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桿:物理學中把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做槓桿。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在財務管理中的槓桿主要是指由於特定費用(如固定成本或固定財務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量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財務變量會以較大幅度變動。合理運用槓桿原理,有助於企業合理規避風險,提高資金營運效率。
財務管理中的槓桿效應有三種形式:經營槓桿、財務槓桿、總槓桿。
經營槓桿:反映銷售和經營性收益的槓桿關係。一般情況下,企業都會投入固定的經營成本來維持日常的經營,在固定經營成本的作用下,企業收入的變化(上升或下降)會使息稅前收益(經營性收益)成倍的變化(增加或減少)。也就是說小幅度的收入變化就會引起大幅度的收益的變化,這種幅度變化的量化指標,我們就叫它經營槓桿係數。更通俗地我們可以解釋為,就是在一定產銷規模內,由於固定成本並不隨銷售量的增加而增加,反之,隨著銷售量的增加,單位銷量所負擔的固定成本會相對減少,從而給企業帶來額外的收益。當銷售量發生百分之一的變化時,能使息稅前收益(經營性收益)發生多大百分比的變化,這就是經營性收益對於收入變化的敏感度。
經營槓桿率=經營性收益變化百分比/銷售收入變化百分比
或經營槓桿率=邊際貢獻/經營性收益=1+固定成本/經營性收益
經營成本可以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其中固定成本是產生經營槓桿的主要原因。經營槓桿係數越高,經營性收益的變化幅度就越大,當經營槓桿係數過大時,就容易產生經營風險,也就是說由於銷售業績變化所此起的經營性收益的波動或不確定性就會越大。經營槓桿係數高只能表明企業潛在的經營風險大,而能激活這種風險的只有銷售收入的變化。
財務槓桿:反映經營性收益與每股收益的槓桿關係。企業通過支付固定成本的方式融資,用於企業的經營活動,從而實現為股東創造更多的收益。就會出現財務槓桿。財務槓桿不是企業固有的,如果企業全部採用權益融資,就不會出現財務槓桿。更通俗地我們可以解釋為,經營性收益發生百分之一的變化所收起的每股收益的變化百分比,這就是每股收益對於經營性收益的敏感度。
財務槓桿率=每股收益變化百分比/經營性收益變化百分比
或:財務槓桿率=經營性收益/(經營性收益-利息費用)
財務槓桿會使經營性收益撬動每股收益,經營性收益的變化是每股收益變化的主要原因。財務槓桿係數越大,企業的財務風險也就越大。也就是說,由於企業舉債所引起的每股收益波動性上升以及潛在債務違約風險也就越大。財務槓桿係數高只能表明企業潛在的財務風險在,而能激活這種風險的只有經營性收益的變化。財務槓桿能夠評估企業的償債能力,企業持有的長期負債高,財務槓桿就高,其償債能力也就相對低。
總槓桿:財務槓桿與經營槓桿的結合,就是總槓桿。用來衡量企業的每股收益對於銷售變化的敏感度量化指標被稱為總槓桿係數。更通俗地我們可以解釋為,當銷售收入發生百分之一的變化所能引起的每般收益的變化百分比,這就是每股收益對於收入變化的敏感度。
總槓桿係數=每股收益變化百分比/銷售收入百分比
總槓桿係數=經營槓桿係數*財務槓桿係數
或:總槓桿係數=(經營性收益+固定成本)/(經營性收益-利息費用)
當一個企業同時使用固定的經營成本和舉債的方式獲得資金時,企業就會面臨總風險。總風險是由於收入變化所引起的每股收益的波動變化,可以說,總風險是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的總和。如果一個企業希望在一個預期可控的總風險範圍內開展經營活動,必須在經營槓桿和財務槓桿之間做好適度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