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西北地區很少吃魚?

2020-08-20 小流氓兔nz

這種現象有多方面原因。其一,自然資源。這幾個地方水系不發達,降雨量不豐沛,水資源不豐富。有些地方的枯水期長,甚至時常斷流、乾旱。而且冬季寒冷期長。這種自然條件環境不利於魚類生長,因而魚類出產資源不豐富。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類基礎的食物首先是就近採集。魚類資源少,人們自然就不會苛求吃魚,更不會把魚列為日常必備食品。

但這並不代表這幾個地方不產魚。在河流方面,有貫穿這三省的黃河,甘肅有洮河、湟水等,山西有汾河、清漳河、沁河、桑乾河、滹沱河等,陝西有延河、洛河、渭河、漢江、嘉陵江等河流。只是魚的品類、總量沒有南方多,以草魚、鯽魚、鯉魚、鰱魚、鯰魚、黃刺魚等居多。例如「黃河鯉魚」自古出名。《詩經》中有「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說的就是黃河鯉魚。黃河鯉魚是黃河的特產,位列中國四大名魚之首。只是相對於水系發達、河流密布、魚塘多的南方、東部沿海地區而言,陝西、山西、甘肅的魚類出產少,而且品種沒有南方、東部沿海地區多。

其二,飲食習慣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類的飲食習慣具有明顯的地域化特點,這與自然資源、水土特,性、歷史文化、民族風俗等有著密切關係。這幾個地方的主要農作物為小麥、穀子、高梁等,個別區域出產水稻。因而飲食習慣以麵食為主。而魚和麵食不好搭配。因為盛產牛羊,因而肉類食品除了常規的豬肉、雞肉等之外,還有豐富的牛羊肉。這幾個地方的麵食、牛羊肉飲食品類豐富,花樣繁多,因而魚類食品就顯得可有可無了。

另外,因為選擇吃魚的機會不多,對魚的烹飪方式也就很少,以清燉、紅燒、糖醋為主,花樣少。那麼自然就覺得魚類食品誘惑力小,興趣不大。例如在民間,清燉鯽魚湯用於清火、催乳,紅燒鯉魚是常規的做法,還有把魚塊裹上雞蛋、麵粉進行油炸等。以前商品經濟不發達,超市生鮮少,冰箱還未普及,因而人們在臘月準備年貨時,有的會從超市買回帶魚,或者把鮮魚殺好,掛起來風乾,到過年時再加工烹飪食用。

因為吃魚少,對吃魚的技巧也就不嫻熟,就容易被魚刺卡住喉嚨。這對於習慣大口吃肉的北方人而言,是個尷尬的事情。因為吃魚少,就會對做魚的烹飪技巧陌生,甚至覺得刮魚鱗、取內臟等麻煩,身上還會沾上魚腥味。但在盛產魚類的南方,在這方面就積累了很多技巧。例如湖南人做魚時會放些紫蘇類植物,以祛除腥味、提鮮味。因而,北方很多人覺得魚的加工方式麻煩、吃法花樣少、烹飪方式生疏。久而久之,也就對魚的興趣不大。

結論:所以,這幾個地方吃魚少,是自然資源、飲食習慣等因素造成的。而且飲食習慣與吃魚少這兩者互相形成作用力,形成了一種習慣循環。吃魚少,就會覺得做魚、吃魚麻煩;嫌做魚、吃魚麻煩,就會少吃魚。反駁觀點:至於有人認為,這幾個地方吃魚少,是因為當地魚的價格貴。這是個幼稚的偏見。吃魚的人少,市場需求少,而商家反倒把魚賣貴,這種做法豈不是自尋死路?有人認為,這幾個地方吃魚少,是因為沒錢。這個說法更好笑。一斤牛羊肉的價錢,是一斤魚的幾倍、十幾倍。而當地人放棄便宜的魚,而喜歡吃更貴的牛羊肉,能說當地人沒錢吃不起魚嗎?在商品經濟、物流日益發達的今天,這幾個地方當地稍有規模的超市,有豐富的魚類出售。在一些稍有規模的城市,還有一些水產海鮮市場、餐館酒樓。

再不濟,也可以進行網購魚類生鮮食品,甚至可以吃到外國的三文魚、金槍魚等。還有人認為,這幾個地方吃魚少,是因為經濟不發達,生活質量不高。這顯然是想當然地自塑優越感。難道吃魚就代表經濟發達、生活質量高?漁民們天天吃魚呢,但還得日曬雨淋地辛苦勞作捕魚,從事這個原始、古老的行當。你以為他們樂意一輩子捕魚為生、體驗這種高品質生活?再者,《孟子》有言:「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已吃上魚和熊掌了。如果現在社會沒吃過熊掌,難道能說明社會經濟不如幾千年前發達、生活質量沒有孟子高嗎?!所以,陝西、山西、甘肅這幾個地方吃魚少,原因很簡單:吃得少,不太習慣吃魚。這就好比問「南方為什麼吃牛羊肉少?」,同理。如果往地域歧視方面引導,就是居心不良。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白鰱價格便宜,卻很少人吃?
    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鰱魚的消費量最低,價格也最低。鰱魚的消費市場消費人群不是以南北方來區分,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喜好也不一樣,白鰱的價格是四大家魚中最低的消費量也是最低。為什麼大部分人不太喜歡鰱魚?1、鰱魚雖然便宜,但消費量低。
  • 為什麼吃生魚片時,日本人吃海水魚,中國人卻要吃淡水魚?
    那麼為什麼中國人都是吃淡水魚,即使是現在在廣東順德,人們依然還是吃淡水魚做的生魚片呢?順德魚生原來,中國人最早吃生魚片的人,並不是沿海地區的人,而是身處於西北內陸地區的周人因為地處內陸地區,人們能夠獲取到的魚類就是淡水魚。後來進入漢魏時期,吃生魚片的風氣十分流行,有「就我求珍餚,金魚鱠鯉魚」的說法,說明當時最常吃的生魚片原料是鯉魚。
  • 為什麼塔裡木河等我國西北地區的河流,經常會出現斷流現象?
    我國內流區和外流區劃分但是,在我國的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就分布有很多季節性河流,如塔裡木河、弱水等河流,多是內流河,那麼,為什麼我國西北地區的河流,會經常斷流形成季節性河流呢?這個問題我們要從河流中水的收入和支出來分析,當河流中水的收入少於支出,那麼河流的水位就會下降,最終有可能發生斷流現象。
  • 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人類作為食物鏈的頂端,可以說只有不想吃的,幾乎沒有吃不到的。而在我們的食譜中,肉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說必不可少,像牛肉,羊肉,豬肉等。 這些肉的做法有很多種,每一種都是美味佳餚,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們所吃的肉,大部分都是食草動物們的肉,很少會有食肉動物們的肉。這是為什麼?
  • 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人類作為食物鏈的頂端,可以說只有不想吃的,幾乎沒有吃不到的。而在我們的食譜中,肉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說必不可少,像牛肉,羊肉,豬肉等。這些肉的做法有很多種,每一種都是美味佳餚,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們所吃的肉,大部分都是食草動物們的肉,很少會有食肉動物們的肉。這是為什麼?
  • 此魚很醜,在我國很少有人吃,卻受到了日本人的歡迎
    魚肉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一種元素,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有一種魚叫做狗腿子魚,3塊錢一斤都沒有買,但是到了日本以後,價值卻翻了十幾倍。狗腿子魚身體比較寬,由於骨骼比較硬,所以得了這個名字,還有叫它拐子魚、百甲魚、辮子魚、狗腿魚、尖角子、中魚、山肖、竹甲、刀甲,這種魚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很醜,但是它的營養價值還是很高的,它的魚刺很少,肉質也很緊實。狗腿子魚做法比較麻煩,要是一不小心,就會影響它的口感。還有就是它的魚刺有毒,如果處理不小心,就會被傷到,很是麻煩,所以我國很少有人吃。
  • 生活在臭水溝裡的魚:肉質鮮美繁殖力強,但兩廣地區卻不喜歡吃
    對於「吃」我們是從來不會馬虎的,所以我國才會有如此多的美食,即使你花幾十年可以都吃不完中國的美食。當然了人們不僅會吃,對於食物的烹飪也是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不然也不會出現一道美食每個地區的吃法都不一樣。而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來聊一聊魚,魚可是人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 食物鏈頂端的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食肉動物卻很少吃?
    朋友們,你有沒有發現似乎我們人類只吃食草類型的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為什麼會如此呢?讓我們簡單地看下食物鏈就知道了。 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在自然過程中,一個孤立系統的總混亂度(即「熵」)不會減小,而這個定律也被稱為熵增原理。
  • 貓咪愛吃魚它們吃魚時也可能被魚刺卡到嗎 支付寶螞蟻莊園10月21日...
    貓咪愛吃魚它們吃魚時也可能被魚刺卡到嗎 支付寶螞蟻莊園10月21日答案 2020年10月21日,今天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是關於我們和地球的,問題是「貓咪愛吃魚它們吃魚時也可能被魚刺卡到嗎
  • 人類為什麼很少吃肉食動物?
    就算人類將地球上的貓科動物、食肉目、猛禽、鯊魚之類全部吃光,都不夠塞牙縫的。加勒比海的漁夫們平均營養級4.5,因為他們吃了不少食肉魚類——老實說,這對身體沒什麼好處,海水裡的重金屬和有毒有機物隨食物鏈富集。頂級掠食者(或稱超級掠食者)是指這樣的掠食性物種,在其生活範圍的食物鏈中,不存在營養級比其更高的物種,或是不存在對其進行掠食的物種。
  • 貓明明不會遊泳,為什麼偏偏喜歡吃魚呢?
    貓明明不會遊泳,為什麼偏偏喜歡吃魚呢?貓咪不喜歡遊泳,但貓咪確實會遊泳。就是我們平時在家養貓,根本沒機會給它遊泳。貓咪愛吃的東西很多,當然基本上很多時候我們遇到的都是貓咪在魚缸裡或池塘邊抓魚。否則就沒有魚缸或者池塘貓抓魚的地方了。
  • 人類只吃食草動物,比如牛羊豬,很少吃食肉動物,為什麼?
    食肉動物裡,人在頂端位置,所有動物,天上飛的鳳凰,水裡遨遊的蛟龍,地上跑的老虎獅子,只要能吃,不會吃死人,統統都是人類的一道菜。動物裡面,又分為三大食物類:食肉、食草、葷素不限。吃肉的動物只吃肉,譬如豺狼虎豹,一口草不吃。吃草的只吃草,一口肉不吃,譬如牛羊。
  • 人類為什麼基本上只吃食草動物,卻很少吃食肉動物?答案顛覆認知
    在看到這個題目之前,你是否根本沒想過這個問題,那就是人類為什麼不吃食肉動物的肉?其實這個問題,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好回答,我們簡單看一下食物鏈就知道了。食物鏈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在自然過程中,一個孤立系統的總混亂度(即「熵」)不會減小。這個定律也被稱為熵增原理。
  • 中國「最貴」的3種魚,一種吃不起,一種不敢吃,還有一種吃沒了
    眾所周知「年年有餘」是我國飯桌上的一個美好寓意,所以魚也成為了人們日常飯桌上的一道食物,魚的種類有很多,但在飯桌上出現的都是一些常見種類,而在沿海地區,魚產品豐富的地區種類也就相對多一些。
  • 為什麼有些食肉動物很少會吃食肉動物的肉,即便是殺死對方?
    為什麼有些食肉動物很少會吃食肉動物的肉,即便是殺死對方?是的,相當多的人知道,雖然其他食肉動物可能不是更強大食肉動物的主要獵物,但較弱的食肉動物是可能被機會主義者吃掉的。其他食肉動物的屍體也經常被「清道夫」們清理掉。
  • 你吃過饃饃揉揉魚魚卷卷呱呱……嗎?
    西北人最尋常的一日三餐,畫風似乎與豪邁不太搭:早起就著罐罐蒸饃熬罐罐茶,三伏天的中午,來個biangbiang面或是涼欻欻(chuā chuā)的面魚魚,閒時候吃點水果乾幹,西瓜牙牙,晚飯端一大碗揉揉節節,夜宵再喝份雞湯凍凍……
  • 你吃過饃饃揉揉魚魚卷卷呱呱…嗎?
    西北人最尋常的一日三餐,畫風似乎與豪邁不太搭:早起就著罐罐蒸饃熬罐罐茶,三伏天的中午,來個biangbiang面或是涼欻欻(chuā chuā)的面魚魚,閒時候吃點水果乾幹,西瓜牙牙,晚飯端一大碗揉揉節節,夜宵再喝份雞湯凍凍……
  • 為什麼吃鹿肉的人卻很少?"鹿鹿這麼可愛,要多放孜然和辣椒"
    我們常見的肉就是雞、鴨、魚,其它的肉都比較少見。有些肉類很少見,但是得到了無數吃貨的好評,比如蛇肉、兔肉等等。比較少見的肉有很多,你吃過鹿肉嗎?鹿肉的營養價值很高,吃上去也很鮮甜,有人說:&34;。為什麼吃鹿肉的人卻很少? 原因有三個,你都知道嗎?
  • 東北口感最好的7種魚,最後一種很少能上餐桌,本地人都吃不到
    東北口感最好的7種魚,最後一種很少能上餐桌,本地人都吃不到,第一種:鯉拐子,鯉拐子就是人們口中的鯉魚,鯉魚是東北人最常吃的魚類之一。東北人吃鯉魚的花樣很多,但是多以燉為主,燉的時候同樣加一塊豆腐,豆腐吸收了魚的湯汁,比魚肉還好吃。
  • 闢謠:鯰魚是「垃圾魚」骯髒不能吃?其實髒的不是魚!
    也是食腐,那麼為什麼沒有人討厭這些魚類,而討厭鯰魚呢?當今夜市攤上,或者飯店裡,已經沒有了塘角魚和鯰魚的身影,這是為什麼?俗話說「有因必有果」,無非是有些人的貪婪搞臭了名聲罷了。,本土鯰魚,能夠安全的越冬,在北方很少有人養殖塘鯴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