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琥珀揭示蛉類幼蟲的「偽裝行為」演化史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蛉類幼蟲復原圖。 楊定華 繪製 

中新網南京8月22日電 (楊顏慈)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昆蟲演化出不同的「偽裝術」。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22日發布消息稱,通過中、意、美三國科研人員對緬甸琥珀中蛉類幼蟲的合作研究,揭示了蛉類幼蟲的偽裝、掘穴行為以及相關捕食行為的演化歷史。

研究成果當天在線發表於英國《自然》雜誌子刊《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

科研人員介紹,覆物行為(主動利用環境中的各種材料遮蓋體軀)是昆蟲「偽裝術」中最奇特、最複雜的一類。該行為的化石證據極其稀少,因此學界對該行為的早期演化了解甚少。

在本次研究中,南京古生物所「現代陸地生態系統起源與早期演化研究團隊」王博研究員等在先前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新收集的琥珀化石,對緬甸琥珀中蛉類幼蟲進行了系統發育學和形態學分析。

研究團隊共描述了緬甸琥珀中蛉類幼蟲11新屬11新種,這些新類群都屬於脈翅目蟻蛉亞目。本研究基於現生蛉類幼蟲和相關化石數據,重建了蟻蛉總科的系統發育關係。

在此基礎上,科研人員對關鍵的行為學特徵和形態學特徵的相關性進行了深入分析。

圖為緬甸琥珀中各類蛉類幼蟲。 南古所 供圖

研究結果顯示,關鍵的行為學特徵和蛉類幼蟲的形態學特徵密切相關,即關鍵形態可以反映相應的行為。研究結果進一步表明蛉類幼蟲的偽裝行為、掘穴行為等很早就在干係類群中出現了。

此外,本研究也發現掘穴行為是蟻獅後期繁盛的一個重要因素。儘管現在蟻獅主要生活在乾旱地區,但其祖先卻生活於潮溼的雨林地區。

本項研究得到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資助。(完)

相關焦點

  • 【中國新聞網】緬甸琥珀揭示蛉類幼蟲的「偽裝行為」演化史
    【中國新聞網】緬甸琥珀揭示蛉類幼蟲的「偽裝行為」演化史 2018-08-23 中國新聞網 楊顏慈 【字體:大 中 小】
  • 科學網—琥珀揭示蛉類幼蟲偽裝行為演化史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等琥珀揭示蛉類幼蟲偽裝行為演化史   蛉類幼蟲復原圖 楊定華繪 本報訊(記者沈春蕾)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昆蟲演化出不同的偽裝術。近日,中、意、美三國科研人員對緬甸琥珀中的蛉類幼蟲進行了合作研究,揭示了蛉類幼蟲的偽裝、掘穴行為以及相關捕食行為的演化歷史。論文近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 覆物行為(主動利用環境中的各種材料遮蓋軀體)是昆蟲偽裝術中最奇特、最複雜的一類。該行為的化石證據極其稀少,因此學術界對該行為的早期演化了解甚少。
  • 了不起的緬甸琥珀!揭示蛉類幼蟲的「偽裝行為」
    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昆蟲演化出不同的「偽裝術」。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22日發布消息稱,通過中、意、美三國科研人員對緬甸琥珀中蛉類幼蟲的合作研究,揭示了蛉類幼蟲的偽裝、掘穴行為以及相關捕食行為的演化歷史。  研究團隊共描述了緬甸琥珀中蛉類幼蟲11新屬11新種,這些新類群都屬於脈翅目蟻蛉亞目。
  • 植保學院劉星月教授從緬甸琥珀中揭示一億年前昆蟲擬態行為
    但地質歷史上,昆蟲與苔蘚植物的生態關係則鮮有記錄,而化石昆蟲模擬苔蘚的行為更是未見。緬甸琥珀中黃氏擬苔草蛉近期,我校植保學院昆蟲學系劉星月教授與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員Engel教授合作組成的研究團隊,從一億年前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了一類奇特的昆蟲幼蟲擬態苔蘚植物。該結果是首次在化石昆蟲中發現擬態苔蘚的行為,為重建遠古昆蟲和植物的生態關係提供了新證據。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細胞》出版集團《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上。
  • 中國科學家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一億年前昆蟲擬態行為
    圖為緬甸琥珀中黃氏擬苔草蛉。 南古所 楊定華 攝中新網南京5月8日電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8日發布消息,該所王博研究員、史恭樂副研究員與中國農業大學劉星月教授研究團隊合作,從一億年前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了一類奇特的昆蟲幼蟲擬態苔蘚植物。
  • 白堊紀昆蟲會「偽裝術」!擬苔草蛉幼蟲會變身苔蘚
    2018-05-03 08:30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由中美兩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團隊,最近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緬甸琥珀中,新發現一種會偽裝成苔蘚植物的昆蟲幼蟲。
  • 緬甸琥珀揭示甲蟲高度特化的捕食行為—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蔡晨陽團隊通過對緬甸琥珀中大量的隱翅蟲化石進行系統研究,發現了兩種突眼隱翅蟲化石。
  • 白堊紀昆蟲就會"偽裝術" 這種擬苔草蛉幼蟲會變身苔蘚
    本報訊(記者 毛慶)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昆蟲演化出不同的偽裝術。其中,昆蟲對植物的擬態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記者昨天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美兩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團隊,最近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緬甸琥珀中,新發現一種會偽裝成苔蘚植物的昆蟲幼蟲。
  • 【蟲研捷報】白堊紀緬甸琥珀中首次發現脈翅目草蛉科
    草蛉幼蟲因具有捕食蚜蟲、蟎類等的習性,因而可用於生物防治。此外,一些草蛉幼蟲還具有背負雜物進行偽裝的習性。草蛉科成蟲主要鑑別特徵包括:具有由RP與M組成的偽中脈、以及由RP、M、CuA組成的偽肘脈,可明顯區別於脈翅目其它科。草蛉科的化石記錄也相對豐富,己知21屬59種,分屬於3個亞科:Limaiinae、Chrysopinae、Nothochrysinae。
  • 中國科學家,在瘋狂的緬甸琥珀江湖淘寶
    年代久遠、內含物豐富是緬甸琥珀的特別之處。37歲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古生物學者邢立達在緬甸琥珀中屢屢發現寶藏:他不僅於全球範圍內首次在琥珀裡找到了恐龍尾巴,還有琥珀中第一隻古鳥、蛇、青蛙等一系列動物,在學界引發轟動效應。 2011年以來,隨著緬甸國內戰事走向平穩,緬甸琥珀得以恢復開採。
  • 緬甸琥珀中新發現具櫛狀觸角的石蛾
    昆蟲綱毛翅目的成蟲稱為石蛾,幼蟲叫石蠶。石蛾幼蟲生活在湖泊和溪流中,偏愛較冷而無汙染的水域。
  • 緬甸琥珀中發現擬寄生性虻類
    針虻生態復原圖 本報訊(記者李瑜)日前,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研究員張俊峰團隊在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了擬寄生的虻類昆蟲,屬雙翅目獨須虻科,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夏氏針虻」。 本次發現的針虻是獨須虻科最年輕的化石記錄,其高度發達的針筒狀產卵器和特化的三趾狀的爪為其擬寄生習性提供了堅實證據,該研究表明獨須虻科至少在侏羅紀就演化出了擬寄生行為和相應的形態適應。 昆蟲的擬寄生行為是一種特殊的捕食行為,也是昆蟲演化史上一個重要創新,代表了陸地生態系統中一種新的取食模式。早侏羅世的蜂類是被廣泛認可的最早的擬寄生性昆蟲。
  • 昆蟲正產卵時被樹膠包裹 1億年後成琥珀(圖)
    「這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成蟲、幼蟲、卵在一起保存的昆蟲化石。」古生物學家對於當時昆蟲的育幼行為了解非常有限,因為,正在懷孕、正在產卵的昆蟲化石,實在是太少了。王博非常幸運。他所在的研究團隊從2005年就開始對緬甸琥珀進行研究。「能找到有價值的化石,真的需要運氣。」王博說,他們團隊在20萬枚緬甸琥珀中一一篩選,最終發現了一枚正在產卵的介殼蟲的化石。
  • 科學家在緬甸發現琥珀,在其中有了新發現!
    科學家在緬甸發現琥珀,在其中有了新發現!對於蛇這種爬行動物很多人都望而生畏,這樣的軟體動物是大多數人無法接受的,作為爬行動物它最為明顯的特徵就是沒有腳,身子不斷的蠕動向前爬行,就像是一團繩子一樣。關於蛇的祖先一直都比較具有爭議性,早在2018年的時候,由中國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的科學團隊首次在琥珀當中發現了蛇類的標本,才向我們揭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物種,讓我們對蛇的祖先有了初步的了解。那麼它們到底發現了什麼呢?緬甸一直是琥珀的高產區。
  • 【蟲珀欣賞】緬甸琥珀中的襀翅目 石蠅
    稚蟲有些捕食蜉蝣的稚蟲、雙翅目(如搖蚊等)的幼蟲或其他水生小動物,有些取食水中的植物碎屑、腐敗有機物、藻類和苔蘚。成蟲常棲息於流水附近的樹幹、巖石上,部分植食性,只要取食藍綠藻。微信公眾號:burmite (緬甸琥珀)@琥珀主 www.hupozhu.com覺得內容不錯想分享給朋友們,請【分享到朋友圈】,想看過往信息
  • 世界上最小的恐龍被發現,比拳頭還小,或許會改寫鳥類演化史?
    近日,科學家在緬甸北部的克欽邦發現了一塊琥珀,裡面保存著近一億千年前的鳥狀頭部,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體型最小的恐龍,取名眼齒鳥。蜂鳥大小的恐龍蜂鳥大小由於眼齒鳥頭骨不到2釐米,所以古生物學家根據比例推斷眼齒鳥的體型接近吸蜜蜂鳥。吸蜜蜂鳥是現存的世界上最小的蜂鳥,古巴獨有的物種,身長5釐米,重約2克。
  • 科學家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世界最古老動物精子,距今1億年
    一組古生物學家發現了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精子,這些精子1億年前被永久保存在緬甸琥珀中的介形蟲體內。其大小可達介形蟲整個體長的三分之一,被稱為「巨型精子」。介形蟲交配行為復原圖研究團隊由來自中國、德國和英國的研究人員組成。研究發現,介形蟲利用巨型精子進行有性生殖的行為在一億年前就已存在,這讓已知最古老的動物精子記錄提前了至少5000萬年。
  • 一億年前緬甸琥珀中現神秘「長尾蜘蛛」 填補蜘蛛演化史空白
    【解說】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博和黃迪穎分別領銜的兩個國際科研團隊,通過研究保存於1億年前緬甸琥珀中的「長尾蜘蛛」——應氏奇美拉蛛,證實蜘蛛古老祖先存在長長的尾巴,填補了蜘蛛起源的關鍵環節。
  • 科學家發現1億年前昆蟲會「偽裝」成苔蘚—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南京5月2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美兩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團隊,最近在1億年前的白堊紀緬甸琥珀中,新發現一種會偽裝成苔蘚植物的昆蟲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