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善滘水文站有力推動水文資料整編規範化工作

2021-01-07 瀟湘晨報

水文資料整編、審查是水文行業的基礎工作,也是對水文測驗工作的檢驗。三善滘水文站深入貫徹水利部關於水文資料整編改革的有關文件精神,著力推動水文資料整編規範化,切實做到即時整編、日清月結。

三善滘水文站高度重視水文資料整編工作,為提高測站職工思想認識和業務水平,定期組織職工進行整編業務培訓。同時,為提高工作效率,三善滘水文站建立了相應的工作機制,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嚴格執行測驗「四隨」制度,對水位、雨量、含氯度等各測驗要素及高程考證資料進行全面細緻檢查,並及時改正完善錯情,做到水文資料整編工作規範化。

目前,三善滘水文站已順利完成2020年1-11月份的資料整編工作,並將不斷優化資料整編的方式,進一步提高資料整編的效率,按時保質完成全年水文資料整編工作。

【來源:廣州分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20年度水文圖線審定會議圓滿結束
    >begin--> 11月16日至18日,市水文中心在淳安舉辦為期三天的2020年度杭州、湖州跨地區水文圖線審定會議。東苕溪片、西苕溪片、錢塘江片相關水文站的技術人員參加了會議,省水文中心專家、杭州市、湖州市水文中心主任到會指導並總結髮言。
  • 水文奠定水利基礎,煙臺目前水文測站總數是十三五初期的4倍
    其中,水文工作是水利事業的基礎,對於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起著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針對這一方面的成果取得,煙臺市水文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蘭紹斌做了詳細的解答,並介紹了「十四五」的發展目標。十三五期間,煙臺水文在支撐煙臺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分兩個方面:一是水文監測站網體系和監測能力的大發展,二是水文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
  • 湖北:共享氣象水文資料 共繪一張藍圖
    剛剛投入業務運行的「長江流域氣象水文雨量資料一張圖分析系統」,為夏金精準捕捉這場降水提供了有力支撐,「經過加密的觀測站網,能夠敏銳捕捉降水量,為預警和預報提供有效的參考信息。」夏金說。「更加密集的雨量觀測站點資料共享使得降水資料更精細全面,提高了水庫水文預報精度,有效增加了洪水預報預見期,為防汛調度和蓄水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丹江口大壩工作了20餘年的漢江集團調度中心高級工程師何佑生說,他認為雨量數據的共享在此次應對罕見秋汛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2019年全國水文勘測中高級技能培訓班培訓方案
    《水文測驗》、《水文資料整編》、《水文水資源分析計算》等後續課程的學習和從事水文勘測業務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6、水文資料整編  (1)教學目標  水文資料整編是水文勘測業務中重要的內業工作,其特點是需要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對大量的監測數據選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處理。
  • 麒麟咀水文站完成增城區內水文測站汛後考證工作
    水文測站考證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工作,也是水文資料可靠性、一致性的最基本保障。11月16日,麒麟咀水文站順利完成增城區內水文測站的汛後考證工作。麒麟咀水文站是廣州水文分局加強測站管理的重要抓手,肩負著增城區內水文站點的日常管理工作。
  • 實現水文高質量發展的山東答案
    濰坊、淄博、東營、濱州等市降雨量達到有水文資料以來的最大值,多條河流同時發生較大洪水,其中小清河發生有實測記錄以來最大洪水,彌河發生1964年以來最大洪水。  面對錯綜複雜的防汛抗旱形勢,省水文系統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加強監測預報,沉著應對各種急難情況,為各級防汛抗旱減災提供了及時準確的決策依據。
  • 2016年水利部支持西部發展水文水資源專修班教學計劃
    一、培養目標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精神,根據水利部支持西部水利發展工作要求,持續加強對西部地區水文勘測技能人才培養,特舉辦水利部支持西部發展水文水資源專修班。
  • 黃河水文正式啟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
    本站訊 2020年1月1日零時,黃河流域黃河水利委員會所屬水文、水位站正式啟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開展測驗、整編及水情報汛工作。   統一高程系統對黃河流域防洪減災、水資源調度、規劃設計、水文監測和流域綜合治理有著重要基礎性作用。
  • 2018年水利部支持西部發展水文水資源專修班教學方案
    4、水文測驗  1)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進一步掌握水文測驗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進一步了解水文測驗的新技術、新方法;熟練掌握站網規劃、測站布設和水文測驗的任務等基本內容;能熟練使用常用儀器進行水位、流量、泥沙等水文要素的觀測。
  • 2017年水利部支持西部發展水文水資源專修班教學計劃
    ,為《水文水資源分析計算》、《徑流形成與水文預報》、《水文測驗與整編》等後續課程的學習和從事水文業務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7、水文測驗與資料整編   1)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進一步掌握水文測驗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進一步了解水文測驗的新技術、新方法;熟練掌握站網規劃、測站布設和水文測驗的任務等基本內容
  • 荊州水文局大巖咀水文站奮戰「7.19」暴雨洪水紀實
    荊州水文局大巖咀水文站奮戰「7.19」暴雨洪水紀實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 > 荊州新聞 正文 來源:荊州新聞網 時間:2016-08-01 16:45   ADCP施測流量  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大巖咀水文人打響了一場全力抗擊洪魔的戰役…  暴雨洪水吹響抗洪集結號  大巖咀水文站屬於國家基本站,管理松滋市、公安縣、石首市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共98處。所轄國家基本水文站沙溪坪水文站位於鄂湘兩省交界處,為洈水水庫入庫控制站兼鄂西南區1000km2區域代表站。大巖咀站僅有職工兩人,測驗任務十分繁重。
  • 淺析水文「強監管」支撐作用的發揮
    長期以來,水利行業監管的基礎工作滯後,在節水標準、用水定額、生態流量、地下水管控等方面缺乏可計量、可考核的具體指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少水文監測資料作為依據。加快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與水文業務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水文智能化水平。以健全管理體系和管理機制為依託,進一步強化測驗質量管理,完善測報質量管理體系,不斷提高水文測報質量。深化測報機制改革,積極推進「駐巡結合、以巡為主,測報自動、應急補充」測驗模式。積極開展區域內水文基本規律研究,充分用好水文監測數據和歷史資料,努力搞清楚洪水帳、泥沙帳、徑流帳,提供更加可靠的基礎依據。
  • 白鶴梁 中國千年「水文站」
    至少他推動了文明的進程。 古人在大江大海中找坐標,利用的是石脊、崖壁,而重慶涪陵的白鶴梁,則是在石樑中間雕刻有一雙石魚,每次當水平面正好在魚眼睛時,人們發現第二年便會是豐收之年。雙魚兆豐年一說越傳越奇。
  • 慶元利用風能和太陽能互補供電方式確保全天候測量水文數據
    為充分發揮水文的基礎性作用,提升極端天氣下的測報能力,慶元縣利用風能和太陽能互補供電方式確保水文遙測站全天候得到供電保障。  據了解,遙測站用於實時記錄並傳輸相關的5分鐘雨量及水位等數據,還能顯示環境溫度、電壓等運行環境數據,可以全面並及時掌握站點附近的天氣變化情況。目前,全縣有127個遙測站點,其中包括雨量站、水位站、流量儀等。
  • 南沙永暑礁海洋觀測站為中外船隻提供水文氣象保障
    1次月平均潮位資料,每5分鐘提供1次實時潮位資料,建站27年來共取得南沙海區水文氣象觀測數據500多萬條,為過往南海的中外船隻提供了可靠的航海水文氣象保障。主要任務是觀測風向、風速、氣溫、溼度、蒸發、日照、雲量、雷暴、能見度、降雨量和水溫、潮位、波浪、海水鹽度、海發光等近20個項目的南海海區水文氣象要素,參與國際間的資料交換,為過往船隻提供航海水文氣象保障等。27年來,通過國家海洋局和海軍等單位的共同建設,永暑礁海洋氣象觀測站觀測設備不斷升級換代。1988年建站安裝了從國外引進的水文氣象自動觀測系統,1997年對系統進行了升級更新。
  • 威海小石島海洋觀測站實時觀測潮汐等海洋水文要素
    中國網6月8日訊 日前,記者從威海市海洋局了解到,6月2日,國家海洋局海洋減災中心高忠文主任一行來到威海小石島海洋觀測站,就海洋防災減災有關工作進行調研。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陳丕松陪同調研。調研組先後考察了小石島地波雷達站、氣象觀測場和水文觀測站。
  • 「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水下文物保護戰(圖)
    原標題:「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水下文物保護戰(圖) 鍾旖 攝   中新網重慶10月6日電 題:「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水下文物保護戰   作者 鍾旖   在世界首座水下遺址博物館——重慶市涪陵區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內,國慶期間遊人絡繹不絕。遊客乘著下行的電動扶梯、穿過曲折幽深的廊道,不知不覺走到長江水下40米的江心處,透過廊壁上的23個水下玻璃觀測窗,便可遠望亙古千年的「水下碑林」。
  • 南沙永暑礁海洋觀測站為過往南海中外船隻提供可靠水文氣象保障
    人民網北京5月15日電 (邱越)記者今天從海軍航海保證部門了解到,南沙永暑礁海洋氣象觀測站通過國家海洋局,每月向世界氣象組織提供1次月平均潮位資料,每5分鐘提供1次實時潮位資料,建站27年來共取得南沙海區水文氣象觀測數據500多萬條,為過往南海的中外船隻提供了可靠的航海水文氣象保障,為國際減災和海洋氣象預報研究作出重要貢獻,在促進世界各國人民和平利用海洋資源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 告別無水文監測歷史 威海劉公島首個自動雨量站建成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日訊 記者從威海市水文局獲悉,經過緊張安裝、調試,日前,威海劉公島首個自動雨量站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標誌著劉公島徹底告別無水文監測的歷史。劉公島雨量站為威海市新設的20處國家正式雨量站點之一,雨量站內安裝普通雨量計、自記雨量計各一臺,可自動監測和發送實時雨量數據,不僅彌補了劉公島雨水情等水文監測空白歷史,還可直接服務於劉公島及全市的防汛抗旱減災、水生態保護等工作。劉公島雨量站投入使用後,積累的大量降雨量資料將為劉公島工程建設的安全提供保障。
  • 241名水文青年勇站「C位」戰高洪
    記者從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獲悉,該局團委組建7支青年防汛突擊隊勇站一線,「C位」出擊,主動承擔防汛急、難、險、重任務。7支突擊隊241名青年隊員遍布大江上下,他們所參與的防汛工作包括洪水預報預警、高洪水文測驗、水位觀測、儀器設備維護、高洪水面清障、水質採樣、後勤保障、公共信息發布等多個方面。長江委水文下遊局防汛突擊隊隊員們在參加滁河搶險結束後乘皮划艇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