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細胞克隆猴,了不起
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左)與「華華」在育嬰箱內。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供圖《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法力無邊,只需要拔毫毛輕輕一吹,就能立刻變出千百個分身。如今,類似的場景也有望在現實中呈現。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孫強團隊24日下午在北京宣布,團隊經過5年的不懈努力,突破了體細胞克隆猴的世界難題,成功培育出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這標誌著中國將率先開啟以獼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時代。該項成果於1月25日以封面文章在線發表在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上。
-
體細胞克隆猴為何重要
拔根毫毛、化身千萬——今天,中國科學家讓神話變成了現實。這樣的成功,讓中國在非人靈長類動物體細胞克隆上領跑世界。蒲慕明說:「其實科學家們都知道領域內哪些問題是重要問題。今天,中國已經到了從漸進式、增量式的創新到重大突破的階段。我們就是要開創新的科研領域、在原有科研領域獲得裡程碑式的成果。」
-
揭秘克隆猴:從「多利」羊到「中中」猴,這一步為何跨越21年?
自1996年第一隻克隆羊「多利」誕生以來,21年間,各國科學家利用體細胞先後克隆了牛、鼠、貓、狗等動物,但一直沒有跨越與人類最相近的非人靈長類動物的「屏障」。 克隆猴為什麼難?它的誕生有什麼價值?帶著這些疑問,新華社記者在克隆猴的誕生地——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平臺,第一時間採訪了研究團隊。
-
世界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上海誕生,《細胞》發表成果
新華社 圖微信公眾號「上海發布」1月25日消息,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上海)、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平臺誕生;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Cell)以封面文章於2018年1月25日在線發表此項成果。
-
科學家首次「畫出」人類與非人靈長類恆河猴視網膜衰老分子圖譜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薛天課題組與北京師範大學、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科學家合作,在國際上首次「畫出」人類與非人靈長類恆河猴視網膜衰老分子圖譜,發現人視網膜在衰老過程中的細胞組成改變及關鍵分子特徵。中國科大聯合團隊共收集119520個不同年齡段的人和恆河猴視網膜單細胞轉錄組數據。通過比較人和恆河猴視網膜細胞組成和區域性分子差異,研究人員發現原來界內認為同質化的視杆細胞,實際上可以分為兩類MYO9A陽性和陰性細胞,這兩種細胞在人和恆河猴中組成比例有很大差異;對黃斑區和外周區視網膜進行對比,發現穆勒膠質細胞與視椎細胞在黃斑區和外周區存在明顯的基因表達差異。
-
三問中國克隆猴:猴子克隆出來了,接下來要複製人?
既然猴子克隆出來了,接下來要複製人?成果公布後,人們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是:既然與人類相近的非人靈長類動物獼猴已經克隆出來,是否意味著下一步就可以複製人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說:「這是公眾高度關切的,我可以明確地表示,我們做這項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複製人,而是為提高人類健康、研究腦科學基本問題服務的。」
-
體細胞克隆猴有啥用?告訴你普通人能看懂的道理
沒想到,中國人用體細胞克隆猴還真就成功了,真讓人感嘆,原來吳承恩早就預言下了。這兩天,媒體鋪天蓋地報導中國科學家克隆出首隻體細胞克隆猴,說這是科研領域裡程碑式的成果,中國在非人靈長類動物體細胞克隆上領跑世界。很多人不明白,體細胞克隆猴為什麼這樣重要?2000年,美國就誕生了胚胎細胞克隆猴,兩者有什麼不同?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
世界首個克隆猴在位於上海的這個研究所誕生!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上海)、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平臺誕生;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Cell)以封面文章今天(1月25日)在線發表此項成果。
-
「拔一拔毫毛,吹出猴萬個」克隆猴有什麼用
「拔一拔毫毛,吹出猴萬個;眨一眨眼皮,能把鬼識破...」在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孫悟空拔了一把腋毛,放在口中嚼碎後,感覺有點味道,馬上一吐,大叫一聲:「我呸,好臭,我變!」即變做萬千個小猴。然而,這次變出的猴子不是孫悟空,是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孫強研究員率領以博士後劉真為主的團隊,經過不懈努力,成功地突破了這個生物學前沿的難題,就是實現了與人類相近的非人靈長類動物(獼猴)的體細胞克隆,而不用像孫悟空一樣,要口服腋毛...一時間,克隆猴迅速升溫,主要是世界上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於2017年11月27日誕生,10天後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
-
兩隻克隆猴誕生 中國利用克隆羊多利技術成功克隆獼猴
兩隻克隆猴誕生!邂逅中中和華華,這是世界上第一批利用克隆羊多利技術成功克隆的猴子。它們的「故事」登上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封面,這意味著中國科學家成功突破了現有技術無法克隆靈長類動物的世界難題。雌性長尾獼猴代表著一個技術上的裡程碑。它代表著能夠創造出可定製和基因一致的猴子種群,從而加速治療帕金森、阿爾茨海默病和癌症等疾病。但這一突破將不可避免地引發人們的擔憂:複製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
-
克隆猴,中國成功了!這意味著什麼?
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左)和它的妹妹「華華」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孫強研究員率領以博士後劉真為主的團隊,經過五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在克隆技術方面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
-
中國科學家重要突破:克隆猴「中中」「華華」來了!
作者:葉水送、呂浩然 1997年,科學領域發生了一件大事,它既引起了科學家群體的廣泛關注,同時又成為街談巷議的話題,這就是克隆羊「多莉」的誕生。20多年過去了,科學家利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SCNT)克隆出了許多其他哺乳動物,如豬、牛、羊、貓、狗等。
-
兩隻克隆猴誕生 為人類醫學帶來光明前景
經過五年研究攻關,我國科學家成功培育出兩隻克隆猴,1月25日,克隆猴「中中」和她的妹妹「華華」的故事登上了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這意味著中國科學家們成功突破了現有技術無法克隆靈長類動物的世界難題。
-
豬肝移植給恆河猴,目前已存活16天,未來人類或可作為受體
每個健康人身體內都有著難纏的免疫系統,當然這對於人體是有好處的,它們可以處理進入人體內的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只要是體外來的就可以進行排殺,免疫力強的就很少生病。例如我國2019年實現的豬猴嵌合體胚胎實驗,最終就是得到了含有恆河猴細胞的二師兄,而日本的中內教授在2017年在不同的老鼠之間也完成過類似的實驗。實驗過程和原理已經非常清楚了,因此他們申請希望進行人細胞參與下的嵌合體實驗,並且已經得到批准正在進行。
-
克隆猴之後,真會有複製人?
克隆猴為什麼這麼重要,這麼難?更有人擔心,同為靈長類的猴子克隆出來了,之後會不會真的有複製人出現? 克隆猴此前多次嘗試均告失敗 體細胞克隆猴的誕生之所以得到科學家、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首先因為這件事真的不容易。 從1996年7月第一隻體細胞克隆綿羊多莉誕生後,能否把這項技術應用到靈長類動物身上,就成了國際上關注的一個焦點。
-
恆河猴實驗表明:瑞德西韋早用效果好
恆河猴實驗表明:瑞德西韋早用效果好科技日報北京6月11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10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採用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進行早期治療,可以減少感染新冠病毒的恆河猴體內的病毒載量,避免其發展成肺炎。這一發現支持在早期使用瑞德西韋治療新冠肺炎患者。
-
克隆猴橫空出世,複製人還遠嗎?
去年11月27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誕生,10天後,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今天,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細胞》將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線發布該成果。啥叫體細胞克隆?而此次中科院的研究團隊在前人的基礎上,成功克隆出首例靈長類動物。實驗成功後立刻引發轟動,海外各大媒體爭相報導,《大西洋月刊》援引德克薩斯聖安東尼奧分校的生物學家克里斯多福·納瓦拉的表述,稱克隆猴可能對某些疾病的研究非常有用,可以立即在幼猴身上研究兒童疾病。
-
中華克隆猴「中中」和「華華」「萌翻」世界—新聞—科學網
②「神功」+「神秘」配方成就中華克隆猴 資料顯示,中國科學家利用獼猴胎兒的體細胞作為細胞核的來源,共向21隻代孕母猴移植79個克隆胚胎,其中6隻成功懷孕,最終生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和「華華」,它們已存活約1年。
-
冷凍的未成年恆河猴生殖組織可繁育後代
原標題:冷凍的未成年恆河猴生殖組織可繁育後代 科技日報華盛頓3月21日電 (記者劉海英)美國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上發表研究報告稱,他們成功利用冷凍的未成年恆河猴睪丸組織培育出成熟精子,使雌猴受孕並生育出健康的猴寶寶。
-
動物克隆莊園:從多莉羊到克隆猴
► 中科院神經所率先克隆出兩隻猴:「中中」(左)和「華華」(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