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們大多數人都看過人與自然中的棕熊在河裡捕魚的場景。我們可能驚嘆於棕熊高超的捕魚計算,可能驚嘆於河流的魚兒膘肥。但在棕熊大口吃魚的同時,我們不免有這樣的疑問:難道棕熊不怕魚刺嗎?要知道我們人在吃魚時是多麼小心翼翼。
原因歸結如下:
一、棕熊吃魚的方法和人不同。相信細心的小夥伴已經想到了兩者的畫面,棕熊吃魚是以吞為主,咬為輔;而我們人吃魚時要細嚼直至嚼碎到能讓我們的食道接受為止。這樣棕熊的嘴也好食道也好都不大可能與魚刺接觸,而是魚刺魚肉直接到胃部一起消化掉。而人類因為要細嚼,會促使魚肉和魚刺分離,這樣魚刺與我們在嘴部食道接觸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也就增加了被卡住的概率。
二、棕熊與人的食道堅硬程度不同。由於棕熊是吃生食的,它肯定進化出了較為堅硬的食道內壁,這樣即使在吃魚時有幾根魚刺會與魚肉脫離也不會輕易地在食道卡住。而人類吃的是熟食,進化出的食道內壁自然沒有棕熊般堅硬,魚刺進入食道時比較容易卡住。
三、將魚烹飪熟後會導致魚肉與魚刺更容易分離。棕熊肯定是不會將魚弄熟再吃的,它吃生魚,魚肉與魚刺還緊密相連不易脫落,這樣也就不會卡住食道了。而人吃魚時在將魚加工熟的過程中也破壞了魚肉與魚刺的緊密程度,在吃時魚刺容易分離出來,自然也就容易卡住食道。
不同的吃食物方式在時間的催化下,進化出了不同的食道結構。或許這就是自然之力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