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力量》: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之爭

2020-11-26 北晚新視覺網

「哲學史著作可以提綱挈領,展現西方哲學的發展脈絡(後者也論及了中國哲學),並提供一個俯瞰性的視角。」哲學上的根本是什麼?在鄧曉芒翻譯策劃的《西方哲學史》(S.E.斯通普夫、J.菲澤 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中,作者提及了大陸理性主義與英國經驗主義的分歧。此前,關於「娜拉出走以後怎麼辦」的問題,曾經在中國人文學界引發過激烈爭論,理想主義和經驗主義的矛盾,或許才是哲學上的根本。

作者:張弘


《思想的力量(第9版)》
(美)布魯克·諾埃爾·穆爾
肯尼斯·布魯德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按照《西方哲學史》作者的總結,17世紀大陸理性主義的創立者是笛卡爾,而它的新方案開創了所謂的近代哲學。一定意義上,大陸理性主義想做的很多事情,已經由中世紀哲學和培根、霍布斯嘗試過。但笛卡爾和斯賓諾莎另闢蹊徑,受科學進步影響,他們試圖給哲學以數學的精確性,企圖制定能夠組織進入一個真理系統中的清晰理性原則,以此推演出有關世界的精確信息。他們強調人的心靈的理性能力,把這種能力看做有關人本性,也是有關世界的真理源泉。

理性主義者認定,凡是他們能夠以他們的心智清晰思考的,就現實存在於他們之外的世界中。笛卡爾和萊布尼茨甚至論證,某些觀念內在於人心,若果給以適當誘發,經驗就會使這些內在的真理變得自明。

相對而言,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奠基人洛克所定的目標更為審慎,即「做一點地基的清理工作,並且掃除一些擋在知識道路上的垃圾。」在此過程中,洛克產生了一種對於心靈如何運作大膽而獨創的解釋,並據此描述了我們從心智中期望的知識種類和範圍。

洛克認為,我們知識的範圍,被限制在我們的經驗中。此前,培根和霍布斯曾極力主張,知識應當建立在觀察的基礎上。但不論是培根還是霍布斯,都沒有對人類的理智能力提出批判性疑問,他們都揭露並拒斥那些看來是無用和謬誤的思想類型,卻不加懷疑地接受了一個總的觀點:只要我們運用適當的方法,我們就能獲得確定的知識。笛卡爾也認為,如果運用了正確的方法,就沒有人類理性不能解決的問題。這就是被洛克納入到批判性疑問中的假定:相信人的心靈有能力做到使人發現宇宙的真實本性。大衛·休謨進一步推進了這一批判性觀點,並質問任何可靠的知識在根本上是否可能。除了洛克和大衛·休謨,包括貝克萊在內的英國經驗主義者,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向大陸理性主義者提出挑戰,後者通過對理性主義的樂觀觀點開創了現代哲學,而經驗主義者對此無法接受。

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分歧,《思想的力量(第9版)》對其也有相當的注意。同樣是哲學史讀本,本書縱覽了西方從古至今的所有哲學理論流派,每章章末還附有重要思想家的原著選讀。作者著重展現了哲學思想如何影響人們的現實生活,考察了哲學思想與人類歷史、日常生活的互動關係。書中論及在近代認識論中,經驗主義者佔據了主導地位。因為大陸理性主義者及後來的理性主義者主要是形上學家,他們一般不太關心知識的可能性問題及相關問題,更重視關於實在的重要哲學理論(笛卡爾是特例)。洛克的《人類理解論》,是英國經驗主義的奠基之作。而他的名著《政府論》,則為他奠定了政治理論家的名聲。在政治哲學部分,《思想的力量(第9版)》將洛克歸類為契約論理論家。

何兆武先生在《西方哲學史》中提到,讀一部哲學史只是入門,再進一步還需讀各家哲學的原著。《西方哲學史》和《思想的力量(第9版)》都是哲學史著作,在我看來,它可以提綱挈領,展現西方哲學的發展脈絡(後者也論及了中國哲學),並提供一個俯瞰性的視角。由此,再進入原著當更為清晰。

 

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科學精神的緣起: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
    我們再來看看古希臘文明,古希臘被看作是理性思想啟蒙的時代。古希臘人最眾不同的一點是,他們非常酷愛抽象思考,習慣對世界建模,擅長形上學的「理性主義」思辨。 圖:Google芝諾,歐多克薩斯,阿基米德,畢達哥拉斯,埃拉託色尼......古希臘文明是唯一的這樣一種古代文明:它承認人的理性的力量,人憑藉著理性,再加上觀察實驗,就可以發現宇宙的規律,而不必求助於超自然的力量。古希臘人較少受宗教的束縛,敢於反對傳統,反對教條的權威,對於他們,科學的任務就是發現宇宙的規律,數學是科學的一部分。
  • 什麼時候用經驗主義,什麼時候用理性主義?
    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在近代的爭論既然不完全的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都可能靠不住,那麼我們能依靠的是什麼呢?還是經驗。經驗主義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洛克就認為,人生下來就如同一張白紙,全部知識都是建立在經驗之上的,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經驗,從而在心靈中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觀念和知識。和經驗主義對立的是以笛卡爾所代表的理性主義。關於笛卡爾,可以講,笛卡爾總結出一整套通過理性思考獲得新知的方法。
  • 相對主義:經驗主義困境的當代重現
    相對主義:經驗主義困境的當代重現 ——訪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王彥君 2018年07月17日 07:4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毛莉 字號
  • 他是英國經驗主義之父,理論思想直接影響美國《獨立宣言》
    在知識論上,洛克與喬治·貝克萊、大衛·休謨三人被列為英國經驗主義(British Empiricism)的代表人物,但他也在社會契約理論上做出重要貢獻。 圖片來源:Heritage Images/Heritage Images/Getty Images/視覺中國1689年,譽為英國經驗主義之父的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肖像。
  • 經驗主義簡介
    經驗主義(Empiricism)一種認識論學說,認為人類知識起源於感覺,並以感覺的領會為基礎。經驗主義誕生於古希臘。距今已有2400餘年的歷史。期間,它不斷地與另外兩種學說發生爭議:一種學說為天賦論,主張知識屬於與生俱來的本性之觀念;另一種學說為理性主義,主張唯有理性推理而非經驗觀察才提供了最確實的理論知識體系。
  • 論西方哲學「經驗主義」
    個人理解的經驗主義,分析,概括如下。經驗主義認為世界不可認知,即使能認知也是相對的認知,建立在我們的實踐範圍內的認知,實踐越深,認知是相對越深,即使你認知深了,最後也要靠實踐去檢驗,跟我國文革結束,改革開放時所提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樣,只不過,這裡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上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是可以提前認知,不管是物質世界,還是人的精神世界,還是人類社會,都可以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原理去演繹認知的
  • 蕭功秦:知識分子應回歸「有方向感」的經驗主義
    正因為如此,對21世紀知識分子來說,要避免成為「觀念人」,最重要的就是回歸經驗主義。知識分子在人類文明進步中的重要性就在於,他們通過自己的思想,在社會上形成一種話語的力量,正是這種輿論場上的話語力量,會進一步形成群體性的思潮與主義,認同這種思潮的人們,就會結合起來進行集體行動,並經由行動而形成人類生活中的歷史選擇。正因為如此,20世紀的知識分子正是通過他們的話語、思想而影響、改變甚至改造了世界。
  • 思想的時代——牛頓、洛克的思想及其生成
    ,17世紀後半期是近代思想生成和思想巨人輩出的時代。在這個意義上,牛頓成為歐洲啟蒙思想的啟迪者和啟蒙運動事實上的發起人。愛因斯坦評論牛頓道:「在他以前和以後都沒有人能像他那樣決定著思想、研究和實踐的方向。」 《政府論》和《人類理解論》是洛克的主要作品,前者的開創性貢獻主要集中在政治思想領域,後者的開創性貢獻主要集中在認識論領域。
  • 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之概念辨析
    在微信圈子裡不少人喜歡談論它們,但小牧發現,不少觀點都大有問題,尤其是不少宗教界的朋友或熟悉哈耶克思想的朋友,甚至呈現出另一種偏執,見到理性就亮劍…   因此,小牧決定今天先寫這一對概念,也是為後續的工作做一個鋪墊。二者屬於認識論的範疇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其實從一開始就屬於認識論的範疇,而並不是哈耶克所講的那個意思。
  • 東莞時報:經驗主義害死人
    這是典型的經驗主義,而事實證明,經驗主義,是會害人的。八一隊開場時氣勢咄咄逼人。廣東東莞銀行之所以不適應,顯然犯下了經驗主義的錯誤。都知道八一「打不死」,但上一場38分的大勝,還是讓他們有所輕敵,這是杜鋒也親口承認的。你無法不佩服李春江,以及杜鋒、朱芳雨、王仕鵬、帕克這些老將。他們有豐富的比賽經驗,也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和精神力量。按照他們的經驗,廣東的實力明顯勝於八一。
  • 中共執政初期反經驗主義鬥爭歷史考察與反思
    此次運動開展的結果,似乎從現實角度有力證明了反對經驗主義的正確性,為中共進行相關理論論證提供了實踐素材和現實動力。進入1951年,中共以反對經驗主義為切入點,迅速掀起全黨理論教育的高潮。在此過程中,中共對為何及如何反對經驗主義進行詳盡論述,由革命語境轉入執政語境下的經驗主義概念,開始具有比較完備的理論形態:首先,關於經驗主義的定義。
  • 千萬克服麻痺思想、經驗主義和本位主義 再接再厲做好今年春防工作
    高環指出,目前全市森林防火形勢依然嚴峻,各地要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千萬克服麻痺思想,千萬克服經驗主義,千萬克服本位主義,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發揚成績,再接再厲,努力奪取今年春防工作全勝。  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安虎賁,林管局副局長李忠培參加檢查。
  • 自然語言處理的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
    人類哲學從它產生的第一天起,就在自身之內包含著一個深刻的矛盾:哲學來自經驗,但它又是超越經驗的結果;哲學思想的發展是理性思維、範疇和概念的運動,但又只有經驗才能推動它。感性與理性的這種矛盾實質上也就是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的矛盾,它作為存在和思維的矛盾在認識論方面的一個表現,自開始的時候起,就是人類哲學思想發展的內在動力之一。
  • 純粹經驗主義導致迷信
    純粹經驗主義導致迷信 2017年07月25日 09:1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曾傳輝 字號 內容摘要:當今時代,宗教神學為自己辯護的基本方法不外乎唯心主義和形上學
  • 疫情之下,「經驗主義」吊打「理性主義」
    但若是有一兩個親朋跟風轉載,思想烙印便深深地打下了。    經驗主義。  與之相對的是理性主義。  經驗主義重視經驗,感性;理性主義重視邏輯、推理。  「有些人二十歲就死了,等到八十歲才被埋葬。」羅曼·羅蘭這句話懟了太多人。
  • 「徹底經驗主義」不徹底
    ,那麼徹底經驗主義則為這種方法提供哲學的世界觀基礎。」詹姆士繼承皮爾士的主觀經驗主義,參考柏格森生命哲學的論證思路,結合德國意志主義哲學和心理學,提出了「徹底經驗主義」的概念。徹底經驗主義意欲徹底打破笛卡爾、休謨和康德的二元論框架,實現一種徹徹底底的一元論哲學。然而,由於徹底經驗主義理論體系本身所固有的缺陷,這種試圖超越傳統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方法論努力並不成功,徹底經驗主義並不徹底。
  • 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
    這種認為感性經驗是知識的唯一來源、一切知識都通過感官經驗而獲得,並在其中得到驗證的學說,被稱為「經驗主義」。其實,經驗主義離我們並不遙遠,不僅如此,它還是我們所能體驗的最早的哲學流派。從我們小時候讀過的《伊索寓言》中《驢子過河》的故事開始,經驗將會陪伴我們走過人生的旅途。當然,經驗主義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一個逐漸積累的過程。
  • 法律經驗主義
    法律經驗主義   馬國川:「文革」結束,也標誌著法律虛無主義的終結,至少是在國家層面上已經認識到,沒有法律是不行的。   江平:從改革開放開始,我國的法治進入了法律經驗主義階段。法律經驗主義之所以出現,有很深刻的歷史背景。鄧小平同志提出來「摸著石頭過河」,曾經受到一些人的讚揚,也有一些人稱之為經驗主義。
  • 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
    我們應該用好兩把武器,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      牛頓的機械宇宙,讓人類從懵懂中甦醒過來,發現自己通過邏輯推演竟然可以解釋大多數事物的運動原理,讓人類沾沾自喜以為自己可以絕對準確的預測未來,於是有的人會傾向於理性主義,以為理性主義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 ...三大問題:「唯上思維」阻礙新思維,管理層濫用經驗主義及人才流失
    海爾是一家盛產「管理思想」的公司我曾經是一名海爾員工,還曾以個人身份做過海爾的營銷顧問,因此我對海爾這家公司算是有些了解。當時進入海爾的時候會進行培訓,讓我知道了很多先進的管理思想,比如,SBU戰略事業單元、人單合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