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機械刺激導致的外傷等成為皮膚受損的重要原因,皮膚組織一旦受損不易完全再生。皮膚支架移植技術是一種新興的皮膚修復技術。在組織工程方面,研究人員開發出了基於靜電紡絲的多種納米纖維支架,促進皮膚再生癒合。然而現有的基於天然材料明膠或合成材料聚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的皮膚組織工程支架,其物理和化學性質難以調控,使得細胞無法浸潤到三維支架內部用於組織再生,容易造成組織再生緩慢甚至壞死。因此,如何構建一種三維支架用於促進細胞侵潤和皮膚組織修復成為目前的熱點問題。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仿生工程與生物力學中心趙昕副教授與哈佛大學Ali Khademhosseini教授合作研發了一種基於光交聯/靜電紡絲法的三維電紡絲纖維支架,可以支持細胞粘附、生長、侵潤及組織再生。他們研究發現經化學修飾後的天然高分子明膠GelMA具有非常良好的物理及生物學屬性,可以通過改變不同交聯時間來改變支架的網絡密度,從而調控材料的力學及生物學性能,獲得一種「軟彈性」的組織工程支架,促進細胞增殖和遷移,加速了皮膚組織再生。另外,由於GelMA的性能高度可調,可據不同患者的需求做出相應的調整,使得GelMA電紡絲組織工程支架成為皮膚修復材料的不二之選,為臨床上修復皮膚組織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