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哥大醫學博士再融4億:AI診療 已入駐150+三甲醫院

2020-12-22 鉛筆道

記者 | 古典典

張少典終於決定結束這段一眼就看到頭的生活。從上海交大畢業後,他進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畢業前夕,他獲得了微軟總部實習的機會。在西雅圖的那段生活,安逸卻平淡。

而反觀周圍跳入創業浪潮的同學,他很是羨慕。2016年,取得醫學信息學博士學位後的他,立刻回國創立了森億智能。

他的產品能救很多病人的命。流行病統計數據顯示,每1000位住院患者中大約有30人會出現靜脈血栓栓塞症,而醫護人員能提前識別的高發病率患者只有4-5例。

2018年起,森億智能在上海的三甲醫院試點一款智能提醒系統,通過AI技術管理患者體徵數據,提前為醫護人員發現患者風險。

一家醫院應用這款產品後,靜脈血栓栓塞症的風險評估比率提升了83%,一年能減少10-15個患者的死亡。目前,森億智能發展出了四個產品體系,包括數據治理與集成、智慧科研、智慧臨床和智慧管理。

12月22日,森億智能獲得4億元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金甲子領投,陽光保險跟投,現有股東騰訊跟投。

註:張少典承諾文中數據無誤,為內容真實性負責。鉛筆道作客觀真實記錄,已備份速記錄音。

做「接地氣」的智能醫療產品

白天,考察矽谷的科技公司。晚上,回到房間和國內的團隊開視頻會議。

看著自己身邊一位剛剛創業的大學同學的狀態,張少典很是羨慕。當時是2015年,這位同學帶著團隊來矽谷考察,張少典擔任了兩周的地陪,對方在國內已經在管理一支處於上升期的團隊。

反觀自己,他覺得生活幾乎可以一眼望到頭。從上海交大畢業後,張少典進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醫學信息學博士,主攻醫學自然語言處理和數據挖掘方向。畢業前夕,他獲得了微軟總部實習的機會。在西雅圖的那段生活,安逸卻平淡。

與同學的對比,讓張少典萌生了回國創業的想法。

結合自己的學科背景,他決定嘗試醫療數據化/智能化賽道。他花了兩個月調研北京和上海的十多家醫院,發現醫院的資料庫存在更新滯後、數據格式不統一等問題。當時雖然熱炒「網際網路醫療」的概念,但由於數據質量不高,醫院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設進行得並不順利。這給了張少典創業的動力。

2016年4月,張少典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回國創辦了森億智能,想要藉助大數據和AI為醫院的臨床、科研和管理提供解決方案。

剛開始,張少典對自己公司的技術很有信心,但在找客戶的時候卻碰了一鼻子灰。那時候,他和聯合創始人扛著筆記本電腦,一家一家地敲開醫院信息科辦公室的門,但這種陌生拜訪最後往往無功而返。

在醫院裡演示方案的時候,有醫生會直接打斷他,「你說的這些對我給病人看病有什麼用?你給我講講你們公司到底能幹嘛?」

這段時間,讓張少典意識到,醫院的數據化、智能化建設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作為一家初創企業,我們不可能坐等醫院基礎設施完備的那一天。唯一可行的辦法,便是引導自己的產品往『接地氣』的方向調整,先做一些基礎的而不是過於高精尖的產品。」

找到了問題的癥結,張少典開始帶領團隊讓AI數據產品先去實實在在地解決醫院和醫生的最直接的需求——幫助醫務人員提能增效,降低一些常見病的漏診和誤診率。

森億智能第一款滿足醫院真實訴求的產品,花了一年的時間進行打磨。張少典介紹,這款產品運用了醫學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可以將文本轉化為結構化數據,給予醫生智能提醒和科研輔助。

他舉例,醫院想提取二型糖尿病患者的數據,有的醫生會在病歷上寫「糖尿病二型」,有的會寫「DM 2」或「DM II」,而森億智能的系統可以抓取這些關鍵詞,並把它們統一歸類到「二型糖尿病」的標籤裡。「這款產品,就像是森億的數據中臺,後續推出的一系列解決方案,都需要用它進行支撐。」

用AI解放人力

找到了方向,做事也就事半功倍。

2018年,森億智能開始在上海的三甲醫院試點一款靜脈血栓栓塞症智能提醒系統。系統可以通過AI技術對患者體徵進行管理,如果患者出現血栓風險,會提前對醫護人員進行提醒。

流行病的統計數據顯示,每1000位住院患者中大約有30人會出現靜脈血栓栓塞症,而醫護人員能提前識別的高發病率患者只有4-5例。這就意味著剩下的25位患者會因為沒有被及時發現而陷入危險。

對於靜脈血栓栓塞症的預防,醫護人員傳統的做法是根據既往經驗和臨床量表,對患者的多個維度進行打分,從而來推測患者有多大概率出現這種病症。森億智能的智能提醒系統便是把打分的過程交給AI來做,節省了時間和人力成本,準確度也有所提升。

在應用過程中,這套智能提醒系統經歷了不斷迭代,效率不斷提升的過程。為了不讓醫務人員錯失最佳的救治時間,森億智能還把智能提醒系統接入了醫院的電話和簡訊提醒系統。患者一旦有發病風險,醫護人員可以在手機上收到實時提醒。

張少典介紹,國內部分三甲醫院在採用了森億智能的產品後,醫院的靜脈血栓栓塞症風險評估比率提升了83%,風險評估時間縮減87%,系統每周平均可為全體醫護人員節省600小時工作時間。

除了數據治理平臺和智能提醒系統,森億智能目前還在搭建醫院的智慧管理系統。上海的部分三甲醫院已經開始嘗試森億智能研發的智慧交接班系統。傳統的交接班需要醫護人員在交班記錄本上記錄,書寫的內容也比較簡單;接入智慧交接班系統後,醫護人員可以通過交接大屏掌握患者病情的關鍵信息,也可以提取患者的詳細信息,提升了交接班的效率。

B2B的經營之道

經過4年的發展,森億智能的團隊已近500人。管理,成為了張少典的必修課。

」網上能看到的公司管理方法,基本上都是2C公司的。「張少典認為,2C公司的管理模式並不適用於2B公司。」2C公司講求靈活和敏捷,這一點2B公司很難效仿。你怎麼敢拿全國頂級的三甲醫院們去做小白鼠呢?企業在行業裡的口碑,很快就會毀掉。「

張少典還補充,2C公司的發展看長板,但2B公司不能有短板。這取決於2B產品的高客單價和較長的交易周期。」我們從銷售、交付到服務和維護好一個客戶,中間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差錯。「

為了保證客戶的高滿意度,森億智能規定銷售人員必須參與研發環節。」今日頭條的程式設計師也是今日頭條的使用者,他們能很清楚知道自己的產品體驗如何。但我們的研發團隊沒辦法使用森億智能的產品。所以銷售人員會整天泡在醫院,他們負責告訴研發團隊客戶的真實需求。」

截至目前,森億智能的產品已經覆蓋了150餘家三甲醫院。張少典表示:「未來,森億智能希望用更好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來解決智能醫療行業當下的一些問題。後續,通過構建一些產品和解決方案,幫助醫護人員解放雙手,幫助他們提升效率,降低漏診誤診率,幫助醫院管理者提升效能和效益,實現精細化管理。」

編輯 | 吳晉娜

相關焦點

  • 上海分級診療再創新 院士工作站入駐二級醫院
    ,日前,周良輔院士工作站正式入駐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這標誌著從此地處上海市城鄉結合部的居民除可降低醫療費用、享受三甲醫院的優質資源外,還可在家門口掛到著名院士的稀缺資源號;這也是上海市首家落戶於醫院的「院士工作站」。
  • 專業方能出色 NEC醫用顯示器一舉拿下4家三甲醫院
    近日,NEC旗下高端液晶顯示器V554被北京天壇醫院、武漢協和醫院、江蘇人民醫院、鄭州第一人民醫院四大三甲醫院同時選中,作為要求極為嚴苛的臨床手術專業醫用顯示器,在業內引發廣泛關注。究竟V554有何獨特魅力,能一舉拿下4家三甲醫院?下面,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AI防癌地圖不斷展開 醫學科研發展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目前業務線包括了安防、醫療、AI製藥、AI晶片等,其以自然語言、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以及其自主研發的算法,構建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醫學語義網絡,腫瘤,肺癌等眾多種多病灶的疾病模型。 近年來,「智慧醫院」火遍業界,如今AI+醫療有望建立重塑臨床流程的智能醫院,並與傳統醫療領域玩家有機結合,實現智能醫療產業化,已進入早篩、診斷、隨訪、科研等領域成為臨床醫師的「第二大腦」。
  • 打開臨床診療與醫學科研「數據通路」——大數據於臨床醫學價值的...
    一、臨床診療與科研脫節:數據處理是瓶頸現階段,國內醫療資源還是集中在大的三甲醫院中,這導致醫生在臨床上的工作強度非常大。要在臨床工作中穿插完成科研工作,時間和精力的分配面臨著巨大壓力。由於過去醫生在使用電子病歷時缺乏數據結構化錄入,更多是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醫院過往的電子病歷中留存著大段的空白段落,這讓醫院在科研數據利用等方面存在困難。所以,如何將這些存量數據進行高效、準確地結構化處理,在臨床診療與醫學科研之間建立一條「數據通路」,或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 新華醫院的HRP系統為何令三甲醫院競相學習?
    (原文始發於2018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創建於1958年,它是一家三級甲等醫院,也是一家大型教學醫院,同時它又是一家以兒科為特色的大型綜合醫院。醫院涉及除傳染病之外的所有專業門類,兒科和成人學科門類齊全,學科門類覆蓋在全國範圍都是首屈一指的,是全國知名的大醫院。
  • 匯醫慧影王捷:AI,讓更多人去得起三甲醫院
    如果需要去醫院,但凡有條件,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去最好的醫院,三甲醫院資源好、經驗足,自然診斷治療水平也更好。那麼在醫療水平一般甚至欠發達的地區,病人就該承受更高的風險嗎?過去,醫科是一個比較傳統的學科,而醫院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體系。
  • 成都西北門醫療資源再次升級,又一國家公立三甲醫院正式開診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石小宏)6月30日上午,位於成都市金牛區與郫都區交界處的成都三六三醫院犀浦院區正式開診,成為犀浦首家三甲醫院。目前,該院區已開通醫保,本地患者與異地患者就醫後均可直接報銷。三六三醫院犀浦院區位於郫都區犀浦校園路東段550號,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功能於一體的國家公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據了解,三六三醫院是在1972年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籌建,1979年正式開診,為西南醫科大學非直管附屬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區域聯盟中心醫院。武侯院區與犀浦院區佔地面積共計近百畝,規劃床位近2000張。
  • 掛一個號可看多種病 武漢三甲醫院興起全科醫學門診
    全科門診並非什麼都治對醫生的要求比專科還要高武漢市第三醫院全科醫學科於今年9月開設,在武漢市屬三甲醫院中屬於「吃螃蟹」之舉。此前,中南醫院則在省部屬醫院中率先開設了全科醫學科。那麼,何謂全科醫學科?全科醫學科是不是什麼病都能治?全科醫生會不會不如專科醫生「專」?
  • 成立4個月即獲2000萬元投資,視見醫療如何走順AI這條路?
    雷鋒網了解到,在短短的4個多月內,視見醫療科技已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廣州中山大學腫瘤醫院、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等十餘家一流三甲醫院達成戰略合作。市場需求巨大 「人工」看片難以為繼目前,醫療數據中有80%來自於醫學影像,70%的臨床診斷需藉助醫學影像,2015年中國影像檢查人次達14.4億,醫學影像支出突破4000億,預計到2020年將增至6000億至8000億。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王潔:有力推動肺癌精準診療
    王先生「不死心」,開始在網上搜索各大醫療機構信息。「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是國家癌症中心,在國際上影響力都很大,王潔主任又在肺癌領域非常權威,就來到了這裡。」 經過靶向藥、化療、放療等治療方案,兩年過去,李女士的生命仍得以延續。雖然病情還在進一步發展,肺部疼痛時常需要吃止痛藥,但是「生活還能自理」。
  • 醫學博士趙虎來心理醫院參觀交流
    進入2019年,心理醫院受到了心理界大咖們的格外關注和關懷:精神分析大師叢中教授、格式塔大師王錚教授、哈佛博士嶽曉東教授、心理學家許金聲教授先後來院參觀交流近期,心理醫院又受到了精神界大咖趙虎的青睞,11月15日,中山大學醫學院教授、法醫學研究所所長趙虎博士應邀來心理醫院參觀交流,為心理醫院精神治療方面注入更多活力,更好地為民眾心身健康保駕護航!
  • 礄口家門口再添名醫:同濟醫院糖尿病專家工作室開診!
    「徐博士,我現在是注射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在控制血糖,但打胰島素太辛苦了,能否只吃藥不打胰島素?」  「徐博士,我得糖尿病兩年了,我特愛吃紅薯,但每次吃完紅薯後,血糖會陡然增加,我到底還能不能吃紅薯?」
  • 迪安診斷:領跑第三方醫學實驗室,打造質譜+NGS平臺
    合作共建始於集採配送模式,傾向於檢驗科/病理科整體打包共建,與區域龍頭醫院或醫聯體共建區域中心實驗室,並通過提供「專家資源+技術平臺+臨床推廣+學科建設」服務,推動與大型三甲醫院共建精準醫療中心,搶佔行業制高點。  省級實驗室全覆蓋,區域中心發展提速,ICL滲透率和集中度提升空間大。1)2017年已完成全國省級中心38家的布局,合作共建客戶數量已超過300家。
  • 36氪首發|搭建眼科診療一體化平臺,「盛元醫藥」獲數千萬元Pre-A輪...
    36氪獲悉,眼科診療一體化平臺盛元醫藥(以下簡稱「盛元」)已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由啟融創投、協耀資本和百富健康共同投資,浩悅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公司成立於2015月,位於廣州生物島,專注於眼科診斷產品和治療藥物的研發。
  • 一個是985醫學碩士,一個是普通博士,你認為醫院會優先錄用哪個
    「一個是985醫學碩士,一個是普通醫學博士,你認為醫院會優先錄用哪個?」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你去問10個人其中有9個人都會說優先錄用普通博士,我們接下來主要分析一下其中的緣由。
  • 又一家基因檢測公司獲投千萬元 已與200+三甲醫院合作
    鉛筆道1月3日訊,基因測序生物科技研發商「諾禾心康」宣布其已完成千萬級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安芙蘭資本。據悉,中國擁有心血管疾病患者2.9億,佔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在2.9億心血管患者中,約有4000萬的單基因遺傳性心血管疾病,其中2/3致病基因明確,可以進行精準預測、精準診斷、精準預防、精準治療,甚至進行生育選擇。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單基因高血壓、與猝死有關的心肌病、心臟離子通道病、急性主動脈症候群、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等疾病均屬此類。
  • 解放軍301醫院崔榮太主任,明日親診太原紡織醫院
    核心提示:為進一步關愛廣大面癱(後遺症)、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梅傑症候群患者,助他們在2021到來之前能重拾健康笑容,太原紡織醫院攜手太原市慈善總會,於12月5月—12月6日,舉行「北京名醫聯合 愛心會診周」活動,屆時,解放軍301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副教授、臨床醫學博士崔榮太專家、北京協和醫院特需門診專家梅興旺主任、北京三甲醫院特邀專家張建國主任,齊聚太原紡織醫院,強強聯合會診
  • 三甲醫院醫學博士寫的看病神文
    什麼時間去醫院人少點?看病前要準備什麼?如何讓醫生更好地幫到自己?上海市徐匯區某三級甲等醫院醫學博士寫了篇神文教我們「學會看病」!非常值得收藏和分享!一、該看不該看?人的身體是有自我修復能力的。而且這種能力很強,顯然比電腦和汽車厲害。
  • 匯醫慧影AI入駐北京佑安醫院|協力戰疫,護佑民安
    中國日報2月25日電(劉志華)記者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了解到,近日,匯醫慧影新冠AI影像智能解決方案入駐佑安醫院,為新冠疫情的篩查診治全流程帶來切實的智能助力。新春佳節團圓時刻,卻是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之時。
  • 醫院選醫生為難?211醫學碩士和普通醫學博士,優先錄取哪一個?
    由於醫學院校屬於985的都很難考,幾所211錄分與985的醫學院實力不相上下,其餘的大多數都是雙非醫學院,對於想學醫的學生來說,10個當中就有9個畢業於雙非醫學院,醫院在招聘醫生的時候是不是很為難?211醫學碩士和普通醫學博士,優先錄取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