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Trans Med:克-雅病患者皮膚中存在朊病毒

2020-12-01 生物谷

2017年11月24日/生物谷BIOON/---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CJD)是一種類似於狂牛症的疾病,該疾病是由蛋白質的錯誤摺疊(朊病毒)導致大腦出現致命性損傷。CJD患者的大腦會出現微型的海綿狀孔洞,同時會出現運動障礙、視覺問題,並最終導致死亡。根據NIH的說法,90%的患者會在發病一年內死亡,而每年都有數百名美國人患CHD,而且這一疾病目前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


人源的朊病毒疾病有很多,而CJD是其中最為常見的類型。對於CJD患者來說,朊病毒感染主要部位是在大腦,而患者之間的朊病毒傳染主要原因是手術工具的汙染。


(圖片摘自www.medicalxpress.com)


然而,在最近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作者發現CJD患者再其皮膚組織中同樣存在朊病毒,儘管含量很低。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們收集了38名患者的皮膚樣本,並且檢測了其組織中朊病毒的水平。利用高靈敏度的體外實驗,他們發現朊病毒能夠在皮膚中積累,其含量是大腦中的1/1000到1/10000。進一步,作者發現這些朊病毒同樣具有感染的特性,能夠引發人源化小鼠的疾病的產生。


目前診斷CJD的方法主要是通過穿刺的手段收集大腦樣本或者腦脊液。這一新型的研究結果表明我們或許可以開發出創傷性更低的檢測手段。「如果我們能夠通過皮膚檢測對患病個體及時檢測,那麼將有效改善診斷的效率以及減輕患者的痛苦程度」。(生物谷 Bioon.com)


資訊出處:Researchers find infectious prions in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patient skin



相關焦點

  • Science子刊:阿爾茨海默病其實是一種雙朊病毒疾病
    在對來自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和死於其他疾病的患者的大腦樣本進行比較的分析中,朊病毒活性與每種疾病中也已確立的獨特蛋白病理學完全一致:在75種阿爾茨海默病大腦樣本中,Aβ和tau朊病毒活性均升高了;在來自腦澱粉樣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CAA)患者的11種大腦樣本中,僅觀察到Aβ朊病毒的存在;在10種tau相關額顳葉變性(FTLD)大腦樣本中,僅檢測到
  • 朊病毒病來了,千萬別被嚇「軟」!
    雅病,遂緊急報告感染管理辦公室,諮詢感染防控措施。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CJD),又稱亞急性海綿狀腦病(subacut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SSE),是一種由朊病毒(prion)感染引起的,以大腦皮層、基底節、小腦和脊髓神經細胞變性脫失和膠質細胞海綿狀增生為主的朊病毒病,這種病十分罕見(有數據顯示
  • 撒旦的詛咒:朊病毒
    Prusiner研究團隊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上發文,以最新技術檢測了百餘份人類大腦標本,發現阿爾茨海默病(AD)患者腦內存在β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的朊病毒形式。而且奇怪的是,年輕患者腦內的tau朊病毒水平更高,40歲患者約是90歲患者腦內水平的32倍!
  • 澳門衛生局獲悉1宗克雅二氏病病例
    澳門衛生局今日(12月8日)收到仁伯爵綜合醫院1例克雅二氏病(Creutzfeldt–Jakobdiseases)極可能病例報告。
  • 朊病毒感染細胞間外泌體中蛋白質組學分析
    人類朊病毒病主要包括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庫魯病(kuru)、吉斯特曼-施特勞斯症候群(gerstmann-str ussler-scheinker syndrom,GSS)、致死性家族型失眠症(fatal familial insomnia, FFI)等。
  •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雙朊病毒病
    一項引人注目的發現是,人類大腦樣本中這些朊病毒水平較高,與早髮型疾病和年齡較小的死亡密切相關。阿爾茨海默病目前的定義是基於大腦中有毒蛋白質聚集的存在,稱為澱粉樣蛋白斑和tau纏結,伴有認知衰退和痴呆。但是通過清除這些惰性蛋白來治療疾病的嘗試並未成功。
  • 在食人族裡傳播、會引起「笑死病」的朊病毒,其實不是「毒」
    「朊病毒」名字中雖有「病毒」二字,但它根本就不是一種病毒,而是一類有點特別的蛋白質。雖然不是病毒,但朊病毒的可怕之處卻絲毫不遜於病毒,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著名的狂牛症就是朊病毒引起的,而我們的多種神經疾病,比如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都與朊病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相比病毒,人類應該重視更可怕的「絕命殺手」朊蛋白
    朊病毒蛋白有兩種構象:細胞型(正常型PrPc)和瘙癢型(致病型PrPSc)。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空間結構上的差異,PrPc是正常細胞的一種糖蛋白,僅存在α螺旋,而PrPSc有多個β摺疊存在,溶解度低,且對蛋白酶表現抗性。由此可見朊病毒是空間構型改變了的正常蛋白質,是正常蛋白質變性所致。
  • 梁毅團隊等首次解析朊病毒蛋白纖維高解析度結構
    即都是由PRNP基因編碼的朊病毒蛋白(PrP)的構象從其固有摺疊形式(細胞朊病毒蛋白或PrPC)到一種自我複製的錯誤摺疊形式(騷癢病朊病毒蛋白或PrPSc)的變化引起的。而庫魯病的致病源正是後來被發現的Prion(朊病毒)。克雅氏病是一種罕見的主要發生在50-70歲之間的可傳播的腦病,受感染的人可以有睡眠紊亂,個性改變,共濟失調,失語症,視覺喪失,物理,肌肉萎縮,肌陣攣,進行性痴呆等症狀,並且會在發病的一年內死亡。
  • SCI TRANS MED:病毒性HIV疫苗可持久保護免受致死病毒的傷害
    導語:其他逃避途徑與病毒的明顯健康成本相關,該方式可以有效保護SIVmac239對恆河猴的感染。
  • 朊病毒的前世今生
    更加不幸的是,一些食用了受感染牛肉的英國民眾也被朊病毒入侵,患上了名為克-雅二氏病的不治之症。該病在英國奪去了100多人的生命,在世界範圍內的其它地區也報導了12例。患者在精神錯亂、行動麻木中孤獨而痛苦的死去。後來由於各國政府的重視,增加了各種相關監管法律,並不計代價的處理患病動物屍體,克雅氏病近些年已經銷聲匿跡。
  • 傳說中的「喪屍」,或許真的存在過,人類的20 染色體就是證明
    2012年的時候,一個英國的小女孩感染了變異型克雅二氏病,隨後便喪失了行動能力,並在一年後痛苦地去世了。而這個變異型克雅二氏病其實就是感染給人的「狂牛症」。當然,這並不是第一個人感染「狂牛症」的病例。根據報導,第一例感染狂牛症的病例應該在1996年,直到2012年,英國已經有170多個人感染。
  • 狂犬病是不是朊病毒,有何區別?醫生為您講清楚
    狂犬病和朊病毒是不是一類病毒?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因為這兩種病毒所導致的疾病都會使患者有一種相類似的症狀,即攻擊性。這個相似的症狀給人們一種假象,認為這兩種病毒是同一類病毒。事實並不是這樣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兩種病毒。兩者的分子結構存在根本的不同。
  • 無敵的終極病毒——朊病毒
    自此之後的10年,這種病迅速蔓延,英國每年有成千上萬頭牛患這種神經錯亂、痴呆、不久死亡的病。此外,這種病還波及世界其他國家,如法國、愛爾蘭、加拿大、丹麥、葡萄牙、瑞士、阿曼和德國。據考察發現,這些國家很多都是因為進口英國牛肉引起的。
  • PNAS:帕金森病並不是一種朊病毒病,而是一種澱粉樣變性病
    近年來,神經科學家一直在爭論朊病毒樣活性是否會損害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腦。然而,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在經過詳盡分析後,日本研究人員報導沒有證據表明錯誤摺疊的可傳播的蛋白持續存在於帕金森病中。朊病毒是致命性的,這是因為它們具有傳染因子的特徵,在整個健康組織中傳播,並誘導先前正常蛋白發生錯誤摺疊。在帕金森病中,一些科學家已經提出朊病毒樣機制有助於驅動與這種疾病相關的神經退行性過程。
  • 神經影像:VV2 型克-雅氏病的 MRI 動態變化
    朊蛋白基因 (PRNP) 密碼子 129 纈氨酸純合性散髮型克 - 雅氏病 (sCJD) 是典型的 129VV 基因型 sCJD,無明顯的肌陣攣發作和周期性尖慢複合波
  • 病毒中有朊病毒
    直到2013年,他才在其他領域的朊病毒研究現象中找到了「靈感」,杆狀病毒表達因子出現的聚集現象十分類似於朊病毒。 這一想法令許曉東有些興奮,要知道,雖然自上世紀80年代科學家們在研究羊瘙癢病時發現了朊病毒後,已經陸續在動物、植物、真菌和細菌中都找到了朊病毒的身影,但是,作為非細胞的生物類群——病毒中是否存在朊病毒卻一直不為人知。
  • 首次發現血液可傳播克雅氏病
    文獻標題:Detection of Infectivity in Blood of Persons with Variant and Sporadic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文獻來源:EID journal 2014 January Volume 20, Number 1克雅氏病
  • 關於朊病毒的簡介
    朊病毒與常規病毒一樣,有著可濾過性、傳染性、致病性、對宿主範圍的特異性,但它比已知的最小的常規病毒還小得多(約30~50nm);電子顯微鏡下觀察不到病毒粒子的結構,而且不呈現免疫效應,不誘發乾擾素產生,也不受幹擾作用。
  • 世界首例病毒中的朊病毒被發現 阿爾茲海默症是怎麼回事
    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美國人曾經這樣的下定論「你們做不出來」,而今,我們的科學家用事實證明了我們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我們的科學家將整個病毒的生長的過程完整的完成,證明了這種病毒的存在,因為研究這種病毒有很好的前景,我們知道的阿爾茲海默症就和這種病毒有關,如果能夠攻克這種病毒,那麼意味著阿爾茲海默症可能會得到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