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吃貨。
小編作為奶茶資深品嘗者,已經數不清喝了多少杯奶茶,各種各樣的奶茶已經喝了好多好多。
道法自然,萬變不離其宗,奶茶的變化基本都還是在原料和配料上。
我們常喝的奶茶基本以植脂末為主的粉末衝調出來,熱水一倒入或者一加熱,奶香四溢,口感醇厚。
這是我曾經的感受,但是現在已經完全不一樣,植脂末衝調出來的奶茶,少量還能接受。超過三分之一杯的量我就接受不了了,它有一種飽腹感,喝了200ml再繼續喝就會有噁心的感覺,這是一種奇怪的反應,以前都是沒有的。(感覺是喝多了,人體對它吸收困難,自動產生抵抗)
街上大部分奶茶店以植脂末衝調出來的奶茶成本一杯平均在2.75~3.5之間(以零反式為基本計算標準),配料成本的影響還是挺大的,所以配料先排除不加入成本計算。
然後以進口純牛奶1L裝(以安佳為例子)的為原料的奶茶成本在3.5~4.5之間,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這兩鍾原料分別調出來的奶茶成本差距非常小,完全是在商家的承受範圍之內。
那到底是什麼促使了商家選擇了相對來說不健康的植脂末而放棄了以純牛奶為奶茶基底原料呢?
成本上看,兩種差距很小,很難直接說明什麼。
那我們從口感上來區分一下:
植脂末調製的奶茶:口感醇厚,香氣濃鬱,冷熱對口感影響都不大,喝完一整杯會有少量不舒適的感覺。
純牛奶調製的奶茶:口感綿順,香氣清爽,冷飲比熱飲口感更佳,連續兩杯下去會產生撐到的感覺,沒有其他不舒適感。
綜合多人評價,總結起來就是,年輕人更喜歡奶調製的,但也不反對植脂末調製的奶茶,
而小孩子更喜歡植脂末調製的奶茶,他們喜歡這味道濃厚的感覺。
最後統計比較是7個喜歡植脂末調製的奶茶,3個喜歡純牛奶調製的奶茶,明顯在大部分人心裡更喜歡這濃厚的口感。(試飲前未告知客人原料是什麼)
這就是商家為什麼選擇植脂末了,大部分人都喜歡那種感受,你拿出一杯純牛奶調製的奶茶顧客反而不一定喜歡。
有時候甚至有的顧客會覺得商家偷工減料了,這奶茶的口感為什麼這麼清淡,反而問商家是不是少放奶了。
出現這個問題,商家心裡咋想,一萬頭羊駝奔騰而過。
可以這麼說,市場上的奶茶基本是市場的選擇,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顧客自己造成了這種情況的產生。(劣幣驅逐良幣)
其次就是奶茶的定價,部分產品價格定價相對較高,那些原料成本高,走不了量的話價格是很難下去的。
房租和人工是奶茶店支出的大頭,為了節約支出,部分商家會選擇降低原材料的成本,大部分顧客並不能區分出其中的區別。
多種原因的綜合影響使得市場選擇了植脂末來代替純牛奶,當然我認為到某個階段,純牛奶為原料的奶茶也會佔據飲品市場的半壁江山。
你能喝出兩種奶茶的區別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