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分析錢義祥老先生:熱分析儀器(方法)選擇的哲理

2020-11-22 儀器信息網

    (本文系儀器信息網獨家約稿,未經許可,其它媒體不得轉載)  

    應用先進儀器和方法進行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如何選用近代先進儀器和科學方法呢?錢義祥老先生的這篇「熱分析儀器(方法)選擇的哲理」將有助你選擇先進儀器和科學方法。幫助你從多種備選對象中進行挑選與確定,使你學會擇優選擇。

錢義祥老先生某次出差夜晚其學生拍攝

  1.1 "選擇"的哲理

  人,不由自己的選擇而出生,朦朧地踏上漫長的選擇之路。選擇伴隨科學人的一生,漸進漸行,格物致理(探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並加以運用)。人是選擇的主體,「選擇」是一個最易產生共鳴的話題。

  從哲學的角度看,選擇是反映主體與客體關係的一個範疇,主體與客體在相互作用過程中,主體根據其自身的存在現狀、目的需要、價值尺度,對依賴主體活動而存在的事物的多種可能性關係進行分析、比較,抉擇。它是主體積極能動、自覺自由的本質力量的一種表現。這種力量存在於人的一切活動過程中,既存在於人的思維過程中,也存在於人的實踐行為中。

  1.1.1研究方法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

  科學研究是一個動態的永無止境的探索過程。研究方法總是以符合研究需要為前提,與科學研究相適應,因此研究方法也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更新過程。

  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地說,無非是資料、研究方法和結論三個方面。我們研究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目的是了解他獲得的結論及獲得這個結論的方法。科學史的書籍記錄了科學家的發現和科學家獲得發現的方法。可見研究方法及其選擇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方法的選擇要具有合理性、新穎性、獨創性、可實現性。為避免選擇性偏差,對研究課題和熱分析方法了解得越深越多,選擇熱分析方法就越有依據,就越合理和適用,越能滿足科學研究的需要。

  1.1.2熱分析方法選擇的主體是人

  選擇是一個詞語,這個詞語主要是指一個人要挑選什麼,要做出什麼決定,選取什麼.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字眼。「選擇」是存在於人的思維和實踐行為方式中的積極能動的能力。

  熱分析方法選擇的主體是人,是人的實踐行為。人的具體行為方式是由人的選擇來確定的。選擇決定於主體,並不是說主體可以隨意選擇。主體的選擇不僅受到客觀外部條件的制約,也受到主體自身存在狀況的限制。

  在一定的外部條件下,人的能力是選擇的關鍵。應該培養,發展、完善主體, 提高主體的選擇能力。成功的選擇,能最大限度地實現目的,滿足主體的需要。

  熱分析方法的選擇不僅受到主體自身存在狀況的限制,也受到客觀外部條件的制約。受儀器的制約和限定的典型事例是微重力下的熱分析研究。微重力科學作為一門近代科學,是隨著載人航天活動的發展而迅速發展的。微重力的熱分析研究有望應用於空間材料科學,其研究障礙乃在於缺乏研究儀器和研究方法。目前商品化的熱分析儀器僅適用於在萬有引力條件下進行熱分析實驗,微重力條件下的熱分析儀器尚待開發。微重力的熱分析研究必定伴生新的研究方法的創立。方法的創立反過來又指導微重力的熱分析研究。

  選擇意味著在多種事物中挑選一種事物或多種事物。熱分析方法選擇過程中,選擇本身也是一種探索,乃是對人的選擇能力的一種檢驗。

  選擇是一個過程,有可能在彈指一瞬間完成;有時通過「試錯」來選擇熱分析方法和實驗方法;某些特例,也有可能永遠選擇不到一個好的方法來研究你的問題。如熱分析動力學研究,要從諸多的熱分析動力學方法中選擇、修改或建立新的動力學方程並非是件容易的事。實驗、選擇和修改動力學方程常常耗費幾個月或更長的時間。

  1.1.3高分子物理近代研究方法

  選擇正如人要走路,面對多條路,走哪條路?如何走這條路?便是你的選擇了。科學研究亦如此。「高分子物理近代研究方法」是一本如何選擇科學研究方法進行高分子物理研究的參考資料。

  「高分子物理近代研究方法」由高分子物理和近代研究方法二個詞複合組成。「高分子物理」的研究內容是高分子的結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分子運動的統計學;近代研究方法有高分子光譜及波譜分析、X射線分析、高聚物熱分析、高聚物顯微分析。人們選擇近代研究方法研究高分子物理中的諸多問題。選擇過程是屬於人的行為活動,需要寬厚、交叉的基礎知識和精深的專業知識,而且要有豐富的實踐活動。由具有高分子物理背景和科學分析儀器背景的複合型人才擔當高聚物結構(性能)的表徵和研究是最佳的選擇。因為他們具有「多種學科在他頭腦裡匯合」的優勢。

  1.2熱分析方法選擇

  「熱分析方法選擇」是在第二屆江蘇省熱分析技術應用與進展學術研討會(2008年—揚州)上提出來的。是幾十年的熱分析實踐中悟出的一個概念,是關於「熱分析方法選擇」問題的哲學思考。

  「熱分析方法選擇」有二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是:「選擇」是一個哲學問題(概念),是一種思維方式。「熱分析方法選擇」是「選擇」的哲學思想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實例。

  第二層意思是:「選擇」是一種行為活動,貫穿於熱分析方法選擇和實驗條件選擇的全過程。

  1.2.1科學研究與方法的關係:

  每一項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的取得,都是運用一定的研究方法的結果。而每一項重大的科學理論或技術突破,往往伴生新的研究方法的創立。方法的創立來源於實踐,反過來又指導科學技術研究實踐活動。

  科學研究是一個艱苦的探索過程,沒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就無法達到研究的目的。方法的選擇和應用是否適當是決定研究工作是否有成效的一項關鍵性因素。

  方法是指用於完成一個既定目標的具體技術和工具。要方法行之有效,就必須對方法進行有選擇的、合理的運用。

  方法問題是解決實際問題不可逾越的現實問題,方法的選擇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研究的進展和效果。要針對具體問題,有目的地選擇適用的方法。對於方法選擇的準則依次是適用,高效簡單、完美。在科學研究中選擇熱分析方法時可參考這個標準。

  1.2.2熱分析儀器(方法)選擇

  熱分析方法是近代研究方法之一,它在科學研究中有極為廣泛的應用。在對熱分析方法已基本掌握的基礎上,討論這些方法的優缺點和適用範圍, 擇優選擇。

  在科學研究中,「熱分析方法選擇」突出體現了「選擇」的哲學思想的普適性。它包括二個內容:熱分析方法(儀器)選擇和實驗方法(條件)建立。

  熱分析方法包括 DSC、TG/DTA、TMA、DMA 和熱分析+。各種方法有各自的特點和適用範圍,同時它們之間又存在密切的聯繫。不同的熱分析儀器(方法)應用在不同的研究領域。科研人員根據研究內容,選擇合適的熱分析方法,如下圖。

  上圖表明:熱分析應用是按轉變、反應與熱物性參數進行分類。這種分類

  方法具有很強的概括性。可以囊括各個學科領域的所有應用。熱分析應用進一

  步細分,並選擇相應的熱分析方法。

  物理轉變:

  涵蓋結晶、晶型轉變、汽化、升華、吸附、解吸附、吸水、居裡點轉變、玻璃化、液晶轉變、熱容轉變等。

  化學反應:

  涵蓋分解、氧化、還原、固態反應、燃燒、聚合、樹脂固化、橡膠硫化、催化反應等。

  物質特性參數:

  比定壓熱容、純度、膨脹係數、熱導率等。

  熱分析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實用技術。「熱分析怎樣來解決你的問題?你的問題怎樣用熱分析來解決?」,你面臨的就是選擇熱分析儀器(方法)來解決你的問題。選擇先於實驗,貫穿於科學研究的整個過程。根據研究內容,選擇熱分析儀器(方法)。選擇活動的主體是科研人員,要體現主體的能動性,即體現科研人員的能力和特有的積極能動的自由本質力量。在選擇過程中,科研人員對研究內容和熱分析儀器(方法)進行分析、比較,然後做出合理有效的選擇。針對具體問題,有目的地選擇合適的熱分析方法。

  列舉幾個實例:

  1. 玻璃化轉變測量方法的選擇

  高分子物理中有一個重要的轉變—玻璃化轉變。研究玻璃化轉變有三種熱分方法:DSC、TMA、DMA。哪種方法好呢?根據樣品的特性,你要做出合理的選擇。一般情況下,粉末樣品通常選用DSC方法; 樹脂固化樣品通常選用TMA方法;成型製品通常選用DMA方法。

  DSC、TMA、DMA測量玻璃化轉變的方法原理及靈敏度不同,如下表:

  DSC:檢測的物理量是比熱容 Cp 比熱容變化約30%

  TMA:檢測的物理量是膨脹係數 α 膨脹係數增加多至300%

  DMA:檢測的物理量是模量 E 模量變化高達3個數量級

  由上表可知:儀器靈敏度DSC < TMA < DMA。 測量高聚物的玻璃化轉變,DSC方法制樣方便。但玻璃化轉變的信號很微弱時,那麼就要改為選用TMA、DMA方法。封裝材料使用的環氧樹脂,通常選用TMA測定固化產物的玻璃化轉變溫度Tg和△Tg。

  2. 高聚物次級轉變的熱分析方法選擇

  為什麼要選擇DMA方法來研究次級轉變呢?

  從被選擇的客體及其特性說起。被選擇的客體是DMA方法和次級轉變。

  用DSC方法測量高聚物的熱性能,能夠檢測到高聚物的Tg,但檢測不到高聚物的次級轉變Tβ。因而研究工作就在玻璃化轉變層面戛然而止。僅僅測量玻璃化轉變滿足不了材料力學性能研究的需要。

  DMA方法研究高聚物在交變應力作用下的力學狀態和熱轉變。非晶高聚物力學性質隨溫度變化,它的力學狀態是玻璃態、玻璃化轉變區、高彈態及黏流態;發生的轉變有次級轉變、玻璃化轉變、流動轉變。DMA方法方便地測試到高聚物的次級轉變、玻璃化轉變、流動轉變,因此用DMA方法研究次級轉變打破了高聚物研究止步於玻璃化轉變的現狀。

  高聚物發生的次級轉變和玻璃化轉變都是鬆弛過程。玻璃化轉變是高聚物中鏈段由凍結到自由運動的可逆轉變。次級轉變是高聚物中小尺寸運動單元由凍結到自由運動的可逆轉變。從材料結構、分子運動角度進行邏輯推理,潛意識感到次級轉變和玻璃轉變存在一定的關聯性。但高分子物理和研究報告中,很少有人提及次級轉變和玻璃轉變的關聯性,故只能淡墨輕描。選擇DMA方法測試次級轉變、玻璃化轉變及其關聯性就有它的現實價值。DMA方法測量高分子材料的玻璃化轉變和次級轉變,獲得與材料的結構、分子運動、加工與應用有關的特徵參數。因而在評價材料的耐熱性與耐寒性、共混高聚物的相容性、樹脂-化劑體系的固化過程、複合材料中的界面特性和高分子的運動機理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實用與理論意義。研究高聚物次級轉變和玻璃化轉變都很重要,都是不容忽視的。選擇DMA方法研究高聚物的玻璃化轉變、次級轉變和Tβ-Tg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想像力。

  高聚物在玻璃化溫度以下,鏈段運動是凍結的,但更小的運動單元仍然可以發生運動,出現多個次級轉變。高聚物次級轉變之一是Tβ,它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參數:它表徵材料韌-脆轉變,是材料的脆化溫度和低溫使用的極限溫度;Tβ-Tg是高聚物發生物理老化的溫度區間;β轉變時力學內耗峰tanδ值與材料的衝擊強度有對應關係;Tβ-Tg是屈服冷拉的溫度區間,是加工工藝的必須控制的參數之一。

  DMA是利用分子運動由局部原子振動變為區域的鏈段運動及更小的運動單元的運動引起高聚物的黏彈性大幅變化的原理測量高聚物的熱轉變。DMA方法的靈敏度高,它不僅可測定玻璃化轉變溫度Tg,還可測定次級轉變溫度Tβ。圖中藍顏色框中的tanδ即為高聚物的次級轉變溫度Tβ。均相非晶態高聚物的

  DMA曲線如圖所示。

均相非晶態高聚物的DMA曲線

  3. 物理老化和化學老化研究的熱分析方法選擇

  高聚物在使用過程中,會發生化學老化、物理老化和光老化。它們發生在不同的溫度區間,測定這些特徵溫度是必須的。

  化學老化通常發生在Tg以上,採用DSC、TMA、DMA方法測定得到玻璃化轉變溫度Tg。

  物理老化通常發生在Tβ-Tg之間,採用DSC、TMA、DMA方法測定得到玻璃化轉變溫度Tg。選擇DMA方法測量得到次級轉變溫度Tβ。

  膜的物理老化研究選擇調製DSC和TMA、DMA方法。膜的調製DSC曲線和應力-溫度曲線如圖所示:

分子鏈殘留內應力和熱焓鬆弛的MDSC曲線

  膜的物理老化塗層的應力-溫度曲線

  未物理老化塗層A

  物理老化塗層B

  塗層溫度低於Tg時,發生物理老化。由於物理老化塗層的應力對溫度的依賴性,用Tg曲線區域內的極小值表徵(圖中B線2點處),其幅度的大小與物理老化程度有關。物理老化影響材料的機械、熱和電性能。一般來說,彈性模量和硬度隨著物理老化而增大,而應力鬆弛速率變化使玻璃態的膨脹性降低。

  光老化選擇光化學反應量熱儀PDC方法。PDC的結構示意圖如下:

  PDC的結構示意圖 光化學反應量熱儀PDC

  光化學反應量熱儀PDC的原理:是將不同波長、不同照射強度下的紫外光照射在試樣上,測量熱效應。它既可進行光固化實驗,也可以進行高聚物的光老化研究。

  4. 選用多種熱分析方法,全面表徵高聚物的熱性能。

  為了全面表徵高聚物的熱性能,「全選」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選擇。就是選擇DSC、TG、TMA、DMA方法,全面表徵高聚物的熱性能。

  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把所需要的各種方法巧妙地結合起來綜合運用。這也是常見的方法選擇。如熱分析與FTIR、GC/MS、MS聯用。

  5. 絕熱材料的熱分析方法選擇

  溫石棉是導熱性極差的絕熱材料。

  溫石棉中含有Mg(OH)2。Mg (OH)2脫水方程式如下:

  Mg(OH)2 → MgO + H2O↑-△H

  由方程式可知:Mg (OH)2脫水時,它既有重量損失,而且伴有能量吸收。因此Mg(OH)2含量可用TGA方法定量,也可以用DSC方法測定。

  由於溫石棉導熱性差,選用DSC方法,依吸熱峰面積定量Mg(OH)2含量,誤差較大。而選用TGA方法,TG曲線上顯現的失重臺階就是氫氧化鎂的脫水量。根據失重臺階計算Mg(OH)2的含量,數據準確,重複性好。

  6. 標準試驗方法

  鑑於熱分析方法的結果受諸多實驗因素的影響,為利於熱分析的學術交流

  和相互間的數據比較,國際標準化組織就幾種主要熱分析方法及應用制定了一系列標準和規範。如差示掃描量熱法(儀)的標準和規範、熱重法的標準、熱機械分析的標準、動態力學性能的標準。實驗都要按標準和規範執行。如玻璃化溫度測定、熔融-結晶過程測量、比熱容測定、氧化誘導期測定、結晶動力學測定、分解溫度和分解速率測定、分解動力學測定、線性膨脹係數測定、針入度測定、模量、損耗因子、應力-應變曲線等。

  研究材料和製造產品時,有相應的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產品標準。按標準試驗方法進行實驗是一種強制性的選擇。如封裝材料T260/T288/T3O0(Time to Delaminate)熱分層時間或稱「爆板時間」測定必須按規定的標準方法進行。

  借鑑熱分析文獻綜述中提及的熱分析方法和實驗方法也是一種選擇。

  開發新的熱分析方法和實驗方法,適應研究的需要。

  7. 改造已有的方法以適應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

  外加電場、拱形銅片、夾具組合等DMA實驗是夾具適應性改造的實例。

  外加電場的DMA實驗

  外加電場:將外加電場加在樣品兩端,測定試樣在外加電場的條件下,實時原位研究納米複合材料的電刺激--形狀記憶效應。

拱形銅片的應變—應力曲線測試

  選用壓縮夾具。樣品嵌在自製的限止長度變化的試樣固定器上,整體置放在下探頭。上探頭臨界接觸試樣的弧形部位,如圖所示。

  採用應力控制模式,測定應力 —應變曲線。就得到了客戶要求的規定形變量下的應力值。它是撓度測定的反過程。

夾具組合 —「蹦床夾具」實驗

  標準夾具組合使用:上夾具用壓縮夾具,下夾具用雙懸臂夾具。

  用下夾具夾持薄膜試樣。薄膜試樣上固定放置一個直徑6mm的氧化鋯圓柱體。然後將上夾具(壓縮夾具)壓在氧化鋯圓柱體上。

  循環加載/下載應力,進行應力—應變循環實驗。

  測定試樣蹦床落點的力學性能。

DMA模擬蹦床實驗示圖

  8. 移植方法

  移植方法是當前科學方法發展的重要方面。移植包括科學概念、原理、方

  法以及技術手段等,從一個領域移植到另一個領域,或科學方法相互滲透和轉移,多種方法形成一個新的方法。移植方法是科學整體化趨勢的表現之一。熱重/差熱分析-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質譜聯用系統是移植方法的實例。

  固相微萃取(SPME)是一種廣泛使用的集萃取、濃縮、解吸、進樣於一體的樣品前處理新技術。將其移植到「熱重/差熱分析--氣相色譜-質譜聯用系統」中,即將固相微萃取(SPME)接入到「熱重/差熱分析--氣相色譜-質譜聯用系統」中去,改造成「熱重/差熱分析-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質譜聯用系統。」 實驗時劃分溫度段取樣,解決逸出氣取樣問題,該系統已應用於原兒茶醛熱解行為的研究。

  1.2.3選擇實驗條件,建立實驗方法

  熱分析實驗結果常常依賴於實驗條件,因此根據樣品的特點選擇實驗條件,建立試驗方法。見下圖。

  列舉幾個實例:

  1. 含能材料的熱分析方法和試驗方法的選擇

  熱性能是含能材料的非常重要的性能之一,熱分析能全面地表徵含能材料的熱性能,它在含能材料研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由於含能材料分解過程的複雜性,要遵循「選擇先於實驗」的原則,切忌拿到一個含能材料的樣品,隨手稱取10mg樣品,冒失地進行TG實驗或DSC實驗。這將可能發生爆炸,損壞儀器和造成人員傷害。

  含能材料的熱分析實驗前,你必須先了解含能材料的分解特性和爆炸特性,謹慎地選擇實驗條件。試樣量是致關重要的,因含能材料分解時放熱量大,特別是有強烈自加熱的分解過程。為防止峰的扭曲,試樣量應儘量少,如0.05-0.3mg。然後謹慎地進行TG實驗。如選擇DSC方法,實驗時要防止試樣溢出,汙染傳感器。含能材料的TG/DTA曲線和DSC曲線如圖所示:

  含能材料的TG/DTA曲線 含能材料的DSC曲線

  含能材料的TG/DTA曲線上的失重和放熱峰呈歪斜型,是強放熱造成的扭曲。樣品量減少到0.3mg以下,峰型趨於正常。

  2. 聚丙烯玻璃化溫度測定

  選擇是目的性很強的實踐行為。按選定的熱分析方法和實驗條件進行熱分析實驗,常常是一次或多次「試錯」的選擇過程。當實驗結果達不到主體的要求時,可選擇另一種熱分析方法或更改實驗條件,再次進行實驗。多次試錯,直至你得到了滿足需要的結果。例如選擇DSC方法測定聚丙烯玻璃化溫度。升溫速率選用10℃/min時,弱小的熱效應難以被發現,DSC曲線上未見玻璃化轉變峰。隨著升溫速率的提高,儀器靈敏度大大提高, 當升溫速率達到150℃/min時,其玻璃化轉變過程中的臺階狀變化變得明顯如圖所示。

  3. 選擇真空或加壓條件解決熱分析峰的分離問題

  熱分析峰的分離問題常常是通過改變實驗條件來解決的。例如塑料中增塑劑的揮發和塑料分解,在常壓條件下,兩種效應可能在相同的溫度區間發生。而減壓條件下,塑料中添加的增塑劑在塑料分解之前揮發,那麼實驗就可選擇在真空條件下進行。多種熱分析儀器可在真空條件下進行實驗。

  如果在常壓下發生兩個重疊的化學反應,其中一個反應可能受壓力升高的影響比另一個反應大。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選擇壓力DSC將兩個反應進行分離。例如有機物的分解溫度隨惰性氣體壓力的增大而提高。

  4. 選擇「強化影響因素」的實驗條件

  有多種因素影響熱分析的測量結果。可以使用簡化、純化、強化實驗影響因素的方法,加速現象的進程。當然它與在自然條件下獲得的結果是有差別的。可進行科學、合理的補償和修改。在純氧條件下進行氧化誘導期測定,是強化實驗影響因素的實例之一。

  1.2.4熱分析方法的取代和重新選擇

  熱分析方法隨研究「需要」而「變」。物質熱性能研究的深入,促進熱分析方法的發展。熱分析方法的發展,又促使研究工作順利進行。

  批判性思維是以邏輯思維為基礎。以一種批判、分析和評價的方式思考熱分析方法的選擇。被選擇的熱分析方法不是凝固不變的,而是隨著研究實踐出相應的改變或重新選擇。

  「問題-方法-標準」的思維模式具有普適性。研究不同的問題選擇不同的熱分析方法,探索問題的本質和規律。對方法規範化的表述可制訂為標準。制訂的標準也是不斷修訂。

  實例1:選擇熱分析方法測定藥物熔點

  熱分析方法介入藥物熔點測定。選擇熱分析方法測定藥物熔點,取代毛細管法,已成趨勢。

  在藥品檢驗中,藥物的熔點是鑑別藥物真偽和衡量質量優劣的重要指標。藥物熔點通常是用經典的毛細管法測定,人為視覺誤差大,初熔點難以判別。2015中國藥典推薦熱分析方法取代毛細管法。

  選擇DSC或DTA方法測量藥品熔融的全過程,可提供準確的熔化溫度,熔程、熔融焓及多晶型、純度等信息。對那些熔融伴隨分解、熔距較長,用毛細管法測定較困難的樣品,選擇熱分析方法則能取得較理想的結果。選擇幾種熱分析方法如DSC與TGA相結合的方法可給出更準確地判斷。

  實例2:熱分析方法自身在發展,方法選擇也在演變。

  熱重法是熱分析技術中發明最早的。常常選擇TG研究高聚物的熱分解。隨著TG技術的發展,新的功能不斷出現,研究內容也不斷深化。選擇的TG方法也隨科學研究的深化而演變。

  TG方法的演變,促使高聚物熱分解的研究不斷深化,如下表:

  表中提及了觀察系統。觀察系統是熱分析的新功能,引入圖形思維概念。熱分

  析實驗同時得到熱分析曲線和形貌圖像。對熱分析曲線和觀察到的形貌圖像同

  步進行解析,追溯熱變化的物理-化學過程。

  1.2.5方法選擇中的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能引發新的和改進解決問題方法的思維方式。創造性思維引發新觀念的產生,批判性思維是對所提供的解決問題的方式進行檢驗,以保證其有效性的思維方式。批判性思維包含了幾個核心要素:解讀、分析、評價、推理等。在方法選擇中,要批判性地思考熱分析方法問題。

  熱分析方法選擇過程中,要求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平衡發展。創造性思

  維和批判性思維將推動熱分析方法和儀器的發展。

  實例1:驟冷PET初始結晶度測定

  選擇傳統DSC測定驟冷PET的初始結晶度。DSC曲線表明:通過熔融焓與結晶焓的焓值之差計算得到初始結晶度,熱焓值之差為50.77-36.59=14.18J/g,表明它是部分結晶高聚物。而廣角X射線衍射測定的結論:驟冷PET是無定形,與DSC結果相矛盾。這個矛盾逼迫科研人員以一種批判、分析和評價的方式去思考。科研人員憑藉辨析和判斷能力,判明數據真偽。

  溫度調製DSC方法的創新思維是對傳統DSC方法局限性的批判。溫度調製DSC選擇了一種特殊的升溫方式:在一般線性加熱或冷卻的基礎上,疊加了一個正弦的加熱速率,這是創新;以基礎升溫的慢的升溫速率來改善解析度,並以瞬時快速升溫速率提高靈敏度,這是對升溫速率影響解析度與靈敏度規則的遵循。從而使調製DSC將高解析度與高靈敏度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實現了在同一個實驗中既有高的靈敏度,又有高的解析度。溫度調製DSC既有創造性,創造性中又包括對規則遵循。溫度調製DSC是對規則遵循中孕育創造性的範例

  創新,就是選擇方法,創造新的可能性。溫度調製DSC使可逆峰與不可逆峰的分離成為可能。溫度調製DSC利用傅立葉變換的疊加法,得到可逆熱流和不可逆熱流,可逆峰與和不可逆峰被區分開來,從而顯著提高微弱轉變、多相轉變和定量測定結晶度的可信度。選擇溫度調製DSC ( MTDSC )方法測定驟冷PET的初始結晶度。如圖所示:

  溫度調製DSC曲線顯示:驟冷PET初始結晶焓值由冷結晶焓與熔融焓之差得到,其值為134.3-134.6=-0.3 J/g,表明驟冷PET初始結晶度極低,基本上為無定形形態。溫度調製DSC的實驗結果和廣角X射線衍射測定的結果相符合。

  實例2:油品氧化誘導期測定

  常壓下測定油品的氧化誘導期,由於油品蒸(揮)發,導致數據波動。基於高壓能延遲揮發。創造性思維引發新觀念的產生,高壓DSC儀器出現了。人們放棄常壓下測定油品的氧化誘導期的方法,而選擇高壓DSC測定油品的氧化誘導期,並編制了油品的氧化誘導期測定的相關標準。

  1.3「熱分析方法選擇」的編輯

  全球無數臺的熱分析儀器每天都在運行,專業人員實時解析由實驗得到的熱分析曲線,並撰寫成成千上萬篇的研究報告發表在科學雜誌上。這是科學研究中運用熱分析方法的成果積累和沉澱。整理、編輯這些對科學有價值的資料,進而建立「熱分析方法選擇」的資料庫和檢索系統是人們的期盼。編寫「熱分析方法選用實例」是一項聚沙成塔的工作,編輯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熱分析方法選擇」表格可以由實驗室(個人)編輯。「熱分析方法選擇」的資料庫和檢索系統,必須由圖書館、出版社和專業技術學會編輯。

  1.3.1實驗室編輯「熱分析方法選用」

  熱分析的專業工作者和科研人員,每天都在選擇熱分析方法,設計試驗方法,進行大量的熱分析實驗。積累的資料如淙淙的小溪,常流不斷,常流常新。經常翻一翻、查一查積攢下的實驗資料,從自己的實驗實踐中,尋找研究內容和熱分析方法的對應性,有助於今後熱分析方法選擇。將你的熱分析實踐活動用表格記錄下來,成為自己編寫的「熱分析方法選用」的實例,供自己查用。

  「熱分析方法選用實例」示意如表1:

  每個實驗室都可以繪製一張「熱分析方法選擇」實例的表格。天天填寫新的實例,就像每天記日記一樣,持之以恆。當表格內儲存量足夠豐富時,就成了個人的資料庫,可把它當作個人的手冊查詢。當你拿到一個樣品或欲進行一項科學研究時,你可以從「熱分析方法選擇」實例的表格中檢索到你所需要的熱分析方法和實驗條件。

  某實驗室繪製的「熱分析方法選用」實例的表格,如表2示例。

  「熱分析方法選擇」和「熱分析應用」是孿生的文本。「熱分析方法選用」和「熱分析應用」的內容是互通的。編輯「熱分析應用」的表格或文本,與「熱分析方法選擇」相對應。

  表三 熱分析應用的文本格式

  每個實驗室編輯、製作「熱分析方法選擇」表格,各具特色,綻放選擇之美。

  1.3.2「熱分析方法選擇」的檢索系統建立

  熱分析主要學術刊物與著作有熱分析雜誌、熱化學學報、熱分析文摘、熱分析文獻綜述及劉振海等人的學術著作和熱分析國際會議和國內的熱分析專業會議的論文集。在網上和文庫可搜索到更多的選擇熱分析方法進行科學研究的科學論文。按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的科學網站統計,每年僅就報導DSC一種技術用於結晶過程的論文就超過1100篇。

  以「熱分析文獻綜述」為例。「熱分析文獻綜述」是從二年間發表的幾千篇熱分析文獻中,收錄其中的200篇。「熱分析綜述」涵蓋包括熱分析方法和校準、熱力學、動力學、以及熱分析在無機物、聚合物、含能材料藥物、生物化學和生物學方面的應用。「熱分析文獻綜述」既闡述了科學研究的內容,也涉及熱分析方法的選擇。

  文獻綜述和科技論文的基本內容是:誰,研究了什麼問題、選擇了什麼方法、得到了什麼結論。將熱分析文獻綜述和科技論文的文體轉換為以「研究內容」和「熱分析方法選擇」為關鍵詞的文本形式,就成為「熱分析方法選用」的文本系統,如表四示例。

  表四 研究報告的文本轉換

  「熱分析方法選用」索引分類,可以按材料分類;也可以按物理轉變、化學反應、熱物性參數測定分類;或者按時間順序排列。編輯資料庫和檢索系統的意義是能夠滿足研究方法選擇的需要,根據研究內容,快速地選擇到相應的熱分析方法。

  「熱分析方法選擇」資料庫和檢索系統的編輯非個人能力所能擔當。應由自然科學資金資助,委託圖書館、檔案館、出版社和熱分析專業學會進行。

  1.3.3選擇雲端中「熱分析」那朵雲

  在當今大數據時代裡,雲端飄浮朵朵雲彩,我選擇「熱分析」那朵。利用雲端的熱分析資料,對熱分析數據進行計算、解析,實現它的科學價值。

  耄耋之年仰望科學的天空,瀏覽「雲數據」,好似天真的玩童仰望令人神往的宇宙星空一樣,託腮觀測無邊無界的邊際,享受浩瀚之美!

相關焦點

  • 錢義祥——高分子物理與聚合物熱分析
    高分子物理與聚合物熱分析熱分析老人 錢義祥2018-05-10  «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物理的近代研究方法?、«新編高聚物的結構與性能?、«聚合物結構分析?、«聚合物量熱測定?、«熱分析與量熱學?
  • 熱分析儀器的基本結構單元
    熱分析技術根據被測物理量的物理性質來分共有九大類、17種方法。所組成的熱分析儀器就更多了。通常熱分析儀器由程序溫度控制器、爐體、物理量檢測放大單元、微分器、氣氛控制器、顯示和列印以及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7部分組成。其框圖如圖所示。
  • 以熱會友,今冬等你——「熱分析研究方法及技術應用」主題網絡研討...
    熱分析方法是在程序溫度(和一定氣氛)下,測量物質的物理性質與溫度或時間關係的一類技術。熱分析儀器是測量能量、質量、力性能、電性能、磁性能等物理量隨溫度或時間變化規律的分析儀器,並被廣泛應用於化工、冶金、醫藥、食品、塑料、橡膠、能源、建築、生物及空間技術等領域。
  • 需求導向 拓展革新 人機互融——13位專家寄語熱分析儀器與技術
    自2002年開始從事熱分析與吸附技術的分析測試、實驗方法研究等工作,中國化學會化學熱力學與熱分析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分析測試協會青年學術委員會委員、全國高校分析測試研究會青年部秘書長。即走出傳統熱分析及微量熱的思維定式,提升與其他分析測試手段、儀器裝置等聯用的能力,從而獲得更加豐富的原位數據,更加全面解讀材料及相關物理化學變化的本質。3.儀器的智能化。綜合以上兩點,儀器自動識別樣品,自主選擇條件,並進行初步數據分析及篩選,最終做到樣品放進去-測試報告/文章送出來,實現家用電器級別的使用體驗。
  • TA儀器與陝西科技大學聯合舉辦「材料熱分析和粘彈性表徵及其應用...
    TA儀器與陝西科技大學聯合舉辦「材料熱分析和粘彈性表徵及其應用技術交流會」近年來隨著材料研究的不斷發展,在化工、醫藥、食品、能源、新材料等工程技術領域對於材料的研究不斷深入,作為材料研究的重要工具,流變儀,動態熱機械分析儀、熱重分析儀、差示掃描量熱儀等儀器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其中
  • 美國TA儀器:傾力打造熱分析研究「利器」——訪美國TA儀器公司全球...
    在熱分析、流變與微量熱產品市場,美國TA儀器公司全部約佔40%的市場份額;目前,中國市場已成為美國TA儀器公司的全球第二大市場,僅次於美國本土,其地位十分搶眼。另外,從行業角度來看,在工業、製藥、航空航天、汽車、科研機構等領域,90%以上的的知名公司是美國TA儀器公司的客戶;在電子、顏料、塗料行業,我們的客戶也能佔到71%。
  • 《熱分析簡明教程》出版
    隨著材料科學等的迅猛發展和熱分析技術本身的快速進步,熱分析儀器已獲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當今幾乎已成為常規分析儀器。許多高等院校的相關專業開設了熱分析課程,很多熱分析技術的應用人員也需要系統的基礎知識。此書的出版大大滿足了這方面的需求。全書共分6章,30萬字。
  • 熱分析技術之熱討——2017年度北京熱分析學術研討會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8年1月16日,首屆「2017年度北京熱分析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天文館4D科普劇場召開。120餘位熱分析領域技術/應用專家、分析工作者、廠商代表等參加了本次年末熱分析學術交流會。
  • 熱重分析TGA基本概念
    1、名詞:熱重分析(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又叫熱重法(Thermogravimetry,TG),熱重儀
  • 網絡講堂 | 熱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案例分析
    熱分析作為研究材料性能的常見手段,也在飛速發展。熱分析可用於分析各種材料,從航空航天材料到平時喝的礦泉水瓶,從研究領域到品質管理都可以用到熱分析。DSC的基本原理及案例分析 2. STA的基本原理及案例分析3. TMA的基本原理及案例分析4. DMA的基本原理及案例分析5.
  • 三會場交相輝映,熱分析大放異彩——2018年熱分析技術及應用研討會...
    大會共設置材料、溶液、儀器三個主題的分會場,分會報告圍繞熱分析方法在對應主題研究領域的應用展開了討論。諸位專家各顯神通,精彩內容層出疊現,請隨儀器信息網編輯走進會場,一同領略報告學者的卓越風採吧!受到源自儀器、環境、樣品、檢測原理等因素的影響,常常出現測試數據不能反映真正實驗結果的現象。如何獲得準確、真實的測試結果?這需要在狀態合格的儀器設備上,排除與樣品及非樣品相關因素的幹擾。熱重實驗中樣品質量W與儀器升溫速率間不具有函數關係,升溫程序的改變不會使熱重曲線發生變動,這是由熱重分析儀中熱天平和升溫爐體單獨測量物理量的特性所決定。
  • 日立TA7000系統提供完美的熱分析解決方案
    根據測定的物理性質的不同,熱分析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熱分析方法是以下五種:差示掃描量熱分析(DSC),差熱分析(DTA),熱重分析(TG),熱機械分析(TMA),動態熱機械分析(DMA)。從熱分析到粘彈性測試,日立擁有豐富的產品線,為熱性能的評價提供完美的解決方案。
  • 熱分析/紅外光譜聯用的數據分析方法 第6部分 在Origin軟體中GS...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熱分析與吸附,作者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丁延偉老師,並已獲轉載授權。  在《熱分析/紅外光譜聯用的數據分析方法第4部分 儀器分析軟體中熱重部分的數據處理與作圖》和《熱分析/紅外光譜聯用的數據分析方法第5部分 儀器分析軟體中紅外光譜部分的數據處理與作圖》中以實驗室在用的美國PerkinElmer公司的熱重/紅外光譜/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為例簡要介紹了在儀器的數據分析軟體中與熱重部分和紅外光譜部分相關的數據處理與作圖相關的內容
  • 熱重分析及其聯用技術的應用
    國際熱分析及量熱學聯合會(ICTAC-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for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對熱分析的定義為:熱分析儀是在程序控溫和一定氣氛下測量材料的物理性質(主要包括質量、熱量、尺寸、電學性質、光學性質、磁學性質等)隨溫度或時間連續變化關係的一大類儀器
  • TA 550熱電偶熱分析配件值得信賴
    樣品適應面廣,其靈敏度、峰分離能力、基線漂移等較金屬差, 溫度範圍寬廣(可用於高溫1650℃ ), 高溫下量熱精度較低,基線漂移較大(坩堝材質半透明引起熱輻射損耗), 不適於測定比熱, 易與部分無機熔融樣品(如矽酸鹽、氧化鐵等)反應或擴散滲透>PE STA 8000爐蓋維修>材料:氧化鋁>容量:---l>使用溫度:1650°>適用:PE熱分析儀器STA 8000我們自有專業靈敏的熱分析
  • 應用越來越廣泛的熱分析聯用技術——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化科學...
    講習班由西北大學高勝利教授、河北師範大學張建軍教授和德國耐馳儀器公司和瑞士梅特勒公司的專業技術支持主講,主要內容包括熱分析動力學和熱動力學方法及應用中的常見問題分析與研討。  會議期間還將展示一批國內外最新熱分析儀器及相關產品,提供大量的最新技術、最新測試方法等資料。
  • 氣固反應動力學分析方法與儀器研討會召開
    此次研討會的目的在於回顧氣固反應動力學分析方法與儀器的發展,把握不同領域的需求,分析尚存問題並探討解決辦法,以期形成自主新型的反應動力學分析方法與分析儀,推動學科發展和分析水平升級,填補方法與儀器的空白。
  • 鋰離子動力電池仿真熱分析——單體電池仿真熱分析ziC
    根據文獻鋰離子動力電池熱分析與散熱優化,我們可以獲取電池以2A恆流放電時內阻R與SOC的關係如下:電池外表面自然對流,電池側面可選擇5,底部和頂部可選擇10,單位為瓦/平方米/K。三、Abaqus的建模分析1)建立幾何模型直徑18mm,長度65mm,建立模型使用m單位,並創建圓柱坐標系,結果如下
  • 高溫滲碳淬火熱處理方法分析
    高溫滲碳淬火是熱處理重要的工藝方法,其在工件物理化學性能改善方面的機理作用突出,得到了廣泛應用,同時創造了顯著的經濟價值,對進一步推動現代工業發展意義非凡,相關方面的課題研究備受關注。文章對高溫滲碳淬火熱處理方法進行分析,並就其應用進行了探究。關鍵詞:高溫滲碳淬火;熱處理;方法社會主義現代化,對工業領域的發展提出了更多要求。
  • 【收藏】最全熱分析技術整理!9類17種,科研人員必備!
    從熱重法可派生出微商熱重法(DTG)和二階微商熱重法(DDTG),前者是TG曲線對溫度(或時間)的一階導數,後者是TG曲線對溫度(或時間)的二階導數。  此外,與熱重法相關的方法又包含了動態質量變化測量方法,等溫質量變化測量法,控制速率熱分析法,自動分步TGA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