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主論壇召開。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表示,中國移動已提前超額完成了今年5G建設目標,截至目前建設了38萬座5G基站,為全國所有地級市和部分重點縣城提供5G SA服務;創新打造5G消息、超高清視頻、VR/AR、視頻彩鈴等特色業務,落地了5G智慧港口、智慧礦山、智慧工廠、智慧電網等多個行業應用;聯合推出千元檔手機在內的5G終端150餘款,釋放了終端消費潛力;實施百億生態引入和百億分享計劃,實現近300億元價值分享。
截至目前,中國移動目前已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 SA網絡,開通5G基站超過38.5萬個,聚焦15個行業推出百餘項5G行業應用龍頭示範項目,發展5G終端用戶超9000萬戶、5G 套餐用戶超1.3億戶。
楊傑表示,中國移動將加大5G投入,積極推進共建共享,發揮頻率協同優勢,集約高效擴大建設規模,2021年實現全國市、縣城區及部分重點鄉鎮良好覆蓋。完善「3+3+X」數據中心布局,累計裝機能力提升至108萬架,夯實數位化發展基礎。
進一步深化「力量大廈」發展戰略內涵
新形勢需要新擔當,新徵程呼喚新作為。楊傑表示,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推進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民生深度融合,以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驅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與使命。
楊傑表示,希望以本屆大會為契機,進一步凝聚廣大合作夥伴共識,促進上下遊企業協同聯動,發揮集聚帶動效應,共同打造高水平數字經濟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生態鏈,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面向新發展階段,中國移動將進一步深化創世界一流「力量大廈」發展戰略內涵,以推進數智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全面實施「5G+」計劃,加快建設成為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主力軍,推動信息服務融入百業、服務大眾。
建設「信息高速」,布局品質一流新基建
中國移動將全力打造以5G為中心的數位化、智能化融合基礎設施,暢通經濟社會信息「大動脈」。
網絡規模邁上新臺階。加大5G投入,積極推進共建共享,發揮頻率協同優勢,集約高效擴大建設規模,2021年實現全國市、縣城區及部分重點鄉鎮良好覆蓋。完善「3+3+X」數據中心布局,累計裝機能力提升至108萬架,夯實數位化發展基礎。
網絡能力邁上新臺階。加快網絡雲化、業務雲化、能力雲化,深化雲網、雲數融合、雲智融合、雲邊融合發展,構建移動雲差異化競爭優勢。融合打造多場景多形態物聯網服務。一體推進網絡安全研發運營,實現態勢可感、安全可視、風險可控。
網絡體驗邁上新臺階。推動端到端自動化網絡切片、上行增強等技術成熟應用,提升廣連接、低時延、高可靠等定製化網絡體驗。利用切片技術構建相對獨立的專用網絡,保障公眾網絡安全穩定、行業支撐敏捷高效。
運營「信息高鐵」,拓展豐富多彩新應用
中國移動將創新運營模式,催生信息服務新場景、新產品、新業態,不斷引領需求、創造需求。
豐富「融合」產品。聯合打造規模大、品類齊、體驗優的數字權益超市,加快5G消息、和彩雲、視頻彩鈴、移動認證等特色應用推廣。構建「全千兆+雲生活」服務體系,拓展娛樂、教育、醫療、養老等多樣化居家信息服務。布局工業、交通、醫療等行業關鍵平臺,加強細分領域規模推廣。
提供「個性」服務。完善速率、時延、連接等差異化服務能力,打造專屬運營模式。加速5G行業專網產品化落地,構建「專網+平臺+應用+終端」一體化能力,實現功能定製、服務分級、按單點菜。加強品牌建設運營,為品牌注入權益、服務、積分等基因,提升品牌認知度和用戶歸屬感。
塑造「便利」感知。堅持線上線下結合、自有社會並重、傳統新型協同,打造「全產品融合、全渠道融通、全平臺融智」的新型營銷服務體系,滿足用戶多場景一站式數字消費需求。推動網格化運營與智慧社區建設有機結合,助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
打造「智慧中臺」,釋放數智發展新能力
中國移動將全力打造具有運營商特色、中國移動特點的「技術+數據+業務」智慧中臺,構建AaaS(能力即服務)服務體系,積澱能力、支撐發展、注智賦能。
打造能力「聚寶盆」。技術中臺是能力中樞,沉澱運營商特色IT、CT能力,聚合優質AI、區塊鏈、雲等能力,賦能業務中臺、數據中臺。數據中臺是能力基礎,匯聚全量跨域高價值數據資源,推動數據由資源向資產、資本轉變,支撐技術、業務中臺。業務中臺是場景化能力封裝,統一邏輯、統一規則、統一界面,通過對業務能力的沉澱、共享、復用,敏捷滿足用戶的需求。
共享能力「金富礦」。堅持「引進來、走出去」,開放合作建中臺,促進內外能力融通互促。實施攬月計劃、築巢引鳳計劃等,探索數據、技術資本化合作新方式,聯合挖掘商業化應用新場景,打造業界領先的產業級服務體系。開放一站式服務的智慧中臺統一門戶,輸出可復用的數據服務和共性能力,賦能各行各業轉型升級。
構築「創新高地」,共創前沿引領新技術
中國移動立足信息服務全產業分工、全鏈路協同的創新特徵,打造功能互補、良性互動、協同攻關的「最強大腦」。優化研發機制。完善「一體四環」科技研發體系,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堅持外引內培並重,充實首席科學家、首席專家隊伍。攻關核心技術。發揮「扁擔效應」,堅持應用導向,聯合產業鏈加大重點領域研發力度,加強基礎能力研究和儲備,推進R17及後續標準制訂,促進端到端產業發展。強化產研協同。積極與科技創新型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共建合作平臺,廣泛匯聚社會創新力量,推動科技成果共享與技術人才互通。
四大倡議
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信息技術深度融入經濟社會民生,需要產業各界的緊密協作和共同努力。楊傑提出4點倡議。
一是共同致力於打造泛在連接,加快5G、數據中心、邊緣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標準統一、互聯互通、智能升級,滿足經濟社會對萬物互聯、實時在線、可感可控的泛在智能連接需求。
二是共同致力於推動產業升級,深入推進信息技術同千行百業深度融合,共創數位化應用產業生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競爭力和現代化水平。
三是共同致力於促進協同創新,推進信息通信基礎理論、核心技術、融合應用等創新突破,強化6G、量子通信等前沿領域謀劃布局,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成效。
四是共同致力於維護網絡安全,加強網絡安全領域研究,推動制訂統一的網絡安全標準和認證規範,加大個人信息保護力度,攜手共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
同舟共濟揚帆起,乘風破浪萬裡航。「讓我們秉承開放合作、共享共贏理念,在開放中共享機遇,在合作中共贏價值,合力開創數字時代更加美好的明天。」楊傑最後倡導道。
今年是中國移動成立20周年,回望20年發展歷程,正是以發展促合作、以合作促發展的生動寫照,特別是中國移動連續8年舉辦全球合作夥伴大會,讓參會變對話、讓展商變夥伴,搭建了業界思想碰撞、技術推廣、成果展示、合作共進的平臺。藉助這一平臺,中國移動和廣大合作夥伴深入開展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合作,既帶動了信息製造業、軟體服務業等數字產業化規模不斷壯大,又促進了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等產業數位化蓬勃發展。
【附完整PPT】
END
作者:蔣雅麗
責編/版式:小羽絨
校對/審核:範範
監製:劉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