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王國之普魯士崛起

2021-01-09 船長趣談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長,歡迎乘坐鸚鵡螺號,尼摩船長帶你遨遊知識的海洋。

普魯士王國是神聖羅馬帝國後期與德意志邦聯時期的兩大德意志邦國之一,僅次於奧地利,為第二大邦。最後普魯士擊敗奧利地,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那麼普魯士王國是如何建立與滅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一,布蘭登堡與普魯士

普魯士公爵阿爾布雷希特

1525年條頓騎士團大團長阿爾布雷希特向波蘭國王齊格蒙特一世宣誓效忠,齊格蒙特一世授予他及他的後代對普魯士的統治權。條頓騎士團領地自此轉變為普魯士公國,阿爾布雷希特成為普魯士公爵。但普魯士公國是波蘭王國的附庸國,受波蘭控制。阿爾布雷希特及其子孫就是以後布蘭登堡-普魯士的母系祖先,普魯士公國就是以後布蘭登堡-普魯士中普魯士的源頭。

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一世

1415年神聖羅馬帝國君主西吉斯蒙德(1433年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為了感謝安斯巴赫公爵霍亨索倫的腓特烈(即腓特烈一世)對他的救命之恩,將他冊封為布蘭登堡選帝侯,賜予布蘭登堡選侯國。布蘭登堡選侯國是神聖羅馬帝國的藩國,向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臣服。霍亨索倫的腓特烈及其子孫就是以後布蘭登堡-普魯士的父系祖先,布蘭登堡選侯國就是以後布蘭登堡-普魯士中布蘭登堡的源頭。

二,布蘭登堡-普魯士

布蘭登堡選帝侯兼普魯士公爵西吉斯蒙德

1594年布蘭登堡儲君約翰·西吉斯蒙德與其堂姑奶普魯士公主安娜結婚,為以後布蘭登堡選侯國與普魯士公國的合併打下根基。1608年布蘭登堡選帝侯約阿希姆·腓特烈逝世,其子西吉斯蒙德成為布蘭登堡選帝侯。1618年普魯士公爵阿爾布雷希特·腓特烈逝世,其女婿西吉斯蒙德成為普魯士公爵,普魯士與布蘭登堡合併為布蘭登堡—普魯士。

腓特烈·威廉

1655年瑞典國王卡爾十世·古斯塔夫率軍入侵波立聯邦,發動了第二次北方戰爭。瑞軍進展順利,很快攻克華沙,奪取了波立聯邦大片領土。波蘭國王兼立陶宛大公揚·卡齊米日·瓦薩被迫逃離波立,布蘭登堡選帝侯兼普魯士公爵腓特烈·威廉也被迫向瑞典臣服。

布蘭登堡-普魯士

1656年揚·卡齊米日·瓦薩率軍發動反攻,波立軍很快收復華沙與大片領土。此後瑞典與陷入對峙階段,雙方互有勝負。腓特烈·威廉在瑞典與波立之間巧妙周旋,既擺脫對瑞典的臣服,也脫離波立的控制,使普魯士成為獨立公國,奠定了普魯士王國的基礎。

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

1700年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無子而終,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終結。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與法國都主張對西班牙王位的繼承權。布蘭登堡選帝侯兼普魯士公爵腓特烈一世趁機支持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奧地利大公利奧波德一世,利奧波德一世為了表達對他的感謝,授予其國王的稱號。1701年腓特烈一世加冕為普魯士國王,布蘭登堡-普魯士自此變為普魯士王國。

三,普魯士王國

腓特烈·威廉一世

1701年的普魯士王國領土分散,經濟落後,為了振興普魯士,腓特烈一世對內積極改革,對外積極擴張。普魯士的經濟與文化得到很大發展,建立了精良而強大的軍隊。1713年腓特烈一世病逝,子腓特烈·威廉一世成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推行改革,大力發展軍事,實行重商主義,發展工業,引進移民,但輕視文化,使得普魯士的軍隊更加強大,經濟發達,但文化較為落後。總的來說腓特烈一世與腓特烈·威廉一世時期,普魯士積極對外擴張,吞併了許多德意志邦國領土,迅速崛起為歐洲五大列強之一,成為僅次於奧地利的德意志第二大邦國,為以後普魯士稱霸歐洲打下了堅實基礎。

腓特烈二世

1740年腓特烈·威廉一世病逝,子腓特烈二世成為普魯士國王,他推行開明專制,完善司法制度,大力發展經濟,普及全民教育,使得普魯士更加強大。腓特烈二世積極對抗擴張,從奧地利手中奪取經濟發達的西裡西亞,使普魯士經濟實力更加強大。七年戰爭時普魯士與英國結盟,在歐陸單獨對抗奧、法、俄三大列強,粉碎了奧地利重奪西裡西亞的夢想,使得普魯士的實力進一步增強。

普魯士

總的來說普魯士王國源自布蘭登堡選侯國與普魯士公國的聯姻合併,而普魯士公國是波立聯邦的附屬國,布蘭登堡-普魯士先努力提升自身實力,趁波立內亂,擺脫了對波立的附屬地位。然後趁神聖羅馬帝國與法蘭西王國爭霸之時,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王國,同時大力發展軍事,成為僅次於奧地利的德意志第二大邦國,也成為歐洲列強之一,為德意志的統一打下了堅實基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放任普魯士強勢崛起?
    19世紀中期,普魯士王國打贏了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統一了除奧地利帝國外的德意志,1871年起德國正式建立。中世紀早期,普魯士這塊蠻荒之地居住著古普魯士人,並不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疆域,時常受到鄰國的欺壓。
  • 歐洲近代史上的奇蹟:普魯士的迅速崛起
    在布蘭登堡霍亨索倫家族四代領袖的統治下,普魯士迅速崛起,成為一支不可小覷的強權力量。普魯士的崛起伴隨著普魯士軍事國家的形成。普魯士軍事國家的形成不僅改變了帝國的政治結構,也影響著歐洲的歷史進程。普魯士軍官逐漸成為最受歡迎,引人矚目的職業。1656年大選侯的軍隊數量已達1.8萬人,1675年普魯士軍隊戰勝了當時最為優秀的瑞典軍隊,普魯士名聲大噪,歐洲王室為之震動。1688年,當大選候去世時,普魯士的軍隊人數已達3萬人。
  • 從拿破崙戰爭到德意志第二帝國建立,梳理普魯士崛起的發展脈絡
    此後即便普魯士君主勵精圖治,在容克階層的主導下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並成功躋身於歐洲列強行列,卻依舊難以完成德意志統一。那麼究竟為何,進入19世紀之後普魯士的國力會不斷增長,並成功於1871年統一德意志?本文從拿破崙戰爭開始,詳細敘述普魯士是如何一步一步崛起,並成功統一德意志的艱辛歷程。
  • 普魯士為何能在德意志邦國中率先崛起?財政充裕、軍事強悍
    在此背景之下,普魯士王國逐漸崛起,並最終完成了德意志統一的宏圖。普魯士的崛起和德意志的統一離不開容克地主階級,其原意為無騎士稱號的貴族子弟,後泛指普魯士貴族和大地主階層。那麼在德意志眾多邦國中,普魯士是如何脫穎而出,容克貴族在其中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的呢?權力格局的多元化德意志地區,又稱德意志空間,通常是指地理位置處於歐洲中心的德意志族群區域。
  • 夾縫中的普魯士為什麼能夠在強國林立的歐洲崛起?
    普魯士作為眾多邦國中的一個,實力遠遠比不上奧地利、法國和沙俄這些歐洲一流強國。但普魯士就憑著一邦之力,在歐洲諸多強國中異軍突起,橫掃德意志,統一了德國,並把德國打造成世界級強國,連世界霸主英國都不得不讓其三分。那麼夾縫中的普魯士為何能夠在強國林立的歐洲崛起?第一,普魯士是德意志聯邦中勢力最大的一個,尤其是軍事力量非常強大。
  • 條頓騎士團、布蘭登堡選帝侯與普魯士建國
    每個團的最高首領是"總團長",總團長直接聽命於羅馬教皇,必須唯教皇之命是從。羅馬教皇則給予騎士團各種特權,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條是:不受十字軍國家的僧俗統治者管轄。就是說國王也管不了他們。在名義上,騎士團必須恪守安貧、守貞和聽命三大戒律。但是,騎士們朝思暮想並且為之忙得不可開交的,卻是積累財富,他們根本受不了清規戒律的束縛。
  • 中國、日本、新加坡的崛起,模仿的是200年前的普魯士?
    20世紀歷史上,亞洲地區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恐怕就是日本、新加坡和中國的相繼崛起。這三個國家所走的路,是一條與英、美等海洋系國家完全不同的模式。 一些歷史學家將中、日、新三國的發展類型稱為權力現代主義,這是一種源自18世紀普魯士的政治模式。
  • 普魯士為何能在歐洲大陸強勢崛起?這4點很重要!
    可是誰知道如此強大的德國,在之前也只不過是一小小的邦國,時常被周圍的法國和奧地利這些國家欺負,可為何德國聯邦中的邦國那麼多,為何只有普魯士憑藉自己的力量實現國家的統一,甚至在列強環繞的歐洲大陸當中,強勢的崛起呢? 一,強大的軍事實力,當時的普魯士可以說是德意志聯邦當中實力最強大的,它的軍事實力更是在歐洲位居前列。
  • 解構普魯士崛起神話:俾斯麥憑什麼擊潰奧地利?
    作者|陸大鵬,網易歷史頻道專欄作者,外文譯者,譯有《1453:君士坦丁堡之戰》《金雀花王朝》《伊莎貝拉:武士女王》等。本文為網易歷史頻道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1866年,在爭奪德意志諸邦領導權的戰爭中,普魯士僅僅花了七周就完勝老牌帝國奧地利。憑什麼?
  • 從薩克森看德國︱柏林的興起與普魯士超越薩克森
    在薩克森東部廣闊的邊疆區,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城,原本是德意志東進運動中建造起來的貿易小商棧,後來卻逐漸發展成為一個首府城市,作為普魯士的都城。這座城市的發達,意味著薩克森的衰落,和以柏林為中心的區域的崛起。德意志的重心開始轉向東方,邊疆成為中心。
  • 東普魯士作為德國的龍興之地為何如今成為了俄羅斯和波蘭的領土
    事實上目前通常所說的普魯士就是指的這個作為德意志諸侯的普魯士公國,而不是古代普魯士人建立的國家。普魯士公國的首任公爵阿爾伯特死後由他的兒子阿爾伯特·腓特烈繼承了公爵之位,然而阿爾伯特·腓特烈死後卻沒男丁繼位,於是普魯士公國由其長女之夫、布蘭登堡公國的約翰·西吉斯蒙德繼承,從此普魯士和布蘭登堡被置於約翰·西吉斯蒙德的家族——霍亨索倫家族的統治之下,合併成為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
  • "帝國幾何"之《鋼鐵帝國》:普魯士的興衰1600~1947
    "帝國幾何"之《鋼鐵帝國》帝國幾何,多維度解讀帝國!"帝國幾何"之《鋼鐵帝國》即將上市!1947年,普魯士被盟軍的一紙律令從歐洲版圖中抹去,從此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但普魯士的歷史卻是理解德意志的鑰匙。
  • 北大潘鋒團隊MTE:普魯士藍衍生物的能源應用
    (a)無鹼金屬離子和鹼金屬離子在四面體位置的普魯士藍衍生物示意圖(b)可溶性的普魯士藍和不溶性的普魯士藍的晶體結構示意圖 要點1.普魯士藍晶體結構表現為立方框架,框架上的Fe2+與Fe3+交替排列,Fe2+與Fe3+之間通過氰根連接。
  • 柯尼斯堡,德意志人龍興之地,是如何一步步變成俄羅斯加裡寧格勒的?
    在德意志民族的歷史上,普魯士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位於東普魯士的首都柯尼斯堡則是其民族成長的核心所在,被譽為德意志民族的龍興之地。 但這個柯尼斯堡,在二戰後短短的三年時間裡,就被蘇聯人徹底地抹去了一切德意志存在的痕跡,完完全全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俄羅斯城市加裡寧格勒。
  • 普魯士在科學領域表現突出,建立數學學派,恢復萊布尼茨的老傳統
    普魯士在科學領域表現突出,建立數學學派,恢復萊布尼茨的老傳統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關於普魯士的自然科學與實用技術,了解維爾肖與西門子。俾斯麥時代的學術和文化生活,許多方面同政治經濟的發展是平行致的,也有一些方面則與之相對抗。
  • 波蘭奧古斯特三世的去世,引起俄國沙皇和普魯士對它的第一次瓜分
    波蘭奧古斯特三世的去世,引起俄國沙皇和普魯士對它的第一次瓜分16世紀時,波蘭是東歐強國之一,它的疆域北起波羅的海沿岸,南近黑海之濱,西抵奧得河,東達第聶伯河一帶,幅員遼闊,國力強盛,到17世紀上半葉,其版圖達到99萬多平方公裡,人口增至1100萬,其領土之大,在歐洲僅次於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