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事揭秘:章含之手術後如何談換腎細節?

2020-11-30 東北新聞網

  核心提示:章含之換腎成功後,我去醫院探視。手術後的章含之大大咧咧,談笑風生。依然是她侃我聽,主題是換腎的過程和細節,包括怎麼住院、什麼腎源、如何手術、什麼醫生主刀、術後效果以及住院期間聽到的奇聞軼事。印象深的兩點:一是她由衷的高興,談話中多次用誇張的神態談到如何「運氣」、「幸運」、「湊巧」,顯得非常滿足。

  本文摘自:《百年潮》2011年04期,作者:魯志強,原題:《我所認識的章含之》

  章含之最後的18年,是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度過的。這一期間,她曾和我同屬辦公廳系統,有不少共事合作,也難免齟齬磕碰。作為同事,於情於理都應該為她做點什麼——不論歷史的恩怨是非,無關社會的毀譽好惡,只為一段同事情份。

  一

  1990年章含之隨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併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先後任辦公廳副主任,分管外事處(對外稱外事辦公室,1994年更名為國際合作部,章先後任副主任、負責人)。1992年我調任辦公廳主任,與章含之開始有了較多的接觸和聯繫。

  章含之對工作盡職盡責,非常認真,甚至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記得,1993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與雲南省政府聯合組織一次大型國際會議,我和章含之帶一個小組先行赴昆明籌備,章負責會議具體籌備工作,我負責中心協調與配合。在與雲南的聯席會上,章含之提出了大大小小的問題,從議題到代表遴選,從日程到住宿,從會場布置到茶歇方案,從翻譯選聘到同聲傳譯設備等等。雲南方面一一答覆,並對不足提出了彌補或替代方案。會後,我們還實地檢查了會場和駐地,並比較了其他備選會址。至此,會議籌備應該說已大體就緒,沒想到章含之又邀我們同逛昆明商場,重點是看各種小食品。對每一個商店的每一種感興趣商品,章含之都仔細挑選、品嘗。開始我以為她愛吃零食,想挑一些昆明特產,但細看後感覺又不太像。直到後來她鄭重決定:會議茶歇用的咖啡和食品從北京採購運來,我才明白她的真實意圖。更意外的是,章含之甚至提出,她在昆明沒有找到理想的咖啡壺,也想從北京買來,不行就用她家的。精心的準備換來會議的巨大成功,雲南省十分滿意。意外的是,四川省政府聽說後,派專人執函到中心洽談,要求開一個同樣的會,以推動四川的對外開放。

  工作中,章含之常常顯得急躁,有時甚至讓人感到霸道。記得1996年中心在釣魚臺國賓館召開一次重要的國際會議,我報到後剛進入房間,就聽到樓道裡人聲嘈雜。出門就看到章含之正惱怒地訓斥幾個助手:怎麼可以這麼幹,我撤你們的職!由於憤怒,章含之的嗓子都岔了聲。幾個部下也紅著臉頂撞:你撤吧,這活沒法幹了。我費好大勁把章含之拉回房間,才知道事情源於座位名籤擺放。事情不大,也不難糾正,但章含之容不得一點差錯,也聽不進解釋。幾個小夥子忙得沒日沒夜,辛苦加委屈,一件小事釀成了大吵。但章含之對工作完美的追求,不能不讓人嘆服。那一刻,我懂得了什麼叫「外事工作無小事」。現在想起來,那次會議稱得上中心最成功的國際會議之一,兩個「明星」相映成輝。一個是當時的中心主任孫尚清,一身帥氣、瀟灑、睿智,可惜會後不久突然病逝,這次出場竟然成為「絕唱」。另一個是章含之,主持閉幕酒會時,表現優雅、從容、風趣,使我想起一句話:工作中的女人是美麗的。

  章含之在中心做了不少工作,想起這些往事,不由猜想:章含之工作如此盡心盡力,如此在意工作的完美和理想,甚至不惜爭吵、暴怒,動力來自何處?我想,除了外交部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鍛鍊,以及由此培育的使命感外,恐怕在章含之的潛意識裡,每一次外事活動都不由自主地當作了展示個人理念、抱負、風採的舞臺。即使早已退出了中國外交大舞臺,還是習慣性地把中心當作了外交戰場,恰如穿上了「紅舞鞋」的舞者。章含之的努力和執著,幫助中心黨組實現了外事工作轉型的設想:從過去消極被動的「外事工作」升華為積極主動的「國際合作」,使中心外事工作上檔次、上規模,在國際合作領域發揮更大作用。這種理念和目標的巨大飛躍,使國際合作成為中心工作的一大亮點,並進而發展成中心工作的重要一翼,上升為中心的全局性工作。如果考慮到,當時中心還沒有專項外事經費,章含之不僅要認真組織具體大小活動,還要利用老關係和老渠道籌集資金,這些成績的取得彌顯珍貴。

相關焦點

  • 換腎手術順利進行
    昨日換腎手術進行。主治醫生介紹,手術非常順利,目前母女二人情況良好。    昨日,記者來到了湘雅三醫院的移植科,張海霞的媽媽石清雲正躺在病床上昏睡著,她的身上插了幾根管子,旁邊則放著一臺心電監護儀。據張海霞的爸爸張智文介紹,兩人大約早上7點半進的手術室,11點兩人手術完畢,張海霞現在暫時只能呆在重症監護室,以免感染。
  • 浙醫一院換腎手術走在全國前列 完成2000例腎移植
    浙醫一院換腎手術走在全國前列 完成2000例腎移植www.zjol.com.cn 2006年01月04日 08:49:42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新年前夕,浦江縣13歲的小女孩陳文嫣在腎移植後終於迎來生命的曙光,成為浙醫一院第
  • "換腎"手術其實是"加腎"
    腎臟移植手術作為尿毒症根治的唯一方法,可以挽救許多生命垂危的患者,在所有的器官移植手術中,腎移植的預後效果和安全性都是最高的。
  • 1顆腎臟3人用 男子接受換腎手術後再將其捐出
    1顆腎臟3人用 男子接受換腎手術後再將其捐出 2014-11-07 14:20:24圖片來源「中央社」   中新網11月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南一名男子9年前接受換腎手術,今年不幸腦死後再把腎臟捐出,在奇美醫學中心完成移植手術,「1顆腎臟照亮3個人生」。  奇美醫學中心今天發表這件少見的移植腎臟再移植的案例,並倡導器官移植觀念,感謝捐贈者。
  • 男子花68萬元換腎,手術室突然闖進「幾個人」,醫護人員倉皇而逃
    男子花68萬元換腎,手術室突然闖進「幾個人」,醫護人員倉皇而逃導讀:醫生和護士是令人尊敬的職業,因為他們承擔著救死扶傷的重任,正是因為有了他們這些「可愛的人」,才讓無數患者獲得了新生,但若是醫護人員不顧道德和法律的約束,做了違法的事情
  • 上海腎移植患者最長已健康存活35年,「換腎夫妻」亦很幸福
    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展腎移植技術以來,上海腎移植患者中存活時間最長的為35歲,位居全國之最,而曾於2002年在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開展腎移植手術的「世界首例換腎夫妻」,他們的孩子健康活潑,如今已經就讀小學四年級。6月25日,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召開腎友聯誼會。
  • 換腎手術後,他夥同他人倒賣醫保藥品,僅獲利6000餘元卻賠了17萬
    陳某,江蘇省張家港市人,今年34歲,曾經生活幸福、美滿,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1年年初,正在工廠上班的陳某突然毫無徵兆地暈倒,本以為是疲勞引起的不適,但經過一番檢查後,
  • 17歲女孩未死先捐器官 網友募集20萬給她換腎
    17歲炎陵女孩鄒筱紅  三湘都市報4月15日訊 17歲炎陵女孩鄒筱紅患上尿毒症後,這名「未死先捐器官少女」的故事傳開後,愛心如潮水般湧來。經過搶救,今天,鄒筱紅已可以自由行動,正在等待腎源。筱紅現在最大的心願是,換腎成功後能夠繼續讀書,努力回報社會。鄒筱紅出生在炎陵縣三河鎮石鼓村,3歲時出現血尿現象,8歲時檢查為雙腎腎結石,由於體質問題,只對一側腎做了手術,取出10來顆碎石,後因家境貧寒,另一側腎內的石頭一直沒有取出。
  • 談「核」色變?—放射性粒子植入手術後病人的腫瘤消失了
    就連人們一直談「核」色變的放射性的碘125粒子也可用於癌症的治療了。,進行了右肺癌根治術,手術恢復得很順利。不幸的是3年後腫瘤再次復發,與3年前相比王大爺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加之做過一次手術胸膜腔黏連嚴重,如果再次手術難度太大。王大爺的家人也走訪了全國最好的醫院最後決定進行全身化療加局部放療的治療方案。然而化療的副作用讓本就身體狀況不是很理想的王大爺更加雪上加霜,手術做不了化療又不能耐受,這可愁壞了王大爺一家人。
  • 開顱手術 開顱手術後如何護理
    有很多的疾病患上了就要做一個手術,就是開顱手術,一聽到這個詞很多人都會毛骨悚然的,因為聽著真的非常恐怖,那您知道開顱手術全過程是什麼樣的嗎?您知道做了開顱手術後遺症哪些嗎?做完手術的護理肯定是少不了的,那就來看看開顱手術後吃什麼好,趕快來學習一下吧。開顱手術全過程一提到開顱手術,第一個反應就是把頭骨打開的,真的就是感覺打開了還能合的上嗎?
  • 老領導老同事落馬後,「毫無職業操守」的公安局長退休3年也栽了
    值得注意的是,其曾共事多年的老上級、老同事在此前均已落馬被查。2014年8月17日,黑龍江省政協辦公廳副巡視員許兆君接受調查,其曾任伊春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伊春市委書記、市人大主任等職。2017年9月25日,伊春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侯穎達被開除黨籍,其曾任伊春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等職。
  • 【資訊】全球首例陰莖移植手術細節揭秘
    醫生們在手術現場。在第五次發出提議後,亦即開始尋找合適的捐贈陰莖一年半之後,團隊終於遇到第一個家庭願意完整地捐贈死者陰莖。據安德烈醫生所知,此前還沒人能成功完成陰莖移植手術。長達9個小時的手術中,共有5名外科醫生參與,過程一氣呵成,沒有任何停頓。不過手術過程並非想像中那麼順利,在切開殘餘陰莖和陰囊後,醫生們發現,因為感染太嚴重,原本的血管已經完全壞掉,想把患者自己的血管和捐贈陰莖的血管相連變得不可能。不過醫生們臨場發揮,切開腹部,從腹部帶出一條動脈連到陰莖,然後在周邊尋找可以利用的小血管,並把全部血管連接在一起。最終再把這些血管跟捐贈的陰莖相連。
  • 這些換腎的誤區,可別再中招了!
    別擔心,今天咱們就來看看關於換腎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希望腎友們都能提高警惕,避免中招。1.換了腎就可以放開肚子,想吃啥就吃啥了由於腎移植後,胃腸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會得到改善,再加上激素等藥物的作用,腎友們往往會食慾增加,此時不少腎友就會索性敞開了吃,想著既然已經換腎了,體內的水分和毒素啥的都能往外排了,那就想吃啥就吃啥吧。
  • 溫州一位老闆承諾:換腎的30萬元我包了
    浙江慈善榜  「企業創造財富 就得幫助社會」  員工妻子患尿毒症  溫州一位老闆承諾:換腎的30萬元我包了  通訊員 藍盾 本報駐溫州記者 甘凌峰    「你愛你老婆嗎?」「你會不會一直堅持下去?」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換腎手術後4萬治療費讓她發愁
    4月17日,李如晶一家趕往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進行腎移植手術,手術十分順利,但後續高昂的抗排斥藥物,卻讓她發愁。李如晶告訴記者,為了這一次的手術,家裡已經借遍了所有的親朋好友甚至街臨四訪,也變賣了家裡能賣的資產。「目前手術已經花費了十萬元,後續還需要十萬元的治療費用。」李如晶說,家中已經一貧如洗,面對十萬元的缺口,父母急的直掉眼淚。
  • 甲狀腺手術後生活質量如何?會影響壽命嗎?專家為您解答
    隨著體檢的普及,發現甲狀腺問題的朋友越來越多,其中有一部分是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比如考慮惡性的甲狀腺結節,或者比較大的良性包塊。但一提到手術,很多人馬上談「虎」色變,甚至諱疾忌醫,耽誤了治療。今天,昆明市延安醫院普外一科主治醫師朱燕昆跟大家談一談甲狀腺手術對人的影響。
  • 換腎30年沒感冒過一次 老人感悟每活一天都是賺的
    直到半個月後,陳天翠考完,劉武陵才告訴她實情。「眼前一黑。」陳天翠至今都記得當時的感受。痛苦過後,夫妻倆開始安排後事,劉武陵寫好遺書,親戚一撥接一撥來作最後的告別。峰迴路轉。陳天翠同事的舅舅是協和醫院一位知名教授。得知劉武陵的病情後,這位教授說他還有救,可以做腎移植,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正在開展這項技術。帶著一線生機,劉武陵來到同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