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昊生物:在研項目按照項目進展推進,且公司在研人工角膜與優得清...

2020-11-28 雲財經

投資者問:公司有個在研發的項目是人工角膜,公司前期通過入股進入優得清公司,這個公司已經上市的人工角膜,公司宣傳的是產品非常優越,但是幾年下來,銷售業績很不理想啊,並且近期公司又賣出了20%的優得清的股權,請問公司現在研發的人工角膜,對比優得清存在哪些更優越的性能呢?為什麼不能把已有的產品積極推廣出去,卻要從新研發新的人工角膜呢?

冠昊生物(300238):,你好!優得清人工眼角膜為創新性產品,此類創新性產品在臨床上大規模使用需要一定的推廣周期,也存在著患者與產品信息不對等主客觀因素。公司在研項目按照項目進展推進,且公司在研人工角膜與優得清人工角膜採取不同的技術路線。感謝您的長期關注與支持!

相關焦點

  • 快速孵化機制發揮作用 優得清攜新型人工角膜僅用3年實現上市
    優得清總經理謝麗君介紹,作為目前世界上唯一以復明性為主要療效指標的人工角膜產品,此次獲得CFDA批准上市的優得清脫細胞角膜植片能夠替代人捐獻角膜用於角膜移植手術,使角膜盲患者恢復視力。  2014年9月,優得清生物眼角膜獲準進入CFDA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獲得上市的「綠色通道」,大大加快了臨床臨床應用進度。
  • 冠昊生物子公司人工角膜獲上市批文
    【冠昊生物子公司人工角膜獲上市批文】4月7日,冠昊生物(300238)公告,其參股子公司廣州優得清的脫細胞角膜植片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這不僅標誌著目前世界上唯一以復明性為主要療效指標的角膜產品成功獲批上市,也將有效優化冠昊生物的產品結構,豐富公司醫療器械產品種類
  • 冠昊生物產品結構優化 人工角膜獲批文
    ,也將有效優化冠昊生物的產品結構,豐富公司醫療器械產品種類,進一步提高公司市場競爭力。據介紹,優得清角膜由專利保護技術對生物源性材料進行製備,使之具有與人角膜高度相似的纖維結構和形態,因而基本光學特性接近人角膜,具有免疫原性低,透明度高和組織相容性好的特點,在臨床上可替代人角膜用於角膜移植手術。同時經臨床應用證明,優得清角膜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學性能和手術可操作性,以及規範化的手術操作技術和術後護理方法,廣泛適用於醫院開展臨床角膜移植手術治療。
  • 冠昊生物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無縫銜接」,公司淨利潤常年位居千萬級...
    單一產品對公司持續發展造成的潛在風險,冠昊生物心知肚明,不過其並非通過自身的實力研發新產品,而是走上頻繁收購,買買買的模式,從2013年起開始通過頻繁的投資和併購,先後將廣州聚生醫療、廣州優得清生物、杭州明興生物、武漢北度生物、珠海市祥樂醫療納入上市公司版圖。由此,公司業務也拓展到細胞治療、人工晶體、藥品等板塊。
  • [上市]冠昊生物: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
    2、世界先進的原創技術和保持領先技術水平的研發優勢公司經過多年的創新研究,在再生醫學材料的技術領域取得突破,率先研發了一系列原創專項技術,解決了動物組織作為生物材料的應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難題,將動物組織加工成穩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力學順應性優、能誘導組織再生的新一代天然生物材料(再生醫學材料);以此材料製造的產品性能優
  • 長生生物重頭在研項目流拍,北京房產也流標
    7月28日,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獲悉,長春長生破產財產正在加速處置,且有多項財產成交。不過,7月24日到7月25日,長春長生重頭資產「帶狀皰疹在研項目」,以1.5679021732億元起拍,流標。3月28日至3月29日,長春長生持有的長生雲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0萬股拍賣,起拍價2145萬元,流標。
  • 武宏文與大同新研氫能源公司董事長洪鑫一行座談
    6月3日下午,大同市委副書記、市長武宏文與大同新研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洪鑫一行就加快推進項目投產達效進行座談。武宏文要求,各級各部門要聚焦「六新」,大力推動全市製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切實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項目單位要主動作為,按照目標任務,把握好時間節點,確保早日投產達效,為大同高質量發展和轉型升級貢獻力量。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任希傑,太原理工大學副教授趙富強、張曉東等參加座談。
  • 有研新材財報亮眼的背後:拋光片項目已黃,靶材項目恐「爛尾」
    據了解,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是指企業為了近期內出售而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和基金投資。如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從二級市場購買的股票、債券、基金等。有研新材則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為債券工具投資。2018年初,有研新材債券工具投資高達6.16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高達18.49%。
  • ASCO將至 中國多個腫瘤在研項目數據「亮眼」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有全球腫瘤界盛會之稱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將於今年5月29日—31日以線上虛擬會議的形式舉辦,根據ASCO官網稍早前公布的入選摘要內容,百濟神州、恆瑞醫藥、中國生物製藥等國內企業的多個在研項目數據引人關注。
  • 新研氫能攜手首航節能推進氫能布局
    5月8日,首航節能(002665)擬控股的新研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新研氫能」)年產1萬套氫燃料電池電堆項目在山西大同開工。新研氫能合伙人、技術團隊負責人齊志剛博士介紹,新研氫能已攻克氫燃料電池金屬雙極板、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控制系統等諸多核心技術環節,新研氫能在相關領域已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公司正在積極推進膜電極產品的研發和量產。目前,新研氫能擁有3家控股子公司,分別是北京新研創能科技有限公司、大連擎研科技有限公司、大同新研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中科鋼研碳化矽項目總部基地落戶上海,賦能第三代半導體材料
    圖片來自「中科鋼研」微信公眾號9月5日,國務院國資委與上海市政府在滬籤署深化合作共同推進落實國家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一批中央企業在滬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其中,籤約項目包括中科鋼研節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科鋼研」)的中科鋼研先進晶體產業化項目。
  • 悅康藥業:公司重點在研項目1類新藥枸櫞酸愛地那非研發項目目前...
    最後,希望公司加大創新藥研究,做大做強公司回答表示,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一、公司重點在研項目1類新藥枸櫞酸愛地那非研發項目目前處於CDE技術審評階段。新藥上市申請尚需經過藥品生產現場檢查和審批等環節,公司正在積極準備。二、公司1類新藥注射用羥基紅花黃色素A已於2020年11月再次取得倫理批件,公司已啟動受試者入組工作。
  • 首航節能攜手新研氫能 加速推進氫能產業布局
    5月8日,首航節能(002665)擬控股的新研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新研氫能」)在山西大同舉行了年產一萬套氫燃料電池生產線的開工奠基儀式。據新研氫能方面介紹,公司已經攻克了氫燃料電池金屬雙極板、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控制系統等諸多核心環節,正在積極推進膜電極產品的研發和量產。
  • 上市公司創新藥8月報告:第一梯隊在研品種近百個 主攻腫瘤藥
    為反映中國創新藥現狀、推動中國創新藥發展,證券時報8月7日正式發布「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按照新的藥品註冊管理辦法對創新藥的定義,將真正的創新藥納入指數,並進行評價。截至8月底,「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追蹤的創新藥升至565個,當月新納入25個成分樣本,指數月漲4.83%,反映出我國創新藥研發持續穩步推進。
  • 先健科技核心在研項目擬分拆案續:關於鐵基支架項目及小股東選擇的...
    先健科技對此及時做出了積極回應公告,稱尚未就項目作出任何有法律約束力安排,將暫停諒解備忘錄的執行,如就項目相關安排有進一步更新,公司將及時進一步公告。且任何相關安排將按照上市規則要求召開特別股東大會批准後(如需)方告作實。這說明,先健公司還是比較注重中小股東的聲音和關注投資者。
  • 實控人籤署股份轉讓協議 新研股份或易主新餘華控
    本次轉讓協議還約定,待本次交易完成,且控股股東周衛華前次重大資產重組時所做出的承諾期限屆滿後,公司股東韓華和楊立軍擬將其所持公司1.57億股(佔總股本的10.55%)的投票權委託給新餘華控。若按照雙方參考的整體估值104億元計算,轉讓價格大概在6.98元/股左右,較公司當前股價溢價約10%。實控人質押率較高從新研股份披露的有關大股東質押情況的公告來看,公司實控人周衛華身上的壓力不小。
  • 首航高科增資控股新研氫能還在協商中,蘭花科創沒有煤制氫項目
    蘭花科創問:董秘你好,貴公司有沒有煤制氫的項目計劃?蘭花科創答:你好,公司沒有煤制氫項目計劃。謝謝!富瑞特裝貴公司還有氫能業務嗎?富瑞特裝答:您好,公司有車用液氫儲氫瓶的研發項目,控股子公司富瑞閥門有生產氫用系列閥門,公司還通過出資的新能源產業基金參與一些氫能源優勢企業的股權投資。謝謝。首航高科請問首航高科增資控股新研氫能進展如何了?大半年過去了,都沒任何消息。進展情況請及時公告,不要光蹭熱點不實幹。
  • 大乘實業公司和太平洋建設集團共同籤署遼陽雙河旅遊研學開發項目...
    年終歲尾,太平洋建設集團和大乘實業公司共同舉辦遼陽雙河示範區旅遊研學開發項目戰略協議的籤約儀式。    大乘實業公司立足於遼陽的道路旅客運輸市場,真誠的服務於社會、服務於百姓,受市文旅廣電局委託運營市旅遊集散中心,大力開發旅遊產品,不斷完善旅遊定製班車的運營,開拓並發展遼陽中小學研學活動市場,取得了一些經驗,得到了社會和市民的好評
  • 繼CR929後,中俄合研的另一個項目或將無限擱置,暴露真實面目?
    近些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俄合研的CR929大型客機項目,但是前段時間卻傳出該項目遇到阻礙,最近中俄另一個項目或將也被推遲,暴露真實面目?而我國有足夠的經濟實力為CR929搭載強大的生產平臺,成熟的電子工業還有市場支持,原本雙方各取所需,然而俄方卻還是像以前一樣捂著核心技術不願分享,導致項目出現挫折。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是CR929項目,另一個項目或將也被無限擱置。最近,俄羅斯衛星社報導稱,「俄直」公司總裁安德烈·博金斯基稱,改進型米-26T2V重型運輸直升機將在2021年初批量生產,之後還將研發米-26T2V的北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