和壓力。如果沒有政治上的考量,沒有政治上的責任感,航天工作就很難做好。
  • 中國航天育種卅三載學術成果在穗發布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李靜、李宗澤、記者皮澤紅報導 11月10日,第三屆中國高科技產業化高峰會議的重要分論壇之一——航天育種2020論壇在廣州高新區舉行。,是我國航天育種事業33年發展歷程的系統性學術總結成果。
  • 人工智慧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你認為可能嗎?
    所以,走進千家萬戶是非常有可能的。很多的朋友可能會說機器人那要有多貴啊,不可能家家都有。曾經電腦剛出來的時候,多少人認為那只是科學家、專業人士用的高端儀器,就連IBM那樣的科技公司都認為賣不了幾臺,現在,我家、辦公室電腦加起來有4臺……曾經大哥大剛出來,那會兒萬元戶的稱號也剛剛過氣,作為一臺就需要一萬多的東西,待機時間也才幾個小時,多少人覺得小賣部的固話就挺好,家裡的座機都沒什麼買的必要!
  • 世上最硬的木頭,古代拿來做戰船,現在走進千家萬戶的廚房!
    導讀:「世上最硬的木頭,古代拿來做戰船,現在走進千家萬戶的廚房!」在我們國家經濟發展不斷變好的情況下,帶來的最顯著的變化就是,人們的腰包悄咪咪的就鼓了起來,人們手頭上也有了更多可支配的閒錢,在生活質量方面也是有了顯著的提高。
  • 宜信普惠:宜信公益走訪鄉村,期待善意的「種子」發芽成長
    這,就是中國鄉村常見的景象。對於大多數在大城市生活的人來說,不見得能適應這樣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但一群十幾歲的孩子,卻在這樣的環境下,進行了一場暑期鄉村公益實踐之旅。他們中大部分是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客戶的子女,在宜信普惠母公司宜信的帶領下,深入位於江蘇陸口的格萊珉中國進行了為期五天的學習、農戶走訪、鄉村調研和公益實踐,一起完成有關鄉村發展、金融扶貧的調研報告。
  • 綠色環保,豌豆垃圾處理器走進千家萬戶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綠色環保,豌豆垃圾處理器走進千家萬戶 長久以來,廚餘垃圾的處理都備受人們關注,在環境汙染不斷加劇的情況下,如何更好的進行生活垃圾的處理是大家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近日,由江蘇豌豆垃圾處理器製造有限公司推出的豌豆垃圾處理器在不少消費者之間流行起來,人們通   原標題:綠色環保,豌豆垃圾處理器走進千家萬戶   ​長久以來,廚餘垃圾的處理都備受人們關注,在環境汙染不斷加劇的情況下,如何更好的進行生活垃圾的處理是大家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 我國商業航天企業已超160家 - 市場環境 -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截至目前,我國商業航天企業數量已超過160家,這是記者近日從首屆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上了解到的。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資產經營部部長萬彥輝在論壇上表示,截至目前我國已有超過160家商業航天企業,涉及產業包括火箭、衛星等配套和總體製造、衛星測控、地面設備製造、通信衛星及遙感衛星的運營服務。
  • 金融科技對普惠金融發展推動效用的實證分析
    這些重要論述為下一步依託科技推動我國普惠金融精準扶貧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提出了「發展普惠金融」至今,在經濟新常態大環境之下,我國發展經濟必然要求減少城鄉收入差距,而普惠金融的內在特徵就是給予儘可能多的社會弱勢群體便捷且公平的金融服務,其首要目的即是降低各階層的收入差距。
  • 中國金融科技和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報告(2020)
    金融為民、科技向善的屬性進一步顯現,金融科技健康良性發展循環逐漸形成。全球形勢變化加速了我國金融科技「雙穩」結構的成型和新階段的塑造。2019-2020年,金融科技的發展上了一個新臺階。金融科技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各國在金融科技關鍵底層技術布局進一步加快。中國金融科技增長穩定,發展潛力不斷激發。「ABCD+」技術生態正在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