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昊生物產品結構優化 人工角膜獲批文

2020-12-01 證券之星

冠昊生物(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盤中直播 我要諮詢)

4月7日,冠昊生物公告,其參股子公司廣州優得清的脫細胞角膜植片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這不僅標誌著目前世界上唯一以復明性為主要療效指標的角膜產品成功獲批上市,也將有效優化冠昊生物的產品結構,豐富公司醫療器械產品種類,進一步提高公司市場競爭力。

目前,角膜盲是僅次於白內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而角膜移植是患者重見光明的唯一治療方式。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約400萬患者等待角膜移植,每年新增患者約15萬,而每年能得到捐獻角膜進行移植的數量僅5000例。優得清脫細胞角膜植片作為目前市場上唯一以脫盲復明為治療標準的產品,有重大臨床應用價值。該產品能替代人捐獻角膜,通過角膜移植手術有效治療角膜盲患者,並幫助患者恢復視力,並將極大的緩解我國因捐獻器官資源有限而面臨的臨床困境,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和經濟效益。

從對全國六家重點醫院開展的72例臨床隨訪結果來看,優得清角膜用於治療感染性角膜炎的脫盲率達83%,治癒率達100%。據介紹,優得清角膜由專利保護技術對生物源性材料進行製備,使之具有與人角膜高度相似的纖維結構和形態,因而基本光學特性接近人角膜,具有免疫原性低,透明度高和組織相容性好的特點,在臨床上可替代人角膜用於角膜移植手術。同時經臨床應用證明,優得清角膜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學性能和手術可操作性,以及規範化的手術操作技術和術後護理方法,廣泛適用於醫院開展臨床角膜移植手術治療。

記者調查了解到,按照現在的市場推廣計劃,優得清角膜可年產3萬片,待市場逐步擴大,優得清可及時擴充產能。開發優勢資源,實現戰略整合是優得清眼科未來事業發展的路線。為了縮短優得清脫細胞角膜植片產品的推廣時間,冠昊生物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珠海市祥樂醫藥有限公司100%股權,搭建在眼科領域較為完善的營銷渠道,不斷發揮公司在植入性醫療器械領域的競爭優勢。

據了解,珠海祥樂的主營業務為人工晶體的進口和銷售,是美國愛銳人工晶體產品的中國獨家代理,在國內眼科領域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銷售渠道,合作醫院達到1800家。2012至2014年,珠海祥樂人工晶體銷售量分別約為18萬枚、19萬枚和24萬枚,約佔同期全國白內障手術量的16%、16%和16%。2016年3月,珠海祥樂被蔡司授權成為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經銷商,關於蔡司旗下LUCIA品牌人工晶體產品的相關供貨協議正在籤署過程中。

對珠海祥樂的收購完成後,憑藉優得清在產品開發和生產領域實力,結合珠海祥樂覆蓋全面的銷售渠道,冠昊生物將形成完整的眼科產業上下遊產業鏈,構建國內眼科事業新平臺。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上述三方的優勢資源整合將極大的提高冠昊生物的市場競爭力,實現上下遊渠道的互補,大幅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奠定行業領軍者的地位。

而面對市場關注的優得清角膜的定價問題,優得清相關負責人則回應,目前市場上單眼角膜移植的費用為2.5萬元,優得清會綜合情況參考市場價格給出一個普惠的價格來幫助百萬級的患者儘早脫盲。此外,冠昊生物及優得清的有關高管已考慮適時成立角膜移植基金,以幫助貧困的角膜盲患者重回見光明。

相關焦點

  • 冠昊生物子公司人工角膜獲上市批文
    【冠昊生物子公司人工角膜獲上市批文】4月7日,冠昊生物(300238)公告,其參股子公司廣州優得清的脫細胞角膜植片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這不僅標誌著目前世界上唯一以復明性為主要療效指標的角膜產品成功獲批上市,也將有效優化冠昊生物的產品結構,豐富公司醫療器械產品種類
  • 冠昊生物:在研項目按照項目進展推進,且公司在研人工角膜與優得清...
    投資者問:公司有個在研發的項目是人工角膜,公司前期通過入股進入優得清公司,這個公司已經上市的人工角膜,公司宣傳的是產品非常優越,但是幾年下來,銷售業績很不理想啊,並且近期公司又賣出了20%的優得清的股權,請問公司現在研發的人工角膜,對比優得清存在哪些更優越的性能呢?
  • 快速孵化機制發揮作用 優得清攜新型人工角膜僅用3年實現上市
    優得清總經理謝麗君介紹,作為目前世界上唯一以復明性為主要療效指標的人工角膜產品,此次獲得CFDA批准上市的優得清脫細胞角膜植片能夠替代人捐獻角膜用於角膜移植手術,使角膜盲患者恢復視力。  2014年9月,優得清生物眼角膜獲準進入CFDA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獲得上市的「綠色通道」,大大加快了臨床臨床應用進度。
  • 廣東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冠昊生物是一家專業從事再生醫學材料及再生型醫用植入器械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科技企業。多年以來,冠昊生物在自主創新的再生醫學材料平臺上,始終致力於開發可替代、可修復人類組織與器官的再生型醫用植入器械產品。
  • 冠昊生物 中國再生醫用產業領軍者
    近期,冠昊生物自體軟骨細胞移植療法(ACI技術)生產線日前獲廣東藥監局GMP「人源組織工程化再生軟骨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通過,這意味著公司具備了自體軟骨細胞移植的生產資格。
  • [上市]冠昊生物: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
    三、發行人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關於新產品無菌生物護創膜預期可產生收入的承諾為保障冠昊生物及冠昊生物全體股東的權益,發行人控股股東廣州知光、實際控制人朱衛平和徐國風就新產品無菌生物護創膜預期可產生的收入作出如下承諾:除因發生不可抗力或國家宏觀調控等政策或現行法律法規出現調整,而對冠昊生物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外
  • 我研發成功首個「人工角膜」
    ■研發成功的人工角膜產品。■眼部結構示意圖。據央視報導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人工生物角膜日前成功完成臨床試驗,人工角膜移植後的總有效率達到94.5%,愈後效果已經接近人體角膜。該產品是組織工程的前沿產品,可以替代人捐獻角膜,這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完成臨床試驗的高科技人工角膜產品,該產品完全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發並擁有完整的自主智慧財產權。9月29日,由我國著名眼科專家、北京同仁醫院鄒留河教授主持的 「人工角膜」臨床試驗總結會議在深圳召開。當天參加「人工角膜」臨床總結大會的專家和眼科醫師高度認定了「人工角膜」的臨床效果。
  • 人工角膜技術
    」為標題專門寫了一篇文章來報導這次手術      人工角膜技術發展時間最早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由哈弗大學醫學院研發的波士頓1型人工角膜,其經過不斷完善和發展,1992年獲得美國FDA批准臨床使用,已有包括美國,歐洲等十幾個發達國家應用於臨床,是使用最廣泛,最安全和療效最可靠的人工角膜之一。
  • 冠昊生物控股股東股權質押「無縫銜接」,公司淨利潤常年位居千萬級...
    說起冠昊生物這家公司,其從上市之初就帶著「奇葩」的光環,冠昊生物2011年登陸資本市場,但當時上市時公司的主營產品就只有一款——生物型硬腦(脊)膜補片。單一產品對公司持續發展造成的潛在風險,冠昊生物心知肚明,不過其並非通過自身的實力研發新產品,而是走上頻繁收購,買買買的模式,從2013年起開始通過頻繁的投資和併購,先後將廣州聚生醫療、廣州優得清生物、杭州明興生物、武漢北度生物、珠海市祥樂醫療納入上市公司版圖。由此,公司業務也拓展到細胞治療、人工晶體、藥品等板塊。
  • 人工角膜來了,角膜病人有救了
    1月5日,鄭州大學眼耳鼻喉醫院(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南陽路院區)被「中國再生醫學學會」授予「中國再生醫學生物工程角膜鄭州移植中心」,自此,該中心引進的「人工角膜」將為許多角膜病患者帶來福音。    角膜「罷工」,人工角膜可救場    一年前,51歲的角膜病患者王先生被醫生告知,要想復明,只能依靠角膜移植。遺憾的是,還沒等得上珍貴的角膜捐獻,王先生失明了。
  • 中國自主研發、適合東亞人眼球結構特點的領扣型人工角膜進入上市...
    芊燁 攝中新網上海11月15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15日獲悉,歷經近10年研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針對東亞人種眼球結構特徵設計的領扣型人工角膜進入上市前臨床試驗階段。領扣型人工角膜可為人體角膜的有益補充,造福重度角膜盲患者。
  • 人工角膜、手術機器……這個區的生物科技真牛
    助腦神經外科手術的機械臂,專為盲人復明的人工角膜,修復組織的可降解修補片……在11月27日上午舉行的第四屆北京國際醫藥健康創新展覽會上,多項填補國內空白的生物醫藥科技產品集中亮相。記者了解到,集聚這些高精尖產業的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將進一步擴區8.4平方公裡,發揮企業和人才優勢打造千億級醫藥健康產業集群。北京國際醫藥健康創新展覽會上亮點紛呈,同仁堂、蜜蜂堂、民海生物等29家國內頂級藥物研發、藥物檢定檢驗機構以及生物製藥、現代中藥等生物醫藥領域龍頭企業共同參展。
  • [股權轉讓]冠昊生物:關於浙江惠迪森藥業有限公司之股權轉讓協議
    4.2 乙方所獲交易對價,由冠昊生物按以下方式支付: 4.2.1 在冠昊生物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募集資金到位且標的股權交割完成後的一個月內,冠昊生物向乙方支付交易對價140,000萬元; 4.2.2 為保證本次交易業績補償承諾的可實現性,在冠昊生物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募集資金到位且標的股權交割完成後的一個月內
  • 生物醫用材料市場概況及其在3D列印中的應用
    生物醫用材料及植入器械的研究和產業化也是醫療器械產業的熱點,其發展和應用促生出了再生醫學這一新學科,其產品主要由幹細胞、以生物材料為支架的組織工程化組織和器官、以及可供移植的生物組織和器官構成,包括口腔修復膜、骨修復材料、硬腦(脊)膜補片、人工角膜等。
  • 全球首個人工角膜投產 中國團隊攻關10年(圖)
    角膜盲患者大部分有可能通過角膜移植重獲光明,但國內眼庫奇缺的現狀,讓醫生和患者都陷入失望當中。許多患者因為不能及時進行角膜移植手術而失明,甚至需要摘除眼球。全球首個生物工程角膜上市角膜奇缺有望改善當前,角膜盲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人捐獻角膜手術移植、人工角膜移植術等。國外雖然已有以異質性材料如玻璃、矽膠等為原料研發製作的人工角膜,但這些人工角膜均為人造高分子化學材料製成,存在生物相容性、力學特性差,臨床試驗效果不佳,無法形成連續化上皮,不能與患者自體組織完全整合等缺點,病人排異反應明顯。
  • 這款震驚世界的首例3D列印人工角膜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前者比較低端,一般用於常規角膜移植容易失敗的少數疾病,國外已經有多種相對成熟的產品;後者則較為高端,也是本文的主角,這是一種利用生物工程技術生產的模擬人體角膜組織的材料,用於角膜移植手術,以期解決目前角膜移植供體相對缺乏的困境。此種人工角膜的研發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目前科學家大多只是研發出角膜基質的支架結構,缺乏活性上皮和內皮細胞,需要移植後受體患者自身角膜上皮爬覆。
  • 我國首個人工角膜產品被批准上市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近日發布的《2015年度醫療器械註冊工作報告》指出,去年,我國首個人工角膜產品脫細胞角膜基質等9個創新醫療器械產品被批准註冊上市。脫細胞角膜基質用於用藥無效的尚未穿孔角膜潰瘍的治療,以及角膜穿孔的臨時性覆蓋。
  • 中國首個人工角膜產品註冊上市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1日發布的《2015年度醫療器械註冊工作報告》指出,去年,我國首個人工角膜產品脫細胞角膜基質等9個創新醫療器械產品被批准註冊上市。報告稱,2015年食藥監總局共收到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申請157項,完成166項審查(含2014年申請事項),審查確定29個產品可以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通道。
  • 全球首個人工角膜投產 中國曆時10年自主研發
    據中國再生醫學集團決策委員會主席關國亮介紹,「艾欣瞳」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完成臨床試驗的高科技人工角膜產品,該產品完全由中國科學家自主研發並擁有完整的自主智慧財產權,同時已經建成了產業化的規模生產基地。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視力殘疾全球數據報告》顯示:中國共有盲人800多萬人。其中,角膜疾病是最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