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交大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韓澤廣科研團隊在馬兜鈴酸導致肝癌...
7月20日,肝病領域國際權威期刊Hepatology《肝臟病學》在線發表上海交大韓澤廣團隊最新研究成果The Mutational Features of Aristolochic Acid–Induced Mouse and Human Liver Cancers,該研究進一步深層揭示了馬兜鈴酸暴露可以導致肝癌的發生,是人類肝癌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
馬兜鈴酸致肝癌有定論了?上海交大韓澤廣團隊提供最新證據
7月20日,肝病領域國際權威期刊《肝臟病學》(Hepatology)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韓澤廣團隊最新研究成果The Mutational Features of Aristolochic Acid–Induced Mouse and Human Liver Cancers。
-
識肝病,驗新知|基於PIVKA-II的ASAP模型無創、精準預測肝癌風險
沈鋒教授:基於常用血清標誌物水平以及其他危險因素來構建預測罹患肝癌的臨床模型,這是我們本項研究的亮點。據我們所知,這也是第一次專門為國人中最常見的B肝相關性肝癌所量身定製的模型,我們建立的ASAP模型表現出了非常高的預測效能,相信能夠為我國廣大肝癌患者的早診早治帶來巨大的現實應用價值。
-
上海生科院揭示mTORC1信號通路調控機制
上海生科院揭示mTORC1信號通路調控機制 2017-11-13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結構分析和體外活性測定否定了早期認為的Ragulator具有針對Rag小G蛋白的GEF活性,並預測存在尚未鑑定的GEF蛋白與Ragulator複合物結合,共同激活下遊Rag小G蛋白。研究發現,mTORC1信號通路的抑制因子C17orf59,通過競爭性結合Rag小G蛋白在MP1-p14複合物上的結合位點,抑制Rag小G蛋白在溶酶體上的定位,從而抑制下遊mTORC1活性。
-
脂肪肝研究新進展:抑制Notch信號通路的NAFLD肝纖維化治療新策略
肝膽醫生蔣貝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由單純性肝臟脂肪變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最終進展到肝纖維化和肝細胞癌的慢性進展性疾病,肝纖維化和肝癌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預測指標
-
科學家解讀Hippo信號通路研究進展
Hippo通路是一條由一系列蛋白激酶和轉錄因子組成的激酶鏈;從低等動物到高等動物, Hippo信號通路都具有高度保守性,該信號通路在機體細胞的各個方面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和Hippo信號通路相關的亮點研究,分享給大家!
-
上海交大竇紅靜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種基於多糖螢光納米顆粒的腫瘤...
針對如上背景,為了對腫瘤化療耐藥性提供一種準確、高效的評估方法,並指導相應的治療方案,近日,上海交大竇紅靜教授團隊與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許國雄教授團隊、上海交大附屬瑞金醫院周敏教授團隊合作,以基於多糖的螢光納米顆粒為底物來檢測腫瘤細胞內吞行為的異質性,並由此建立了一種基於多糖螢光納米顆粒的流式細胞術進行腫瘤耐藥性的高效診斷。
-
周大旺課題組受邀綜述Hippo信號通路下遊效應轉錄共激活因子YAP/...
cancer」的綜述性文章,詳細概述了Hippo信號通路下遊效應轉錄共激活因子YAP/TAZ在肝癌發生發展中的最新研究進展,深入探討了YAP/TAZ過度激活導致肝癌的致病機理,並且提出了未來針對YAP/TAZ深入研究的方向以及在肝癌靶向治療應用中的展望。
-
全球首個跨病種跨種族肝癌預測模型將落地社區
2020精準醫學大會現場發布aMAP肝癌風險評分模型小程序該項目將組織全國範圍內1000家醫療機構,包括大型綜合醫院和社區,對超過100萬慢性肝病人群進行肝癌風險評估。 「廣東省有接近1000萬的慢性B型肝炎病人,但診斷率和治療率都不足20%。」 侯金林指出,按照現有B肝治療指南推薦意見,中國至少有3000萬的患者需要治療,但在臨床接受治療的只有不到300萬。
-
Nature Materials|UCSD張康教授團隊破譯肝癌「密碼",ctDNA 甲基化...
tumour DNA methylation markers for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研究論文,研究基於大規模的臨床數據分析和深度機器學習得到了用於肝癌早期篩查、風險評估和預後監測的甲基化模型。
-
西安交大:將科技勢能轉化為戰「疫」動能
疫情當前,為了最大限度減少因人員聚集引發的交叉感染,讓廣大市民更快、更便捷地尋醫問診,西安交大數學與統計學院醫學人工智慧團隊在徐頌華教授的帶領下,開發出在線健康諮詢、問診與新冠風險篩查系統。該系統可實現患者直連交大二附院相關科室資深醫生,進行遠程健康諮詢、問診與新冠肺炎風險篩查。該系統於2020年2月1日0時上線以來,到2月13日中午,已向6900餘人次提供諮詢、問診及篩查服務。
-
上海交大2018年研究生畢業:書記上微黨課 校長精彩寄語
科研報國:交大優博論文聚焦學術最前沿國產原創藥物研發、新型仿生複合材料製備、柴油模型燃料構建、根除或減少具核梭桿菌改善大腸癌患者預後……經各學院、學部學位評定委員會及學校優博評審委員會評審,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批,今年有13篇論文獲評上海交通大學2017年優秀博士學位論文,32篇論文獲評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交大王如竹教授團隊在Joule上發表研究論文
近日,上海交大製冷與低溫工程研究所王如竹教授團隊在Cell Press旗下期刊Joule上發表了題為「A thermal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electronic devices based on moisture sorption-desorption processes」的研究論文,提出了一種通過固體吸附劑塗層解吸過程實現電子設備強化散熱的新策略
-
上海交大製冷所團隊在ACS Central Science期刊發表封面論文,提出...
近日,上海交大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製冷與低溫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製冷所」)王如竹教授和李廷賢副教授領銜的能源-空氣-水ITEWA創新團隊(Innovative Team for Energy, Water & Air)在能源化學領域期刊ACS Central Science上發表了題為「Near-Zero-Energy Smart
-
風險模型方法研究——基於A股市場的應用
大量的創新性方法被提出並得到應用,以數據和模型為核心的現代投資方法體系已見雛形。在組合風險預測領域,線性風險模型方法不斷在理論框架內升級完善,成為組合管理者所採用的風險預測主流方法。在海外,風險模型方法被學術界和投資界廣泛研究和討論,並已形成相對完善與成熟的系統生態,而國內目前對合適的因子、參數與方法還未達成完全一致。
-
交大科技力!
針對「緻密油氣介質中地震波信息的多維度表徵與解釋」,西安交通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高靜懷帶領團隊成員提出了一系列適用於緻密油氣介質地震波信息表示的頻率同步擠壓/時間同步抽取相空間變換系列,建立了一套基於機器學習的多維相空間地震屬性智能提取和解釋框架及其軟體模塊,在實踐中認識了鄂爾多斯盆地緻密氣儲層分布與產量間的冪指數關係,支撐了我國目前緻密油水平井最長水平段3035
-
用數學模型預測疫情,有必要嗎?—新聞—科學網
在為疫情防控提供一定指導意義的同時,也有人對此提出質疑,主要集中在預測本身的科學性及其產生的實際作用,乃至於社會影響等方面。 西安交通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副院長、數學與生命科學學院研究中心主任肖燕妮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介紹了該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並解答了相關質疑。
-
史上最新最全最權威的肝癌免疫治療進展!|免疫治療|標誌物|肝癌|...
根據這些發現,與患者選擇ICBM相關的生物標誌物可能會增加持久反應的可能性,但據我們所知,還沒有此類生物標記物被證實與肝癌有關。根據目前的臨床證據,一個包含多個因素(遺傳和微環境)的預測模型可能比單一的生物標誌物更有可能估計免疫治療的反應概率。
-
上海生物晶片推出信號通路分析系統
打開APP 上海生物晶片推出信號通路分析系統 上海生物晶片 發表於 2021-01-08 10:39:57 SBC推出新產品 |
-
上海交大毛軍發與吳林晟團隊突破性科研成果助力中國射頻領域自主發展
上海交大供圖工博會現場。上海交大供圖中新網上海9月18日電 (張凌峰 江倩倩 許婧)正在上海舉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毛軍發和教授吳林晟研究團隊自主研發的整套射頻EDA仿真軟體亮相上海交通大學展臺,備受關注。