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帶中最大天體!曾被認為是第5大行星,上面的白點令人費解

2020-06-03 腦補大轟炸呀

1781年, 赫歇爾發現了天王星。於是,許多天文學家和天文愛好者便也踏上了尋找行星的徵程。希望可以取得像赫歇爾一樣的成就。

行星帶中最大天體!曾被認為是第5大行星,上面的白點令人費解

1801年新年夜晚義大利天文學家朱塞佩皮亞琪,發現了一件特別奇妙的事。他連續三個夜晚記錄天空中的繁星,把觀測到的同一個星群畫在紙上。並仔細測量它們的相對位置,令他驚訝的是有顆星移動了。也就是說那不是一顆恆星,隨後他便病倒了。等他再次準備觀察這顆小行星時,它卻早已消失。其實他發現的就是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穀神星。

行星帶中最大天體!曾被認為是第5大行星,上面的白點令人費解

但是科學家們卻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皮亞齊是正確的;也有人認為這可能是一顆彗星,不然的話,為什麼它不見了呢?

行星帶中最大天體!曾被認為是第5大行星,上面的白點令人費解

1801年12月31日夜,德國天文愛好者奧伯斯用望遠鏡對準了這片天空。果然不出所料,穀神星出現了!

但是即使穀神星最接近我們的時候也有3億公裡遠,雖然一些非常先進的圖像處理技術和完整的數據,已經足以讓我們看到這這個世界一些令人驚人的景象。但是它的直徑只有900公裡,幾乎只有月球直徑的一半。所以我們是無法看見它的細節。

穀神星的歸類已經變更過很多次,並且都是天文學家們的意見不和造成的。

行星帶中最大天體!曾被認為是第5大行星,上面的白點令人費解

2006年,關於冥王星是不是「行星」的辯論,引發了穀神星是否也應被重新歸類為行星的問題。在國際天文聯合會正式定義行星之前,行星曾被定義為「一個天體符合:

1. 有足夠的質量,能以自身的重力克服剛體力

2. 在軌道上圍繞一顆恆星公轉,而且不是一顆恆星或行星的衛星」。

如果依照這種定義,穀神星是從太陽系內側按次序排列的第五顆行星。但是,這個定義並沒有被接受。

行星帶中最大天體!曾被認為是第5大行星,上面的白點令人費解

在2006年8月24日又新增了一條行星的定義:在符合以上第一條和第二條的定義下,還必須可以將鄰近軌上的天體清除的天體才算是行星。根據這樣的定義,穀神星就不算是一顆行星。因為它在小行星帶上,它的軌道上布滿了許多顆小行星和眾多天體,所以它現在歸為了「矮行星」。

行星帶中最大天體!曾被認為是第5大行星,上面的白點令人費解

穀神星的軌道介於木星和火星之間,位於小行星帶的主帶內。穀神星可能是尚存的原行星之一,大約在45.7億年前在小行星帶中形成。雖然大多數太陽系內的原行星,不是和其他的原行星合併成為類地行星,就是被木星彈射到太陽系外。但是穀神星是個例外,它是留存下來較為完整的原行星。

行星帶中最大天體!曾被認為是第5大行星,上面的白點令人費解

NASA在2007年9月27日便發射了黎明號太空飛行器。黎明號太空飛行器的任務是。繪製和研究小行星帶中,兩個最大最引入目的天體:股神星和灶神星。黎明號在2011年探測灶神星,然後在2015年探測穀神星。


行星帶中最大天體!曾被認為是第5大行星,上面的白點令人費解

在對觀測數據進行分析時,科學家發現穀神星上有一個非常怪異的存在。那就是阿胡納火山,阿胡納火山的高度達到了4千米,山坡光滑沒有明顯的特徵。說明這座火山,是最近形成的。還沒有足夠時間出現,股神星地表那樣多隕坑的特徵。

行星帶中最大天體!曾被認為是第5大行星,上面的白點令人費解

科學家認為阿胡納火山的形成,可能源自於古神性內部,不斷上升的泥漿,鹽水和巖石泡。這個大泡泡穿過地殼的一個薄弱點,最後慢慢形成了阿胡納火山。所以可以說它是一座巨型泥火山。

穀神星上還有一件事很令人費解,那就是穀神星上的白點。

行星帶中最大天體!曾被認為是第5大行星,上面的白點令人費解



目前有三種假設:

一、這就是水冰。最令人驚訝的是這個隕石坑底部的冰凍水,即使在陽光的直射下。仍然可以保持冰的狀態。

行星帶中最大天體!曾被認為是第5大行星,上面的白點令人費解

二、也許是凍結的乾冰。因為它的分子量比水大,因為儘管二氧化碳的分子量大,難以達到逃逸速度,但是乾冰升華的溫度比水低的多,很難保持這麼穩定。

行星帶中最大天體!曾被認為是第5大行星,上面的白點令人費解

三、這可能是穀神星上的一種巖石。但是它的反射率與小行星其他部分不同,也可能是由於火山的作用,從內部被噴出來的,或者也有可能是隕石撞擊所帶來的物質。

行星帶中最大天體!曾被認為是第5大行星,上面的白點令人費解

黎明號的軌道,距離小行星表面13,600公裡。隨著後來黎明號的軌道下降,用各種儀器繪製穀神星的地圖,了解這種物質的基本成分。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白色的物質可能就只是普通的水冰,因為穀神星的自轉軸,由於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影響。在幾百萬年的時間裡,從20度到2度在變化。目前這一角度在4度。

行星帶中最大天體!曾被認為是第5大行星,上面的白點令人費解

其實這跟地球一個道理,地球的傾角為我們帶來了四級的變化。而穀神星的自轉軸目前4度的傾角,就足以以其南北半球,受到極少的陽光照射。隕石坑的底部,也會很少受到陽光的照射。這就足以使得其他地方的水冰升華,而隕石坑深處的得以保存。我們在月球或者水星上發現的水冰也同樣是這個道理。

行星帶中最大天體!曾被認為是第5大行星,上面的白點令人費解

黎明號還發現穀神星上,有許多液態水留下的鹽漬。遍及這顆矮行星的各個角落。他們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很顯然是從內部滲透出來的。這說明在穀神星的巖石表面下,還有其他的分層。這意味著穀神星要麼是一顆原始行星,要麼就是當初有機會形成一顆行星。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小行星帶中最大天體!曾被認為是第5大行星,上面白點令人費解!
    其實他發現的就是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穀神星。但是科學家們卻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皮亞齊是正確的;也有人認為這可能是一顆彗星,不然的話,為什麼它不見了呢?1801年12月31日夜,德國天文愛好者奧伯斯用望遠鏡對準了這片天空。果然不出所料,穀神星有出現了!
  • 第九大行星
    畢竟在最近20年的時間裡,利用克卜勒空間望遠鏡,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大約2000顆新行星。但是,當加州理工學院宣布他們發現了一顆新行星時,還是引起了轟動,因為新發現的這顆行星就在太陽系中,是太陽系的一部分。對於太陽系,之前你或許認為我們已經對它觀測得十分詳盡了。很明顯,事實並非如此。
  • 柯伊伯帶天體是小行星嗎?大的柯伊伯帶天體就是行星嗎?
    暫時,我們對於行星的定義是基於天體的大小:比冥王星大的就能叫行星。為了讓這個定義說得通,我覺得它還是要被稱為行星。如果這種天體被發現了,冥王星就更有可能被剔出行星的名單。雖然我個人認為,只要我們能做到前後一致、始終如一,稱冥王星及其他更大的天體為行星並沒有不妥。
  • 太陽系曾發現了十一行星,那為什么九大行星還要減少成八大行星?
    人們曾經認為,柯伊伯帶只有小行星和彗星出沒,但是被發現的大型柯伊伯帶天體(KBO)越來越多,體積的記錄也迅速被刷新。而布朗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就曾發現比冥衛一更大的「誇歐爾」,以及尺寸更大、曾被疑為第十行星的「塞德娜」和「33-UB313」(齊娜)。
  • 發現新行星:第九大行星冥王星,它和其它行星有不同之處嗎?
    有了克卜勒空間望遠鏡任務後,「發現新行星」的報導已經不那麼令人感到興奮了。畢竟在最近20年的時間裡,利用克卜勒空間望遠鏡,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大約2000顆新行星。  但是,當加州理工學院宣布他們發現了一顆新行星時,還是引起了轟動,因為新發現的這顆行星就在太陽系中,是太陽系的一部分。
  • 為什麼冥王星不再是太陽系中的第九大行星?
    太陽系中的行星,在太陽系中,行星有序地圍繞太陽運行,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當冥王星第一次被克萊德·湯博發現時,它被視為太陽系的行星之一。然而,如今它被歸類到矮行星,並成為柯伊伯帶內已知天體中體積最大的矮行星。柯伊伯帶處於太陽系邊緣地帶,充滿了微小冰封的物體。
  • 是「行星九」,還是一群月球大小的天體?
    「塞德娜」與太陽的距離差不多是日地距離(1個天文單位,約1.5億公裡)的76倍——相較而言,太陽系內距離太陽最遙遠的行星海王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約為日地距離的30倍。       位於柯伊伯帶、不受海王星引力影響的「塞德娜」和其他極端天體令人費解——科學家認為,這些天體與由氣體和灰塵組成的原始旋轉盤聚合而成的行星、小行星和其他天體一道形成,它們曾經距離太陽更近,但後來,某些未知力量將這些天體中的少部分向外推到了現在的極遠軌道。       2016年,加州理工學院的麥可·布朗和康斯坦丁·拜提金據此提出了「行星九」的存在。
  • 在柯伊伯帶中運行的天體算什麼?彗星還是行星?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接近太陽的彗星(包括我們在天空中看到的所有帶著美麗尾巴的彗星)的軌道都是橢圓的。但是柯伊伯帶天體的軌道是環繞太陽運行的,而且它們中的大多數根本不靠近太陽。因此,如果一個天體有冰的成分和高橢圓軌道才能被認為是彗星,因此柯伊伯帶天體更像是一個「冰凍小行星帶」,而不是一個彗星群。
  • 「第10行星」存在?地球大小天體可能潛伏太陽系外側
    目前,美國亞歷桑那州大學月球和行星實驗室(LPL)的科學家最新發現一顆神秘天體,其質量在地球和火星之間,潛伏在柯伊伯帶,該區域在海王星外軌道,充滿了冰冷小行星、彗星和矮行星。科學家認為,這顆天體可能是太陽系「第10行星」。
  • 行星X在我們的太陽系邊緣嗎?
    科學公約指出,太陽系有八顆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2006年8月24日,冥王星的定義發生了變化,不再被認為是第九大行星。但圍繞第九大行星的爭論再次升溫,因為一個被認為存在的神秘天體可能會自稱為第九大行星。一顆令人費解的行星可能隱藏在我們太陽系的遙遠邊緣。
  • 冥王星被除名,誰將繼任第九大行星?這個太陽系最大行星或有資格
    太陽系中,到底是「8大行星」還是「9大行星」這個問題,在前幾年的時候很多人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如果現在是2006年或之前,那麼你還可以說太陽系中有「9大行星」。當冥王星被發現之後,就正式命名其為太陽系的「第9顆行星」,但是隨著太空科學的進步,科學家們發現它應該是屬於柯伊伯帶冰質天體中的一員,是一顆矮行星才對,周圍還有很多與它相似的行星,於是就正式從教科書上划去了它的名字。現如今,那個多餘出來的曾經的「第九大行星」雖然已經徹底被降級,但是科學家發現可能有另一個極具潛力的行星,而且這個行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比木星還大幾倍。
  • 聽說這顆神秘的天體—「第九行星」比冥王星還要大呢!
    這就是太陽系中「太陽」一詞的來源。銀河系中的太陽系以及宇宙中的其他星系都包含著恆星。圖解:對六顆海王星外天體的軌道統計導致了這個假說。以太陽為中心向外移動,你會遇到那些以太陽係為家的行星。首先,你會發現水星。下一個是金星,再就是我們可愛的家,地球。
  • 它被認為是太陽系最大的小行星 擁有金字塔山脈 如今被行星除名
    太陽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依次排列。但是,你所不知道的是其實木星和火星之間還有一顆神秘的行星,木星只能排老六。它就是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間的小行星帶中的神秘星球-----穀神星。
  • 未知力量將極端天體推入遙遠軌道 它是「行星九」嗎?
    「塞德娜」與太陽的距離差不多是日地距離(1個天文單位,約1.5億公裡)的76倍——相較而言,太陽系內距離太陽最遙遠的行星海王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約為日地距離的30倍。  位於柯伊伯帶、不受海王星引力影響的「塞德娜」和其他極端天體令人費解——科學家認為,這些天體與由氣體和灰塵組成的原始旋轉盤聚合而成的行星、小行星和其他天體一道形成,它們曾經距離太陽更近,但後來,某些未知力量將這些天體中的少部分向外推到了現在的極遠軌道。  2016年,加州理工學院的麥可·布朗和康斯坦丁·拜提金據此提出了「行星九」的存在。
  • 太陽系行星軌道傾角謎團將解:或與「第九大行星」有關
    儘管目前看來,太陽系的8大行星的公轉軌道面基本還都是在同一個平面上(黃道面),但太陽的自轉軸卻並非與黃道面垂直,而是存在大約6度的傾角。天文學家們對此感到困惑,但第九大行星可能存在的理論則或許可以解釋這一問題。
  • 「矮行星」是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的天體,太陽系已知七顆矮行星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分布著許多不同類型的天體,主要的天體類型包括恆星、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和衛星。太陽系唯一的恆星就是太陽,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可以說就是太陽系的老大,而其他天體就可以看成是太陽的跟班。
  • 宇宙中的天體大小排名:最大行星、最大恆星、最大星系都是誰?
    宇宙之大,無奇不有,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萬億顆星系,不計其數的恆星與行星,人類一直都想弄清楚宇宙究竟有多大,可是面對龐大的宇宙,人類又顯得無能為力,不說宇宙就是人類生活的太陽系已經很大,狹義的太陽系直徑長達200億公裡,廣義太陽系半徑則長達2光年(包括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 僅僅這樣的距離人類發射的旅行者1號等深空探測器飛行40
  • 銀河系中有上千億顆流浪行星,這些神秘的天體曾進入過太陽系?
    在銀河系中至少有兩千億顆恆星,大多數恆星都在屬於自己的軌道上運行,一些行星由於某種原因脫離了原先的恆星系在星際間隨處流浪,由於這些流浪行星本身不發光且行蹤詭異,科學家認為在銀河系中最少有數十億顆四處遊走的
  • 將替代冥王星成為第九大行星?科學家發現遙遠天體奇怪軌道!
    曾經,冥王星,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這個「張冠李戴」的冤案直到2006年才平反,冥王星頂著「第九大行星」的帽子「維諾」前行的道路暫時止步,是的,冥王星是屬於柯伊伯帶的一顆矮行星,2005年發現的鬩神星質量竟比冥王星質量多出四分之一,於是,眾多挑戰第九大行星的天體紛紛「出世」,但是矮行星到行星的進化並不是一蹴而就
  • 太陽系中最大行星是木星,那麼在宇宙中,最大的行星又有多大?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這個大塊頭在太陽系可沒少幹壞事,不過它後來金盆洗手改做好事了,被當成太陽系活雷鋒的典型,最近還二十幾年前還大大的出過一次風頭!木星是太陽系內最早形成的天體之一,笨鳥先飛麼,所以木星長成了一個大胖子,更準確的說木星是一顆有啤酒肚的行星,因為他自轉速度極高,10小時不到即自轉一周,使得它的赤道線速度高達13千米/秒,遠遠超出了地球的逃逸速度,當然木星逃逸速度高達59.5千米/秒,所以不用擔心木星把自己給甩飛了!只是赤道直徑比兩極直徑要長90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