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的GFP發光團4-hydroxybenzylidene-dimethylimidazolinone(HBDI)是一個對環境剛性極度敏感的螢光探針。當HBDI嵌入於綠色螢光蛋白的b-桶型結構中時顯示出很高的螢光量子效率(f〜80%);反之, HBDI單分子在流體溶液中時,因為結構扭轉致使螢光幾乎消失(f〜0.01%)。在此之前,已有許多研究者嘗試利用主客超分子結構將HBDI的螢光重新開啟,但效果不佳,此結果顯示HBDI對結構剛度有強烈地要求。
在此,我們為了測試自組裝納米纖維的剛性是否可以成功地開啟HBDI之螢光,我們設計了含有HBDI發光團與pyridyldiamide(PDA)超分子片段的新型結構。結果顯示,此新型結構可形成兩種不同聚集類型的有機凝膠並具有不同之螢光特性。其中的高螢光凝膠是以H-型式聚集形成纖維網絡狀結構,且螢光強度是HBDI單分子螢光的兩個數量級倍增(f= 2.9 vs 0.02%)。特別的是,此高螢光凝膠在特定的溶劑中會自發性地進行超分子相變行成低螢光凝膠,此現象是由於局部結構剛度的減弱導致,顯示HBDI間的OH∙∙∙OH 氫鍵作用力扮演重要的角色,此推論可由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與X光粉末繞射實驗佐證。
相關結果發表在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DOI: 10.1002/chem.202000358)上,文章第一作者為MENG-SHIUE TSAI。
原文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chem.202000358
Wiley Advanced Science News官方微信平臺
如希望發表科研新聞或申請信息分享,請聯繫:ASNChina@wiley.com。
關注方式:微信右上角添加朋友—公眾號—搜索「AdvancedScienceNews」或下方長按識別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