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

2021-01-15 CSDN技術社區

如今,科學家們已經研發了多種超解析度技術,遠遠超出了衍射J限,能夠觀察到分子尺度的細節。SRM技術可以將細胞結構解析為亞細胞水平,從而獲取有關細胞組分的3D結構的信息,並可以觀察到單分子共定位。

下面我們來簡要概述了時下幾種zui流行的SRM技術的原理:

1.受激發射耗竭(STED)顯微鏡

STED對於有經驗的螢光顯微鏡使用者來說相對簡單,該方法和普通共聚焦顯微鏡(Confocal)的原理相同。普通Confocal使用單光源,而STED使用雙光源。其中一個光源發射能激發螢光團——螢光標籤(研究者們以此來定位和觀察蛋白)的光,另一個光源發出不同波長的光,用於抑制螢光。這束光是環形的,並且與束光有所重疊,因此只有環形中間區域的分子會繼續發出螢光。

獲得STED超解析度圖片並沒有那麼複雜,用戶需要仔細調整參數,才能得到漂亮的結果,否則所得圖片和普通confocal沒有差別。

使用傳統和RESCue受激發射減損顯微鏡(STED)得到的細胞核膜上核孔複合體的圖片。

STED的原理:

顯微鏡透鏡對光的衍射會導致來自單個點的光出現在較大的區域,這稱為點擴散函數(PSF)(見圖1),由於PSF的存在,使得常規顯微鏡無法達到超分辨。

圖1: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中,成像是通過將來自點光源的光線會聚到像平面上的單個點來實現的。超出光衍射的限制,防止了射線的較精確會聚,從而導致物體的圖像模糊。顯微鏡的解析度取決於點擴散函數(PSF)的大小,或對象在某個點的三維強度分布。在STED中,應用環形炸彈耗盡型雷射器,其零點與激發雷射焦點的zui大值重疊。STED雷射器引起螢光的「飽和耗盡」,從而「抑制了來自零點附近區域的螢光,導致有效PSF的尺寸減小」。

而受激發射耗竭(STED)顯微鏡通過限制樣品的螢光區域(PSF)產生超解析度圖像。STED顯微鏡使用兩個重疊的雷射,個按照常規顯微鏡激發螢光團(圖2A)。第二個雷射器稱為耗盡雷射器(STED雷射器),它激發「甜甜圈」形狀的雷射,其中心的零強度點非常小(〜30 nm)(未激發)。除了在甜甜圈的中心處之外,第二雷射起到了「關閉」雷射所產生的外圈螢光,從而將樣本激發的螢光分子範圍縮小到中心圓點處,這有效地降低了PSF,以產生非常小的單分子螢光聚焦區域,從而獲得高解析度圖像(圖2D)。

圖2:

1.單個小於250 nm的蛋白質無法通過標準共聚焦成像解析,從而導致圖像模糊

2.STED耗盡雷射器產生了淬滅外圍螢光的「甜甜圈」

3.飽和耗盡在功能上降低了激勵PSF

4.隨之可以解析單個蛋白質

適用於STED的螢光團偶聯抗體:

為了獲得超解析度,染料必須具有STED雷射波長的高發射截面,並有效地實現高飽和度。這種強烈的照明確保了所有被STED雷射「關閉」的分子都受受激發射的支配。合適的染料應具有低的光漂白性,具有高的量子產率和對比度,並在目標附近具有足夠的標記密度。

Jackson提供螢光染料標記的二抗,下列染料標記的二抗已被驗證在STED中成功使用: AlexaFluor®488(如:115-545-003),FITC(如:715-095-150),AlexaFluor®594(如:715-585-151)和AlexaFluor®647。

2. 隨機光學重建顯微鏡(STORM)

zui有名的「基於探針」的技術是Betzig等人研發的光激活定位顯微技術(photoactivated localization microscopy, PALM)和哈佛大學莊小威實驗室發明的隨機光學重建顯微技術(stochastic optical reconstruction microscopy, STORM)。zui初所有的螢光標籤都是暗的。然後使用雷射脈衝來激活一小部分螢光標籤,隨後使用另一束光來關閉這些螢光標籤。不斷重複這個過程,生成一系列部分螢光圖,zui後重建成整個視野的螢光圖。,以產生解析度優於常規方法收集的圖像。

使用超解析度隨機光學重建顯微鏡(stochastic optical reconstruction microscopy,STORM),科學家首次觀察到了神經元軸突的細胞骨架。

Jackson提供適用於dSTORM應用的標記二抗,簡而言之,較低強度的激發光激發樣品,隨機激活少量染料分子。單個發螢光的染料分子足夠分散,因此可以計算其點擴散函數的中心,從而推斷出染料的確切位置。然後使用第二雷射關閉所有分子,並重複該過程。然後,通過重疊每種染料的所有映射點擴展函數,以數學方式生成高解析度圖像。

用於單分子定位實驗的螢光團偶聯抗體

用於單分子定位的zui佳染料通常非常亮,並產生足夠的光子以可靠地產生緊密的高斯分布。Jackson ImmunoResearch提供了多種廣譜範圍內的可靠染料,例如AlexaFluor®488,AlexaFluor®647和Cy™5,可用於這些類型的實驗。

建議用於超解析度顯微鏡的螢光染料偶聯物:

每種SRM技術都有各自的探針選擇要求,Jackson ImmunoResearch提供多種已知在SRM應用中表現良好的螢光標記二抗。應該注意的是,SRM領域變化迅速,因此,建議從專業技術文獻中尋求信息,以幫助選擇合適的螢光團。

相關焦點

  • 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的區別 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的區別是什麼
    顯微鏡的作用是通過放大物體的具體形態來研究物體的構造和具體的內部特徵, 主要應用於物理生物和醫學的方面,通過顯微鏡放大後,可以直觀的了解細胞和各種細小物體的內部做構造,來做出相應的研究,對疾病的治療有一定的幫助。顯微鏡有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它們兩個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金相顯微鏡與生物顯微鏡
    102篇文章很多初學者對於金相顯微鏡和生物顯微鏡總是傻傻分不清楚一、 外觀下圖,左邊為金相顯微鏡,右邊為生物顯微鏡。主要部件基本一致:目鏡、物鏡、照明系統、載物臺、鏡架等組成。其最主要的區別在於,照明系統的位置不同,金相顯微鏡的照明系統在物鏡上部,光路透過物鏡照射到樣品表面(倒置型相同);而生物顯微鏡的照明系統在物鏡下部,光路透過物體照射到目鏡中。
  • 如何選擇倒置顯微鏡與螢光顯微鏡?
    在細胞培養及相關衍生實驗中,顯微鏡是一個很重要的儀器。目前,市場上有各種類型的顯微鏡,選擇一款符合需求又適用的顯微鏡是一個挑戰,下面為大家介紹倒置顯微鏡和螢光顯微鏡的原理,便於大家選擇。倒置顯微鏡組成和普通顯微鏡一樣,主要包括三部分:機械部分、照明部分、光學部分。
  • 顯微鏡分類
    光學顯微鏡根據其用途及應用範圍可分為生物顯微鏡、金相顯微鏡、體視顯微鏡等。今天我們簡單談一下顯微鏡的分類。生物顯微鏡是最常見的顯微鏡,在一些實驗室和科研機構都能看到。金相顯微鏡主要是用來鑑定和分析金屬內部結構組織,專門用於觀察金屬和礦物等不透明物體金相組織的顯微鏡。金相顯微鏡是金屬學研究金相的重要儀器,也是工業部門鑑定產品質量的關鍵設備。
  • 顯微鏡的前世今生,300年前靠手工造顯微鏡,如今手機變顯微鏡
    於是,一些極具好奇心的人開始使用凸透鏡來觀察細小的物體,顯微鏡就是在這個時候誕生的。顯微鏡有兩種形式,一種就是單塊的凸透鏡,又被稱為放大鏡或單式顯微鏡;另一種是多塊凸透鏡的組合,又被稱為複式顯微鏡。一開始,人們用單塊凸透鏡觀察物體。
  • 顯微鏡的前世今生,300年前靠手工造顯微鏡,如今手機變顯微鏡
    於是,一些極具好奇心的人開始使用凸透鏡來觀察細小的物體,顯微鏡就是在這個時候誕生的。顯微鏡有兩種形式,一種就是單塊的凸透鏡,又被稱為放大鏡或單式顯微鏡;另一種是多塊凸透鏡的組合,又被稱為複式顯微鏡。一開始,人們用單塊凸透鏡觀察物體。這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凸透鏡的焦距和透鏡的直徑成正比,而焦距又和放大倍數成反比,也就是說,想要獲得更大的放大倍數,透鏡的直徑就要很小。
  • 如何操作金相顯微鏡?金相顯微鏡的使用步驟
    金相顯微鏡下的材料形態說起金相顯微鏡,首先我們發現這個詞它是由"金相"和"顯微鏡"各自組成,「顯微鏡」很好理解,需要指出的是,這裡的外觀形態這並不是我們在宏觀條件下用肉眼看到的樣子,應該是通過顯微鏡所看到的微觀組織形態,所以它有個更精確的學術名稱「金相組織」。一般來講,金相顯微鏡的物鏡有2.5、5、10、20、40、50、100等不同倍率的物鏡,目鏡則一般配置是10X,當然也有其它倍率的。根據顯微鏡物鏡的觀察方法、功能及工作距離,又可分為明場,暗場,普通工作距離,長工作距離,超長工作距離等,這裡不一一贅述。
  • 是誰發明了電子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的原理解釋
    普通光學顯微鏡通過提高和改善透鏡的性能,使放大率達到1000-1500倍左右,但一直未超過2000倍,這是由於普通光學顯微鏡的放大能力受光的波長的限制。有人採用波長比可見光更短的紫外線,放大能力也不過再提高一倍左右。
  • 低溫強磁場磁力顯微鏡與共聚焦顯微鏡
    磁場驅動的磁疇結構變化研究  最近,挪威科技大學ErikFolven的課題組使用了德國attocube公司的attoAFMI低溫強磁場原子力磁力顯微鏡研究了閉環低溫恆溫器attoDRY1000內的拓撲缺陷,該拓撲缺陷研究有助於材料的磁疇狀態變化的進一步理解。
  • 天津手持金相顯微鏡顯微鏡的倍數【微特視界】
    天津手持金相顯微鏡顯微鏡的倍數【微特視界】公司主要產品有:金相顯微鏡、偏光顯微鏡、生物顯微鏡、相襯顯微鏡、體視顯微鏡,視頻顯微鏡、測量顯微鏡、立體顯微鏡、讀數顯微鏡以及計算機圖像分析軟體和顯微鏡測量軟體、光學儀器配件等各種精密儀器。
  • 顯微鏡系列-02如何判斷顯微鏡物鏡的優劣
    核心提示:顯微鏡光學系統的主要構件是顯微鏡物鏡和目鏡,其任務是放大,並獲得清晰的圖像,市場上顯微鏡物鏡種類很多,究竟如何判斷物鏡的優劣
  • 晶片顯微鏡-光學顯微鏡的一種新方法
    由歐盟資助的ChipScope項目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全新的光學顯微鏡策略。 傳統的光學顯微鏡仍然是實驗室的標準設備,是光學基本定律的基礎。因此,解析度被衍射限制到所謂的「阿貝極限」——結構特徵小於200nm的最小值不能被這種顯微鏡分辨。
  • 超高解析度顯微鏡:顯微鏡發展史上的新突破
    顯微鏡技術經過長期發展,加之近年來物理學界接二連三出現的重大科研進展,終於,在2008年,顯微鏡發展史上的新成果——超高解析度螢光顯微鏡為科學家所研製出。人們預言,它定會成為生物學家的好幫手。
  • 重慶顯微鏡組裝視頻高品質顯微鏡【老光學廠】
    重慶顯微鏡組裝視頻高品質顯微鏡【老光學廠】微特視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產品大全: 應該注意的是由於個體的視力及眼睛的調節差異,因此,不同的使用者或即便是同一使用者在不同時間使用同一臺顯微鏡時,應分別進行齊焦調整,以便獲得更好的觀察效果。無論是更換上光源燈泡,還是更換下光源燈泡,在更換前,請務必將電源開關關上,電源線插頭一定要從電源插座上拔下。當更換上光源燈泡時,先擰出上光源燈箱的滾花螺釘,取下燈箱,然後從燈座上卸下壞燈泡,換上好燈泡,再把燈箱和滾花螺釘裝上即可。
  • 顯微鏡的歷史:光學顯微鏡是如何演變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光學顯微鏡的誕生大約1590年,兩個荷蘭眼鏡製造商Zaccharias Janssen和他的兒子漢斯在試管幾個鏡頭的同時,發現附近的物體看起來大大放大了。那是複合顯微鏡和望遠鏡的先驅。超越光學顯微鏡光學顯微鏡,即使是具有完美鏡片和完美照明的光學顯微鏡,也不能用於區分小於光波長一半的物體。白光的平均波長為0.55微米,其中一半為0.275微米。(一微米是千分之一毫米,大約有25,000微米到一英寸。千分尺也被稱為微米。)
  • 原子力顯微鏡
    是德科技原子力顯微鏡是一種納米級解析度的成像技術,通過探針與樣品表面接觸進行研究。
  • 溫州小學生顯微鏡
    溫州小學生顯微鏡,深圳市愛科學教育創新有限公司是一家堅持自主創新的科技型公司,專注於研發和探索新一代顯微鏡,掌握了數十項核心技術,擁有50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溫州小學生顯微鏡, 顯微鏡塗片用染色劑。可以使用雷射共聚焦顯微鏡或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內鈣離子濃度的變化。
  • 顯微鏡是怎麼被發現的?
    很大程度上,他們的第一臺顯微鏡可被認為是一種創新,尚不能作為科學儀器使用,因為放大倍率僅有9倍,而且圖像有些模糊。 儘管沒有一臺Jansen製造的顯微鏡流傳於世,荷蘭皇室用3個滑管制造出一臺設備,全部展開有10英寸長,直徑為2英寸。 這臺顯微鏡的放大倍率範圍為3到9倍。世界上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顯微鏡出現在17世紀晚期,發明者是荷蘭的布匹商人、顯微鏡的先驅人物,列文虎克。
  • 電子顯微鏡原理
    導讀:電子顯微鏡是20世紀的重大科學技術發明,如同三極體的發明推動革命了半導體界一樣,電子顯微鏡也極大地促進了生命科學的發展,發明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的兩位科學家還獲得了諾貝爾獎。本文詳細介紹電子顯微鏡功能、結構和原理,感興趣的同學請多多關注。。。
  • 體視顯微鏡原理
    導讀:本文主要講述的是體視顯微鏡的原理,感興趣的童鞋們快來學習一下吧~~~很漲姿勢的哦~~~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88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