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生理學——研究信息處理和媒體效應的一扇窗戶

2021-01-15 騰訊網

研究者們在以往的溝通研究中,常利用心理生理測量的方式,近幾年,此方式在政治行為主義者研究中也頗為流行。然而,在做政治大眾媒體內容影響的研究工作中,我們還沒有辦法對此方式進行大規模的運用。那麼,我們究竟是放棄此方式還是繼續深入運用呢?

今天為大家介紹Stuart Soroka, Patrick Fournier, Lilach Nir & John Hibbing等人發表的Psychophysiology in the Study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 Expository Study of Individual-Level Variation in Negativity Biases一文。本研究考察了消極偏見中的個體層次異質性之間的聯繫,以及在專注於政治溝通的研究中觀察到的消極偏見的變化。研究展示了兩項發現:一是,人們對消極刺激的反應比對積極刺激的反應更活躍;二是,利用照片刺激識別出的個人層面的消極偏見與人們對消極和積極電視新聞內容的反應之間存在微弱的相關性。

在以往的溝通研究中,心理生理測量的使用較為普遍且政治行為主義者對於心理生理的測量方式的興趣也有所增加,但在研究政治大眾媒體內容的影響時,心理生理學並沒有發揮最大的作用。本文的主要貢獻在於提出用心理生理學的方法來研究政治溝通的案例。

傳播學和生物政治學中幾乎沒有將一般信息處理偏差的本質分析與關注信息處理偏差以因人而異的方式合併起來的相似文獻。在傳播學中,人們強調的是人類所表現出來的消極偏見。

生物政治文獻則強調在政治傳播研究中的心理生理學觀點威脅敏感性和厭惡敏感性,以及更廣泛的負面偏見的個體差異差異很大,並與一系列政治態度相關。因此,專注於識別消極偏見的工作往往強調消極偏見的均值,而生物政治學的工作往往強調消極偏見的變異。這兩件事並不矛盾,但筆者懷疑,如果更明確地考慮這兩件事,政治溝通工作可能會受益。鑑於此,研究者提出了如下假設:

H1:一般來說,參與者對負面新聞的反應會比對正面新聞的反應更強烈;

H2:參與者對網絡新聞節目反應中明顯的負面偏見的變化會與照片中測量的負面偏見的變化有系統的聯繫。

本文捕捉了144名參與者有關新聞內容和照片的響應的激活係數。數據顯示,消極信息比積極信息更能激發參與者的積極性;個體之間存在很大程度的差異:一些人對積極刺激的反應更強烈,而另一些人對消極刺激的反應更強烈。

相關結果表明,政治傳播的研究往往需要仔細考慮媒體效應的異質性,這不僅是因為曝光率的差異,還因為強調、解釋和接受程度的差異。人格特質維度在政治中的作用的研究,很好地說明了開放性經驗等因素在政治上的重要性。生物政治文獻亦是如此,它表明了根深蒂固的,傾向的重要性。比如威脅和厭惡的敏感性。這些因素不僅像對態度有直接影響的傾向一樣重要,而且像信息處理的偏差一樣重要,可以緩和媒體的影響。

我們可以想像,通過心理生理學研究捕獲的信息處理偏差,可能有助於解釋負面廣告、情感敏感的政治辯論或有價值的問題框架的影響中個體層面的異質性。當然,先天的消極偏見在多大程度上確實緩和了新聞的影響還不清楚,顯然我們在這個方向上只邁出了初步的一步。即便如此,研究者最初的研究表明,人們對電視新聞內容的反應,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生物政治文獻突顯的根深蒂固的負面偏見。

(圖為參與者對視頻、照片產生刺激響應分布的散點圖)

本研究意味著觀察工作不僅與人們的潛在傾向有關,而且與消極偏見、生理心理學政治行為以及人們對照片、日常新聞刺激所產生的反應有關。這是第一次對這種可能性進行了測試,它突出了政治科學中以皮膚電導為焦點的基於照片的實驗的更廣泛意義。其次,相關結果支持了媒體內容的生理反應應該被解釋為內容和個人兩方面因素的結合。雖然個體層面因素的潛在調節作用有待後續研究,但個人層面因素的直接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參考文獻:Soroka,Fournier,Nir&Hibbing.(2018). Psychophysiology in the Study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 Expository Study of Individual-Level Variation in Negativity Biase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288-302.

主編:曾潤喜

執行主編:潘穎

相關焦點

  • 10個神奇的人類心理效應 你都知道嗎?
    霍桑一詞源於用於實驗的工廠,它是美國西部電氣公司坐落在芝加哥的一間工廠的名稱。實驗最開始研究的是工作條件與生產效率之間的關係,包括外部環境影響條件(如照明強度、溼度)以及心理影響因素(如休息間隔、團隊壓力、工作時間、管理者的領導力)。由於受到額外的關注而引起績效或努力上升的情況我們稱之為「霍桑效應」。也就是所謂的「宣洩效應」。
  • 影響生活的14個心理效應,分享給各位
    3、毛毛蟲效應 將毛毛蟲們首尾相接,圍一圈放在花盆邊緣,花盆不遠的地方撒一些松葉,毛毛蟲夜以繼日地繞著花盆轉圈,最終因飢餓和精疲力盡相繼死去。 當我們的工作遭遇挫折或陷入停頓時,應努力尋求突破。不能只關注做了多少工作,還要關注做出多少成果,也就是 「效益 」。
  • 株洲大學生研發的這扇窗戶摘得全國大賽一等獎
    株洲高職院校的大學生,研發了一套智能窗戶,幫大家解決了這些煩惱。22日,師生代表在頒獎現場合影 受訪者供圖22日,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總決賽在四川成都落下帷幕,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設計的參賽作品「居家先鋒-智能居家系統守護您的家」獲一等獎。
  • 第一扇破窗是什麼?《破窗效應》
    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是「破窗效應」。破窗效應破窗效應來自於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於1969年進行的一項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託的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
  • BCL-6小分子降解劑,結構決定性質,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
    近年來,相繼有活性良好的靶向小分子抑制劑和降解劑報導,但關於BCL-6降解機制尚未研究透徹。基於高通量篩選,他們首先得到了活性較弱的化合物2和3,然後合成了親脂性相對較弱的4,5和6,並得到它們與BCL-6的共晶結構。
  • 從天而降半扇窗戶,你說怕不怕!
    01 從天而降的窗戶嚇死人 住在翠崗小區的胡大媽,前兩天從小區門口走的,聽到咣的一聲,就順著這個聲音看過去,把她嚇了一大跳。
  • 僅用一扇窗戶,在家也能拍出雜誌封面大片
    另外選擇距離窗戶的站位遠近也可以控制光線的強度和軟硬。剪影不利於表現細部和質感,卻擁有簡潔和神秘的力量。▲將拍攝對象放置在窗戶光前面進行取景,這一種方式充滿戲劇性和神秘感,可以引起觀者的想像。③丁達爾效應室外光線最強時,室內光線昏暗,那麼從窗外透進來的光是很容易透射出迪達爾效應的,此時,人物靠近窗戶,讓丁達爾效應和人像完美結合,渲染靜謐感的氣氛。▲從窗外透進來的光是很容易透射出效果的,讓光和人像完美結合,渲染畫面氣氛。
  • 足彩的五大心理效應你中了哪個
    等等,我是來談足彩的,怎麼說起心理效應了? 慢住!各位仔細想想,玩足彩能和心理沒關係麼?你研究盤口揣度莊家的意圖,不是鬥心理?大熱必死的背後不是玩心理?輸錢了是繼續重注還是收手,不也是心理的博弈? 種種表明,玩足彩還是離不開心理的,所以了解一點心理知識未嘗不好。
  • 四大最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實際上就是利用人們的慣性思維,可見一個人的慣性思維有多麼重要,平時養成積極有效的慣性思維對自己以後處理事情會有很大的幫助。2.破窗效應。一般房間一扇窗戶被打破之後,如果不及時修補,那麼其餘的窗戶基本上都會被打破。這種情況下就是需要在事情出現不好的徵兆之後要及時補救,要不然情況會每況愈下。
  • 最常見的十八個定律和效應,看看你有沒有遇到
    破窗效應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取修補,隔不久,其他的窗戶也可能被人莫名其妙的打爛,環境可以對一個人產生強烈的暗示性和誘導性。啟示:在工作中,時時刻刻都要保持警惕,別讓自己成為職場上那扇任人踐踏的破窗戶。
  • 破窗效應、鱷魚效應、手錶效應,分別闡述了怎樣的生存法則?
    破窗效應:不要盲目從眾破窗效應是犯罪學的一個理論。說一個房子的某一扇窗戶如果破了而沒人去修補它,沒多久其他的窗戶也會被人為破壞;乾淨整潔的地面上如果出現了一個垃圾而沒人把它撿起來,沒多久地面上就會出現更多的垃圾……說白了,這個效應揭示了大多數人的從眾心理。
  • 「心理投射效應」一席談
    因此,上述這位家長的擔憂是沒有必要的,這種心理投射效應,常常會把自己的感受強加給別人,總認為自己所想的一定也是別人所需要的,總認為別人的感受和自己一樣。  05  心理投射效應所引起的負面影響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強?人?所?難?,易?激?起?別人的反感  以?為?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 永安水壩路一扇窗戶從高處掉落在人行道上
    一扇窗戶從高處掉落,在人行道上摔個粉碎,幸虧此時段經過的人比較少,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高空墜物為何屢禁不止,到底是我們對高空墜物危害性認識不夠?還是對高空墜物的相關法律了解不清,意識淡薄呢? 高空墜物有多可怕?
  • 企業管理十大常見效應
    牛鞭效應 (Bullwhip Effect)是指營銷過程中的需求變異放大現象。比如在供應鏈上,一種需求信息流從最終客戶端向原始供應商端傳遞時,無法有效地實現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級放大,導致了需求信息出現越來越大的波動。這種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圖形顯示上很像很一根甩起的趕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稱為牛鞭效應。
  • 超級節能窗:堵上耗能這扇窗戶
    如果你100平方米的家中有25平米的窗戶,在寒冷的冬季室內外溫差40℃的情況下,這些窗戶一個小時耗能為2.0×25×40=2000瓦,這就相當於2千瓦的大號電爐子24小時不間斷運行(根據北京2013年1月1日推出的標準,Uw值要在1.5—2.0 W/m2K之間)。  沒有窗戶是不可能的,那麼該怎樣將窗戶的能耗減少至最低?
  • 2007電視媒體廣告效應係數研究報告(附表)
    本研究的目的,是尋找一個可以用來衡量電視媒體附加在廣告上的作用的指標(本研究稱之為「媒體廣告效應係數」),以補充和完善收視率指標體系的不足。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的電視媒體,廣告效應係數差別很大。本次研究的15家電視媒體中,廣告效應係數最高的為1.79,最低的只有0.36,前者是後者的5倍。  下面請看詳細報告。
  • 破窗效應證明,最好不要和深愛過的人複合,無論對方多麼愛你
    破窗效應證明,和深愛過的人複合,並不明智 01)、什麼是破窗效應?一棟建築有一扇玻璃被人打碎了,如果沒有及時修補好,那麼接下來就會有更多的人破壞者來砸這棟建築的玻璃。 一面乾淨的牆被人為塗鴉,倘若塗鴉沒有被清理乾淨,那麼用不了多久,這面牆就會被各種亂七八糟的塗鴉覆蓋。
  • 原來這就是破窗效應
    克洛德·弗雷德裡克· 巴斯夏以這項實驗為基礎,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效應」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範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猖獗。
  • 消音窗戶德國問世 走進家庭尚待時日
    如今,來自德國的工程師們研製了一種消音窗戶,能夠有效抵禦噪音侵襲。然而,由於成本高昂,新發明投入市場還有待時日。  抗噪衛士  據英國《每日郵報》10日報導,來自德國西南部夫琅禾費研究所的工程師最近研製了一種消音窗戶。而消音的奧妙就在於這種窗戶上鑲嵌的普通郵票般大小的陶瓷片。這些陶瓷片能感知噪音侵襲,並將其拒之窗外。
  • 心理 | 讓人知之恨晚的七大心理學效應!
    因此,正確地認識、了解、掌握並利用心理效應,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認識、了解和掌握一些心理效應,你就多了一雙洞察人心的眼睛,減少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和迷茫。我們應該學會拓展和豐富自己的社交圈、不去苛責自己,勇敢的面對外界的評價、學會愛上當下的自己,發現自己的潛能。「煤氣燈效應」又叫認知否定,實際上是一種通過「扭曲」受害者眼中的真實,而進行的心理操控和洗腦。操控者通過長期將虛假、片面或欺騙性的話語灌輸給受害者,從而使受害者開始懷疑自己,質疑自己的認知、記憶和精神狀態,最後達到控制操控者的思想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