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米材料在環境治理中的應用
納米材料按維數可分為四大類:(1)零維納米材料(0D):材料的三維尺度均在納米尺度範圍之內,如原子團簇、量子點和納米顆粒等;(2)—維納米材料(1D):材料的三維空間中有兩維在納米尺度範圍內,如納米線、納米棒、納米帶和納米管等;(3)二維納米材料(2D):材料的三維空間中有一維在納米尺度範圍內
-
JAP:肽基納米管在能量收集中有望被廣泛應用
都柏林大學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和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的研究人員決定對肽基納米管進行探索,因為它們可能會成為電子設備和能量收集應用中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選項。
-
「2019 年聲紋識別研究與應用學術討論會」成功舉辦,18 位特邀嘉賓...
第二個演講嘉賓是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公派訪問學者張鵬遠,他討論的內容是「基於深度學習的短時聲紋識別技術」。他認為,在實際應用中,由於對基於語音的訪問控制需求的不斷增長,提升聲紋識別系統在短時語音情況下的性能變得尤為迫切。
-
單壁碳納米管替換常規導電劑可行性報告
摘要:討論單壁碳納米管在導靜電防腐塗料中的應用以及同石墨、導電雲母粉的導電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差別。1993 年 NEC 和 IBM 的研究小組同時成功合成單層的納米管,從某種意義講,單壁納米管才是真正意義的碳納米管。由於單壁納米管的獨特結構,極高的力學性能,獨特的電性質和電化學穩定性,激起世界範圍內許多科學家的極大興趣。
-
專注柔性顯示屏幕,「合肥微晶」開發石墨烯納米銀線複合柔性導電膜...
編輯 | 佳敏近期,36氪了解到一家從事石墨烯和納米銀線等新材料應用開發的科技企業——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肥微晶」),其核心產品包括石墨烯納米銀線複合柔性透明導電膜、石墨烯遠紅外柔性發熱模組及石墨烯原材等。
-
碳納米管應用於5G技術改善軍事通信
Carbonics,Inc.與南加州大學合作開發了一種碳納米管技術,該技術首次在射頻應用中實現了超過100GHz的速度。這一裡程碑超越了傳統的射頻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稱為RF-CMOS技術)的性能和效率,該技術在包括手機的現代消費電子產品中無處不在。
-
中科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在貴金屬納米結構組裝及其SERS應用研究方面...
近期,中科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孟國文研究員課題組和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吳年強教授研究小組合作,在貴金屬納米結構組裝及其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應用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結果以封面論文發表在
-
以蠶絲納米纖維應用技術切入市場,「清科絲宇」提供蠶絲領域技術...
相比於其他材料,蠶絲納米纖維的原材料蠶絲為天然材料,可降解、量產大,且製成的過濾膜過濾效率高、氣流阻力小、重量輕且製備方式利於添加摻雜物質,在空氣過濾、美白護膚、醫用材料等多領域有很好的應用前景。「清科絲宇」在擁有生產該材料的技術優勢,可實現對蠶絲納米纖維過濾材料直徑分布、厚度、孔隙率等參數的調控,從而可調控蠶絲納米纖維材料的濾效率、壓強、容塵量等參數;同時保證製備過程和原料環保無毒害。「清科絲宇」的技術還能保證納米纖維膜可單獨用於過濾,或負載在微米纖維膜上製備為微納多級結構過濾材料。
-
「YZF-R1M」組裝模型開發內幕
「讓我特別感到驚訝的是在1/12比例的模型上,竟然能夠如此完美地重現輪胎的胎面紋路,想必各部位零配件的設計負責人及供應商都會很感動吧!」(坂田功)▲這款2018年式YAMAHAYZF-R1M的組裝模型是以1/12的比例重現,模型全長172×全寬68×全高97mm,引擎則使用螺絲鎖在車架上,除了讓組裝變得更容易外還可以確保模型強度,同時也推出鋁合金製造的前叉外管等細節升級配件,供進一步追求仿真程度的專業模型師選購。
-
碳納米管國內外企業5大應用領域!
為提高鋰電池的快速充放電性能,日本鍾化公司與愛知工業大學的研究團隊將碳納米管混入被稱為TOT的有機分子中作為電池的電極使用。這種方法增加了電子的數量並提高了導電速度。組裝為紐扣電池進行測試,充電時間可達到30秒,循環5000次性能無明顯下降。
-
納米尺度下:LED、雷射LD與量子點應用
:納米材料(Nano-materials):是指「最終成品」,意思是利用納米加工技術,將材料加工成尺寸在100nm以下的產品,這個產品即可稱為「納米材料」。「納米薄膜(Nano thin film)」或「量子井(Quantum well)」。
-
碳納米管海綿體的應用
碳納米管海綿體是由相互交錯的碳納米管組成的三維結構,在複合材料以及環境保護方面具有潛在應用。具有釐米量級尺寸的碳納米管海綿體已經通過化學氣相沉積(CVD)方法成功製備並且研究了碳納米管海綿體的機械壓縮性能。
-
石墨烯迎來最新產業應用?「烯旺科技」在醫療領域做出突破
多數市場機構預測,一旦石墨烯的製備技術和應用技術實現突破,將給多個行業帶來顛覆性的改變,預計到2020年帶來千億規模的市場,包括新能源電池、半導體、航空航天......甚至是醫療。不過,目前產業界的聲音都集中在石墨烯電池、防腐塗料、供暖等領域。36氪近期接觸到的「烯旺科技」則是一家將石墨烯進行醫療產業應用的公司。
-
華威大學《JACS》白光發射的超分子肽納米管的高效人工採光系統
最近,華威大學Sébastien Perrier教授團隊報告了一種基於水中超分子肽納米管的高效人工採光系統構建的通用策略。通過使疏水性發色團沿著納米管滑動排列,成功地製造了具有兩步順序Frster共振能量轉移過程的人造光收集系統,顯示出高達95%的能量轉移效率和極高的螢光量子收率30%,穩定性高。此外,光譜發射可以從藍色到綠色到橙色連續地調諧,也可以作為白光連續體輸出,其螢光量子產率為29.9%。
-
納米技術:表徵納米粒子表面自組裝有機分子的結構!
納米技術:表徵納米粒子表面自組裝有機分子的結構!由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科學家領導的一項大型合作採用了一種強有力的新方法來克服在納米粒子表面上表徵自組裝有機分子結構的挑戰性任務。自組裝單層保護的納米顆粒越來越多地用於電子,藥物輸送,催化和傳感裝置中。構成殼層的配體的組成和結構是重要的,因為它們被認為決定了納米顆粒的性質,例如化學,生物和界面行為。調諧配體分子允許納米粒子為特定應用定製。
-
納米尺度下的神奇應用:LED、雷射LD與量子點
分類:大致可以分為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兩個重要領域納米科技產業目前仍然不算完整,許多應用還在理論研究的階段,因此不容易完整地分類,但是大致上可以區分成兩個重要的領域:納米材料(Nano-materials):是指「最終成品」,意思是利用納米加工技術,將材料加工成尺寸在100nm以下的產品,這個產品即可稱為「納米材料」。
-
《ACS Macro Letter》多嵌段複合納米自組裝獨立釋放親水/油載體
由於親水內腔和疏水膜,所以研究主要集中在脂質體或聚合物體上,也可以通過雙重乳液法配製脂質包覆的雜化納米顆粒,以同時包封和釋放疏水性和親水性貨物。 美國麻薩諸塞州大學應用生命科學研究所S.具體而言,作者使用疏水塗層作為驅動力來實現目標複合組裝。組裝的簡單性和附加性提供了這種共組件的形式,從而形成了實現組裝複雜功能的聚合納米材料。首先使用兩親性三嵌段共聚物形成反膠束(NP1),其中內部和外部嵌段分別是親水性和疏水性。為了實現對疏溶劑性的要求,作者通過中間嵌段(NP2)的交聯來穩定反膠束裝配體。
-
碳納米管行業深度報告:動力電池驅動,碳納米管需求迎來爆發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碳納 米管自被發現以來就因為其優異的電學、力學、化學等性能,在多項領域中顯示 出巨大應用潛力。 (1)在鋰電池領域,碳納米管憑藉優異導電性能,被廣泛應用 於鋰電池新型導電劑。
-
淺色碳納米管/鈦白導電填料的製備及其在導靜電粉末塗料中的應用
碳納米管作為一維碳材料具有優異的電學性能。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通過靜電吸附自組裝的方式製備出一種碳納米管/鈦白的複合產品,產品性能穩定,製備工藝簡單。但因使用大管徑多壁碳納米管作為原料,產物顏色較深,限制了其應用範圍。
-
碳納米管在太空飛行器上的應用進展
最早是由日本電子公司(NEC)的飯島澄男(S.Iijima)博士採用電弧放電法製備C60時,在陰極處發現直徑4-30nm、長1μm的石墨管狀結構,即碳納米管,隨後在Nature上報導了這種新型碳材料。近年來,碳納米管以其優異的性能得到了廣泛的關注,並形成了碳納米管研究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