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歐洲的騎士教育體系

2020-12-09 騰訊網

歐洲中世紀的騎士階層的形成有著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特色,從古希臘時期莊嚴的武器授予儀式,具有忠誠關係的親兵制,以及具有依附關係的古羅馬庇護制中誕生的維繫領主和軍事力量之間的正式紐帶關係,形成了騎士制度和文化體系。

西歐社會在中世紀時期動蕩不安,戰亂四起,要想屹立不倒,必須要有雄厚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人們的思想也需要一種精神引導,社會秩序需要一種精神去統一。而虔誠的宗教信仰和基督教理想所駕馭和整合的騎士精神,就成為了應運而生的精神思想。

騎士教育是歐洲中世紀時期除了教會教育之外,世俗教育的主要形式,它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並沒有專門的教育機構,也沒有專職的教育人員。它在騎士生活和社交活動中進行,而且具有世襲性,是一種較為封閉的貴族文化體系。

中世紀的騎士教育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一般在約8歲之前是家庭教育階段,由母親在家撫養和教育,主要進行學習宗教知識、道德教育和初步的體格訓練。

在8歲到14歲的階段,是侍童教育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被送往高一級的貴族家庭裡當侍從,侍奉主人和主婦,同時學習上流社會的各種應酬答對、交往禮儀。

從十四五歲開始,就是侍從教育階段了,這個時期的男童已經長大,可以跟隨領主當侍從,學習騎士「七技」,包括騎馬、遊泳、投槍、擊劍、打獵、弈棋、吟詩。這個時期的學習主要以軍事戰鬥技能為主,如果爆發了戰爭,也要跟隨軍隊出徵。

一般到了21歲,騎士的教育就算是完成,會舉行授職典禮,授予騎士稱號,並且會專門配備長劍、長矛等武器,成為一名真正的騎士。

騎士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訓練一批能夠保護封建貴族和奴隸主利益的武夫集團,因此教育的內容最重視的就是兩點:品德和能力。品德方面最重要的是「忠誠」,在中世紀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能力則是軍事方面的徵戰能力,也是騎士教育的主要側重點。

只要滿足了「忠誠」和「武力」就具備了成為騎士的基本要求,因此相對來說,騎士教育在文化、科學、知識方面非常的貧乏。其教育方式和內容則以簡單實用為主,培養了當時社會所需要的實際應用人才。

騎士教育體系的成立是中世紀時期特殊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所決定,符合當時的社會需求,也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到了中世紀後期,家庭化封閉化的騎士教育體系漸漸被城市教育所取代。不過騎士精神卻流傳下來,後來成為了紳士精神發展的基礎。

相關焦點

  • 西歐中世紀的教育
    一 基督教教育1 基督教教育的形式、機構和教育內容2 形式:學校教育是歐洲中世紀教育的普遍形式3 教育內容:七藝 ,但神學是最高的王冠二 基督教的教育思想認識論——信仰高於理性目的論 ——為宗教與教會服務二 騎士教育騎士教育是這一時期西歐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產物 ,也是一種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
  • 中世紀重甲歐洲騎士如何對抗輕裝伊斯蘭騎兵?
    在德語版的《蘭斯洛特傳奇》(蘭斯洛特為十二圓桌騎士之一)中,也曾描繪他的監護人將他送至僧侶處接受讀寫教育。從12歲起,對年輕騎士的教育就開始側重於騎術、紀律、使用長矛盾牌、規避敵人攻擊等方面。12世紀的馬上長矛比武和錦標賽漸漸地不再是一種軍事演習,而變成了貴族騎士熱衷的體育項目。但醫院騎士團的團規對騎士比武並不推崇,只有大團長在場時方可舉行。
  • 歐洲中世紀時期的基督教育
    歐洲中世紀時期是指公元5世紀(公元476年)至公元15世紀中期(公元1453年)中間將近一千年的時間。這段時間內歐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統治,各個封建領主軍閥之間混戰不休,戰爭頻繁。再加上天主教對於人們思想的禁錮,導致科技和生產力發生停滯,使得歐洲的文明史發展極為緩慢。在世界史上,這個時間段被描述為充滿了無知、迷信的「黑暗時期」。事實上,在中世紀時期,歐洲的教育體系依舊在發展,只是因為時代的局限性和歷史背景,有著其獨特的特點。
  • 黑暗的歐洲中世紀為何沒有農民起義?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記錄員範煒,ID:fw-note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大陸像掐斷了能量源一樣進入了長達千年的黑暗中世紀。(宗教裁判所審判女巫)除了恐怖的黑死病,中世紀的歐洲社會生活也也粗鄙不堪,和同時代的中國和阿拉伯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如當時的《禮儀書》居然規定:「痰不要吐到桌子上,也不要飛過桌子」。某宮廷規矩有這一條:「每一個人,無論是誰,白天黑夜,餐前餐後或就餐期間,都不能在走廊裡、居室內、樓梯上、石階上隨地大小便」。連金碧輝煌的宮廷都如此,當時的歐洲社會髒亂差可見一斑。
  • 歐洲中世紀十大著名城堡風景圖
    中世紀的歐洲,由於採邑制度的實行,使得土地的所有權被分散到各位貴族,騎士的手中,政治上四分五裂,帝國,王國,公國,騎士領地等多種多樣,大大小小的封建政治實體遍布各地。沒有人能夠說清楚他們之間的邊界,也沒有人能夠完全梳理清楚他們之間的聯繫。各等級的封建貴族之間經常爆發各種原因引發的戰爭,所以他們時時備戰,常常參戰。
  • 郭學明:歐洲中世紀之三——自治城市,自由的保障
    (法國中世紀興建的小城科爾馬)2.城市市民要求自治城市的出現打破了封建社會秩序。城市建立了獨特的自治體系。中世紀歐洲城市大都是自治的。有兩種類型的城市自治。一種是封建領主頒發了特許狀的沒有主權的自治城市,還有一種是有著獨立主權的城市共和國。前者是歐洲大多數城市的模式,後者主要出現在義大利北部。
  • 中世紀、歐洲與封建的時間差
    按通常的理解,歐洲的中世紀是封建的時代。但是,這樣一句簡單的話之中,卻包含三個需要解釋的概念——中世紀、歐洲與封建,三者出現的時間點各不相同。公元390年的羅馬帝國,分成東、西兩部分,環繞地中海,其中包含歐洲大陸的一小部分。
  • 教會學校:中世紀歐洲「免費」的基礎教育,是如何實現的
    中世紀歐洲哥白尼和伽利略等天文學家和科學家的遭遇,讓我們把教會看成了中世紀歐洲反智的總指揮部,教會仿佛成了宣揚愚昧的後臺,然而揭開歷史的面紗,我們卻會驚訝的發現,中世紀歐洲的教會學校是在衰落的希羅文明,和文藝復興期間維護歐洲文明火種的根基,是歐洲一切近現代教育的發源地,教會做為阻礙理性知識傳播的主要推手,又是基礎教育醞釀的溫床。
  • 看歷史學英文——歐洲中世紀基本三元素(不是風、火、水)
    說起歐洲中世紀(the medieval age),在我們心中總是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那麼到底歐洲中世紀是什麼時候呢?我這有一張自己總結的時間軸。(the medieval age);中世紀騎士-僅供參考從14世紀往後,便是歐洲現代時期
  • 中世紀的歐洲資本主義開始發展,文藝復興思想也應運而生
    中世紀的歐洲在我們現在看來就是一個黑暗的時期,那時正是基督教主導下的歐洲社會,不論從政治、經濟還是思想文化方面都呈現出了基督教的鮮明特點。這種社會各方面的單一發展和單一特徵,使得整個西歐世界在中世紀時期展現出了文化枯竭的發展趨勢。
  • 「拒絕欺凌」——從5個維度解析歐洲中世紀婦女的生存狀況
    首先,要回答上述兩個問題,我們得先明確下歐洲中世紀的時間劃分,如下圖所示。第一階段是中世紀早期,歐洲文明在這一時期主要還是受到了羅馬以及希臘文化的影響,在社會結構中,女性充當了家庭主要勞動力和繁衍工具,地位低下。
  • 魔獸9.0:雷文德斯與中世紀歐洲的花火,哥特文化的藝術升華
    序:雷文德斯在本次《暗影國度》中將作為最後一張地圖出現,也是第一個資料片的首個團隊副本[納斯利亞堡]的所在地,整張地圖充斥著濃鬱的哥德式風格,這些哥特文化和中世紀氛圍的揉合最終呈現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雷文德斯。那麼接下來,歡迎來到中世紀歐洲,而冥冥之中更有趣的是,歡迎來到中世紀法國!
  • 文化發展與歐洲中世紀文學
    這項成果是一部系統論述歐洲中世紀文學風貌以及其與文化關係的著作。作者針對國內歐洲中世紀文學研究比較薄弱的狀況,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所導致的思維方式的變化、維繫方式的變更以及文學自身發展的傳承規律為學理根據,從來源論、演進論和成就論三個維度對歐洲中世紀文學現象進行了重新審視,全面探索了中世紀西南歐、拜佔庭、北歐文學產生、發展的文化淵源、演進機制、基本成就和藝術特色。
  • 我讀︱李騰:歐洲中世紀研究博學傳統的回歸
    比如,在真正作為開篇的《文學與教育》這一章中,他從希臘古典時代的教育一直談到大學建立,並以此賦予了整個西歐文明一個層累式發展的模式。無論是主題學還是隱喻學,又或者詩歌與哲學、神學的關係,庫爾提烏斯總將目光投射到更為晦暗的古典時代,並試圖在千年流轉中捋出一條若隱若現的線索。在他的寫作中,歌德和荷馬、維吉爾之間可以無縫對接,伊西多爾的百科全書也能與莎士比亞建立起親緣關係。
  • 騎士 中世紀戰爭菜單翻譯漢化圖文攻略
    騎士中世紀戰爭的英文界面對英語較為抱歉的玩家們無疑是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恐怕有很多玩家因為看不懂英文的緣故遲遲沒有入手騎士中世紀戰爭這款遊戲,不過不用擔心,今天巴士單機遊戲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一篇騎士中世紀戰爭菜單翻譯漢化圖文攻略。
  • 劉景華:中世紀城市與歐洲文明成型
    精心地構築城市自治體系,是市民精神的充分展現。中世紀晚期新的市民階級更加凸顯了這種市民精神。市民階級作為城市資產階級的前身,是在15、16世紀西歐進入全新階段時逐漸形成的。城市中產階級來源面廣,包括:(1)處於上升階段的獨立手工工匠;(2)滲透手工業生產部門的商人資本家;(3)因從事國際貿易而發跡的商人;(4)城市新的職業群體即律師、醫生、公證人等;(5)從事文化、教育和藝術事業的精神勞動者。
  • 手持騎槍跨上戰馬,重返中世紀,進行一場騎士間的對決
    大家好,我是克魯格,今天為大家帶來第十三期的遊戲推薦,今天推薦的是動作類遊戲《騎士對決》(Rival Knights)。一提到「中世紀」、「騎士」這幾個詞語,我想大家的腦海中就會出現連人帶馬全副武裝的重裝騎士手持巨大的長矛衝向敵陣的震撼場景。
  • 明日方舟世界觀原型:披著廢土文明的皮的歐洲中世紀
    泰拉世界很顯然是一個縫合成品,文明科技較為發達,然而仔細推敲,可以看出其基礎骨架是歐洲中世紀,廣泛流行的礦石病正是歐洲中世紀四處肆虐的黑死病,而羅德島的原型,則是中世紀時期著名的歐洲騎士團——醫院騎士團,即聖若翰騎士團,在十字東徵退潮之後,先遷徙到賽普勒斯島,羅德島,馬其他島,而羅德島的名稱就來源於此
  • 歐洲中世紀《女子穿衣指南》
    自然,中世紀的女人們也不例外——從早期的羅馬古典風格到15世紀初期的流蘇款式,女子服裝在愛美的潮流中發生了巨大變化,審美標準亦產生了根本上的改變。那麼中世紀的女裝究竟經歷了什麼改革?審美情趣又有什麼不同呢?本篇文章將為你揭曉答案。
  • 徵戰中世紀歐洲數世紀的英格蘭為何無法建立起本國的常備軍?
    在中世紀時期的英國,國家的軍隊主要由騎士構成,其餘還有少量的僱傭軍隊以及民間軍隊,這時期的英國並沒有建造國家常備軍隊,國王只有少量的私人衛隊,而是否擁有強大的軍力對國王權力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諾曼徵服後,威廉一世能夠組織起來的騎士軍隊為7千人,和平期間騎士每年訓練50天用於保證軍隊的素養;遭遇戰爭和遠徵時騎士服役2個月,之後的費用由國王承擔。貴族作為國王封臣有義務為國王進行戰爭,但不代表國王可以隨意號召貴族和他的軍隊。查理一世期間有部分貴族向國王宣稱只有義務在國內履行義務,拒絕在海外進行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