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億隻口罩產能說明啥(觀象臺)

2020-12-04 人民網

企業跨界轉產防疫物資的背後,是我國完整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充足優質的勞動力和制度政策等優勢在提供支撐

石化企業生產熔噴布,汽車企業生產口罩機,建材企業生產測溫儀……近來,不少企業紛紛跨界生產防疫物資,成為復工復產中的一抹亮色。根據工商信息查詢網站的數據,目前全國有幾萬家企業新增了口罩、消毒液、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的生產業務。僅口罩產能,一個月時間就擴大4倍多,日產能突破1億隻。

1億隻口罩產能的背後,是製造企業的快速轉產,從中折射出的,是中國製造的優勢和潛能。

完整齊全的工業體系,使迅速調整生產、重組產業鏈成為可能。服裝廠轉產醫用隔離服,酒企轉產醫用酒精,建材企業轉產醫用耗材,這些企業的轉產並不是毫無基礎的跨界。我國41個工業大類中包含著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同類產業下有著眾多業務共通又有分工的企業,提升了跨界轉產的成功率和效率。同時,上下遊協作重構產業鏈也是加速形成有效產能的關鍵。「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轉產做口罩的中石化發布這樣一條微博後,馬上得到了不少企業的響應。迅速調整生產線,迅速重組產業鏈,都充分顯示了我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國家這一獨特優勢。就像只有擁有各種顏料的調色盤,作畫才有隨機應變的底氣。

數量充足、素質不斷提升的勞動力資源,讓企業迅速形成轉產戰鬥力。由於是轉產業務,有的企業要在短時間內擔負起設計研發和生產製造的雙重任務。設計人員能夠及時研發改建生產線,產業工人能夠迅速掌握新的生產技能,都是企業成功轉產形成生產力的關鍵因素。

多部門的支持「兜底」政策,讓轉產企業沒有後顧之憂地開足馬力生產。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和財政部已建立貸款加貼息的國家臨時收儲制度,明確疫情過後富餘的產量,政府將採購收儲;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實行名單制管理,給予稅收、金融支持;市場監管部門特事特辦、開通綠色通道,對具備條件的企業在最短時間內辦好營業執照和生產許可證……一項項政策充分顯示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當然,轉產過程中也暴露了中國製造的一些短板。在門檻相對較低的中低端製造環節,轉產企業更多,而在一些高端核心設備製造環節中,卻少有新企業加入,比如熔噴布設備、高端呼吸機等製造領域。這說明中國製造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攻關能力和生產能力仍有待提升。

轉產不易,轉型更難。時下,在加強國際抗疫合作的同時,中國製造也應積極參與全球產業鏈重構,利用當前市場需求倒逼攻克更多核心技術,吸引全球高端製造落戶,加速建設新興產業集群,為暢通全球產業鏈循環做出貢獻。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08日 18 版)

相關焦點

  • 新型石墨烯口罩面世 一文了解石墨烯是什麼?我國口罩產能有多大?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口罩從一度緊缺到如今產能不斷提高,而結合石墨烯這種新型材料做成的口罩可以進一步緩解口罩不足、防護力不夠等問題。石墨烯是什麼?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以sp2雜化軌道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維碳納米材料,是新材料產業的先導,帶動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石墨烯具有重大意義,近年來我國積極發展石墨烯產業。
  • 「口罩」的英語不是"mask"
    口罩用英語怎麼說   自從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口罩的國內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春節結束後,各大工廠都迅速恢復口罩供應。   根據報導,自2月11日起,全國日產口罩近2000萬隻。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曾於2月7日公開表示,「僅僅中國,一天就需要一億隻口罩」。
  • 這個春節過去了,你還剩多少只口罩?
    在疫情發生之前,中國口罩最高日產為2000多萬隻。2015-2019年,中國大陸地區口罩產業產值增長率在10%以上。2019年,中國大陸地區口罩產量超過50億隻,產值高達102.35億元。但面對14億人的需求,這就顯得杯水車薪了。一年50億隻,分到每個人身上也就不到4隻,而且要知道在有些高風險的情況下,口罩每4小時就需要更換一次。
  • 國資委推動中央企業加快熔噴布產能布局 助力解決口罩原料緊缺問題
    恆天嘉華急速生產平面醫用口罩2月20日起,恆天嘉華不計產能損失,緊急轉產熔噴過濾材料,目前每天能生產BFE95及以上性能熔噴過濾紙約21噸,可生產約2100萬隻醫用口罩,居國內前列。自2月初至3月6日,累計生產熔噴布609.1噸。而原本和口罩直接原料基本「無關」的中國石化,也加入到熔噴布生產行列中。
  • 廈門口罩搖號買!中國一天能生產2000萬隻口罩,為什麼你還是買不到?
    湖北省長發布會上的連續口誤,讓很多人問:中國到底能產多少口罩?「我國口罩最大產能是每天2000多萬隻。」工信部部長苗圩近日在天津調研時說。/ 子彈出膛的速度生產 / 讓我們先來梳理疫情發生後,各地公布的口罩生產數據。浙江省經信廳稱,截至1月26日,全省已有32家防護物資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其中N-95型口罩、醫用口罩的日生產能力已分別達到3.5萬隻、100萬隻。
  • 沒有肺的昆蟲也要戴口罩?俄藝術家制全球最小口罩,精細程度令人嘆...
    沒有肺的昆蟲也要戴口罩?俄藝術家制全球最小口罩,精細程度令人嘆為觀止!這位藝術家表示,口罩是用醫用紗布製成的,同時兩邊的帶子還可以進行調節。他的靈感來自新冠肺炎疫情,他希望通過為昆蟲製作微型口罩提高人們保護昆蟲的意識。但是此舉卻遭到不少網友的質疑,認為是作秀。有網友表示:昆蟲呼吸靠腹部,肺都沒有,你給人家戴口罩幹啥?但也有網友表示理解:人家是微觀藝術家,根據自己的靈感進行創作無可指摘。
  • 泰達股份:子公司泰達潔淨口罩過濾材料產能為10噸/日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泰達股份1月22日晚間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泰達潔淨是國內知名的口罩過濾材料生產企業,是《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範》GB/T32610標準的主要編制單位。口罩過濾材料是泰達潔淨的主要產品之一,產能為10噸/日。
  • 116歲夏日星空圖現身觀象臺
    昨天,記者從青島觀象臺獲悉,從觀象臺倉庫中發現的1899年奧匈帝國時期製作的一幅夏日星空圖已被列入可移動文物之列,而且國內僅此一件。近日,觀象臺將對這件寶貝進行修繕,同時尋找懂天文知識的德語翻譯,來破譯星圖中隱藏的未知奧秘。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于波 曲韜 攝影報導古星圖幅寬達兩米    昨日中午,記者來到觀象臺,一睹了這張116歲的捷克古星空圖。 「這張圖是我們觀象臺所有星圖中最大的一個。」
  • 向全球提供2000億隻口罩!美國污衊中國之前,先學學什麼叫「大國擔當」
    所有經歷過年初疫情剛剛爆發之時那場混亂的人想必都還記得,當時在自家附近求購一隻口罩究竟是多麼艱難的一件事。而在1月25日最早抵達中國的他國口罩,即國內企業購自日本的那批口罩就是100萬隻,而即使是這樣一個如今在這2000億的數量面前只能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來形容的數字,在當時都能把整個中國上下感動得一塌糊塗。
  • 青島觀象臺:星漢燦爛,氣象巋然
    觀象臺可能是青島為數不多,全國獨有且免費對市民開放的景點之一吧。下半年我每到周末就帶著我家二年級小妞,坐地鐵穿山越海到青島老城區玩,觀象臺是其中之一,我想去看看那裡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準原點。雖然很多人看來就那麼一處小石頭房子,還不開放,但我覺得它已經足夠美,足夠震撼。
  • 口罩行業專題報告:口罩全產業鏈原材料深度解析
    綜觀整個 2 月,我國先花了 10 天時間,將口罩日產量翻了 1 倍多,恢復到疫情前產能 滿產的口罩量;2 月 10 日工信部宣布中國口罩產能恢復到 2019 年平均水平,實現了日 產 2000 萬隻;然後又花了 19 天時間,我國將日產量再翻了近 6 倍。根據國家藥監局數據,疫情爆發前,全國只有 559 個醫用口罩類許可證,分別為 353 家企業所持有。
  • 山東濟南「從無到有」成功培育口罩產業集群
    口罩日產量1300萬隻,很快會突破2000萬隻,其中KN95口罩佔比越來越高,出口服務國際疫情防控的訂單越來越多,個別企業訂單量已過億隻。  濟南市場上口罩供應渠道越來越多,供應充足,4月4日零時起,自2月11日上線運行的「濟南市防疫物資網上預約平臺」停止運行。
  • 中國能生產多少口罩?解析從石油到醫用口罩的製造流程
    5、口罩生產線解決了原材料的問題,口罩生產不過就是堆工、堆料,維持生產線產能的問題了。這個就特別快,都是自動化生產線,給大家看個視頻就好。18萬5一臺的口罩姬(機),每分鐘可以生產100個口罩,24小時不停工每天的產能就是14.4萬個口罩。
  • 口罩的心臟——熔噴布為什麼短缺?
    據發改委3月2日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並無阻擋病毒功能)、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能已經達到1.1億隻,日產量達到1.16億隻;對比2月1日同期的數據,分別增長5.2倍和12倍。其中,醫用N95口罩產能產量分別達到196萬隻和166萬隻。
  • 「口罩」英語怎麼說?「N95口罩」裡的N是啥意思?
    這個春節沒有鑼鼓喧天、沒有串門拜年只有彼此的關懷:多宅家,出門戴口罩那麼「口罩」的英文是修飾詞說明你具體要哪種既然是口罩,戴在臉上有的人也會用face mask / facial mask這個說法但其實這個說法更多的是表示
  • 徐匯記憶:走進徐家匯觀象臺的前世今生(一)
    2005年,徐家匯觀象臺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2014年獲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歸入徐家匯天主教歷史建築群。  讓我們一同走近徐家匯觀象臺的前世今生,在徐家匯觀象臺140餘年發展的歷史畫卷中,感受上海近現代氣象科學的漫長曆程,記錄下每一個重要的歷史片斷和發展足跡吧~  徐家匯觀象臺成立於1872年,是中國境內沿海的第一座觀象臺。
  • 闢謠:戴口罩如果能吹滅打火機火苗,就說明口罩質量不合格?
    新冠病毒疫情關鍵期,現在人人基本都要每天罩不離口,大家都明白口罩對於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性。用得多了,關於口罩的一些說法就多了起來,比如有人說,如果戴著口罩能夠吹滅打火機的火苗,就說明這種口罩不及格。
  • 從口罩到頁巖氣革命
    新冠病毒的高傳染性,使得疫苗沒有得到普遍接種之前,用於疫情防控的易耗品需求將持續增加,如口罩和防護服等,將在中期改變相關化工品的供需。 由於口罩和防護服需求暴增,導致熔噴布產能緊張。高利潤刺激下,中小作坊採用纖維料(PP)生產「熔噴布」。
  • 探訪安陽國家氣候觀象臺
    賈振廷對大氣成分觀測系統上的數據進行查看11月25日,走進安陽國家氣候觀象臺的辦公區,工作人員賈振廷正通過電腦上的大氣成分觀測系統對PM2.5和PM10觀測數據進行查看,一切顯示正常。安陽國家氣候觀象臺為什麼會把龍泉鎮梨樹廠村作為臺址?市氣象局副局長黃先成解釋,這是在綜合考慮地形、地表條件的情況下作出的科學、合理的選擇。「在成為國家氣候觀象臺前,1950年以來,安陽國家基本氣象站站址歷經3次變更。」
  • 從口罩背後,深挖聚丙烯、PDH產業鏈,有哪些投資機會?
    新冠病毒的高傳染性,使得疫苗沒有得到普遍接種之前,用於疫情防控的易耗品需求將持續增加,如口罩和防護服等,將在中期改變相關化工品的供需。由於口罩和防護服需求暴增,導致熔噴布產能緊張。高利潤刺激下,中小作坊採用纖維料(PP)生產「熔噴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