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保險界的頂流非惠民保莫屬。
幾十塊的價格、幾百萬的保額、幾乎沒啥限制的投保門檻。
看到的人,很少有不心動的。
不過,心動歸心動,落到到行動前,還有一些小阻礙。
惠民保這麼火,到底好不好?
是不是買了它,就不用買百萬醫療了?
惠民保到底適合誰去買?
我花了一周的時間,對全國72個城市、81款惠民保做了詳細的分析。
(看不清圖片的朋友,別擔心,結尾給大家放了清晰的大圖)
得出了一個不太令人開心的結論。
雖然惠民保投保很寬鬆,但是報銷力度不大。
還可以買百萬醫療的朋友,別輕易碰!
文章大綱:
惠民保為什麼這麼火?好在哪?惠民保,保障如何?惠民保百萬醫療的差距有多大?惠民保到底要不要買?
惠民保為什麼這麼火?
因為99%的人都可以以極低的價格,拿到它的入場券。
要知道健康險的入場券是非常難拿的。
大部分產品都對健康狀況、年齡和職業有著嚴格的限制。
相比之下,惠民保的入場券就非常好拿了。
不限年齡和職業。
七八十歲的老人可以買。
曠工、消防員、飛行員、煤炭工人等從事高危職業的人,也可以買。
無健康告知。
身體不太好、體檢有異常的人,也能投保。
更絕的是,它像醫保一樣,允許帶病參保。
只是,大多數產品規定:有幾種特定既往症,後續因為它們出險的話,不予賠付。
價格非常低。
最貴的一年保費才215元。
大多數都是59、69、79元。
保費最低的僅為18元。
而且不管多大年齡、什麼性別,價格都一樣。
90歲的老人,一年保費也只要幾十塊。
保額超級高。
一般是200萬,或者是300萬。
惠民保是商業保險中「敢為人先」的一個。
接納了保險市場的弱勢群體,做到了其他商業健康險做不到的事兒。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實在是一件大好事,火的當之無愧。
但是,在高熱度的背後,惠民保的實力如何呢?
別看惠民保數量多,其實保障很相似。
81款產品中,59款都幾乎一模一樣,只提供兩種保障。
以京惠保惠保為例。
一種是社保內的住院醫療費。
社保內的醫療費,在醫保報銷後,扣除2萬元的免賠額,報銷80%,最高報銷100萬。
一種是醫院外特定藥品費,報銷規則和第一項一樣。
這兩項保障實力如何呢?
其實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第一,保障範圍比較狹窄。
只報銷社保內的醫療費。
我們住院時花的錢,可以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是社保內的花費,一部分是社保外的花費。
社保內的費用,可以用醫保和大病保險報銷。
個人承擔的壓力其實不大。
社保外的自費藥、進口藥,才是在生大病時,令我們捉襟見肘的源頭。
畢竟我國註冊在案的162352種藥品,只有2709種可以通過醫保報銷。
但72%的惠民保,都只報銷社保內的醫療費。
如果得了癌症、心肌梗塞這樣的大病,需要用自費藥、進口藥的話,惠民保的報銷力度可能沒我們想像的大。
院外特藥保障,可能也沒預期的好。
惠民保不是沒考慮社保外自費藥的問題。
它保障了部分癌症靶向藥和其他高價自費藥。
只是保障效果可能有點尷尬。
以360城惠保為例。
它保障下面15種特定藥品:
為啥說效果可能並不好呢?
因為院外特藥數量很少,且高發疾病的覆蓋率不夠。
中國人壽2019年的理賠年報顯示,成年人最高發的癌症有下面十種。
而360城惠保,只保障了肺癌和乳腺癌兩種。
其他高發癌症,比如腸癌、甲狀腺癌、肝癌、宮頸癌、胃癌,都不在保障範圍內。
用到概率大的藥不在保障範圍內,保障範圍內的大多是發生概率低的病。
你可以拿你們當地惠民保的特藥保障來對比一下。
就會發現,這是所有惠民保的通病。
第二,理賠門檻很高。
惠民保的免賠額一般是2萬元。
住院醫療費在社保報銷後,還要扣除2萬的免賠額,才能報銷。
根據國家醫保局發布的《2019統計公報》可知:
我國平均住院醫療費為11888元,離2萬元相差甚遠。
也就是說,惠民保投保門檻低,大家都非常容易買。
但是理賠門檻不是一般高,想用到它有點困難。
到底有多難呢?
我們以北京醫保和京惠保為例,做一個簡單的計算。
一個成年人在三級醫院住院,扣除1300元起付線後,醫保內的花費,分段報銷。
醫保範圍內的花費,在醫保報銷後,就可以通過京惠保報銷了。
那麼,住院花多少錢,才能用到惠民保呢?
假設醫保內的住院花費是X,計算公式如下:
{(3萬-0.13)×(1-85%)+(4萬-3萬)×(1-90%)+(10萬-4萬)×(1-95%)+(X-10萬)×(1-85%)}≥2萬
最終可以算出,醫保內的住院花費,必須達到17.8萬,才能達到報銷標準!
而這還只是社保內的住院花費。
但是大病住院,不可能不用社保外的藥品和服務。
所以,住院不花個二十幾萬,根本不可能用得上惠民保!
在誇惠民保的同時,也必須承認惠民保確實有「不足」。
它的報銷範圍窄、理賠門檻高。
真生大病,能夠報銷的醫療費,可能沒有預期的多。
惠民保的穩定性,也很令人擔憂。
買醫療險,重中之重的是續保條件。
今年身體狀況不太好、生病理賠過,明年是否可以無限制的續保?
產品停售了,還可以不可以買?
如果續保條件不好,保障再能打,也不是好產品。
很可能今年生病有保障,明年保險到期,就不讓續保了。
那麼,後續的治療費就仍舊需要我們自己承擔。
所以,我們建議大家買百萬醫療一定要買續保條件好的。
最好續保不需要保險公司審核同意。
比如尊享e生:
或者階段性保障續保,在這個年限內,可以放心去買。
比如超越保2020:
但是很可惜,惠民保的續保條件大多都不好。
不是像佛山佛醫保一樣,在宣傳和條款中沒有關於續保的規定。
就是像360城惠保一樣,在條款裡這樣寫到:
「保障到期,需要保險公司審核同意……」
不過,因為惠民保在投保時幾乎0門檻,很多都沒有健康告知。
所以哪怕續保不明確,對投保的影響可能也不大。
影響更大的是,惠民保是個虧本的買賣,存在短期停售風險。
惠民保的逆選擇風險很嚴重。
參保的多是出險概率比較高的人。
比如七八十歲的老人、有既往症的人、從事高危職業的人。
與此同時,參保率卻不理想。
大多數惠民保的參保人數在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參保率不足10%。
而據南開大學經濟與醫保研究中心主任朱銘指出,「一般認為參保覆蓋率在70%-80%,才能有效分散風險」。
這就會帶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惠民保不賺錢。
市面上第一款惠民保,是深圳重特大疾病補充保險。
自2015年面世以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賠付率曾高達136%。
而不賺錢的生意,保險公司會一直做下去嗎?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好在這款產品比較幸運。
雖然年年虧損,但卻因為其他業務盈利,一直在堅持著。
但其他產品還會這麼幸運嗎?沒有人說得準。
事實上,確實有些產品,在上線不久,就黯然退市。
比如太平洋財險承保的「嘉惠保」,沒上線幾天就無法投保了。
續保條件不好,穩定運營是難題,惠民保的不確定性很多。
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把惠民保作為唯一的保障嗎?
有了惠民保,是不是就不需要百萬醫療了?
這是很多朋友想知道的問題。
我可以明確的說,惠民保不能代替百萬醫療。
雖然從投保角度來看,惠民保比百萬醫療好很多。
投保門檻幾乎為0,什麼人都可以買。
而投保百萬醫療就不一樣了。
體檢有異常、醫保卡外借過的人,應該非常清楚。
涉及到人工核保的話,要提交各種資料,簡直煩死個人。
簡單來說,惠民保讓你買的開心,百萬醫療讓你買的煩心。
但是,買保險最重要的是買的開不開心嗎?
不是,最重要的是賠的多不多!
這兩者在報銷力度上到底差別有多大呢?
我們算個帳。
假設老王得了肺癌,住院一共花了50萬。
其中,社保內花了20萬,醫保報銷了75%;社保外花了15萬;院外特藥泰盛奇花了15萬。
用360城惠保,老王可以報銷多少錢呢?
社保內可報銷={20萬×(1-75%)-2萬}×80%=2.4萬。
院外特藥報銷=(15萬-2萬)×80%=10.4萬。
360城惠保報銷了12.8萬,還需老王自費19.6萬!
用百萬醫療尊享e生,老王又可以報銷多少錢呢?
可報銷=(50萬-20萬×75%-0元)×100%=35萬。
百萬醫療可以報銷35萬,老王自費0元!
這個差距是不是非常大?
惠民保,到底買還是不買?
關於惠民保,我給大家兩個建議。
第一,還能投保百萬醫療的人,不要買惠民保。
尤其是很年輕、很健康的朋友。
百萬醫療在生大病時,分擔經濟壓力的能力更強。
優秀的產品,甚至可以讓癌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花一分錢。
多說一句,百萬醫療完全覆蓋了惠民保的保障。
有了百萬醫療的人,完全不必買惠民保。
醫療險不能重複報銷,多買也用不到。
第二,不能投保百萬醫療的人,一定要買惠民保。
買不了百萬醫療的話,就買個惠民保吧。
惠民保是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最好的選擇。
尤其是這3類人。
高齡老人
年紀大了,買百萬醫療要三四千,太貴了。
惠民保就友好很多,幾十塊錢就能買到。
身體不好的人
有慢性病、既往症,買不了百萬醫療的人。
或者因為既往症被百萬醫療除外承保了的人。
用惠民保作為醫保的補充,就很不錯。
從事高危職業的人
礦工、採石工、馴獸師、特種兵……
惠民保買什麼、怎麼買?
惠民保採取的是「一城一策」的設計理念。
95%的產品,都只允許本地醫保的參保人投保。
所以買惠民保很簡單,不需要在多種產品之間抉擇。
自己城市有哪個,買哪個就可以。
目前全國有72個城市,推出了81款惠民保產品。
我做了非常詳細的對比表,具體保障大家可以看圖。
(全國、廣州、深圳、佛山、珠海、惠州、潮州、雲浮、湛江、茂名、河源市、揭陽、東莞)
(杭州、寧波、溫州、鹽城、嘉興、台州、南京、蘇州、泰州、連雲港)
(鹽城、宿遷、南通、成都、德陽、自貢、福建、福州、廈門、貴陽、遵義)
(湖南省、株洲、邵陽、長沙、安徽省、蕪湖、合肥、亳州、阜陽、蚌埠、北京、寧夏省、海南省)
(海南省、廣西、桂林、河北省、張家口、河南省、洛陽市、許昌市、漯河市、焦作、天津、山東省)
(淄博、煙臺、濟南、瀋陽、大連、山西省、黑龍江、重慶市)
可是,如果當地沒有惠民保,還想買,怎麼辦?
可以考慮保障區域更廣的惠民保。
360城惠保和水滴保的全民普惠保。
惠民保中唯二兩款,全國人民都可以買的產品。
2020年,可以說是惠民保的元年。
大熱、大火的同時,也暴露了不少的問題。
雖然我花了很大的篇幅講惠民保的缺點,說惠民保無法代替百萬醫療。
但並不是要「黑」惠民保。
而是想讓大家知道,惠民保雖好,但保障確實存在缺陷。
不能指望它防範所有的健康風險。
能買百萬醫療,卻因為惠民保放棄,實在不太明智。
年輕、健康的朋友,就不要去湊這個熱鬧了。
反之,被百萬醫療拒絕的人,去買惠民保就非常合適了。
哪怕保障稍差一些,報銷力度沒那麼大。
但報銷的少,就不是錢了嗎?
這已經是當前情況下,最好的選擇了。
惠民保到底買不買、適不適合你?
這個問題,取決於你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