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分子結晶和結構》出版
內容包括:簡要回顧了高分子科學建立的艱苦歷程;重點介紹了晶態聚合物定義和特徵及熔融熱力學;簡明介紹了X射線衍射和幾何晶體學的基礎理論和概念,以及小分子、高分子晶體結構測定的步驟和方法;分別介紹了紅外光譜、NMR和熱分析等現代物理方法在高分子結晶和結構研究方面的應用;敘述了晶態聚合物結構形態;介紹了高分子從熔體和濃溶液結晶生成的高分子球晶結構,以及形成不同球晶形態的機理;詳細討論了聚合物異構現象;重點討論了聚合物結晶動力學以及不同外場性質對高分子結晶形成和結構的影響
-
原位X射線衍射技術在材料研究中的應用
目前最重要且常用的是原位X射線衍射結構表徵技術,即在樣品上加載溫度場、電場、力場、磁場等外場,或在樣品發生電催化、電化學、光催化等反應時採集X射線衍射信號,該技術可以應用在粉末衍射儀、單晶衍射儀、高分辨衍射儀、和二維衍射儀上,通過數據分析,就可以得到材料結構信息與溫度、力、電、磁等的關係,就可以得到電化學、電催化等反應的實時結構變化。
-
高分子聚合物的表徵方法及常用設備
高分子聚合物的結構形貌分為微觀結構形貌和宏觀結構形貌。微觀結構形貌指的是高分子聚合物在微觀尺度上的聚集狀態,如晶態,液晶態或無序態(液態),以及晶體尺寸、納米尺度相分散的均勻程度等。高分子聚合物的的微觀結構狀態決定了其宏觀上的力學、物理性質,並進而限定了其應用場合和範圍。宏觀結構形貌是指在宏觀或亞微觀尺度上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斷面的形態,以及所含微孔(缺陷)的分布狀況。
-
X射線晶體衍射、核磁共振和冷凍電鏡
——施一公目前常用的解析蛋白質結構的方法主要有X射線晶體衍射技術、核磁共振技術和冷凍電鏡技術。X射線晶體衍射技術晶體向來以其規律性和對稱性而備受推崇,直到17世紀才漸漸被科學地研究。1611年,約翰內斯·克卜勒(Johannes Kepler)發現了雪花的對稱六角結構。從1895年威廉·倫琴(Wilhelm Rntgen)發現X射線,到1912年單晶X射線衍射技術提出並開發,再到1958年肌紅蛋白作為首個運用X射線晶體衍射技術解析出來的蛋白質結構,該技術已經成為解析蛋白質結構中最重要、最有力的工具。
-
國內首個X射線高壓衍射實驗室解決方案驗證實驗成功完成
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同步輻射光源高壓科學線站及x射線光學領域的多位專家指導下,北京眾星聯恆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多方交流合作,逐步解決了高壓衍射實驗中的技術難點,取得了很好的初步實驗數據。項目專家和用戶對實驗結果表示高度認可,接下來即將全面實施基於金剛石對頂砧(dac)的x射線高壓衍射實驗室驗證實驗。
-
藏文科普 | X射線衍射:當物理遇見生物
,甚至還能夠揭示分子和原子層次的生命信息。實際上,如果沒有X射線的幫助,就沒有現代生物學的發展,人類的醫藥健康水平也要倒退幾十年。X射線究竟是如何發揮如此重要作用的呢?這種缺它不可的關鍵技術就是X射線衍射。 自從倫琴於1895年發現了X射線之後,這種性質未知的神秘射線便成了科學界的新寵兒,吸引了眾多科學家投身這方面的研究。
-
x射線衍射對焊縫的評估
本文應用X射線應力儀測量了航空材料試樣焊縫區表面殘餘應力的線分布。 問題:焊接殘餘應力 某大學需要開發適用於普通航空航天材料的攪拌摩擦焊的改進參數。
-
X射線和Y射線的性質
昨天我們了解了原子核結構方面的知識,你還記得多少?說實在的我覺得我都已經忘的差不多了,我相信你也和我一樣。有句老話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如果我分享的知識對你有用,還是希望你動動筆記下來。閒話不多說了,下面看看我們今天的知識X射線和Y射線的性質。
-
小課堂 | X射線衍射技術入門——XRD是如何工作的?
X射線衍射(簡稱XRD)是一種分析技術,可提供有關晶體材料的結構和相ID的信息。XRD可用於識別單晶並揭示其結構。XRD在地質行業中非常好用,因為它可以用於識別混合物中存在的晶體,例如巖石中的礦物。對於具有可變分子式和結構的礦物(例如粘土),XRD是識別它們並確定其在樣品中比例的最佳方法。
-
小課堂|X射線衍射技術入門——XRD是如何工作的?
X射線衍射(簡稱XRD)是一種分析技術,可提供有關晶體材料的結構和相ID的信息。XRD可用於識別單晶並揭示其結構。XRD在地質行業中非常好用,因為它可以用於識別混合物中存在的晶體,例如巖石中的礦物。對於具有可變分子式和結構的礦物(例如粘土),XRD是識別它們並確定其在樣品中比例的最佳方法。
-
馬鹿茸的X射線衍射Fourier指紋圖譜鑑定
方法:採用粉末X射線衍射Fourier指紋圖譜鑑定法。結果:通過應用粉末X射線衍射Fourier指紋圖譜鑑定法對3個馬鹿茸和1個花鹿茸中藥材進行分析鑑定,獲得了馬鹿茸的對照X射線衍射Fourier指紋圖譜及特徵標記峰值。結論:表明X射線衍射Fourier指紋圖譜鑑定法可用於中藥材馬鹿茸的鑑定。
-
錢義祥——高分子物理與聚合物熱分析
《高聚物的結構與性能》一書(科學出版引,1981年第二版)被許多高校選做教材。 朱誠身第二版前言 本書自2004年出版以來,受到讀者的歡迎與支持,很快被第二次印刷、被許多學校選做教材和考研參考書,並在2007年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
環保工程師基礎知識輔導:X射線衍射原理
1913年英國物理學家布拉格父子(W.H.Bragg,W.L.Bragg)在勞厄發現的基礎上,不僅成功地測定了NaCl、KCl等的晶體結構,並提出了作為晶體衍射基礎的著名公式──布拉格方程:2d sinθ=nλ 式中λ為X射線的波長,n為任何正整數。
-
X射線的魔力|與諾貝爾獎的不解之緣
英國科學家法拉第1861年,英國科學家威廉.克魯克斯(WilliamCrookes)發現通電的陰極射線管在放電時會產生亮光,於是就把它拍下來,可是顯影后發現整張幹版上什麼也沒照上,一片模糊。他以為幹版舊了,又用新幹版連續照了三次,依然如此。克魯克斯的實驗室非常簡陋,他認為是幹版有毛病,就退給了廠家。
-
《熱分析與量熱儀及其應用(第二版)》出版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長春應化所劉振海研究員和徐國華、張洪林等編著的《熱分析與量熱儀及其應用(第二版)》一書,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系統介紹了各類熱分析與量熱儀的原理、基本結構、元件和單元;各類熱分析與量熱儀及標誌儀器性能的各項指標,表徵實驗數據質量的各項參數;影響實驗結果的各種因素和各項標準實驗方法;資料庫的建立、維護與查詢,以及計算機病毒的一般性常識;並以聚合物、藥物和礦物為例,列舉了典型應用,以及微量量熱技術在諸多方面的應用;儀器的常見故障處理等。
-
X射線衍射方法測量殘餘應力的原理與方法
2、X射線衍射法測量殘餘應力的發展X射線衍射法是一種無損性的測試方法,因此,對於測試脆性和不透明材料的殘餘應力是最常用的方法。20世紀初,人們就已經開始利用X射線來測定晶體的應力。後來日本成功設計出的X射線應力測定儀,對於殘餘應力測試技術的發展作了巨大貢獻。
-
光學「鑷子」與X射線結合,可分析液體中的晶體!
利用相干x射線衍射技術,科學家可以高精度地測量納米晶材料的表面形貌和應變。然而,進行這樣的測量需要精確控制微小晶體相對於入射x射線的位置和角度。傳統上,這意味著將晶體粘在表面上,從而使晶體變形,而改變其結構,並可能影響反應活性。阿貢傑出研究員琳達楊(Linda Young)表示:用光學鑷子,可以捕捉到溶液中單個粒子的原始狀態,並觀察它的結構演變。
-
首次: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設備獲得分子分裂的光電子衍射成像
來自法蘭克福大學(又稱歌德大學)的研究人員的研究表明,X射線光電子衍射——一種X射線吸收照射分子結構的時候發射出的光電子發射,可以在X射線誘導O2分子裂變時利用影像來增加(原子)核間(的)距離。通過測量兩個光子序貫K殼層在裂變時離子的離子化時光電子發射的分子框架模式,依據測量的動能釋放來對數據進行排序,研究人員可以解決在一個X射線脈衝時大約1.2 a.u的分子鍵合能的延伸率。
-
冷凍電鏡新應用:微電子衍射技術確定小分子結構
隨著倫琴發現了X射線以及勞埃發現了X射線衍射現象,人們認識微觀世界的手段被極大豐富,在發展了近百年的今天,其重要性依舊,在化學、分子生物學、藥學、物理學以及材料學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單晶X-射線衍射技術的優點在於其可以提供極為精確的結構信息,包括晶胞參數、精系、空間群、原子的三維分布、成鍵、電子分布、分子構型和構象以及絕對構型等一系列信息,準確直觀,具有極強的權威性。然而,單晶X-射線衍射技術的使用前提是需要合適的高質量單晶,而要想獲得符合要求的單晶,不僅需要大量的實驗技巧,而且往往伴隨著一定的運氣。
-
上海光源與用戶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非相干X射線衍射成像
目前X射線晶體衍射結構分析手段只能對具有周期性結構的晶體實現原子級的三維顯微結構分析,而X射線相干衍射成像可以實現對非周期性結構物體具有原子級空間分辨能力,然而這種方法卻需要全相干X射線照明,存在較大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