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首次!現貨過繼性T細胞療法在臨床試驗中成功挽救罕見致死性腦...

2021-01-15 生物谷

近日,由MD安德森癌症中心

幹細胞

移植和細胞治療部門的Katy Rezvani教授領導的一項研究顯示:3名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PML,通常是致命的)的患者,在接受來自健康供體的活細胞治療之後,表現出了顯著的有效性結果。臨床結果發表在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首先,該療法是第一次能夠有效對抗腦損耗疾病的治療方式;其次,該療法也是現成的,即off the shelf,這意味著提前準備,患者能夠在

診斷

後24小時內迅速接受治療。



而腦損耗疾病是由一種病毒引起的,其在人體內處於休眠狀態,直到他們的免疫系統被愛滋病毒或用於治療癌症,多發性硬化或類

風溼性關節炎

的藥物等條件削弱時,病情就開始爆發了。PML是是在免疫損傷的情況下,由於JC多瘤病毒(JCV)的重新激活而引起的。JCV感染會引發精神狀態混亂、運動障礙、以及口齒不清等,最終通常會致命。


Katy Rezvani博士(圖片來源 mdanderson)


Katy Rezvani表示,這項研究中採用的是一種利用免疫系統治療潛在的致命感染的細胞療法,而這種感染可能比大多數癌症的預後更差。雖然我們無法保證每個人都會對這種療法產生應答,但對於那些已經接受過治療的患者,結果是令人驚訝的。」


現貨T細胞療法療效顯著


事實上,該團隊早前已經發現,病毒特異性T細胞能夠被用來治療

幹細胞

移植後的BKV(BK病毒)感染。而BKV與JCV同屬多瘤病毒科,且基因相似度很高,有大量的免疫原性蛋白序列同源。



因此研究人員設想:抗BKV的病毒特異性T細胞是不是可以拿來對抗JCV感染?


圖片來源 clinicaltrials.gov


於是,該團隊就展開了對三名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PML)

 患者的研究方案驅動的2期臨床試驗(NCT02479698)。


腦脊液中JCV完全清除,臨床和影像學表現恢復正常(圖片來源 NEJM)


其中一名患者是位32歲的女性,先前因為

白血病

接受了臍帶血移植數,但在癌症治癒了之後,她又被

診斷

患有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PML),她無法站立或說話清楚。


但在接受一次BKV特異性T細胞注射後,她的神經症狀就消失了,三周後便順利出院了。在第二次和第三次輸注後,相隔一個月,患者腦脊液(CSF)中的JCV被完全清除,所有PML病症的跡象都消失了。


腦脊液中JCV徹底清除,病人恢復了獨立的活動能力,MRI顯示病變區域縮小(圖片來源 NEJM)


另一位患者是位患有愛滋病的35歲男子,因為身體在坐著時無法承受體重而只能被抬上擔架。他的母親已經聯繫了MD安德森詢問試驗項目,幾個月後該患者被

診斷

出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PML),多年後他因為副作用而停止了侵襲性愛滋病治療。


在接受四次供體細胞輸注後,其體內的病毒被清除,現在,他已經能夠用拐杖恢復行走了。


腦脊液JVC載量持續下降,症狀和體徵也保持不變,但臨床狀況和影像學檢查均未見改善(圖片來源 NEJM)


最後一名患者是位患有血液疾病的73歲女性,先前,她已經接受了八年的Jakafi(魯索替尼, Incyte公司)治療。之後經歷了六個月的意識混亂、說話、理解問題、視力模糊以及缺乏協調性,她被

診斷

出患有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PML)。


雖然第一次細胞輸注減少了她體內的病毒數量,並且症狀不再惡化。但由於臨床狀況未見改善,患者尋求臨終關懷,在第一次輸液後八個月就去世了。


越快越好


對此,Rezvani表示,治療越早越快,就越有可能成功。因為大腦不善於自我治癒,通常情況下是一旦造成傷害,就無法恢復。


為了進行這項治療,研究人員採集了來自27名患者的健康抗感染T細胞,並將其在具有抗原的培養物中進行培養,以使它們能夠對抗與導致PML非常相似的病毒(研究人員目前尚不清楚輸注的細胞是否會在免疫系統較強的患者中遭遇排斥)。


在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還利用患者1和其T細胞供體之間的HLA-Bw不匹配,研究了病毒特異性T細胞到腦脊液(CSF)的轉移。


結果發現,在第一次輸注後14天,供體病毒特異性T細胞群在外周血中增長至其原始數量的294倍,並且腦脊液(CSF)中約20%的患者CD3細胞是供體來源。這表明了病毒特異性T細胞成功轉運到了中樞神經系統,在受體的腦脊液中檢測到具有效應記憶表型的供體病毒特異性T細胞至少250天,這表明活化的1型輔助T細胞回到了腦脊液中。


患者1中供體病毒特異性T細胞的持久性和轉運(圖片來源 NEJM)


對於患者1血液樣本連續用質譜流式細胞術的檢測顯示,供體病毒特異性T細胞主要是CD4細胞,它們在體內進行擴增和分化,產生了具有記憶和活化T細胞表型特徵的多個亞群,這意味著患者體內的抗病毒反應,因此可以證明BKV特異性T細胞能夠鑑定識別JCV。


最後,正如臨床結果展示的那樣,對該現貨細胞療法作出應答的患者,治療效果非常顯著,這表明該細胞療法可能為這類患者帶來了挽救生命的希望。雖然還需要進一步的臨床實驗來驗證,但這何嘗不值得期待呢?(

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出處: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8-10-10/novel-cell-therapy-offers-promise-for-deadly-brain-infection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801540?query=featured_home

https://www.mdanderson.org/newsroom/2018/10/cancer-patients-with-rare-deadly-brain-infection-treated-successfully-with-off-the-shelf-adoptive-t-cell-therapy-in-clinical-trial.html

相關焦點

  • T細胞免疫療法首次成功用於晚期乳腺癌治療:癌細胞完全消除
    北京時間6月5日,《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一位乳腺癌晚期患者的免疫系統經過調整後完全消除了乳腺癌細胞,這是T細胞免疫療法首次成功應用於晚期乳腺癌。這項研究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國家癌症研究所(NCI)Steven Rosenberg領導。
  • 一種新興的癌症細胞療法 - 過繼性免疫治療
    過繼性免疫細胞治療主要包括TIL、LAK、CIK、DC、NK、TCR-T、CAR-T等幾大類。本篇文章作者重點介紹TIL、TCR-T以及CAR-T三種過繼性免疫療法,以及臨床試驗中的經驗教訓,為設計下一代免疫細胞療法提供有效指導原則(圖1)。
  • 幹細胞樣CD8 T細胞介導抗腫瘤的過繼性細胞免疫療法
    幹細胞樣CD8 T細胞介導抗腫瘤的過繼性細胞免疫療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0:23:19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Steven A.
  • I期臨床試驗表明靶向MAGE-A4的TCR-T細胞有望治療多種實體瘤
    2020年6月21日訊/生物谷BIOON/---過繼性T細胞療法ADP-A2M4涉及對來患者體內的T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使之表達可識別癌症抗原MAGE-A4的T細胞受體(TCR)。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的領導下,針對ADP-A2M4的一項I期臨床試驗在包括滑膜肉瘤、頭頸癌和肺癌在內的多種實體瘤的患者中獲得了反應。
  • 又一起臨床致死事件!熱潮下的CAR-T療法更需冷思考
    然而放眼全球,近期CAR-T療法卻因「臨床試驗中接連出現患者死亡」而被潑了盆冷水。8月18日,據外媒報導,生物製藥公司Poseida正在進行的一項 CAR-T臨床試驗因發生患者死亡而被FDA叫停,Poseida股價因此遭遇暴跌。而僅一個月前,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知名細胞治療公司Cellectis身上,其CAR-T臨床試驗同樣因患者死亡而被FDA緊急暫停。
  • 細胞免疫治療 CAR-T療法知多少?
    之前提到的獲批上市的兩款CAR-T療法,其適應症就是治療罹患B細胞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及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成人患者。雖然,CAR-T細胞免疫療法已經證實在上述血液腫瘤的治療中體現了良好的靶向性、殺傷性和持久性,但在實體瘤的治療方面,細胞治療還並未獲得突破。
  • 科學家揭示過繼性T細胞免疫療法...
    2018年6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研究亮點:過繼性CD4+T細胞療法治療患腫瘤的小鼠可以引起腫瘤中廣泛的代謝改變;免疫療法可以引起腫瘤中缺乏穀胱甘肽並產生氧化性DNA損傷;TNF-α和化療協同作用可以通過NADPH氧化酶提高腫瘤中的ROS水平;降低腫瘤中的ROS水平可以削弱過繼性T細胞療法的療效。
  • CAR-T細胞療法是什麼?一文讀懂免疫療法之星CAR-T細胞療法!
    CAR-T細胞療法發展歷程1989年美國的Zelig Eshhar教授首次提出CAR-T細胞療法的概念,標誌著第一代CAR-T細胞療法的出現。至今CAR-T細胞療法已發展到第四代。CAR-T細胞療法的最新研究進展截至到目前為止,全球範圍內註冊的關於免疫療法的臨床研究項目已經超過7000例,其中在我國進行的有519例。而CAR-T細胞療法也被作為免疫療法研究中的典型代表,被公認為是目前最具前景的腫瘤治療方式之一。
  • 用於抗癌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目前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2015年1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由達特茅斯Norris癌症研究中心Sentman實驗室開發的抗癌嵌合抗原受體(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細胞目前正在進行臨床
  • CDE發布免疫細胞治療臨床試驗指導原則,細胞療法有望更進一步!
    2020年7月6日,國家藥品審評中心發布了《免疫細胞治療產品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該指導原則是2019年4月國家藥監局啟動的中國藥品監管科學行動計劃中,首批研究項目「細胞和基因治療產品技術評價與監督體系研究」的首個技術指南。
  • Science特刊:一文讀懂CAR-T細胞療法最新進展
    CAR-T細胞療法屬於過繼性T細胞轉移(adoptive T-cell transfer,ACT)的一種,這是輸血醫學的一個新領域,涉及淋巴細胞回輸以實現抗腫瘤,抗病毒或抗炎作用。該領域從臨床前研究到臨床應用一直得到快速發展,去年我們見證了兩款CAR-T細胞療法的上市,用來治療白血病和淋巴瘤。
  • 深圳CAR-T細胞療法臨床試驗取得新突破
    20日,CART療法細成功治療復發/難治白血病和淋巴瘤隨訪交流會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CAR-T技術在該院開展的難治復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B細胞淋巴瘤臨床試驗中,已治療的3例患者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其中1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達到分子生物學上的完全緩解,也就是白血病腫瘤基因完全轉陰,而2例淋巴瘤患者也達到完全緩解,體內找不到癌灶。
  • 火石研究院 │ 國內又一CAR-T臨床試驗獲批 全球CAR-T細胞療法臨床...
    6月27日,CNDA批准明聚生物CAR-T產品JWCAR029的IND申請,這是國內首個獲準臨床的CD19靶向CAR-T產品。藉此機會,筆者簡單梳理了當前CAR-T療法的臨床試驗情況。
  • 人人都能學懂CAR-T(五)——現貨型CAR-T細胞究竟是何方神聖?
    而高度難治性淋巴瘤患者,在等待CAR-T細胞的時間中,隨時有可能出現疾病進展。此外,多數病人在接受CAR-T細胞治療前都需使用放療或者化療進行淋巴耗竭預處理,因此,患者體內或許本身就不存在有功能的T細胞,這可能導致自體CAR-T細胞的生產效率低下[1]。  由於自體來源的CAR-T細胞製備耗時且造價昂貴,製備失敗的狀況頻發,因此,「現貨型」CAR-T細胞由此而生。
  • ...治療】受試者死亡 FDA再次叫停Cellectis通用型CAR-T療法臨床試驗
    醫谷微信號:yigoonet Cellectis公司的通用型CAR-T療法臨床試驗再次被叫停。 日前,Cellectis公司宣布臨床試驗MELANI-01已被美國FDA叫停,其是一家臨床階段的法國生物製藥公司,專注開發基於基因編輯的同種異體CAR-T細胞(UCART)免疫療法,目前,該公司共計有三款同種異體CAR-T細胞療法UCARTCS1A、UCART123以及UCART22。
  • 一文讀懂CAR-T和TCR-T療法
    21世紀是細胞治療的時代,腫瘤免疫療法被稱為繼手術、放療、化療後的第四種腫瘤療法。腫瘤免疫治療策略主要包括四大類:過繼性免疫細胞治療、免疫檢驗點單克隆抗體治療、腫瘤疫苗治療、非特異性免疫刺激治療(細胞因子治療)。因此過繼性細胞療法(adoptive cell therapy)屬於腫瘤免疫療法的一個分支,是未來醫學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 藥明巨諾與Lyell Immunopharma達成合作 開發過繼性T細胞療法
    >  8月10日,藥明巨諾宣布與Lyell Immunopharma籤訂一項合作協議,在中國及東南亞國家開發和商業化過繼性T細胞療法,用於肝癌治療。Lyell是一家細胞療法公司,致力於從根本上可治癒癌症的細胞療法技術的研究與開發。該公司擁有一系列的創新技術,並推進T細胞分化、功能性和靶標特異性的科研來開發實體瘤的可治癒治療方案。這些技術可作為多種創新細胞療法的平臺技術,廣泛應用於多種癌症。
  • 中國首例CAR-T療法訴訟案反思:臨床試驗安全如何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12月王志慧就以接受CAR-T治療為目的住進二院,不過直到2018年2月28日,王志慧輸入CAR-T細胞的當天才籤署臨床試驗知情同意書。  首次入院後,由於王志慧的身體狀態還不適宜提取細胞,仍需治療調整。
  • 人人都能學懂CAR-T(二)——主流細胞療法「大比拼」
    CAR- T細胞免療治療是腫瘤細胞療法中的一種,目前還有多種細胞治療在腫瘤治療中獲得了成功,然而CAR-T細胞治療相較於其他的細胞療法存在什麼樣的優勢和劣勢?且看下文分解。細胞治療的主要類型細胞治療是一種利用免疫細胞來消除癌症的治療形式。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
    細胞療法,它在患有神經母細胞瘤(一種罕見的兒童癌症)的兒童身上顯示出有希望的早期結果。 在這項原則性驗證研究中,這些作者對患者自身的T細胞(一種免疫細胞)進行了基因改造,使之具備識別和殺死神經母細胞瘤細胞的能力。12名復發性或難治性神經母細胞瘤兒童接受了這種治療,這是英國癌症研究中心資助的I期臨床試驗的一部分。 這項研究是首批證明CAR-T細胞實現實體癌快速消退的研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