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強勢,是自主品牌反超韓系車的先決條件

2020-11-29 騰訊網

前陣子,跟煙臺某品牌的技術工程師聊了聊自主品牌現狀。

他跟我說了他眼中的自主品牌,雖然略有情緒化,但也尚未偏離客觀事實。

中國品牌想要發展只有三條路,一條是跟吉利那樣,發動大規模併購,通過技術轉化的方式讓自己快速膨脹,記住,是膨脹而不是發展。

另一條,是像長城、比亞迪那樣,不管是在燃油車領域,還是在電動車領域,都要樹立自己的價值方向,通過外籍技術人員,快速充實自身實力,這也可以。

最後一條,就是徹底放棄超越的念頭,一步一步穩紮穩打,從頭做起。

想了想,非常客觀,而且非常全面,他還有更深一層次用意沒有說,那就是中國品牌不可能彎道超車成功。

供應商強勢,是自主品牌反超韓系車的先決條件。

他告訴我,像韓系車這樣的車系,中國品牌想要真正意義上超越,還不太可能,因為韓系車強大的不僅僅只有企業,整個產業鏈都很強勢。

「現代對吧,咱們都知道,現代不是一個簡單的企業,它幾乎是一個資源密集型集團,它把所有的資源擴散開來,有造前後橋的企業,有造變速箱的,有造零部件的,你可以把現代當成一個貼標車,不過,零部件都是現代自己的」。

可怕嗎?非常可怕。

當一個企業可以拆分成無數個故事來說的時候,這家企業必然已經打通了產業鏈,就像豐田那樣,豐田的強勢絕不是自己強勢,而是整個產業鏈的宏偉。

變速箱問題,交給愛信,電控問題,交給電裝,各種零部件,交給豐田用了幾十年的老企業。

這些企業成功的先決條件,是已經有了完善、主流、極具影響力的產業鏈以及供應商,這點至關重要。

自主品牌想要超越這些企業,必須要有一個很強的跳板,這些跳板就是供應商,在產業鏈上做到了強勢,才能讓自主品牌在發展上更輕鬆、更強力。

悲催的是,喊了很多年超越韓系車,自主品牌還沒有真正意義上全部做到發動機的自我研發、設計、生產,前陣子某兩款國產車上市,最大的賣點居然是「三菱發動機」。

當然,這些都是極個別企業,更多的自主品牌還是擁有自己的發動機,但變速箱呢?

奇瑞星途VX即將登陸市場,奇瑞不再使用博格華納變速箱,這次改用上汽變速箱了,長安、吉利也沒有真正意義上跳開愛信變速箱。

「我們用愛信變速箱」,是向外界展示自己產品實力的同時,也在向外界闡述自己變速箱有被人扼喉的可能。

我們有很強的企業信心,但卻沒有構建完善供應鏈體系的格局以及能力。

吉利瘋狂併購,事實上就是為了促成產業鏈架構落地,從變速箱到摩託車再到各種品牌的籠絡,吉利要做的其實就是打造自己的產業鏈帝國。

但問題是,精力、人才不夠,而且中國乘用車市場多次下行衝擊,放緩了構建的速度以及進度。

我們有很強的企業,但卻沒有很強勢的供應商,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中國品牌真正發展史不過20年,以企業為單位的整車廠發展速度稍快,但沒有監管以及不成體系的零部件產業,還有很多年的發展周期。

只有我們有了跟電裝、ZF、愛信這種強勢的企業,我們的自主品牌才會有真正騰飛的那一天。

相關焦點

  • 韓系車落寞了?人家是全球第四大汽車強國
    ,認為自主品牌已經趕超韓國汽車。 1、韓系車落寞? 自從2002年進入中國以來,韓系車在華順風順水。2016年北京現代銷量高達114萬輛,同比增長7.5%,連續第四年年銷過百萬;同年,東風悅達起亞實現銷量65萬輛,同比增5.5%。兩者合計,現代集團在華銷量近180萬輛。
  • 度過2019年的水逆之年,韓系車能否在2020年迎來春天?
    2019年,儘管汽車市場步入了寒冬,但是品牌、技術、營銷等能力更為出色的合資品牌卻過得頗為滋潤,大眾、豐田甚至車型銷量還有所增長。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合資品牌都過得不錯,韓系、法系品牌的日子就相當難過。拿韓系品牌來說,2019年堪稱它們的水逆之年。
  • 年度車評選|北京現代索納塔——「韓系車開出德國味」
    那時不僅僅是韓國娛樂產業在中國興起,同樣韓系車認可度也到達頂峰。主打設計和性價比的韓系車博得了那時消費者的青睞。 十年後,二代韓國男女團衰落,韓流失去了以往的流量,同時汽車存量時代到來,自主品牌的崛起,讓韓系車也失去了往日的光輝。在國內,韓系品牌也僅剩了現代和起亞,兩者雖為同一集團,但有著不同的戰略。
  • 韓系車和國產車誰更勝一籌?老司機嘆氣:馬再好也不及瘦死的駱駝
    如今國產車在崛起,當然一些質疑的聲音還是存在的,以往粗製濫造的車子,給人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某種程度上,也讓國產車給人留下很壞的印象,其實我們看當初那些受人詬病的車企,如今都已經被擠到市場邊緣。而對於國產車的發展,不久前,李書福就表示,比合資還有一些距離,但跟韓系車還是能比一比的。果真是這樣嗎?韓系車和國產車誰更勝一籌?老司機嘆氣:馬再好也不及瘦死的駱駝!大家知道,國產車憑藉性價比的優勢,正在不斷搶佔韓系車的份額,像現代、起亞的車子,銷量下滑十分嚴重。但從某種角度來說,韓系車銷量的下滑,也受薩德事件的影響,不能單單說是因為國產車的擠壓。
  • 韓系車:都說我賣不動質量差,還不如國產車,我是斷軸了還是漏油了?
    一個事物要想做大做強要打好堅實的基礎,那些大公司也是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汽車企業的發展也不例外,歐美的汽車企業發展比較早,大多數都擁有了百年的歷史積澱,所以它們的車在世界範圍內都享有很高的聲譽,但我們的國產車和韓國的汽車產業發展都是比較晚的,所以現在韓系車和國產車一樣,大家對它們的質量存有很大的疑問,毋庸置疑的一點是,不論是現在的國產車還是韓系車
  • 韓系終於贏了!新車比3系帥10倍,無框門+3D全息投影技術,或15W
    伴隨著年輕消費者的大量湧入市場,在我國的國內汽車市場上轎跑車型是越發受到我國消費者的追捧與喜愛,各大汽車品牌也是抓住了發展機遇,在這一領域中不斷地推出全新的車型來競爭市場,起亞在最近的幾年來在我國市場上的日子並不算好過,很多車型在市場上的銷量都大不如從前,所以它也是急需推出一款有著強勢表現的車型來在市場上挽回頹勢
  • 煥然一新的全新名圖,能否為韓系車帶來希望?
    2020年是韓系車的產品大年,在短短的兩三個月時間裡,北京現代相繼推出了第十代索納塔、2020款勝達、第七代伊蘭特等重磅新車,東風悅達起亞也上市了全新的K5凱酷,這些新車的到來,不僅引起了消費者的廣泛關注,也給正處於寒冬中的韓系車注入了新的希望。
  • 造最美的車/挨最毒的打 2021年韓系車能「翻身」麼?
    2021年,現代起亞將攜五款重磅新車,重新徵戰國際市場,包括全新途勝、全新嘉華在內的眾多新品,究竟能否讓韓系車重回巔峰呢?●現代途勝(換代)▲一句話點評:依舊是韓系「顏王」,15-18萬必火。全新智跑Ace在今年廣州車展首發亮相,這款車目前已經是東風悅達起亞合資品牌的產品,內外均高度國產化,全新設計相比現款更強調野性氣質,按照之前曝光的信息,該車會在2021年5月發售。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530mm*1850mm*1695mm,軸距達2640mm,屬於。
  • 自主品牌的模塊化造車潮,M3X火星架構的亮點在哪?
    大眾是模塊化造車的鼻祖,如今自主品牌正在這一領域迎頭追趕。到今天我們可以知曉的自主品牌造車平臺諸如長城檸檬平臺、吉利CMA架構、奔騰無限方程FMA架構、以及北汽IMC智能模塊架構等等。而從平臺、到模塊再到架構,這其中其實並沒有一個特別明晰的概念區隔。
  • 北京現代第十代索納塔,B級車新標杆,韓系重新崛起?
    每家成功的汽車公司,都有一款「Key car」——關鍵車型,TA不一定賣得最多,但一定是最能代表這個品牌的形象、市場地位和最高造車工藝水平的。比如,豐田的凱美瑞,大眾的帕薩特,本田的雅閣,都是各家的「Key car」。而對於現代汽車而言,毫無疑問就是索納塔。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B級車。
  • 汽車行業2021年度策略:自主多維塑品牌,三化重塑供應鏈
    合資體系內部分化:日系份額上升,量增價穩;南北大眾分化;美韓法系份額繼續下滑。自主體系內部分化加劇:尾部企業被淘汰,頭部自主份額提升。吉利、長城、長安、上汽乘用車、 廣汽乘用車 5家佔自主品牌之比從 2016 年的 35%快速提升至 2020 年上半年的 57%。
  • 炫酷外型+CCVD可變壓縮比,全新起亞凱酷引領韓系轎車新進程
    略微對韓系車有所打聽的同事都應當曉得,早在昨年年關,凱酷國外版便曾經在韓國先行上市,而且只用了短短3天,便斬獲了上萬張訂單,上市首月更是獲取了細分環境趨勢的銷量冠軍。作為第三代垂直換代車型,凱酷基於當代起亞非常新i-GMP領域打造而來,具有更輕量更強化的車身,與此同時,其駕駛機能和乘坐體驗比擬以往也有了質的晉升。
  • 70家自主品牌等待出路
    韓系品牌的價格已經可以說是力壓自主品牌。比如現代品牌裡,銷量最好的領動,現在拿下只要低配八九萬、高配十一二萬;緊隨其後的悅動,低配七八萬、高配十萬;現代ix35,低配七八萬、高配十一二萬。這三款還都是緊湊型轎車和SUV,更別提定位在小型車的系列產品,悅納在終端,低配五六萬、高配七八萬,綽綽有餘了。
  • 續航490km的韓系純電轎車!起亞K3 EV值不值得買?
    在日系和韓系品牌所代表的純電車型中,可以看到目前的競爭對手並不是很多,而在韓系中的起亞品牌在去年9月份推出起亞K3插電混動版後,時隔一年後,又帶來了旗下純電轎車:起亞K3 EV。
  • 加快布局 韓動力電池產業再提速
    加快布局 韓動力電池產業再提速  本報駐韓國記者 邰 舉  特斯拉「電池日」翌日,股價大跌。新發布的電池顯然沒有滿足市場的期待,動力電池在業界舉足輕重的地位則再次彰顯。  逐鹿鋰電,韓系異軍突起  「2022年動力鋰電池將嚴重短缺。」
  • 團巴拉推出「品牌共創」計劃,家居清潔潮牌「貝純」強勢入駐
    2020年12月23日,團巴拉「品牌共創」計劃迎來第一個「超級品牌日」,家居清潔潮牌「貝純」強勢入駐。團巴拉「品牌共創」計劃,致力通過嚴格的產品測試、供應商品質保證能力審核及性價比分析,優選出實力雄厚、具備優質產能的民族品牌,在加快民族品牌融入國內國際雙市場的同時,用產品對話客戶,給消費者提供更具性價比
  • 比亞迪漢EV,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的又一力作,到底值不值得入手?
    自主品牌的發展越來越快,其中比亞迪是在新能源這一板塊中的佼佼者,最近推出了其新能源車旗艦車型,用歷史上工藝技術最發達的朝代漢,來命名的比亞迪漢EV到底如何?
  • 高端品牌「扎堆」推出 自主車企如何摸準向上「脈搏」?
    不過,面對自主高端品牌的相繼推出,外界也有不少擔憂,自主高端品牌的路並不好走,雖然這兩家車企高端品牌不缺研發投入,但自主高端品牌仍然面臨產品規劃、品牌定位、市場銷售等方面的挑戰,觀致就是前車之鑑。對此,北京大學教授、中國著名品牌專家王齊國開出了「良方」:自主高端新品牌能否成功在於其是否真正從消費者角度出發,並重視持續不斷地提升創新能力。
  • 你知道北方人和南方人最愛哪些品牌麼?
    一、汽車銷量最好的北方省份:山東省(其它省份類同)1、山東省(北方)汽車銷量車系佔比數據顯示,今年1-3月份山東省銷量最好的車系是自主品牌,佔比達到了35.9%,其次是德系品牌,佔比為28.2%,然後是日系、美系、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